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宁 页数:211 字数:227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大规模的投资建设活动,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发展是有周期性的,建设规模是需要经济支撑的,建筑产品的产出是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如此快速的发展、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和资源投入,使我们在把握机遇的同时也经受着考验,考验的核心就是我们参与的建设在目前以及将来是否适宜。 尽管如今建筑学与城市、环境、社会、经济等学科之间的界限正逐渐消解,但在很多情况下,建筑仍然被当作在建筑用地上的个体而存在。本书所探讨的就是建筑如何考虑并应对复杂的整体环境。 基地环境本是一个客观存在,但对同一个基地环境,不同的建筑师会形成各自不同的关于这个基地环境的表象。事实上,设计在此时就开始了,并且这一步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近年来有系统地进行了不同基地环境中的建筑聚落设计,在书中结合9个不同的工程实例分析了针对不同基地环境所采取的不同应对方法,从而使该课题有了研究的土壤和理论的基点。该书努力从具体的工程实践中验证理论的可行性、并加以梳理和深化。
内容概要
本书从基地环境表象的生成与建筑聚落的介入着手,全面阐述了建筑设计作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对基地环境的作用。 为了突出表达设计的整体权衡关系,突出设计过程需要在层层镶套的聚落层级环境中梳理表象脉络、寻找设计依据,强调了“建筑聚落设计”的概念。总结传统聚落的成功特征为现代建筑聚落设计提供借鉴,依据基地环境脉络探讨适宜性的评价标准;强调设计的过程是一个“辩护”的过程,业主、建筑师、施工者等各方以项目为纽带形成了一个“辩护共同体”,地方文化是“辩护”的背景;以建筑聚落介入不同环境为线索,通过工程实践进行了实证性研究。 本书可供规划师、建筑师、城市管理者及相关专业人士研究参考,也可作为建筑规划院校师生的学习参考教材。
书籍目录
1 引言 1.1 主题界定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概况 1.4 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1.4.1 创新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上篇 2 基地环境的表象 2.1 环境表象生成 2.1.1 接纳 2.1.2 过滤 2.1.3 博弈 2.2 环境表象分析 2.2.1 环境表象的界定 2.2.2 环境表象的作用 2.2.3 表象与想象 2.3 本章小结 3 建筑聚落的介入 3.1 建筑聚落生发 3.1.1 匹配 3.1.2 整合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介入: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3.2.2 建筑聚落的环境归属 3.2.3 整合结果:基地环境脉络决定建筑聚落生发 3.3 关于创新的思考 3.3.1 创新文化的建构 3.3.2 创新文化的特征 3.3.3 建筑领域的设计创新 3.4 本章小结 4 传统聚落概观与特征 4.1 聚、邑、都 4.2 传统聚落构成 4.2.1 秩序化 4.2.2 区域化 4.2.3 符号化 4.3 成功特征总结 4.3.1 同质性 4.3.2 原创性 4.3.3 生长性 4.4 本章小结 5 建筑聚落的要素分析 5.1 从构成的角度分析 5.1.1 建筑聚落设计的组成 5.1.2 建筑聚落意象的解释 5.1.3 建筑聚落的自相似性 5.2 从生长的角度分析 5.2.1 地方性知识 5.2.2 空间、时间与传承 5.2.3 建筑聚落的生命 5.3 本章小结 6 适宜性评价的探讨 6.1 美学与建筑美学 6.1.1 审美感知 6.1.2 审美想象 6.1.3 审美推理 6.2 当代建筑美学思维的兼容性 6.2.1 构成:规则与无序并存 6.2.2 样态:明晰与混沌共生 6.2.3 追求:发展与回归相融 6.3 适宜性评价的三个方面 6.3.1 目的与制约:约束性 6.3.2 原创与生长:时空性 6.3.3 场所与情感:可意象性 6.4 本章小结下篇 7 建筑聚落与城市环境 7.1 建筑聚落·聚散:营造市隐的氛围 7.1.1 空间的立意 7.1.2 空间的载体 7.1.3 空间的组织 7.2 建筑聚落·引导:形的整合与功能的整合 7.2.1 平衡的环境 7.2.2 原创的聚落 7.2.3 开放的平台 7.3 建筑聚落·契合:融合与拓展 7.3.1 校园介入环境的不同方式 7.3.2 校园聚落的形成 7.3.3 城市西面的门户 7.4 本章小结 8 建筑聚落与乡村环境 8.1 建筑聚落·统领:在基地环境中的起承转合 8.1.1 起:广场与坡道 8.1.2 承:纪念碑与门厅 8.1.3 转:光庭与展厅 8.1.4 合:结束部分 8.2 建筑聚落·级配:空间的赋形与交流的促成 8.2.1 构筑于山水之间 8.2.2 空间的赋形 8.2.3 交流的促成 8.3 建筑聚落·重构:现代家居与传统意趣 8.3.1 地方性的认同 8.3.2 现代的便利与传统的闲适 8.3.3 社会、业主、住户的综合平衡 8.4 本章小结 9 建筑聚落与景区环境 9.1 建筑聚落·转化:封闭的大山环境与醒来的小镇 9.1.1 地势与布局 9.1.2 分解与实施 9.1.3 脉络与传承 9.2 建筑聚落·延续:穿越时空的建筑对话 9.2.1 纪念与否定 9.2.2 敞廊与借景 9.2.3 兼容与渗透 9.3 建筑聚落·记忆:寻觅消逝的场景 9.3.1 再现场景 9.3.2 展示瞬间 9.3.3 依托大地 9.4 本章小结 10 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罗杰·斯克鲁顿将建筑的“美学理解”定义为一种理性、自觉的活动,并坚持认为很多当代建筑理论误解了建筑本质,因此必须回归其第一要则。于是他发展了一种美学判断理论,确定了该理论对建筑实物宏观理论的地位,强调了美学的客观性和道德的意义。他认为建筑艺术是和其他表现艺术有区别的,诸如绘画、戏剧、诗歌、雕刻、音乐,这是由于建筑的特性所造成的,即功能性、本土性、技术性、公众性和客观性等,由于建筑师必须使之适应于已存在的、无法改变的地形环境中,因此他们的艺术目标受到了环境与各种影响的制约,正是这些因素的恰当性和良好的比例使其获得了意义。“美学乐趣不是感官上直接反映的乐趣,而是依附于思考过程并受其影响。”①建筑是介乎工程与艺术之间的学科,建筑美学有别于普遍意义上的美学的独特性在于其追求形式和意义的同时,对功能的权衡。 6.2当代建筑美学思维的兼容性 建筑美学一直不断地循环往复地发展,推动其发展的力量是人们对建筑之美的追求和渴望。在人类建筑文明发展的历史中,以18、19世纪为分界线,在这之前建筑风格和建筑的审美大体上是朝着趋同方向发展的。尽管亚洲的建筑和欧洲的建筑无论在用料还是风格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别,但那只是由于地域和文化上的分隔所导致的。若分别观察每一个独立经济、文化圈,就会发现在每一个圈内的建筑都有其固定的形式和相对统一的风格。古代的建筑虽因地域和文化的不同而形式各异,但那些被公认是精品和历史遗产的建筑在美学上仍有共同点。此后人们所创造的建筑开始在各自的系统内趋异了。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一方面,社会由农业文明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变;另一方面,随着民族、宗教、文化的大碰撞,技术的进步和新材料的出现,为建筑创作开拓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领域。突破传统、展示个性,使得在原本统一的各个区域内新的建筑形式纷纷涌现。建筑美学也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