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形态学

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于一凡  页数:270  
Tag标签:无  

前言

  居住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古人把居住的基本功能概括为“衣、食、住、行”,而居住形态基本上是社会和环境形态。居住是人类对环境的反应,人们是以他们获得的环境的意义来对环境做出反应的,不同的地理、气候和经济条件,不同的历史文化因素造就了千差万别的居住形态。居住是人类与天地人神沟通与交流的场所,居住不仅是物质世界,居住也是精神世界。按照享誉学术界的人文地理学家段义孚(Yi-Fu Tuan)的说法,居住是人类的一种逃避,逃避自然,逃避文化,逃避混沌,逃避人类自身,于是才出现了各种居住形态。  居住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产物,人塑造了居住形态,而居住形态在人们还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就像力学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样,也反过来塑造了人类和人类的文明。历史上对人类居住形态的描述,首先就是以不同的文化来命名,如哈苏纳文化(约公元前6000一前4500)、萨马拉文化(约公元前5500年)、哈拉夫文化(约公元前5000年)、埃利都文化(约公元前5400年)和欧贝德文化(约公元前4500-前3500)等,以及中国古代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等。因此,居住形态首先是文化形态,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平衡的产物,正如法国哲学家巴什拉尔(Gaston.Bachelard)在《空间的诗学》中所说:“卧室和家宅是心理的图解。”随着社会的演变和发展,居住形态也从各种穴居、巢居演变为需要用卷帙浩繁的文献才能描述的程度。  居住形态的演变标志着社会和技术的进步,表现出人类的智慧和经验。居住之地不仅是人类的居所,也是活着的和逝去的人们和鬼神的世界,是表现人类进步的纪念碑,有时也会是人类耻辱的图腾。居住之地提供给人类和社会的不仅是庇护所,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场所。人们向往真实的美好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然而居住形态的差异和优劣至今仍是人类社会永恒的标志。

内容概要

本书从居住的主体(人)与客体(空间)在发展过程中呈现的特点和规律入手,探究与之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形态、社会形态、经济形态和文化形态。全书以系统的观点审视当代中国城市居住形态的发展与演变,用整体的、历史的、动态的观点考察研究的对象,指出应当全面、系统地把握城市居住形态演化的综合机制与整体思维,从而将必要的外力干预从简单的功能性满足转化为灵活的机制性响应。    本书适合从事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建筑设计及住房问题研究的专业人士阅读,也可供高校、研究机构的师生、研究人员学习。

作者简介

199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获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EHESS)建筑与景观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现任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副教授,法国巴黎建筑、城市与社会研究院(1PRAUS)研究员,法国翌德国际设计机构(ETE)董事。兼任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副会长,上海欧美同学会(SORSA)留法分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608055)主持人,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撑项目(2008ZX07316—04)课题负责人,2006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06PJ14093),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7—0625)。
在国内各地主持完成近百项规划、建筑与景观设计项目,获得国家、省部级嘉奖约30项,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出版专业著作两部。

书籍目录

1 绪论  1.1 城市居住形态研究的重要性  1.2 城市居住形态相关研究综述    1.2.1 西方研究视野    1.2.2 当代中国城市居住问题研究  1.3 城市居住形态学的研究意义与内容结构    1.3.1 研究意义    1.3.2 内容结构2 城市居住形态学的理论体系  2.1 城市居住形态学的认识论基础    2.1.1 从还原论、体验论到整体论    2.1.2 形态学和系统学是城市居住形态学的两大支柱    2.1.3 城市居住形态学的研究特色  2.2 居住形态的系统规定性    2.2.1 居住形态系统的内部规定性    2.2.2 居住形态系统的外部规定性  2.3 居住形态的系统演化    2.3.1 主体—实践—客体    2.3.2 居住形态系统的演化动力    2.3.3 居住形态演化的一般规律3 居住形态的主体  3.1 居住形态的主体    3.1.1 人是居住形态的主体    3.1.2 人的主体性  3.2 居住形态的主体类型    3.2.1 个人    3.2.2 家庭    3.2.3 社区  3.3 居住形态的主体活动    3.3.1 需要    3.3.2 价值    3.3.3 生产    3.3.4 交往  3.4 日常生活世界    3.4.1 日常生活批判    3.4.2 回归日常生活世界  3.5 满意度和幸福感    3.5.1 居住生活的质量    3.5.2 上海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4 居住空间形态  4.1 城市居住空间形态    4.1.1 居住空间形态理论的演进    4.1.2 城市居住空间形态的发展轨迹    4.1.3 影响城市居住空间形态演化的要素  4.2 住宅区空间形态    4.2.1 住宅区规划设计思想的演变    4.2.2 住宅区空间形态的演变    4.2.3 空间形态演变的结构性要素  4.3 住宅空间形态    4.3.1 住宅设计标准的发展    4.3.2 住宅户型的变迁    4.3.3 功能空间的演化5 城市居住形态的社会结构  5.1 城市居住形态的社会空间结构    5.1.1 社会空间结构研究概述    5.1.2 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的重构    5.1.3 社会空间变迁的结构特征  5.2 城市居住形态的社会组织结构    5.2.1 社区    5.2.2 当代城市社区的转型    5.2.3 社区发展规划  5.3 城市居住形态的社会阶层结构    5.3.1 社会阶层的分化与城市居住形态的分异    5.3.2 外生分异与内生分异    5.3.3 城市居住形态的社会整合6 城市居住形态演化的经济过程  6.1 住房是特殊的消费品    6.1.1 住房的商品属性    6.1.2 住房市场的非均衡性  6.2 居住空间形态的经济学解释    6.2.1 区位发展理论    6.2.2 价格与区位  6.3 城市居住形态演化的经济过程    6.3.1 住房的开发和消费    6.3.2 住房的需求和供给  6.4 住房市场的主体博弈与宏观调控    6.4.1 住房市场的主体博弈    6.4.2 住房市场的宏观调控7 从居住文化到居住文明  7.1 居住文化    7.1.1 文化    7.1.2 居住文化  7.2 居住文化的形态结构    7.2.1 精神文化形态    7.2.2 物质文化形态    7.2.3 制度文化形态  7.3 从居住文化到居住文明    7.3.1 文化适应与选择    7.3.2 消费社会的文化危机    7.3.3 走向居住文明8 城市居住形态演化过程中的自组织  8.1 城市居住形态的自组织演化基础    8.1.1 系统的自组织演化理论    8.1.2 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基础  8.2 城市居住形态的自组织演化图景    8.2.1 日常生活中的自组织现象    8.2.2 城市居住形态自组织演化的图景  8.3 城市居住形态的自组织演化机制    8.3.1 城市居住形态自组织演化的机制    8.3.2 城市居住形态自组织演化的启示9 城市居住形态演化的综合机制与整体思维  9.1 居住形态演化的综合机制  9.2 居住形态演化的整体思维  9.3 后生态时代的思考——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1.1城市居住形态研究的重要性  什么是“居住”?居住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场所体验,具有鲜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性。居住形态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人与居住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在居住形态中的综合体现。工业革命以来,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将居住问题转译为“社会差异”、“经济差异”而非“主体差异”和“文化差异”,人与空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演化为利益群体对资源的占有和竞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居住的“需求”被定义为与“供给”相对应的经济学概念,对个体与群体价值取向的关注日趋淡化,对居住空间演变过程中的整体涌现和自我调节往往视而不见。而脱离了主体性和对系统演化完整机制的研究,无疑将导致认识的偏差,与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居住需要和文化心理相脱节。  本书将“居住”这一城市最基本的功能作为对象,研究居住的主体(人)和客体(空间)在发展中呈现的特点和规律,以及这一过程所蕴涵的“日常生活形态”、“社会形态”、“经济形态”和“文化形态”。只有在充分认识“人”的主体性地位、物质和社会空间演化的特点,并将居住形态作为系统,关注其整体优化、自组织涌现功能等系统规律,才能较为透彻地把握形态演化的内因和外力,及其演化的综合机制,进而引导必要的外力干预从简单的功能性满足转化为灵活的机制性响应。  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城市居住形态的发展与沿革,不难发现人类在具体环境和社会综合条件下所做出的选择既有惊人相似的共性也有值得深思的差异,需要我们辩证地看待和解读居住形态的演变脉络与总体规律。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城市居住形态深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无论从空间形态还是社会生活形态上都缺乏多样性。然而纵观其住房发展目标和住区建设方法,其中蕴涵的社会公平、舒适卫生等理念至今仍是可倡导的。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大规模商品房建设以来,城市居住环境明显改善,人民居住水平大幅上升,但是在社会保障、社会和谐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又令人怅然若失。人们不禁要问:居住领域层出不穷的问题是发展的必由之路,还是居住形态在结构、功能层面始终存在缺陷?错综复杂的居住形态问题是否可以纳入系统的认知,以尽可能避免必要的外力干预带来意外的负面效应?着眼于城市发展的当前和未来,什么才是真正通往“和谐”与“科学”发展的明智选择?  城市居住形态学理论的提出旨在开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它既不同于技术科学领域的规划设计实践,也不同于人居环境科学的包罗万象。概括地说,城市居住形态学研究的主旨在于:第一,要认识城市居住形态的系统结构和功能,必须首先了解承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显性空间形态和隐性居住生活、居住文化及社会经济形态等,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互动机制;第二,居住形态的主体性是个体和群体共同的表现,鉴于需要、目标、信息、能力等方面实际存在的差异,必须把握住连接主、客体的纽带,进而协调和引导居住形态的变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城市居住形态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于老师的作品,非常好,是一本关于社区规划设计的一本很有帮助的书,重点是对城市居住的物质空间结构来阐述的,需要仔细研读。
  •   但是书的封面有点脏 摸起来湿湿的 感觉像是受过潮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