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桥梁建设新进展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丁大钧  页数:323  

前言

  绪论——桥文化33则,介绍有关桥梁事宜,包括一些国外桥梁和3位世界杰出的桥梁专家,是本书一个楔子,用以引导出本书而开拓读者视野。因编者病甚,只英译了标题。  我国桥梁建设和其他建设一样,突飞猛进,发展异常迅速。近些年来,编者也参与了若干座大桥撰写英文向国外报导,以宣传我国建设成就,有的被外国朋友译成其他文字发表。2009年4月,对南京长江四桥建设的英文报导,被译成其他文字发表。在这些文章中编者署名均在最后,这是希望将中青年同志推向国际交流第一线。  在编者编写本书时,得到学校领导和出版社的支持,并作为“国庆60周年献礼”著作,编者深感荣幸。  在书中引用了我国专家、院士在国际有关学报上发表的英文论文。由于全书文字的统一,不得不有所改动和删节,敬请鉴谅。对他们赠我工程照片为本书增光,编者谨表示衷心感谢。  对赠我照片和资料的高级工程师和专家(包括台湾朋友和旅美华人朋友)表示深深的谢意。很多朋友寄赠在不同角度、时间(包括施工)拍摄的系列照片,它们确实美不胜收,不忍舍奔,尽多引用,以供有关科技工作者参考。  本书多取材于《中国桥梁》(Bridges in China),并对编排亦多参照,对该书的作者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最后还要提到的是,承东南大学结构试验中心邰扣霞工程师几乎为打印全稿,并为发信,发电(电话、邮件)请求支援照片和查找资料,辛苦备尝,编者不胜感谢。  在选择介绍桥梁时,由于知识的局限,主要根据较熟悉的和资料易于获得者,也考虑桥的类型。挂一漏万,敬希读者和专家为指出并惠赠资料和彩色照片,再版时当补入,谢谢!  编者英文水平低下,虽作了最大努力,英译中定多错舛(包括中、英文不一致),敬希指出而必更正。  编者2006年底即患前列腺癌,2007年初住院1 00天治疗,2009年3月,正值整理图片关键时刻,又因药物引起肝功能指标过高而不得不住院20天,心急如焚,但仍完成了前言中文,因不敢片刻忘记献礼大事。  编者平时每天上下午强忍痛楚,各工作1.5~2小时。临撰前言时,深感惴惴,虑贻“自不量力”之讥。歉甚。

内容概要

本书分两部分,其中“桥文化”作为“绪论”置于卷首,介绍一些中国古桥和在1991年前建成的大桥及已设计而尚未开建或刚开始建造者以及若干异形桥,也涉及国外一些名桥,并述及国际上3位杰出的桥梁专家的一些事和与编者的关系。书的正文介绍1991年及以后建成的40余座各类大桥(含香港、台湾大桥),其中包括一些世界纪录或曾是世界纪录。书中罗列了很多各方友人惠赠的工程彩照。故本书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参考,乃至供有关领导决策时参考。

作者简介

  丁大钧 男,1923年4月出生,安徽无为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安徽大学。曾是纽约科学院会员。现仍担任美高层建筑与都市居住小区理事会第26专业委员会主席等职。兼职于国内外近20个学术组织。1993年在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退休。1981年被国务院首批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培养博士31名,硕士70多名。完成一系列砼和砌体试验及10批共连续23年长期荷载试验,时间最长6年,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提出的受弯构件刚度裂缝计算被1974年国家设计规范(TJ10-74)采纳;合作研究用钢筋砼井管代替铸铁井管,打井深度达830m,建厂生产几遍全国,节约特多;改进砌体局部受压围箍理论,提出与扩散相结合理论,批判国外横配筋砌体三向受压理论,创横筋拉结为竖向裂缝分开的小砖柱免过早失稳而提高强度新理论并提出新盘旋钢筋,节约钢材一半以上;研究结构机理创“有限基本构件法”(FFMM)计算板壳等结构;提出多种简化计算和近似统一地基模式;1967年在国内首次提出考虑压拉和预应力影响受剪新计算;1967年和1983年在国际上分别首次提出偏心受压构件侧移连续公式和沿保护层裂缝宽度计算;指导研究生完成高层建筑抗震自控体系和其它减震研究,3项经限实用;主持4次国际会议,访问26国和2个地区,被邀担任10余国国际会议顾问和学委会委员30次以上;在国外31所大学、4所国家研究院等讲课40次,国内30多所大学及多个学会和设计院讲课,共计100次近2000小时。出版教材、参考书和专著38本,及一本诗集。在40多种刊物上发表中文论文280多篇;在国际会议论文集中发表英文论文总报告和邀请报告60篇,发表10语种外文论文94篇刊在20国36种国际刊物上,其中近70篇刊在24种国际权威刊物上。

书籍目录

绪论——桥文化  1.中国古桥  2.绍兴古桥文化  3.长江及其支流上建成桥梁展览  4.九类桥世界纪录前若干位  51991年前建成的10座敞肩式石拱桥  6.钢管混凝土拱桥  7.巫山桥内力分布  8.独塔无背索斜拉桥  9.无推力斜靠式拱桥  10.三叉桥和四叉桥  11.因地制宜设计桥梁  12.单柱桥  13.矮塔斜拉桥  14.应力板带桥和分段倒桁架桥  15.世界最高混凝土桥墩  16.世界最长的桥  17.吉兆桥  18.异形桥及异形桥塔  19.双预应力桥  20.体外预应力  21.预弯梁  22.斜腿桥  23.刚架拱桥  24.斜砬式桁架  25.无铰混凝土环形板桥  26.关于KRK拱桥  27.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年度大会奖  28.南京长江四桥  29.待建的意大利墨西拿海峡桥  30.大桥基础  31.大桥事故  32.斜拉桥斜拉索风雨振动  33.大跨度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中国桥梁建设撕进展(1991-)  建续梁桥    钱塘江二桥  石拱桥    乌巢河石拱桥    新丹河石拱桥  钢筋混凝土拱桥    万县长江上承式拱桥    台湾碧潭无推力拱桥    广西邕宁中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    钱江四桥    贵州江界河桁架式组合拱桥  钢管混凝土拱桥    广西三岸邕江中承式拱桥    广州丫鬟沙钢管混凝土拱桥    重庆巫山钢管混凝土拱桥    武汉汉江三桥  钢拱桥    上海卢浦拱桥    重庆朝天门钢桁架拱桥    重庆菜园坝双层公轨两用拱桥    南京大胜关长江铁路钢桁架拱桥  刚构桥    广东虎门大桥中辅航道桥    黄石长江连续刚构桥    重庆石板坡连续刚构大桥    丰城赣江Y形墩连续剐构桥  斜拉桥    三县洲独塔斜拉桥    台湾离屏独塔斜拉桥    南京长江三桥    安庆长江斜拉桥    香港昂船洲斜拉桥    香港汀九桥    香港汲水门桥    苏通长江大桥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斜拉桥    澳门双层斜拉桥    上海南浦斜拉桥    上海杨浦斜拉桥    上海徐浦斜拉桥    湖北鄂黄长江斜拉桥    荆州长江大桥    芜湖双层斜拉桥    夷陵多跨长江斜拉桥  悬索桥    武汉阳逻悬索桥    齐勒哈仁钢丝网水泥悬索桥    香港青马大桥    江阴长江大桥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    广东汕头海湾悬索桥    西堠门悬索桥  跨海大桥    东海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

章节摘录

  3.施工考虑  采用组合斜拉桥,建造边跨将较主跨大大简单。如果设置多个辅助墩,架设边跨和架设引桥上部结构以相似方式完成。因为采用相同的施工方法,为架设大梁的工具和设备可以重复使用。因此,架设边跨大梁像建设引桥一样继续进行。  如果边跨和主塔同时完成,在主跨和边跨索上的工作可同时进行。比较斜拉桥对称的构造,这种方法可减少桥面吊车数一半,因此大大地加速施工。这是中跨大梁、混凝土梁和边跨用预制斜拉桥体系的一项明显优点。  4.设计特征  如前所述,相同的预制I字梁方法用于边跨桥面梁和引桥桥面梁。在用吊车就位后,I字梁横向浇筑形成混凝土多室箱梁。用这种方式,不需有临时桥面支承。  在边跨多个辅助墩大大增强了桥的刚性。这种安排使可能设计风速超过90m/s。在闭合前的建设期间,甚至在台风季节,在这样的强风中结构是安全可靠的。  5.连接  在主跨钢一混凝土组合大梁与人,侧跨预制箱梁之间的连接是极其重要的。当边跨截面与主跨形状不同时,在中跨主梁中强的轴力、弯矩和剪力将由连接结构均匀传递至边跨截面。  连接为一长7.5m的梁,其中纵横向预应力钢绞线和边跨及主跨纵向钢绞线连接。在钢主梁中靠近连接段有许多加劲肋。钢箱用高等级混凝土填充。厚的钢板安装在端面,而内力由销杆和角钢传递。此外,在连接处有4个刚性滑动球铰支承以改进支承力状态并有助于桥塔和大梁之间的临时的强化。

编辑推荐

  该专著承继同济大学李国豪教授《中国桥梁》(1991年以前)一书,是最新的(1991年以后)全面展示中国桥梁建设成就的珍贵而翔实的研究力作,具有高水准的工程史料价值。此外,著者本人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经历更赋予该专著更多的人文色彩,如建筑美学、建筑文化,丁教授与国际知名桥梁专家的交往、平素即兴创作的相关诗歌辞赋等,使全书更具有了较高的人文价值。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桥梁建设新进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这本书的确非常不错,值得学习,内容比较丰富,比较系统的介绍了现代桥梁。不足点是印刷还有待提高,以这个价格应该是铜版纸彩印比较合适,特别是桥梁照片
  •   这本书的内容属于科普性的,只是简单介绍这些桥,对于只看桥型,拓展自己的思路方面有一定的启示,但是版面编辑的太差。乱且图片不清楚。与对应的价格完全不符,相当于高级一点的盗版。这种书起码应该全部是彩色,且用铜版纸之类的才对得起这个价格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