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郑毅 主编 页数:148
前言
2009年10月10日是第18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行动起来,促进精神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对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不仅为疾病或赢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强调了精神卫生的积极方面。精神卫生的定义是指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潜力,能够应付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从事工作,并能够对其社区作贡献。因此,当今对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的新概念,不仅要求身体健康,还必须具备心理(精神)健康和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儿童时期身心健康状况是儿童未来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在成长发育过程中易受各种有害因素的损害,而产生发育障碍和精神疾病。有的类型特发于幼年儿童,如广泛性发育障碍和特殊学习能力障碍;有的起病于儿童期可延续到成年期,如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障碍。追踪研究显示,早年状况具有决定成年精神疾病的风险。据2009年WHO公布的资料:大约半数精神障碍始于14岁以前,世界儿童和青少年中估计209/6左右有精神障碍或问题,而且各种文化所报告的障碍类型雷同。当前,我国由于人口结构改变、社会经济改革、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化、竞争压力的增加、留守儿童增多、不健康网络及媒体信息、环境污染以及全球化的影响,使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明显增多,同时由于家长过分“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心态和不恰当的管教方式等因素,导致儿童和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障碍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带给患者本人的不良后果,造成家庭和社会沉重的负担。
内容概要
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有近1/5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障碍。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每一个做父母的,做老师的,应切实负起责任。我国权威机构的权威专家,倾力为广大家长,老师释疑解惑!
作者简介
郑毅,主任医师,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儿童精神科主任,北京市儿童少年心理卫生中心主任。主要社会兼职:国际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及相关学科协会执委,亚洲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及相关学科协会主席;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组主任委员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一节 正常儿童青少年行为发展 第二节 常见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或行为障碍 第三节 诱因和预防 第四节 综合干预第2章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第3章 抽动障碍第4章 品行障碍 第一节 逃学问题 第二节 斗殴问题 第三节 说谎问题 第四节 偷窃问题第5章 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 第一节 网络成瘾 第二节 物质滥用 第三节 夹腿综合征 第四节 拔毛症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这个时期应该注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此期孩子肢体活动比较随意、准确和灵活,独立性也有所发展。要注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吃饭、穿衣脱衣、简单的个人生活自我服务等。此期同时应注意孩子行为和个性的塑造。这一时期儿童的个性逐渐形成,要塑造一个良好的个性,必须把握这个最佳时机。俗语说“三岁看大”,这表明由遗传带来的个性特征已比较明显地表现出来。因此,要按照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充分利用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正面的言语及行为榜样,对幼儿起到的潜移默化作用,影响幼儿行为和个性的发展,养成儿童行为的准则,初步培养礼貌和对待别人和事物的观点与方法。特别强调的是,这一时期幼儿的心理发育对行为和个性的塑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时期,父母还应尽可能更多地给予言语交往的机会,并通过歌谣和讲故事等来促进幼儿的知识积累。尤其对其视觉和听觉加强锻炼,让他们在游戏和生活中多听、多看,让他们把看到和听到的事物重复地讲、想、说,从而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如果幼儿生活在较为孤寂的环境里,或受到不良的刺激,就会使幼儿言语发育迟缓,甚至造成口吃的毛病。据调查研究,有4%的男孩和2%的女孩患有口吃,由于口吃的影响,幼儿往往会形成孤独、迟缓、羞怯和自卑等性格倾向,且伴有情绪不稳、睡眠不安等状况。这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正确地引导和促进语言功能的发展,及时发现和矫正口吃非常重要。国外一些变态心理学家也特别重视所谓幼年时期的心理冲突,他们认为成年人的许多心理异常往往是由于幼年时期心理受到某种刺激的结果。幼儿约到3岁的时候,随着言语的发展和经验的增加,一方面大人的言语对儿童行为的调节作用明显地发展起来。大人可按照自己的意见用言语来强化儿童的行为。这时大人的榜样作用十分重要,因为这会对儿童最初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及道德品质产生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幼儿逐渐萌发想象能力,虽然想象的水平很低,内容也贫乏,却喜欢夸大。
编辑推荐
《好妈妈也是好医生:孩子行为异常的诊疗与预防》: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为疾病或赢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况。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精神障碍,是健康的大敌,学习的大敌,成长的大敌!对心理障碍,我们切勿“讳疾忌医”,府做到未病先知,有病早治!家长和教育者的“无知”,甚或导致一幕幕家庭社会悲剧!孩子健康成才必备指导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