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马渭源 页数:199
前言
马渭源教授的又一新著《破解600年第一谜案——建文帝最终出亡福建宁德?!》要出版了,他要我写个序,我极为爽快地答应了。马教授的这一新著是他一年前出版的《大明帝国:从南京到北京》之《文弱的书生皇帝朱允坟卷》的姊妹作,后者是目前为止国内外第一部全面介绍建文帝的专著,从建文帝的出生到他的即位,再从“建文新政”到“靖难之变”,“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明史》卷四《恭闵帝本纪》)。他首先肯定了建文帝是个好皇帝,不是明代官史所记载的荒淫无道之君;其次他正确地把握住了著名明史专家黄云眉先生最先提出的“建文新政”概念,并予以充分论证:“建文新政”是善政,是宽政,甚至作了一点遐想:如果没有“靖难”,或许会出现历史上的第二个“贞观之治”?读来颇有新意,但也留下了一个悬而未决的谜案没有彻底解答开来,那就是建文帝的最终下落问题。事实上,自从明成祖“靖难”成功以来,有关建文帝的最终下落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人们争了600年始终没有争出个是与非来,有关建文帝出亡之书更是“层出不穷”,尤其是明代有两部书即程济的《从亡随笔》和史仲彬的《致身录》“绘声绘说”地“演绎”了建文帝的出亡过程,对此,吾师明史专家黄云眉教授经过潜心研究后在他的名著《明史考证》中这样说:“盖以为出亡之说可信,出亡诸书不可信。”(黄云眉:《明史考证》,中华书局,1971年,第一册,第60页)云眉师的意思是:建文帝没有被宫中大火烧死,而是出亡了,至于出亡后的情况,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而所谓的“建文帝出亡”诸书有伪,则不可信也。作为黄云眉师的学生,我始终牢记眉师的教诲,从上世纪50年代起我就一直在关注建文帝下落的研究。
内容概要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后,由于皇太子朱标已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先他而去,乃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这就是建文帝。然而,建文帝刚即位不久,燕王朱棣就发动了“靖难之役”。1402年,燕兵攻陷了京师(今江苏南京),燕王即位,是为明成祖。就在朱棣攻入南京时,皇宫已是一片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此后,有关其出逃的传闻颇多,数百年来,建文帝的下落也就成了一桩争讼不觉的历史悬案。在各种史料中,关于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的描述,基本都以“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作为他传奇一生的终结点。烧死?密道遁逃?山野为僧?——这个皇帝的生死,成了600多年悬而未决的“明朝第一谜案”。基于这一背景,明史专家、金陵铁嘴马渭源先生编撰的《破解600年第一谜案——建文帝最终出亡福建宁德》,破解了这一谜案。 该书是目前国内为止第一部全面介绍建文帝的专著。她的问世,澄清了建文帝的生死之谜;澄清了建文帝逃亡何处之谜;澄清了建文帝归葬之谜;澄清了宁德支提寺袈裟与宁德上金贝古墓相合互证,又与明代官方史书相合互证;澄清了考古现场建筑古物与已确定明初造型风格相吻合,古物与古书记载再度吻合。更可贵的是马渭源先生从宁德优越的地理位置与明初人文环境出发考察了建文帝出亡福建宁德的可行性问题,既用了正史《明史》、《明实录》,又引用了当地的方志与文人笔记,甚至结合了一些民间传说,其最大贡献在于不仅发现了潜伏在浙江、福建的“亲建文帝”分子,而且还找到了《明神宗实录》中244个福建籍“建文奸党”分子的蒙难的历史,再结合正史与野史中建文帝披缁出亡的史料记载,进一步夯实了建文帝最终出亡福建宁德的学术根基。马渭源先生的论证:袈裟与史料相合,袈裟与古墓相合,古墓又与史料相合,环环相扣。由此观之,600年来明代第一谜案终可划句。
作者简介
马渭源,1962年生,1982年大学毕业后在苏州郊县任中学历史老师、1989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中国古代史(明清史方向)硕士研究生,1992年毕业,并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编审,并在南京多所高校兼职、
曾在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南京社会科学》、《中国大学教学》和有国际影响的澳门《中西文化研究》等杂志上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出版《大明帝国:从南京到北京》之《奇特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卷》(上、下册)、《大明帝国:从南京到北京》之《文弱的书生皇帝朱允炆卷》等学术著作和《大明王朝在南京》之《奇特的开国皇帝未元埠》系列DVD,负责主持编缉出版国家“十一五”重点电子音像出版物规划项目《明文化系列》。
他是南京电视台《金陵往事》首位主讲人、南京市文化品牌《市民学堂》主讲人、江苏省文化品牌《江苏人文讲堂》主讲人、江苏教育电视台《城市传奇》常任嘉宾、安徽电视台《新安大讲堂》主讲人、安徽电视台海外中心特邀嘉宾、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特邀嘉宾,福建宁德《三都澳讲坛》主讲人,曾在南京电视台主讲大型系列历史文化讲座《大明王朝在南京》(118集),多次做客江苏教育电视台《城市传奇》和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近期又在安徽《新安大讲堂》开讲《大明帝国传奇人物系列》,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被众多媒体誉为“南京易中天”。
书籍目录
第1章 第一谜案云山雾罩 “正史”上的建文帝两种不同的死法 第一种说法——烧死了 第二种说法——上吊了 拷问“正史”中建文帝—个人居然有两种死法的原因 建文帝如果被火烧死了,那么建文帝的陵墓应该在南京的何处呢? 既然明朝人没法肯定,那么清朝人编撰的《明史》(“殿本”)凭什么要说“建文帝烧死了”?第2章 朱棣“心病”十大疑惑 “清宫三日”,朱棣是在找建文帝后宫里的美女? 朱棣登基的一个潜在的障碍——建文皇太子到哪里去了? 朱棣把建文帝的第三子怎么样了? 朱棣挖地三尺就是找不到先前皇帝的宝玺,那么宝玺到了哪里去了? 永乐帝朱棣抓住并囚禁建文朝的主录僧溥洽到底是为什么? 胡淡外访是为了寻访仙人张三丰,你信吗? 郑和下西洋到底为了什么? 主持出使海外的郑和身份很特别,与朱棣的军师姚广孝过往甚密 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与道衍住持的广孝教寺“恰巧”在同一地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里有锦衣卫,这本身就不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 郑和下西洋之前,朱棣曾向邻国朝鲜索要过建文朝逃亡者 御弟朱穗“胡言乱语”,无形之中触及了一个大明皇家秘密,这个秘密是什么? 有人谎报建文帝下落,朱棣居然真派人去查了,这说明了什么? 已有锦衣卫,又增设东厂,朱棣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第3章 建文出亡两次“钦定” 南京“燕王告天文” 朱棣实际上已勒石宣告建文帝出亡了 乾隆四十二年定本:明故宫中烧死的是建文帝正妻马皇后,非建文帝!第4章 逃离南京亡命天涯 逃离南京 建文帝身边有个了不得的神算子程济 朱元璋临终前留下神秘的铁盒子救了建文帝的命 建文君臣是怎么逃离明皇宫的? 南京神乐观建文君臣定下出亡之计 亡命天涯 建文帝本来要到浙江浦江的,结果却跑到了吴江去避难,最终又上了云南 漏洞百出的“完美答案”——建文帝出亡后归葬于北京西山 对错误结论的剖析 建文帝全国“漫游”第5章 宁德考古揭秘悬案 华严寺云锦袈裟“出世”,“暴露”建文帝最终出亡秘密 云锦、袈裟为何物? 八吉祥等图饰特征告诉人们:华严寺云锦袈裟应为明代早期的一件法衣 佛教图饰在华严寺云锦袈裟整体中不占主导,说明袈裟主人身份很特别? 宁德华严寺袈裟缘边图饰至少向世人“表明”:该袈裟与大明皇家有关 宁德华严寺“九五之尊”龙饰主题云锦袈裟向世人“表明”:它与大明皇帝有关 万历朝官方史书和明万历年间支提寺重建目击者谢肇涮所作的“碑记”等告诉我们:支提寺五爪龙袈裟不是万历朝明廷所赐的! 从南京云锦的织法与用料等方面来看:宁德支提寺袈裟不是万历朝的! 支提寺五爪龙袈裟也不是清代的 华严寺云锦袈裟“出世”,“暴露”建文帝最终出亡的秘密 上金贝古墓“奇巧”多多,实为明建文帝魂归地 宁德上金贝寺古墓不是元末明初僧人墓 宁德上金贝古墓应为明建文帝陵寝 建文帝最终出亡宁德,600年第一悬案破解?!第6章“文”“物”相合出亡宁德 千钩百索,只字不留——建文帝出亡之事 永乐朝朱棣宠信酷吏陈瑛说:不拿建文君臣开刀,我们这些人怎能出名? 从朱棣到朱瞻基三十余年充斥着对建文君臣的杀气 史料中建文帝出亡福建的蛛丝马迹 靖难战争中大宁总兵官刘贞战败后回朝廷,居然先上福建再回南京,为何? 朱棣登基后的诏谕内容增益变化说明了什么? 永乐元年朱棣任命“六亲不认”的“冷面寒铁”周新巡按福建,巧合吗? 郑和是从永乐三年开始不断下西洋,且其正式启航地是在福建,就这么巧? 以秘密刺察建文帝下落为其主要使命的朱棣心腹密使胡濙居然也到了福建,巧? 更有洪武以后福建宁德周围有着一系列不同寻常的军事布防 文献史实与考古实物相合:建文帝最终出亡福建宁德 建文帝曾现福州雪峰寺 并无多少佛教信仰的篡位皇帝朱棣敕赐建造宁德华藏寺背后的动机 来路不明的皇家“龙种”朱棣之宗教信仰是什么? 皇爷爷临终留铁箧,皇孙儿临难披袈裟第7章 超常思维认识几何? 永乐皇帝为何要“批发”女儿? “金蝉脱壳”之计? 东南一带“潜伏”着“亲建文”人士 上福建最妥当、最安全?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不是的,朱元璋已经死了好多年了,再说从全文内容来看,奉朱元璋之命祭祀朱元璋夫妇,逻辑上说不通;那么这个大明皇帝是指朱棣自己?从《明太宗实录》记载来看,朱棣祭祀父皇母后时还没有正式登基称帝,而碑文下面落款又为“洪武三十五年朱棣谨述”,所以说这里的“奉大明皇帝圣旨”明显不是指朱棣自己。这样下来,只有一个解释,“奉大明皇帝圣旨”是朱棣“强奸”侄儿皇帝朱允坟,以奉行他的圣旨名义来祭祀孝陵。但朱棣可能忘了四天前他已经宣告建文帝死于火中了,这就为今人留下了一个重要的史料依据:在宣布建文帝死于宫中大火后的第五天,朱棣无意识中“暴露”了大明第一号机密——建文帝没死。正因为侄儿皇帝没有死,朱棣才十分心虚,言不由衷。哭也哭了,说也说了,立个纪念碑也没多大在意,重要的是迅速赶回南京城里去登基即位,以此来稳定京师的局势与人心,恢复秩序,于是就有了第六天,“庚午,命五府六部一应建文中所改易洪武政令格条,悉复旧制,遂仍以洪武纪年,今年称洪武三十五年,复诸殿门旧名,盖建文中改谨身殿为正心殿,午门为端门,端门为应门,承天门为皋门,正前门为辂门,至是首命撤之,悉复其旧云。”(《明太宗实录》卷9下)第七天“辛未,制皇帝亲亲宝”。第八天“壬申,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明太宗实录》卷9下)既然进入南京城的第一天就宣告建文帝的政治“死亡”,朱棣就有了自己登基即位的机会,按照礼节,七天后他以天子之礼“下葬”了侄儿皇帝,终使严峻的政治局势得到了控制,余下的就是慢慢再想办法,对付逃亡的建文帝,至于明孝陵边上“燕王告天文”碑一下子也没想起有什么不妥,很快就给忘了。其实朱棣的那块“燕王告天文”碑已经“泄露”了天机,朱棣钦定了:建文帝没死,他出亡了!
后记
拙著《大明帝国:从南京到北京》之《文弱的书生皇帝朱允坟卷》(简称《建文帝卷》)自2009年初出版后,我就把精力投入到了《大明帝国:从南京到北京》系列之《魔鬼的天才皇帝朱棣卷》的研究与写作当中去,按照规矩,书一旦出版后我就不用过问了,因此对拙著的反响我也没有去想得太多。记得在书稿成型时,出版界的一个朋友跟我说:你这书的选题不好,建文帝只当了4年皇帝,没几个人知道他,所以说它的销量不会好。我听后也没当回事,除了继续将明史写下去外,就是在江苏、安徽、福建等地来回做历史文化系列讲座。时至2009年初夏,有人告诉我《建文帝卷》第一次印刷可能要不够了(8月加印时笔者新考古发现——支提寺云锦袈裟没来得及加上,在此向广大的读者致歉),消息振奋人心,更使人喜出望外的是,去年夏天东南大学出版社与上海图书博览会谈定,让我到上海展览馆去现场签名售书。说实在的,我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很没底气,尽管我是从上海研究生毕业的,但离开这片土地已经快要20年了,当年的同学几乎都快“奔五”了,而我的受众群主要是在江苏、安徽以及福建等地,因为大家都从电视里认识我,上海,我确实有些陌生,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那天的签名售书大获成功,原定半小时的签名活动被迫延长,我的手都签酸了,结束时有好多热情的读者朋友,包括大爷大妈和少男少女们都要跟我合影留念,有个年轻朋友说自己在读大学,他问我哪个大学研究生毕业的?我随口而出:“华东师范大学!”他马上说:“我大学毕业后就要报考华东师范大学您的研究生。”此时我十分尴尬,无奈之下只得遗憾地告诉他:“我现在不在那儿了,而是从事非本专业的电子音像出版,因此也不招研究生。”
编辑推荐
《破解600年第一谜案:建文帝最终出亡福建宁德?!》:2009年8月28日中央电视台4套播发一则新闻:明朝失踪的皇帝建文帝有可能找到了!难道困绕历史近600年的谜案破解了,是这样吗?“正史”上说,建文帝有两种死法,你信吗?朱棣“清宫三日”是为了寻找建文帝宫中的“妹妹”?建文帝是怎样逃离京:师南京的?。《明史》乾隆四十二年定本说:建文帝出亡了!为何说福建宁德支提寺云锦袈裟是明建文帝的?朱棣自己曾勒石“宣告建文帝出亡了”?!建文帝为何要出亡福建宁德?方孝孺甘冒诛灭“十族”的危险是金蝉脱壳之计?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宝玺还是寻找建文帝?《文弱的书生皇帝朱允炆卷》的姊妹作。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