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中国城市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鸿雁  页数:458  

前言

  为什么写这本书?似乎很简单,因为我们爱我们的祖国!  为什么写这本书?似乎很简单,因为我们爱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  为什么写这本书?似乎很简单,因为我们爱我们祖国的勤劳勇敢的人民!  为什么写这本书?似乎很简单,因为我们记住了这一年——1949 1  1949年10月1日,一个改变世界进程的日子!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是一个历史的声音!她将永远在世界上回荡!  小的时候,每年都参加国庆节活动,感觉那天永远是阳光灿烂的日子。1959年10月1日,十年大庆的时候我们全家还专门去照相馆拍照,庆祝中国第十个国庆日!这一天,对于我、对于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来说,是心中永远的节日!  小的时候,读过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一书,这本书是他在狱中写的,那种真诚,那种热爱祖国的热情,流淌在字里行间,每读之都心潮澎湃,一直难以忘怀,从心里说我与方志敏对祖国有着同样的心态和情感,这也是提出写这部书的原因之一,因为我爱我的祖国。  从1949年到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整整60周年了,虽然经历了岁月风雨,爱祖国的热情从未因这个国家曾有的一些灰色记忆而减退。相反,每当看到祖国所获取的每一次进步,都曾为之激动不已!

内容概要

1949年是中国人不可忘却的纪念!本书选取了1949年的13个城市的社会风尚、大众心态、政治生活、经济活动、日常消费、事态人情、职业收入、制度变迁、影视戏剧、空间文化、城市设施等方面来反映那一年的中国历史原貌;并加以社会学分析,站在人类社会进化的高度,评价1949这一年。    本书具有极强的历史性、故事性、可读性,可供政治、历史、社会、经济、媒体等研究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及广大群众阅读。

书籍目录

1  沧海桑田千古春秋:1949与中国百年城市变迁  一  殖民符号与伤痕:城市空间结构变迁的文化意义  二  文化碰撞与选择:城市交通方式的变迁  三  九重天堂与新生:城市“活着”与“生活”的变迁  四  1949年:人类的集体记忆时间切面2  “玉树歌终王气收”:1949南京旧都转型与重构  一  “回望”与“追忆”:经济突变式转型  二  “散聚”与“离愁”:文化心理结构的重构  三  “希冀”与“乡愁”:制度缺失与结构变迁  四  “莫愁”与“憧憬”:从无序到有序3  新的“时间开始了”:1949北京的“创世纪”  一  烟迷古都:和平解放  二  收拾旧山河:初步整治  三  烟花柳巷的消失:移风易俗  四  “时间开始了”:庆典内外  五  城市主轴线的改变:从紫禁城到天安门4  海派文化的断裂与新生:1949上海城市基因的再造  一  历史百年辗转,酝酿沪上风光  二  脂粉污秽同在,万种海派风情  三  海上风雨飘摇,变革一触即发  四  政权交替,千疮百孔如何治?——1949年,市民生活的新生  五  去留之间,永安百货能永安?——1949年,资产阶级文化的凋落  六  肃清黑帮,大佬相忘于江湖——1949年,黑帮文化的绝迹  七  几禁末果,舞女之舞何时休?——1949年,社会风气的改造  八  后记——海派文化的断裂与新生5  红星映明月——1949天津新生活方式的建构  一  回忆1月15日解放前后的天津  二  有序接管中的天津  三  过新年的天津6  万象之都的历史纵深度:1949香港社会整合  一  映画生活:电影纪事长镜头  二  民间慈善:东华三院送棉衣  三  移民城市:中西合璧再交融  四  爱国情怀:东方之珠耀中华  五  贸易活力:亚洲龙头展新姿  六  万象之都:商业广告聚活力  七  花样年华:时尚之都创格调7  羊城口岸新生:1949广州社会嬗变  一  “迁都”广州  二  阎老西组阁  三  中正出马  四  广州解放  五  经济崩溃  六  生活与活着  七  控制与反抗8  光与影的记忆:1949长春重新刻录历史  一  铁轨之上的城市  二  前世今生电影工厂  三  屏幕背后的光与影  四  记忆之光·生命之火  后记9  天堂的苦难与重生:1949杭州金融风波  一  金圆券危机  二  人民币时代  三  银元投机风  四  苦难的日子  五  取缔银元令  六  反银元斗争  七  迈向新时代10  东方芝加哥的梦想:1949武汉的涅槊重生  一  工厂倒闭工人失业  二  通货膨胀货币危机  三  反搬迁反破坏  四  新生活新希望11  红色军都的历史记忆:1949南昌物价波动的社会学认知  一  解放后第一次市价波动  二  第二次“惊魂”:市场再度动荡  三  1950年初市场物价报告  四  结语12  三生花草梦:1949苏州的两种金融路径  一  写在前面:金圆券的落幕  二  起承转合:银行总结报告上的秩序苏州  三  奇偶急徐:文人日记里的鲜活苏州  四  表格和文字背后的生活13  劫后桃花——1949青岛的衰与兴  一  长江以北最后的国统区  二  大时代,大都市  三  繁华的万国商业街  四  老店铺与衣食起居  五  老钱庄与金融生活  六  国共通邮在青岛  七  青岛解放第一声  八  青岛解放第一文  九  护市护厂,对抗富商和企业家的南迁  十  结语:青岛一——劫后之桃花14  最是悲情落幕时——1949宁波与蒋介石  一  善商之祖——宁波帮何去何从  二  青帮门神——蒋介石与宁波帮  三  溪口斜阳——最是悲情三指意15  一座大楼里的政权更迭与变迁:1949《新华日报》的文字旧影  一  王朝覆灭的石头城里一段往事  二  大楼里流淌的沧桑岁月  三  时代翻开了新的版面:大楼的新华日报时期参考文献与资料

章节摘录

  城市建筑是城市空间文化的表情与象征符号。无论是西方欧式古典式的或是现代欧陆建筑风格,还是大屋顶式的、九脊歇山、高台式等“中国式”城市空间景观文化,都以不同的建筑语言陈述着一个民族的时代文化信仰与情感,刻画着一个集体记忆的所思所感。近代社会发生之初的中国城市,还十分缺乏公共意义上的建筑空间,如公共的会堂、公共的图书馆、公共的医院、公共的市民活动空间等,中国城市整体空间价值仍然基本停留在封建社会的落后状态之中,权力者是城市的主要居住者和享受者,城镇里的生活是传统的旧式商业,以前店后场的方式为主,其建筑形式也是以传统手工业为主体的形式和表现方式。1840年以后,在西方列强文化的入侵下,属于西方式的建筑空间和建筑文化开始在中国大地蔓延,西方的经济、文化强行登陆中国,中国许多城市出现了各色各式的“西洋建筑”。在这类建筑中,往往是以新型商业空间、金融经营空间、旅馆空间和相关行政建筑空间占据主要地位,这也是中国传统城市社会空间与建筑文化在近代社会转型的主要象征。在近代中国城市功能的转化中,建筑空间的文化表现虽然也是一砖一瓦一石垒起的建筑,但在结构和空间样态上发生了质的改变。城市建筑作为一种财富的象征,作为一种城市文化的象征,作为一种现代符号的价值象征,在中国的城市中发生了较为彻底的变革。近代中国城市至少告诉人们,城市本身的世界性文化意义,在中国的城市里可以看到世界各国的建筑与文化。但是,即使在1900年的中国城市里,仍然缺乏市民社会意义上的公共空间与设施。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1949中国城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