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长北 编 页数:260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华文明是全世界屈指可数的灿烂文明之一。它那如江海般奔腾澎湃的力量,曾经感染了许多民族,曾经给周边各民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以巨大的影响。迄今为止,中华文明仍然是全世界唯一未遭中断湮没的古老文明。艺术是中华文明史中的明珠。历代留存的艺术品,是中华民族的心灵史,是中华民族形象化了的传记,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然而,历次战争和政治运动,特别是史无前例的“大革文化命”,对本民族有形的和无形的文化遗产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洗劫;改革开放以后的城市建设热潮,则是对留存于世的建筑艺术遗产的空前浩劫。当人们终于开始认识,古建筑是城市活着的历史、是本民族灿烂文明的见证时,古建筑只剩下了吉光片羽;人们还没有足够认识到,比古建筑的损坏更为可怕的,是民族自信心和文化主体意识的丧失!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不在于旅游或是怀旧,而在于证明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存在,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主体意识。一个丧失了民族自信心和文化主体意识的民族,是不可能自强自立于世界之林的。在传统文化迅速流失的当今,保护、发现和重铸传统文化,确立中华文化的主体位置,比任何时候都来得重要和必须。 本世纪元年,笔者为首的课题组接受了《江苏城市传统建筑环境的现状调查和城市文化个性设计》、《江苏古建筑艺术价值和保护研究》两项省级课题。
内容概要
《江南建筑雕饰艺术•南京卷》作为田野调查的记录与由此升华而来的理论研究成果,对南京现存于地面的古代建筑或见存于史而经今人修缮、扩建、重建的传统建筑,按民居、会馆、府衙、祠堂、书院、寺庙、园林、宫殿、陵寝、戏台、其他等,分类进行记录,鉴赏和评价,尤详于记录古建筑雕饰,同时探讨其地理、历史、文化诸方面的成因,归纳其艺术特色,论述其保护战略。总论收入解说性插图50多张,各论收入彩照、黑白照600多张。全书足现存,关注当代,突出问题意识,文字翔实,图文并茂,兼重普及性、欣赏性与学术性。编写与出版的宗旨在于:为时代存照,抢救和保护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古代建筑文化把建筑专业语言转化为大众欣赏语言,唤起民众传承传统文化,保护城市文脉的自觉意识,同时,方便爱好传统、研究传统的读者实地寻访,兼供地方文化研究者、决策者和历史学,社会学、艺术学、民俗学、建筑学、设计艺术学等研究者作案头参考。
作者简介
长北,本名张燕,1944年生,扬州人东南大学教授。早年从事工艺美术设计和研究,继而从事工艺美术史、美术史教学,调入东南大学以后,转向设计艺术史、艺术史研究与教学,而于民间美术与传统工艺美术研究始终着力。已出版著作有《中国艺术史纲》(专著,商务印书馆,2006,署名“长北”)、《中国古代艺术论著研究》(编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中国古代艺术论著集注与研究》(撷英、校勘,注释、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署名“长北”)、《图说》(校勘、译注、解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署名“长北”)、《扬州漆器史》(专著,江苏科技出版社,1995)、《漆画绘制工艺》(专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江南建筑雕饰艺术-徽州卷》(主编并著全文,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署名“长北”)、《南京民国建筑艺术》(主编并著全文,江苏科技出版社,2000)、《扬州建筑雕饰艺术》(主编并著全文,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艺术人生》(专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美学与艺术鉴赏》(主编并著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现代传媒设计教程》(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中国民间美术大辞典》(合著,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漆艺卷》(合著,河南大象出版社,2004)、《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漆器卷》(合编,河北美术出版社,1998),《中国名砚鉴赏》(合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中国文化杂说》(合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等1 8种,发表论文、散文等200余篇。2004年来,多以笔名发表文字和出版著作。
书籍目录
上篇 论南京传统建筑雕饰艺术 一、南京古建筑的艺术特色 (一)南京明清民用建筑的艺术特色 (二)南京明清园林的艺术特色 (三)南京明清殿式建筑的艺术特色 二、南京古建筑三雕和彩画工艺 (一)石雕 (二)木雕 (三)砖雕 (四)彩画 三、南京古建筑的生成背景 (一)南京的历史沿革 (二)南京的地理形势 (三)南京的文化高潮下篇 南京传统建筑雕饰艺术寻访 一、老街坊老民居 (一)门西 1.南捕厅甘熙故居 2.糖坊廊老河房 3.钓鱼台吴家账房老屋 4.钓鱼台196号河房 5.钓鱼台192号河房 6.大百花巷程先甲故居 7.殷高巷刘芝田故居 8.孝顺里曾国藩故居 9.高岗里魏家骅故居 10.朱状元巷朱之蕃故居 11.仓巷杨桂年故居 12.颜料坊49号老屋 13.胡家花园老屋 14.上浮桥老河房 (二)门东 1.马道街沈万三故居 2.长乐路秦大士故居 3.大石坝街李香君故居 4.三条营蒋寿山故居 (三)老城内其他 1.半山园王安石故居 2.龙蟠里魏源故居 3.清凉山扫叶楼 (四)江宁区 1.杨柳村古民居群 2.孙家边古民居 3.佘村古民居 4.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老屋 5.史量才故居 ……结语 南京古建筑的保护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上篇论南京传统建筑雕饰艺术一般而言,建筑雕饰指的是建筑构件上的雕刻和彩绘。雕饰分割了建筑块面,抵消了建筑给人的重压感,使建筑的色、形、体、点、线、面变化丰富并且充满情趣。同时,雕饰的部位如照壁、仪门、廊、檐、窗、轩等,又往往处于人们的视觉焦点,雕饰意味着强调,意味着吸引人们注目;雕饰更是一种符号,以方便人们识别各有个性的宅第。通过雕饰,直线的六面体为或松或紧、张弛有度的曲线打破,刚性的建筑具有了柔性美,单调刻板化作了动感和生气,主人的价值观念、时代的审美趣味、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等等,也就在雕饰中传递了出来。古建筑及其雕饰,让我们读出了前人的生活方式,读出了前人的生活智慧。而从本质上说,造型、色彩、图案是一切视觉艺术形成美感的要素,建筑作为空间艺术,造型和色彩是比图案更为重要的装饰。脱离建筑空间、建筑造型和建筑色彩谈论建筑雕饰,就像脱离一个人的整体气质,而仅仅从眉、眼、鼻、嘴去品藻人物。因此,本书所指的建筑雕饰,是广义的;围绕本书所进行的南京古代建筑雕饰田野调查,其实是一次比一般古代建筑田野调查更为深入的各访记录。
编辑推荐
《江南建筑雕饰艺术(南京卷)》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