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和爱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涛  页数:239  字数:27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自序《规矩和爱》一书终于定稿 。从萌念到完稿前后经历三年之久。若没有来自方方面面的鼓励和帮助,很难想象自己有能力把当初的一个念头变为现实。由于出生在一个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家庭,我从小受到比较严格的规矩。这样的早期家教对自己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三十多年来一直抓住自己的一个问题。从1982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学习,我就开始用教育和心理学的一些理论来探索这个问题。当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弗洛伊德,尼采,叔本华等西方哲学思潮冲击着每一个八十年代的大学生。长期受压抑的我开始“勇敢”地批判传统教育的严厉规矩而崇尚所谓的自由。但现在看来,那时所谓的批判还是缺乏理性,几乎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1999年,我在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开始攻读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博士学位。在美国的学习生活经历不仅让我对西方的教育和心理学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能真正目睹美国家庭教育的实况。当我再次回头反思自己的早期经历时,有了非常不同的看见。我开始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教育中的精华和不足。在哈佛读书期间,我自己也当了爸爸,孩子的到来让我对规矩和爱更是有了崭新的切身体验。不仅认识到规矩和爱融合的重要性,也开始探索规矩和爱如何在中国文化中得以融合。从2005年开始,利用每年假期回国探亲的机会,我和中国的父母和老师交流规矩和爱的理念和方法。有时候也深入一些家庭手把手地帮助父母建立必要的家庭规矩。2008年在一次给幼儿园家长的公益讲座中,我认识了一对家长夫妇——夏弘禹先生和杨仲瑜女士。他们不仅认同规矩和爱的观念,还非常真诚地帮助我把这个理念传播给更多的中国家长。事后我才知道夏先生和杨女士在2003年就把美国著名的早教品牌金宝贝引入了中国,对中国父母的早教理念和中国的早教市场都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在夏先生和杨女士的全力支持下,从2008年12月开始,我尝试着在全国各地开始《规矩和爱》的讲座。中国父母对讲座反响之强烈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他们不仅踊跃和我探讨规矩和爱的问题,也为我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其中最有操作性的两个建议是建立博客和出版《规矩和爱》一书。2009年5月,我首先落实了第一个建议。建立博客的初衷是延续我和中国家长的联系。由于自己是美国的塔尔莎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ulsa)教育系的全职教授,每年只能利用假期回国探亲时,才有机会和中国父母们交流。而博客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个交流的不连续性。在很多父母的支持鼓励下,过去的三年中,我发了200多篇博文,有20多万的点击率。这样的结果也为我实施第二个建议--完成本书的写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从2009年底开始,我就准备书的写作。但总是一拖再拖,除了自己不够勤奋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评审终身教授的压力。所以在2011年获得终身教授前自己一直无法全身心地投入本书的写作。即便如此,中国家长们对我写书的鼓励从来没有间断。他们虽然有时候会对孩子的行为失去耐心,但对我写作本书却始终保持宽容和耐心。从2012年开始,当我陆续把一些章节的初稿给他们审读时,他们也常常把批评和鼓励结合在一起,让我感到他们已经不自觉地把规矩和爱融合在他们的反馈中。所以,在本书交付印刷之际,我首先要感谢的是中国的家长们,是你们的爱让我有能力完成这本书的写作,让我能坚持把父母教育当作我一生的事业。其次,我要感谢我年迈的父母,是你们让我在人生中第一次体会到规矩和爱。你们严厉的规矩帮助我避免堕落;你们深沉的爱,也足够我一辈子慢慢品味;你们对道德的敬畏和生活的节俭是我终身的榜样。我也要特别感谢我的儿子。宝贝,这个世界上是你让爸爸真正明白了规矩和爱的关系。可惜这些年爸爸还是让你承受了很多的痛苦和磨难。希望有一天你能理解和宽容爸爸,让我们继续一起在规矩和爱中成长。本书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但还是决定出版。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对规矩和爱以及父母教育的重视。本书的形成过程中,学者朋友给予了很多帮助。特别是周国平老师在百忙中通读了本书。虽然周老师不完全同意我书中打孩子的观点,但还是赞同此书的“基本理念和许多见解”并同意“署名推荐”。在此,特致谢意。在成稿过程中深深体会到自己在古文的阅读理解以及写作上的欠缺。不妥之处,希望家长和专家们批评指正。王涛2012年4月16日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塔尔莎大学,查普曼楼Chapman Hall, The University of Tulsa

内容概要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中国的老话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所验证。所谓做规矩就是设定界限遵循规矩,即使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美国,无论是科学的杂志还是通俗的育儿必读都强调要给孩子从小设定界限,甚至呼吁做规矩要从婴儿出生就开始。其中的道理很简单,那便是规矩是迟早要做的,越早做,所付的代价越小而收益越大。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王涛,为您讲解如何体现爱的管教和管教的爱、如何正确与宝宝交流、呵护宝宝情感智力的发展。王涛博士认为:在没有规矩的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感恩;在没有爱的规矩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自卑;在没有规矩也没有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敬畏;在规矩和爱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谦卑和自信。
  所以,没有不能做规矩的孩子,只有不会做规矩的父母!!

作者简介

  王涛,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哈佛大学人类发展心理学硕士,现为美国塔尔萨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ulsa)教育系终身教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从事儿童教育和心理学学习和研究长达三十年。在美开设儿童心理学,父母学和文化等课程。从2005年开始,致力于对中国父母的教育和培训。迄今已培训超过5万名中国父母。足迹遍布中国22省4大直辖市。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学做父母:教育孩子的前提
 先学做父母,再教育孩子
 父母这个岗位无人代替
 别以为生了孩子就是父母
 为人父母需要谦卑
 为人父母需要专业培训
 为人父母需要用心而不是用计
 为人父母四项基本原则之一:不占有原则
 为人父母四项基本原则之二:规矩和爱统一的原则
 为人父母四项基本原则之三:情商先于智商的原则
 为人父母四项基本原则之四: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原则
第二章 规矩和爱:教育孩子既要爱也需要规矩
 规矩和爱不可或缺
 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真正爱是带有规矩的爱
 规矩和爱的太极图示
 错误的父母教养方式之一:溺爱型
 溺爱不只是富贵家庭的特有现象
 错误的父母教养方式之二:忽略型
 家庭教育,爸爸不可或缺
第三章 每个父母的必修课:反思自己的受教育模式
 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
 如何反思自己的受教育模式
 我的父亲
 父亲的规矩之一
 父亲的规矩之二
 父亲的规矩给我的启发
 父亲的爱
 家有严母
 母亲的严厉和我的“堕落”
 谎言背后的诚信
第四章 规矩和敬畏:
 做规矩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敬畏感
 培养孩子对规矩的敬畏之心
 周公的故事
 做规矩需要树立权威
 做规矩不能随便
 做规矩需要有惩罚
 孩子可以打吗
 犹太人的“杖”和中国人的“家法”
 怎样打孩子
 怎样用爱打孩子
第五章 如何做规矩:人之初,规矩始
 做规矩要从孩子出生开始
 人之初,规矩始(1):吃的规矩
 人之初,规矩始(2):玩和睡的规矩
 规矩的一致性之一:同一教育者之内的一致性
 规矩的一致性之二:不同教育者之间的一致性
 做规矩需要爱
 规矩和爱的分离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
第六章 情商(一)
 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情商和幸福
 情商要素之一:积极客观的自我意识
 培养客观积极的自我意识
 让孩子学会谦卑
 情商要素之二: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单亲妈妈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
第七章 情商(二)用规矩和爱帮助孩子成长
 情商要素之三:积极明确的内在动机
 用规矩和爱发展孩子的兴趣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培养孩子的抗逆力
 情商要素之四: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情商要素之五:交往合作的能力
 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第八章 蒙迪的故事:一个震撼心灵的案例
 蒙迪:一位了不起的教育者
 蒙迪:一位真正的马语者
 蒙迪和野马
 蒙迪的新方法
 蒙迪和害羞男孩的故事之一
 蒙迪和害羞男孩的故事之二
 蒙迪和他的孩子们
 蒙迪给我的启发
 采访蒙迪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学做父母:教育孩子的前提孩子的到来为父母带来了再次成长的机会父母无法抗拒对孩子的爱,但要警惕那占有的私心为人父母是一个神圣的职责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一个生命的品质也关系到人类的明天先学做父母,再教育孩子你看到本章的标题时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是先学做父母,然后才是教育孩子?”首先,学做父母和教育孩子虽然有密切的关系,但不完全一样。前者的重点在父母,而后者的重点则在孩子。其次,学做父母应该先于教育子女,因为学做父母是教育孩子的前提。乘坐飞机时,有这样一条安全指令:带孩子的父母先给自己戴上氧气面罩,然后再帮孩子戴上。在家庭教育中也有一条类似的原则:先学做父母,然后再去教育孩子。现在很多“80后”(甚至“90后”)的年轻父母自己就是第一代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过多的关爱使他们的心智成熟比较慢。自己还是没有长大的孩子,却已经开始为人父母。我在网上看到一张照片,一位“80后”的妈妈一手抱着宝宝哺乳,一手拿着鼠标全神贯注地打游戏。看着这样的情形,我不得不担忧这位妈妈和她怀中孩子未来的幸福。去责备这些不成熟的父母不如去帮助他们,让他们和孩子一起成长。这正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当然,不仅仅“80后”的年轻一代,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如何为人父母。严格地说,没有人天生就是合格的父母。我们每个父母都需要学习和成长。但是能否成长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学习的意识和愿意重新成长的谦卑态度。父母的自我成长和改变在现实中往往非常艰难。因为要改变一个超过10岁的孩子已经很不容易,要改变一个成年的父母自然就更难。更何况这种改变要靠父母的自我觉察和自我监督来实现,所以是难上加难。如果这样,我们在学习为人父母上是否就没有指望了呢?断然不是。最让我们有信心的是我们对孩子的爱。在孩子出生后,我们做父母的,身上会突然有一种陌生的大爱产生。我自己就明确地经历和感受过这样的爱。记得初为人父时,刚满周岁的儿子因为过敏瘙痒而整夜啼哭,用小手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有一个晚上,我只能摁着他的小手不让他再抓正在结痂的皮肤,小家伙就拼命挣扎和哭泣。无助的我心里忽然冒出这样的祈求:“上帝啊,给我一个恩惠,让这过敏和瘙痒都统统到我身上吧,让我的儿子能安睡一夜。”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有这样的祷告,不仅愿意牺牲自己不求回报,甚至能够把这样的牺牲当做一种恩典来祈求。我明白这种油然而生的爱绝不是自己努力学习得来的,而是随着这个小生命来到我的身边自然出现的。那一刻,我顿悟了什么是父母之爱。我也在数以万计的家长身上看到了这样的爱。近些年,我在中国的一些城市给很多父母做过讲座,每次讲座长达3个小时。很多父母早早来到会场,总是先坐靠前的位置,整个讲座中都不停地写着笔记。几乎每个父母都是聚精会神地听完讲座。我在中美当老师十多年,教过中国的小学生,也教过美国的研究生,从没见过像中国家长这么认真的学生。很难想象若没有对孩子那份切实的爱,这些父母能听完我3个小时连抑扬顿挫都不明显的讲座。所以正是孩子,也只有孩子,才能让我们产生这样切实的爱。有了这样的爱,一切改变皆有可能。但是仅仅感性地凭着这份本能的爱仍然很难做一个好父母。这是因为这份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变淡。有多少父母在孩子才2岁的时候已从爱得要命变成了“恨”得要死。不少焦头烂额的妈妈常常“恨恨”地对才2岁的孩子说:“我真想把你再塞回我的肚子里去。”确实,若没有理性的学习,父母这份本能的爱会随着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可爱”而慢慢消失。因此,我们要趁着这份爱在自己身上还没有淡化,好好学习如何更加理性而长远地爱我们的孩子。即使这份原始的爱没有随时间而淡化,甚至愈来愈强烈,父母们若不通过学习和反思建立起理性的堤坝,他们这种本能的爱也可以成为溺爱的洪水而泛滥成灾。本书旨在帮助父母理解规矩和爱的关系,引导父母用规矩建立理性的大坝,让爱造就孩子,也造就自己。在学习规矩和爱的关系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父母这个岗位的特殊性。父母这个岗位无人代替为人父母是教育也是艺术。它可以让你收获人生至乐,也可以让你收获人生至痛。宋代词人家颐曾说过:人生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而我认为教育孩子不仅至要,而且可以至乐。记得著名音乐人梁弘志写过一首歌叫《读你》,蔡琴曾经唱过。她用那甜美、细腻的歌声把情人的至爱和读书的至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其实我们的孩子就是我们一生中最甜美、最细腻。最能让我们产生共鸣的一本书。如果你有能力去好好读,一定会读出“三月”的感觉,读出喜悦的经典。当孩子的一切移动左右你的视线时,你会情不自禁地唱出: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千遍也不厌倦。当然孩子也是最复杂最难理解的一本书,有时候我们会读不懂。但这不是主要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现代中国越来越多的父母根本不把教育子女当做人生的至要。他们不愿意静心谦卑地来阅读品味那字里行间的爱和美妙。有的匆匆翻过,有的甚至从未打开过。这样的父母自然无法感受到那人生的至乐,一不小心孩子甚至会成为他们一生的至痛。这些年我回中国讲课遇到过不少事业有成的父母。但这些在外人眼中的成功者却常常认为自己的人生很失败。因为他们的孩子不成功。当他们感受到这样的人生至痛时,他们才明白是孩子,而不是公司,才是自己人生最大的事业。但可惜的是,当孩子还小的时候,还能被“经营”的时候,他们没有去努力、去管教。当孩子上了高中甚至大学,很多坏习惯已经形成了,这些父母方开始意识到孩子的重要性。到了那个时候,虽然他们做了很多努力想要弥补自己的过失,但一切为时晚矣。因为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的。有一位精明能干的妈妈经过打拼,拥有一个规模不小的企业。但是她17岁的儿子却整天以网吧为家。第一次见到我,一开口,这位妈妈的眼泪就夺眶而出。在交谈中,她不断地重复这句话:“我实在不甘心接受这样的现实,我愿意花掉我所有的财产,只要我能把我这唯一的儿子赎回来。”显然,这位妈妈意识到了自己的过失,她想把孩子“赎回来”。可惜的是孩子的品行和健康一样,都是很难用金钱赎回的东西。或许我们都明白这个道理,但现实中我们和这位母亲一样,要到彻底失去时,方懂得其珍贵。孩子的教育是不可逆的,父母这个重要的岗位也是别人不可替代的。孩子和父母(特别是母亲)的连接是独特的,也是天然的。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刚出生的婴儿就能在视觉和听觉上把自己的母亲从别的女性中识别出来。反之亦然,母亲也能很准确地识别自己孩子的哭声。随着孩子的长大,这样的连接更加密切。孩子和父母的依恋是一切社会学习的基础。所以,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一辈子最重要的老师。目前很多年轻优秀的白领妈妈工作非常辛苦,工作孩子不能兼顾。不少妈妈问我这样的问题:应该选择自己的事业还是孩子?我的建议总是这样:如果经济条件许可,选择孩子。原因很简单,你公司的工作别人能顶替,而妈妈这个岗位却无人顶替。你的事业以后也会有发展机会,孩子的教育错过这个时间,以后很难弥补。有一位白领妈妈把出生不久的女儿留在老家让自己的父母带,前两年很少回去看。姥姥姥爷为了让宝宝记住妈妈,就把妈妈的一张照片贴在墙上,并常常对宝宝说这是妈妈。有一天妈妈真的回来了,当她抱住宝宝时,吓得宝宝大哭起来:“我要妈妈,我要妈妈。”一面哭一面挣脱妈妈扑向墙上的那张照片。看到这一幕,这位妈妈的心都碎了。短短的两年,孩子心目中最需要的妈妈已经从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变成了一张平面的照片。这位妈妈后悔不已。下决心辞了工作,把宝宝接回自己工作的城市。之后还接受了专门的亲子辅导,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才慢慢让孩子接受了现实中的妈妈。所以,不要以为孩子还小,自己可以开个小差。这个小差可以造成你和孩子一生的缺憾。仅仅意识到为人父母这一岗位的重要性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认识到这一岗位专业性。别以为生了孩子就是父母为人父母是这个世界上从业人数最多的岗位。它不仅重要,而且专业要求也很高。可惜的是很多父母上岗前,连最基本的培训都无法得到。现代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化,每个岗位都需要有专业的培训。做账需要有会计证书;当老师自然要有教师资格证书;开车就更不用说了,性命攸关的事情当然要有驾驶执照了。但是,唯独父母这个最重要的岗位我们却可以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就上岗。很少有人意识到这样做父母的危害甚于无证驾驶。交通事故危害的主要是肉体的生命,而为人父母出现问题危害的则是人的灵魂。现实中,无证驾驶毕竟是少数,而无证上岗的父母却比比皆是啊。造成这样的现象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父母缺乏学习意识;其次,父母缺乏谦卑的态度;最后,现实中缺少父母教育的资源。首先我们来谈谈第一种情况:不少父母认为做父母不需要专门的学习。真的如此吗?很多年前我在《读者》杂志上读过一篇文章,说有一位在上海出生长大的犹太人母亲,因为父亲在“二战”时逃亡到上海。在中国和以色列正式建交后带着三个孩子回到以色列。初到以色列的日子,这位母亲一方面终日劳苦维持生活,另一方面又秉承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则,为孩子准备一切能准备的,努力做着合格的中国式妈妈。不料有一天,她的一位邻居老太太看不下去了,走过来劈头盖脸地训斥这位母亲的老大:“你已经是大孩子了,你应该学会去帮助你的母亲,而不是在这看着母亲忙碌,自己就像废物一样。”然后,邻居又转过头来训斥这位母亲:“别以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亲。”刚读到这篇文章时,我觉得这位犹太邻居虽然讲得有道理,但其做法未免太不合情理。很难想象我自己会这么直接而严厉地去训斥一个邻居的孩子。更不要说训完孩子后还要当着孩子的面训斥他妈妈。这样做不仅有多管闲事之嫌,情理上连我这个局外的读者都有所不堪。不过随着这些年我对犹太教育的学习,我对这位犹太邻居的做法,甚至整个犹太文化都肃然起敬。纵观两千年犹太人的历史,这样一个才一千万人口的小民族能够经历那么多的劫难后复国,他们的民族凝聚力不能不让世人惊叹。而这样的凝聚力和他们的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犹太人笃信上帝,他们认为孩子首先属于上帝,其次属于以色列民族,然后才属于家庭。所以教育孩子人人有责。这样看来,那位邻居所管的是自己民族分内的事,而不是别人的闲事,因为犹太人认为,哪怕是邻居的孩子也要像自己的孩子那样管教。这一点就值得我们中华民族好好学习。我们的古训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犹太人不仅做到了这一点,而且扩展到了教吾幼以及人之幼。所以在犹太文化中这样的“教人幼”不是多管闲事,而是一种大爱。但这个故事最让我念念不忘的还不是这位犹太邻居对别人孩子的管教,而是她转过头来训斥妈妈的那句话:“别以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亲。”这句话很伤人,却发人深省。我们现在有多少中国父母都以为生了孩子自己自然就是父母了。那位犹太邻居的话给我们中国父母一个警示:生孩子只是证明你有生理上的生育能力,不代表你已经有教育上的养育能力。为人父母需要谦卑为人父母需要学习的知识实在太多了。无论是对孩子身体所需的营养还是心理的教育,都需要有专业的学习。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著名的《家庭教育》一书中,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小孩子实在难养得很!”有时候,你不晓得他应当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物!有时候你不晓得他为什么哭,为什么不肯吃!有时候,你不晓得他为什么生病,为什么变得这样瘦弱!在列举种种不易之后,作者马上又写道:小孩子不但是难养的,而稍明事理的人,知道也是难教得很!有时候,他非常倔犟,你不晓得骂他好呢,还是打他好;让他去强霸好呢,还是去抑制他好……确实,抚养孩子需要学习,教育孩子更要学习。我从事儿童心理学的教育和研究已有30年之久,但是近些年看到日新月异的研究成果,常常不得不感叹自己对孩子了解得有限。例如,2010年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儿童心理学家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出版了一本轰动美国的科普书籍《哲学宝宝》(The Philosophical Baby)。它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展示了一系列最新的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研究成果。这本书之所以产生轰动效应,是因为有很多新的发现让我们在惊叹之余不得不重新认识孩子的能力。作者用了哲学宝宝为题目来形容婴儿思维之复杂。例如,高普尼克和她的学生发现一岁半的孩子已经能够很好地思考别人在思考什么。类似的研究发现不仅对传统的儿童发展理论提出了挑战,也让我们做父母的对自己的孩子有了崭新的认识。类似这样的发现为我们教育孩子都提出了进一步学习和思考的空间。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父母,我们所能学的育儿知识远远超过我们的祖先。这些新的科学知识一方面需要我们有更加好学的态度,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学做父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际指导。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只是父母教育的第一步。有效的学习还离不开谦卑的学习态度。我们说敬畏和谦卑是智慧的开端。学做父母我们同样要有谦卑的态度。我曾经遇到一些拥有理工科高学位的父母,虽然在家庭教育和子女教育中他们遇到很多问题,但是要帮助和改变他们特别困难,因为他们对教育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偏见使他们很难先聆听别人的意见。他们非常崇尚他们所学的自然科学(理科),认为这才是唯一的真正学问,其他的文科包括教育只是耍耍嘴皮子的事情。这样的现象不仅和这些家长的个性有关,还和特定的中国历史背景有关。这些父母往往成长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20世纪70年代末期。当时的中国社会百废待兴,最缺乏的是能直接帮助生产力发展的理工科人才。那时流行的一个口号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了高中最优秀的学生报考理工科,成绩稍差的报考文科,连文科也读得吃力的,只能报考外语专业。所以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父母在潜意识里常常重理轻文。他们对理科专业的骄傲忽略了这样一个现实:人类的教育和伦理并不比任何自然界的问题简单。它不仅需要用理性的逻辑去思考,更需要用真诚的内心来感受。康德的墓志铭上有这样一段话:“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个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它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即使我们对自然和人文的认识不能达到在宗教高度的统一,至少要对二者有同样的尊重。在过去的几年中,我还是遇到很多非常谦卑也愿意学习的父母。但是由于缺乏父母教育资源,常常得不到这方面系统科学的指导。为人父母需要专业培训早教专家周弘先生曾在一次讲座中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年长的家庭教育专家下榻在一个宾馆,看到那个宾馆有一个会议指示牌,上写:“科学养猪研讨会请上五楼会议室。”老先生大受刺激,不禁老泪纵横:“这年头连养猪都要研讨,怎么养孩子却没有专门的培训啊!难道养人还不如养猪?”所幸的是这样的现象正在渐渐改变。一方面,国内的一些有识之士用自己的知识和财力来普及父母教育的知识。例如顾晓鸣教授的中华家庭教育网。另一方面,一些西方的父母教育理念和课程纷纷通过商业操作进入中国。例如Parents As Teachers (PAT),和Parents Effectiveness Training (PET)。但是这样的资源往往杯水车薪。一则因为中国需要帮助的父母人数众多。二则由于有些培训项目的收费让很多有经济制约的父母不得不望而却步。所以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政府的大力介入。大约在20年前,美国心理学家在对1364个贫困家庭早期教育的效果做了14年的跟踪研究后,发现这些贫困家庭如果注意0~3岁的早期教育,孩子认知的发展和将来的学习成绩都会受益。这样的研究结果对以后美国政府加强家庭教育的投入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我们应该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政府的有关部门在改善贫困家庭经济状况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父母教育能力的培训。值得注意的是,父母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必须考虑到文化的因素。怎样使父母教育符合中国目前的国情和传统文化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特别是目前很多父母教育课程都是由西方国家直接引进,当有些方法运用在中国家庭时,会发生很多问题。所以培训父母必须加入文化的考量。有关父母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在本书的很多地方都会论及,这里简单阐述我的三个主要观点。首先,我们需要补课,寻回中华家教的根源和精髓。只有找回自己的根,才是教育生命的开始,才能真正吸收别的文化中的养分。我读了马镛的《中国家庭教育史》,领略了传统家庭教育思想之丰富。特别对施教中规矩和爱的辩证统一有很多精辟的论述。例如,传统教育中虽然强调父严,但也明确为人父亲的最高境界是慈爱(为人父止于慈);虽然强调母慈,也有以“慈母败子”的告诫。反观如今的中国社会,由于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等社会文化的劫难,失去了很多传统的根基。很多家庭既不知道怎样爱孩子,更不知道如何做规矩。由于缺乏基本的规矩,有些孩子小小年龄就胆大包天做出令人发指的恶行。例如2012年3月,在江苏常州几个未成年的孩子竟然在敬老院寻衅滋事并毒打一位欲制止他们的70岁的老人。最后还得意地把施暴过程的视频放到网上炫耀。这样的现象竟然出现在有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传统的中华大地,使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我们和传统文化越来越遥远了。当然寻根的目的并非照搬过去,而是让好的传统与时俱进。虽然为人父母的基本原则是古今中外永恒不变的。但是在具体的一些方式方法和要求上,我们要结合现实中环境的特殊性。例如,现在孩子的知识结构与所处的环境和我们小时候的情况很不相同,所以为了能和孩子沟通,我们就不得不先进入他们的世界。有一次我回国和朋友一家人吃饭时,朋友那10岁的儿子突然很兴奋地说:“我要告诉你们一个重要的道理。”等我们都停下手上的筷子,他一本正经地说:“为领导干一百件好事也不如与领导一起干一件坏事。”我想了想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忙问他是怎么知道的。只见小朋友满不在乎地说:“周立波说的。”孩子的爸爸妈妈忙把话题扯开了,我也不敢再追问和领导一起究竟能干什么坏事情。我们的孩子生活在这个信息时代,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他们都在接受。怎样和他们交流?怎样引导他们?都是崭新的课题。无论《三字经》或是《朱子家训》都没有现成的答案。所以仅仅懂得传统教育的原理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能与时俱进。教育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育者在面对不同的孩子、不同的环境时,创造性地把基本的原理发扬光大。所谓教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需要指出的是,与时俱进不等于随波逐流。在基本的教育原则上我们一定要牢牢坚持。中国目前的教育环境是前所未有的急功近利,这就更需要我们有教育的智慧和教育的勇气来坚持原则。为人父母需要用心而不是用计《圣经》的《箴言》是以色列历史上最有智慧的君王所罗门写给自己的孩子和世人的训言。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的。我们教育孩子的果效岂不也是如此。你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你内心对规矩和爱的态度。你内心是否有爱,是否尊重规矩,要比你对孩子用怎样的方法和提什么要求重要得多。可惜很多年轻的父母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求方法而不反思自己的理念。这种只想用计、不想用心的功利态度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一位年轻的母亲为了改善和10岁女儿的交流,开始学着改变自己一贯的指责和批评的口气,而用表扬和肯定的语气来和女儿说话。第一次第二次交流还不错。到了第三次,母亲一开口表扬,女儿就打断:“停!黄鼠狼又来给鸡拜年了。你就直接说‘但是’后面的话吧。”原来这位母亲每次在艰难地表扬完孩子后,马上跟着一个“但是”,接着就又回到了自己轻车熟路的批评和指责上。孩子是最能把我们看透的人。这个女孩心里非常清楚:你的指责是发自内心的,而表扬却不是。好的教育方法一定是发自内心的。《三字经》里说: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表面上看窦家教育的成功来自于好的方法(义方)。殊不知这位窦燕山在有孩子以前就身体力行做到这些规矩了。更重要的是,这些规矩是他自己人生教训的总结。窦燕山30岁以前也曾做过很多伤天害理之事,所幸当时膝下无子。30岁后幡然改过,从善积德。老得五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便有了成语“五子登科”。所以《三字经》里提到的“有义方”不仅仅指窦燕山好的教育方法内容本身,更重要的是这些好的方法发自于窦燕山内心的理念,而这理念又支配他平时的行为。所以是窦燕山先敬畏接受了规矩,这些规矩才会在五个儿子身上有这样的结果。设想如果窦燕山在30岁前放荡不羁时就有了这五个儿子,即使他制定了严厉的家规,也一定不会有这样的结果。所以,如果我们对孩子的要求是我们身体力行的,教育便是水到渠成的。古人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令而不行。下面我来举两个例子分别说明这两点。这个“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故事记载在《宋史》里:宋朝时候,有个叫陈昉的人,他的家里,自从他的祖父陈崇留下法制以来,合族一同居住着,已经十三代了。家里大大小小男男女女,一共有七百多个人,但是不雇一个佣人。上上下下的人,都很亲睦,没有一个人说离间的话。他家里吃饭的时候,一定大家坐在广大的厅堂里,没有成年的孩子都坐在另外的席上。若有一个人没有到席,全族的人都不动筷。他家里养了一百多只狗,都在同一个槽子里吃着食。倘若偶然有一只狗还没有到,所有的狗都会等待,不肯先吃。因此乡里间的人家,也都被陈家所感化了。那时候的州官叫张齐贤,就把这个事情奏上朝廷,把他家里的徭役统统都免了。这就是陈昉百犬的故事。当人与人每天以礼相待时,狗也能被感化,更何况孩子乎?讲完了古代“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故事,再讲一个现代“其身不正,令而不行”的故事。我认识一位非常爱儿子的年轻妈妈。她非常好学,而且力求教之有道。但儿子聪明过人却调皮好动。在恢复国学悄然成风的现今,这位妈妈读到了《弟子规》,顿时心里一亮。她立刻让儿子熟读背诵弟子规,并用弟子规所说的要求儿子。这位妈妈最喜欢的四句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儿子不仅很快背出了弟子规,而且很努力地按照妈妈的要求去做。但是有一天他突然不干了。面对妈妈的批评不仅没有顺承,反而歪着头顶嘴。妈妈即刻要儿子背诵这四句弟子规,儿子背完这四句弟子规后还拖了一句:“那你对姥姥咋不是这样的?”为了孩子,我们做父母的要重新成长。只想改变孩子而不想改变自己的父母古往今来很少能有成功的。认识到父母这个岗位的重要性,有了谦卑的学习态度,我们就可以开始系统地学习为人父母的功课。首先需要的理念是牢牢坚持以下四项基本原则。它们是指导我们行动的基础。不占有原则: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可以爱他、教育他,但是不能占有他。规矩和爱统一原则:成功的教育是爱和规矩的结合: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情商先于智商原则:一个人的成功至少70%归于情商,不到30%归于智商。共同成长原则: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自己受教育成长的过程。要改变孩子,父母先改变自己。

编辑推荐

《规矩和爱》著名作家周国平真诚推荐。孩子需要爱,更需要规矩,你不给孩子做规矩,孩子就要给你和社会做规矩,规矩是爱的规矩,爱是融合规矩的爱,规矩和爱的统一才能成就孩子的未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规矩和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64条)

 
 

  •   很多父母知道爱孩子,但是不知道怎么爱孩子;很多父母也知道要给孩子立规矩,但更不知道怎么给孩子立规矩。
    《规矩和爱》,哈佛博士、金宝贝首席顾问王涛博士的这本著作,告诉了人们答案。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以为爱孩子,就是孩子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这样的父母可以说不胜枚举,他们为孩子牺牲一切,或千方百计地让孩子吃好的、穿好的,即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给孩子最好的物质享受或教育。其实这是溺爱孩子,不是真正地爱孩子。而溺爱只能害了孩子。
    而以下这个江洋大盗,之所以走上歧途,就是被父母溺爱所造成。
    从前,有一个非常年轻的江洋大盗,他即将被斩首前,行刑官问他:“你还有什么要求?”
    “还想见我母亲一面。”年轻人说。于是行刑官就把他的母亲叫来。
    “孩子你有什么要求?母亲都答应你!”母亲含着泪问。
    年轻人冷静地说:“母亲,孩儿马上就要离开这个人世了,我还有最后一个愿望,就是还想吃一口您的奶。”
    母亲答应了,结果,年轻人却咬掉了母亲的乳头。孩子为何这样做呢?这是由于他终于明白:是母亲的溺爱害了自己。
    正因为母亲溺爱孩子,对孩子偷盗的毛病不加以管教,才让孩子由此走上了不归路。
    由以上的故事可见,父母如果只知爱孩子,就是没原则地爱孩子,而不对孩子加以管教,孩子会误入不归路,就会像这个母亲一样害了孩子。
    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要坚持爱的基本四项原则,用爱与规矩来教育孩子,要求孩子。同时,要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现代,由于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很多孩子都变得十分淘气,让父母十分头疼。而最令父母头疼的是“没规矩的孩子”,看看你家宝贝,是否有以下表现呢?
    ◎他一天到晚,总是粘着你;你想出门,得偷偷地溜走,不然他就会大哭大闹,弄得家里鸡犬不宁。
    ◎家里越有越客人,他越吵闹不休,一点礼貌与规矩都没有!
    ◎他像一个“恐怖分子”,总爱攻击他人,打家人,打小朋友、咬人,大家都怕他?
    ◎他总是为所欲为,如独占电视,想要什么东西马上就要给他,否则,就摔东西,打人!简直就是一个活脱脱“小霸王”或“小女皇”?
    ◎他做事总是磨磨蹭蹭,不是忘这就是忘那,丢三落四?
    ◎你刚接一朋友的电话,他就不停地插嘴,打断你与朋友的聊天,让人纠结不已。
    如果你的孩子有三种以上的表现,那么,就意味着你不是合格的父母,因为你的孩子没规矩。这或许与你对孩子的溺爱有关。
    为何父母溺爱孩子,会让孩子没规矩呢?这是因为溺爱孩子的父母,必然一味地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就让孩子认为,他可以想要什么就得到什么,他想做怎么做就可以怎么做。这必然会导致其规则意识的缺失,而规则意识的缺失会给一个人带来的负面效应,如,让孩子染上很多恶习,缺少自我克制的能力;会不知如何与人相处,难以让他人认可与喜欢;会不分好歹,为所欲为,甚至会危害社会或他人。如果你溺爱孩子,一定要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养育方式。否则,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父母。
    《规矩和爱》告诉人们怎么做一个合格的父母?怎么样去改变自己,成就孩子的幸福呢?
    (1)做父母需要学习,学习了解孩子
    要想做一个合格的父母,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因为做父母需要学习,要多读些《儿童心理发展学》、《儿童心理学》等与孩子成长有关的心理类、早教类的相关书籍;要多了解孩子的心理与成长特点。同时,要有原则地爱孩子,要给孩子真正的爱。
    (2)明确自己和孩子的关系
    在西方一些国家,父母都认为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是这样的:孩子是上帝赐给父母的礼物和财富,我有暂时的保管权力和教育的神圣职责。因而,他们十分注重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并且十分尊重孩子。但在国内,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是家庭的私有财产,父母可为孩子牺牲自己,但在教育孩子时总是要求孩子要听话,很少考虑孩子的心理感受与需求。
    这类父母对孩子看来很严格,如,规定吃饭时不能看电视,一看孩子破坏了规矩,就不由分说地厉声叱喝。孩子想申辩,父母就强势威逼:“怎么着?不听话想狡辩吗?”不给孩子言权,要求他们绝对服从。这样做的结果不是让孩子由此产生了对抗心理,就是让孩子失去了自信,形成了胆小自卑心理。而一些内向的孩子选择沉默,有理不辩,自暴自弃;还有一些孩子为了逃避惩戒,就隐瞒真相,开始说谎。
    在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上,中国父母需要向西方国家的父母学习。因为只有懂得了自己和孩子的关系,才能真正地爱孩子,会在严格要求孩子的同时,在给孩子立规矩的同时,给孩子应有的爱。
    (3)在教育孩子时要坚持四项原则
    父母教育孩子,应该坚持四项原则,它们分别为:
    A、不占有原则:这是正确、客观的父母观。孩子是上帝赐予父母的礼物和财富,而不是家庭的私有财产。所以,父母要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尊重,不要把父母的思想强加给孩子。教育孩子首先要理解孩子,用孩子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同时,父母也要记住:再富不能富孩子,因为优越的环境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B、爱和规矩的原则:
    真正的爱是要在爱孩子的同时,给他们穿上一件防护服——规矩。要知道,父母教育孩子,这种教育通过规矩与爱来实现。
    规矩一定要做,要早做,父母不给孩子做规矩,孩子就会反过来给父母做规矩;家长一定要理性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讲道理的基础上教育孩子,给孩子制订规矩,做规矩;给孩子立规矩,要在规矩中体现爱,在爱中设立规矩。
    如何给孩子制订规矩呢?这就要父母先了解孩子,要进入孩子的世界。进入孩子的世界,懂得孩子的行为,才能改变孩子的行为。
    如何才能了解孩子呢?当然要通过交流来实现。要知道,交流是爱的过程,只要与孩子多交流,能顺利地给孩子立规矩。
    换言之,规矩要通过交流来实现。为何要这样做呢?因为这是一种真正带有规矩的爱,即爱中有规矩。因为带有规矩的爱,能让孩子自由成长,从而成就孩子一生的幸福。换言之,爱和规矩成就孩子的幸福未来。
    而要用爱和规矩成就孩子的幸福未来,父母就要坚持爱和规矩的原则: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真正的规矩是带有爱的规矩
    C、情商先于智商的原则:情商是孩子一生快乐幸福的基础。父母从小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商。
    D、共同成长的原则:教育孩子先要改变自己。给孩子立规矩,父母先要守规矩。培养孩子的情商,父母先做一个高情商的父母。
    (4)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
    爱是一辈子的功课,人的一生都应该经历:被爱——付出爱。面对我们的孩子,父母做的就是付出爱,要学会忍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各种情绪的变化而给你带来的不快,而包容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
    爱是恒久的忍耐;要因为爱而学会谦卑,教育孩子需要谦卑的心态,如果没有这个心态,我们失去的就会是一双聆听的耳朵和观察的眼睛。
    总之,天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实现这个愿望并不
  •   育儿书对我而言,一向是多多益善,这本收一看到是金宝贝首席顾问写的,买来看看吧。还不错,王涛写了爱的管教和管教的爱,认为在没有规矩的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感恩;在没有爱的规矩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自卑;在没有规矩也没有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敬畏;在规矩和爱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谦卑和自信。确实如此。而做为父母,真的是需要学习的。
  •   “爱”和“规矩”不是矛盾体而是统一体,王涛博士的“在没有规矩的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感恩;在没有爱的规矩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自卑;在没有规矩也没有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敬畏;在规矩和爱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谦卑和自信”确实太精辟了,现实的教育中却需要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把握好“度”。
  •   小宝宝被绊倒了,妈妈大叫着跑过去安抚孩子,可是宝宝依旧哭闹不止,妈妈手足无措地边哄宝宝,边痛打绊倒孩子的东西……这是7月10日在武汉华美达酒店举办的“规矩与爱,成就宝宝未来”大型公益讲座开场小品中的一幕,小品真实再现了现代家庭中关于幼儿教育的诸多问题。讲座特别邀请了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王涛为到场的近千名家长们答疑解惑。“规矩要从宝宝出生就开始立;规矩和爱是并行的;情商要先于智商;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给孩子做规矩的前提是父母给自己定规矩……”王博士用幽默生动的语言和发人深省的视频案例给现场家长们带来了科学的早教理念,引起了家长们的共鸣。
    他介绍,刚出生的婴儿就已经具备了很多超乎人想象的能力,不是孩子什么都不知道,而是我们不知道他们知道什么,早立有爱的规矩,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对于刚出生的婴儿,定时吃,按时睡,单独睡,让宝宝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独立的特性。
    为人父母也需要学习,王博士认为,早教教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许多年轻的父母本身就带着很多原生家庭的问题,在教导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不自觉地影响到孩子,所以,父母和孩子要共同成长,规矩要在家庭成员之上,而不仅仅只是针对孩子。
    对于众多家长关心的孩子长大后能不能打的问题,他认为,孩子可以打,但要掌握打孩子的教育艺术。前提的前提是不能带着愤怒的情绪去打,要带着爱打,不能直接用手打,要用杖,让杖代表一种规矩,并使它具有一定震慑力。
  •   王涛博士说:“爱与规矩是不可分割的,不可说哪者更难;更不是爱或规矩!教育的原则是:体现规矩的爱,带有爱的规矩。”
    爱没了规矩,就是溺爱;规矩没了爱,就是发泄。在王涛博士看来,早期规矩对人生发展影响巨大,规矩迟早要做,越晚代价越大。给孩子建立规矩,必须从出生的那一天就开始。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主要是建立吃、睡、玩的规矩。“喂养要有规矩,按时喂养,多做交流,无论是语言还是肢体的,虽然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反应不大,但宝宝都能接受。而到孩子大了以后,更要按照孩子的特点用孩子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交流,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米妮现在虽然仅仅一岁四个月,但做规矩一事,一直在坚持着。一直觉得与米妮的相处很幸福和平,除了因为米妮很乖巧以外,相信与规矩的养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关于做规矩一事,依稀记得笑网还有不少妈妈说我对米妮的要求太高太严厉了。哈哈,听完王涛博士的讲座归来,米爹不由得也夸奖我过去所做的规矩呢!
    作为父母,最头疼的就是孩子闹情绪,耍赖。这时,父母一定要记住当孩子闹情绪,很抓狂的时候,我们不能和他讲道理,这时他们没有接收能力,没有学习能力,等孩子平静下来以后再交流,而且要蹲下来与孩子平视,不仅要有语言交流,还要有目光的交流,要和声细语地说重话。通过这种交流帮助孩子避免以后再出现这样的错误。我们还常说孩子生一次病,坏一次。这是因为面对生病的孩子,通常我们都会心软放下许多规矩,因此让孩子找到了父母的软肋。王涛教授建议,面对这样的情况,等孩子病好了,规矩就需要平缓过渡,逐步回到原来的定位。
    一直以来,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形态里,严父慈母。陶行知先生更曾说过‘慈母缺规矩,严父缺乏爱’。王涛博士笑称如今的家庭教育形态有所改变,相反成了‘严母慈父’(咱家目前就是这样的状态)。事实上,家庭教育是需要高度统一的。管教孩子,自己应先被管教,最好做到‘严父里带爱,慈母中带规矩’。目前,咱家最大的问题就是米爹是个不折不扣的缺乏规矩的慈父。庆幸着米爹一同参加了讲座,加上米爹也是位学习型的‘人才’,但愿日后能在不断的自我管教及学习中成长为‘有爱有规矩的好爸爸’。讲座中,王涛博士还特别忠告在场的爸爸们:“爱是需要交流的,交流是爱的通道,是规矩的手段,更具有累积效应。爸爸们只有先进入孩子的世界,孩子才有可能被你带领。中国的父亲总是爱得太深沉,很少表扬孩子,要让孩子感受到父亲的爱,表达出来,爱的缺失和不完全会造成许多问题。”我看来,王涛博士这一段话,不但适用于父亲与孩子之间,还适用于夫妻之间、母亲与孩子之间。
    王涛博士指出:‘第一次做规矩比较难,一定要坚持!做规矩的架式要摆好,面对面,目光交流,规矩里有爱,让孩子体会到这个规矩是不可以碰的。’这一段话,希望能与各位妈妈们共勉,咱们加油吧!

  •   看着新生儿朦胧迷离的眼神,你或许会不解地说他们除了吃和睡还什么都不懂,需要做什么规矩啊?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中国的老话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所验证。即使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美国,无论是科学的杂志还是通俗的育儿必读都强调要给孩子从小设定界限。甚至呼吁做规矩要从婴儿出生就开始。
  •   这是一本视角独特的教育之书,作者王涛,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及人类发展心理学硕士,受中西方教育文件影响,能够理性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和不足,作者作为一名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更是有了崭新的切身体验。作者先后在各大城市举办《规矩和爱》的讲座,受到出乎意料的反响,本书历经三年,终于面世,吸收了许多当前的例子,如虎爸、狼妈、药家鑫等例子,并做了精僻的分析。书中有不少新颖的理论观点,也收纳了很多案例,读起来轻松易懂。特别书中后面蒙迪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他把规矩和爱的原理不仅运用在驯马中,也实施于对孩子的教育中,彻底改变了47个迷途的生命。
  •   今天有幸试读了王涛博士的巨著《规矩和爱》,我马上定了2本。振聋发聩,不禁掩卷长思。
    爱是生命的源泉,爱是人类生生不息的火焰。天下没有人不爱自己的亲人,也没有父母不爱自己孩子的。但爱孩子不是给孩子吃好喝好就可以了;爱也不是孩子想要什么,父母就给他什么。爱到底是什么呢?这就需要父母好好反思了。
    一味地满足孩子不是真正的爱
    有多少父母,只知爱孩子,无限度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却不知管教孩子,最后却害了孩子。
    天下父母没有不爱孩子的,但关心爱护孩子与溺爱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建设性的关怀意味着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情感环境,如,父母陪孩子一起玩游戏,带孩子去动物园认识动物,这是以一种孩子能承认接受的方式支持他。这种关怀远远超出什么都满足孩子。
    但现在的父母,大多溺爱孩子。他们认为自己小时候吃了很多苦,再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像自己那样吃苦。于是,在物质上,父母们总是没有原则地满足孩子,要什么给什么。
    除了溺爱孩子,还有一些父母由于工作忙,很少陪孩子玩耍,于是一些父母为了补偿孩子,就给孩子买玩具,买好吃的。但玩具与美食都不能替代父母的爱。时间长了,孩子感觉不到父母的爱,就会缺少安全感,或性格变得孤僻。
    爱孩子要多为孩子着想
    除了溺爱孩子的父母外,在我们身边,还有一些这样的父母:他们经常忽略孩子的感受,凡事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很少为孩子着想,同时,又缺少与孩子正确的沟通,必然不知道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这些父母也不能真正地爱孩子。
    上海某学校的一位语文老师,一次,他给孩子布置了一篇作文——《我最不最喜欢的人》。让他没想到的是,有很多孩子最不喜欢的是竟然是自己的父母。
    其中,一篇孩子的作文是这样写的:
    我最不喜欢的人,是我的爸爸妈妈!
    每次我考试成绩不好时,爸爸总是用最难听的话骂我:“你看看小强,人家每次都考前几名,可你看看你自己,每次都倒数第几!老子让你吃好喝好,可你呢?你把老子的脸都丢光了,老子怎么生出了你这么不争气的儿子!下次再考这样,你别给老子上学了!去捡破烂得了……你丢得起人,我丢不起!
    每次我考试成绩不好时,妈妈总骂我“不争气”、“该死”!每次听到妈妈这样骂我时,我特别伤心,特别难过,尽管我知道妈妈说的是气话。但那时,真想一死了之,而且我想过被汽车撞,当我付诸行动时,又从车轮边逃走了;我想过从楼上跳下来,当我爬上阳台时又退回来了。这是由于我没有勇气去死吧!所以,对于死只是想想而已,可是我现在觉得活得特没意思……
    我现在越来越不喜欢爸爸妈妈他们。现在,每当他们骂我时,我表面不说什么,可心里在想:“你们现在既然这样不喜欢我,你为什么要生下我?我学习成绩不好,难道与你们没关系?你们从小只知道给我买好吃的,好喝的,然后就忙你自己的,很少陪我,更别说辅导我写作业了!而小强的妈妈很少出去看电视或打麻将,小强做作业的孩子,她妈妈总在一边看着他,陪着他。没事的时候,陪小强去公园玩……你们为何不反思下自己,你们爱我多少?陪我多少?”
    后来,这位老师将这篇作文,给孩子的父母看了。那孩子父母看了孩子的作文时,会有什么样的态度?
    父母有这样的态度,当然可以理解,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拼死拼活地工作,就是让孩子生活得更好一些,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这么爱的儿子,竟然会写出这样的文章。孩子是这怎么了?”
    事实上,孩子的父母不应该怪孩子,而应该反思:“自己的爱怎么了?是否是真的爱孩子,是否尽到父母应尽的职责?”
    这一切将在《规矩和爱》中间找到答案。爱孩子没错,但是更要管孩子;管孩子也没错,前提是你要爱孩子。这是这本书的精华所在。
  •   老一辈教育孩子时,总少不了打骂,所谓‘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才。’我的成长之路,也逃脱不了‘棍棒教育’。每当父亲手持粗粗的棍棒,狠狠地往我身上打来时,内心除了恐惧,居然没有丝毫恨他的心。虽然被打得很痛,虽然父亲很严厉,但我一直感觉的确自己犯了错,而且日常生活中也一直能感受到父亲深沉的爱。
    作为新一代的父母,到底孩子能不能打,该不该打,如何打呢?这,是一串存有争议的话题。
    王涛博士的观点:‘孩子可以打。打,是一种有效的处罚手段;是符合社会规范的。被打,这种负面感受能让孩子对行为有新的认识,能让孩子有责任感。’
    ‘然而,如何打呢?打孩子前体的前提,父母不能带有愤怒的情绪。不能用手打,要用杖打。打孩子之前需要语言的交流。打孩子时需要有爱。
    打孩子的时候,首先得放下自己的愤怒情绪。愤怒时打孩子是发泄而不是规矩,把愤怒发泄在孩子肉体上是犯罪。为何要用杖打呢?第一这对克制情绪进到缓和的作用,去取杖的时间里,足以给父母一个冷静的时间。第二,这个杖打不是随手抓起东西就打,而是固定的,比如一把尺子。这个‘杖’,能让孩子有所敬畏,让孩子意识到规矩在父母之外,在父母之上,父母只是执行者。让孩子意识到父母打你,是因为爱你,你做错了,不是父母要打你,而是规矩要打你,让孩子从小有这样的观念,长大以后将会成为一个有公德心的人。同时这个‘杖’更起到震慑力,告诫孩子不要犯错,要守规矩。当孩子犯错而不得不打时,父母应先进行语言的交流,如告知孩子‘我不想打你,但不得不打’,让孩子意识到犯了错就需要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这反而让孩子更有责任感。犯了错不能只认错,要让他承担后果,否则孩子会把认错当作逃避处罚的手段。
    我认同孩子可以打的观点,在过去对米妮的嘉乐表哥的教育历程里,合计打过他两次。嘉乐一直是我心中懂事有礼的孩子,从小就聪敏机灵,这样的孩子通常也特别的淘气。嘉乐从小到大教育问题都是我包揽的,三岁至十岁,他一直与我居住在一起。第一次打他是在他读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淘气的嘉乐常常不肯午休,每次下班去接他,都被老师投诉。每次回到家,我都会与他谈心讲道理,每次他都意识到自己的错,只是事后又故技重施。终于又被老师投诉了,说他这一回不但自己不睡,还故意去影响别的孩子,弄得好几个孩子都跟着不肯睡。我答应老师回家好好教育嘉乐,回家的路上,我没有说一句话,嘉乐坐在摩托车后头紧紧地搂着我的腰,他完全感受到当时我在生气。回到家,我让他站在一块方砖上,我面对他坐在沙发上,彼此间仅有一伸手臂的距离。我对他说:“小姨很失望!现在给你三分钟好好反思,待会把小姨提出的问题一一回答。第一,觉得自己有错么?第二,如果有错,错在哪里?第三,犯错时心里在想什么?第四,面对过错,你打算如何改正?以后你将怎样做?”这时我爸下班回来了,见到向来淘气的嘉乐乖乖地站在那里,意识到小家伙犯错了,我爸绕道走开了。三分钟过去了,嘉乐沮丧地一一回答了我提出的问题,承认了自己的过错。听着年仅五岁的嘉乐条理清晰地总结了自己的过错,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强忍着泪珠对他说:“你必须受到惩罚!”说完举手打向他的PP,虽然只是轻轻一拍,但我的眼泪已经滚了下来,嘉乐也哭了。他对我说:“小姨,你别哭,对不起,我知道错了!”我们相拥而泣。这件事过去已经有十六年了,但却历历在目。第二次打嘉乐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也是被老师投诉上课搞小动作,还影响其它同学。整个教育过程与五岁那年一样,最后我们都哭了。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打过嘉乐,随着他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关系如同知己良朋。他十八岁那年我的生日,他在许愿瓶里写下一张纸条‘小姨,你是在我一生中,对我成长影响最大的人,爱你!’看着这一句话,眼泪顺着脸颊滑落,这是一份珍贵的生日礼物。如今嘉乐已经是大二的学生了,米妮很喜欢这位哥哥,而他对米妮更是宠爱有加。嘉乐如今更承担起教育弟弟妹妹的责任,在我看来,以后,也会是一位好男人、好父亲。
    王涛博士的父亲职业是教师,同时也是一名乒乓球好手,手部力量很足。然而,每次父亲打他的时候,虽然出手很重,一个大大的弧线滑过,打到他身上总是很轻很轻。在我眼中看来,这,就是爱的弧线,王老先生的打中有爱。
    教育孩子要用心用情而不是用计,孩子一定能体会到固中真爱。
  •   规矩与爱并行,方为教育之本。近日读这本《规矩与爱》,深受触动。教育的话题已被人谈得太多,每位专家都自有独到的见解,然而王涛博士的书仍然让我内心里深有同感,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反思了自己的过去,父辈的教育,而这一直是我最想表达的。
    很多人在孩提时代受到了不正确的教育,例如棍棒教育和摧残教育,不问原由只管棍棒,强迫孩子学习过重的知识,表面上看这些孩子做出了非常优秀的成绩,但是内心却是受到了深深的伤害,很多人会违心地说,多亏了当初父母的严格要求,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样的人是掩盖了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他们已经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不正确有爱并不会造就一个健全的人,除非他有足够的能力反抗那个过去的自我。许多人活在这种虚假的成功里,以为自己的人生是成功的。但是我们知道,幸福并不是与成功划等号的。我常常读到一些真实的故事,那些在我眼中看来做出很大成就的人,内心却孤独闭塞胆小,其实这与他们的童年有着深深的联系。这样的事实说明,父母虽然在给孩子立规矩,却并没有用爱来引导,没有源自内心的关怀,成功也掩盖不了内心的忧伤。
    而王涛博士,在成长的过程中,也经历过反叛,但最终战胜了过去与自我,他用自己的痛来纠正错误的爱,延伸更深层的教育理念,惠及他人。
    我很认同王涛博士的一段话,他认为在过去普遍都不那么懂教育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们,有的人沉沦了,有的人却反思了。既然父母无法带给我们更多更正确的人生观,虽然他们也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实属无奈,但伤害却是必然的,既然如此,我们只能于那苦痛中学会分辨,不再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
    前不久我自己也是刚刚写下这样一段话,其实教育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那就是如果父母让我们痛苦的,就是我们应该摒弃的,如果父母让我们感到幸福的,那就是我们应该承袭的。但前提是,我们应该时时审视自己的过去与内心,我们还要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其实每个孩子本身都是善的结合体,只是在一些不正确的引导下,变得污浊了,我清晰得记得自己的过往,我觉得孩子的眼睛是单纯的,但是成人常常把丑陋带给孩子。所以,我们要像孩子一样,保持原来的自己,我们应该知道,父母并不总是正确的,我们应从那废墟里重新生出希望的花。而这反思,并不是完全的否定,而是对于未来的负责态度,是对孩子美好的祝福。
    教育的话题,我们知道的太多,但是源自内心的反思,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去做的。像王涛博士一样,爱我们的孩子,也要给他树规矩,但是绝不再重蹈过去的悲剧。
  •   规矩和爱——中国父母必读书(孩子需要爱,更需要规矩!哈佛教育学博士、金宝贝首席顾问王涛博士教你如何给孩子做规矩!独家赠送同名主题讲座光盘)
  •   0不可否认,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多地成为了家庭金三角顶端的小珍宝。“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一如这句老古话般,家长们对于孩子的宠爱和呵护让原本的小天使们或许化身成为了小霸王。针对如此的教育现状,其实很是值得用长远眼光看问题的家长们触目惊心到想要及早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这里,我们不妨来看一看,读一读对儿童心理学颇有研究的作家王涛推出的《规矩和爱》一书。尽管只是文字的述说,但是家长却可以在看书的过程中学习并给孩子设置爱的规矩。
  •   很多父母知道爱孩子,但是不知道怎么爱孩子;很多父母也知道要给孩子立规矩,但不知道怎么给孩子立规矩。《规矩和爱》一书近日出版,哈佛博士、金宝贝首席顾问王涛博士的这本著作,告诉人们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父母,怎样去改变自己,成就孩子的幸福。日前,王涛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   《规矩和爱》,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用一个道德两难的故事来测试儿童的道德认知水平。汤姆去偷糖果吃,不小心打碎一只盘子;约翰去帮妈妈洗碗,不小心打碎十只盘子,你说谁更坏?年幼的孩子大都说打碎十只盘子的汤姆更坏,因为他打碎十只盘子闯了大祸。十岁左右的孩子会说打碎一只盘子的汤姆更坏,因为他是去偷东西吃。所以皮亚杰认为孩子差不多到十岁后就会从别人的动机来判断行为的性质。然而,我确发现很多家长在给孩子做规矩时就像不到十岁的孩子,眼睛只看见外在的行为结果而看不见孩子的动机。” 我认为,成年人也需要检讨自己,在判断事情的时候, 会不会也是结果导向呢? 书中有几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摘抄下来。 1、回想自己的人生轨迹中所走过的很多弯路都和自己内心对爱过分的渴望有关系。 2、他们小小年纪不仅要报复,而且竟然知道你最爱什么,然后通过伤害你最爱的东西让你心痛。这种邪恶的意念和行为似乎是不需要人教的。由于没有规矩,才两岁三个月,这么小小的年龄(甚至更早)心里就充满了苦毒。这样的孩子长大会有感受幸福的能力吗? 所以,领悟到如果真的爱孩子,就要让他感受到你对他无限的爱和毫不动摇的规矩。
  •   本书的开篇单刀直入地提示着家长朋友们需要学习做合格的父母。因为这是教育孩子的大前提,也因为父母的职责无任何其他人可以替代。身为父母,注意的细节还真不少。书中非常精辟而又独到地为众多家长设定了为人父母的四项基本原则。不占有原则;规矩和爱统一的原则;情商先于智商的原则;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原则。四大基本原则的背后则是蕴藏着无穷父母的深爱。尽管有些地方看似苛刻,但是却是实实在在需要家长朋友们关注和重视的。在随后的章节中,我们可以读到更多细节方面的规矩要求。这里的规矩是为孩子设置的规矩;这里的规矩是真正带着爱的温情;这里的规矩是目标明确的教育方式;这里的规矩是时刻培养孩子茁壮成长的衡量准则。为了加深相关的观点,书中还特地罗列了错误的父母教养方式。以明确的目标,设置正确的教养理念,让融汇着浓浓“爱“之规矩伴随孩子健康成长的人生路。
  •   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美国,无论是科学的杂志还是通俗的育儿必读都强调要给孩子从小设定界限。甚至呼吁做规矩要从婴儿出生就开始
  •   王涛在书中用深入浅出的的语言,告诉大家,给孩子做规矩必须从他出生做起,而且要恩威并重。也就是说,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作者将规矩和爱的关系比作太极图中的阴阳两极,两者是对立统一的。父爱和母爱也如此。父爱止于慈,母爱止于严。作者还特殊提到了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起到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   规矩一定要做,要早做,父母不给孩子做规矩,孩子就会反过来给父母做规矩;家长一定要理性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讲道理的基础上教育孩子,给孩子制订规矩,做规矩;给孩子立规矩,要在规矩中体现爱,在爱中设立规矩。
    如何给孩子制订规矩呢?这就要父母先了解孩子,要进入孩子的世界。进入孩子的世界,懂得孩子的行为,才能改变孩子的行为。
    如何才能了解孩子呢?当然要通过交流来实现。要知道,交流是爱的过程,只要与孩子多交流,能顺利地给孩子立规矩
  •   在西方一些国家,父母都认为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是这样的:孩子是上帝赐给父母的礼物和财富,我有暂时的保管权力和教育的神圣职责。因而,他们十分注重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并且十分尊重孩子。但在国内,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是家庭的私有财产,父母可为孩子牺牲自己,但在教育孩子时总是要求孩子要听话,很少考虑孩子的心理感受与需求。
    这类父母对孩子看来很严格,如:规定吃饭时不能看电视,一看孩子破坏了规矩,就不由分说地厉声叱喝。孩子想申辩,父母就强势威逼:“怎么着?不听话想狡辩吗?”不给孩子发言权,要求他们绝对服从。这样做的结果不是让孩子由此产生了对抗心理,就是让孩子失去了自信,形成了胆小自卑心理。而一些内向的孩子则选择沉默,有理不辩,自暴自弃;还有一些孩子为了逃避惩戒,就隐瞒真相,开始说谎。
    在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上,中国父母需要向西方国家的父母学习。因为只有懂得了自己和孩子的关系,才能真正地爱孩子,会在严格要求孩子的同时,在给孩子立规矩的同时,给孩子应有的爱。
  •   早前总以为自己能把书读到顶,教育孩子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现实迅速粉碎了偶的幻想。此后自觉不自觉地读了很多教育书,迄今为止收获最大的就是《规矩和爱》。很多孩子更听老师的话。为什么?因为老师是教育专业人士,有权威、有专业的方法。教育的专业性显而易见。虽然几乎所有的家长都知道教育是个专业活,但大多数人更多关注的是孩子所学具体知识的多,认真、系统学习教育知识的偏少。个人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应试教育巨大的压力让家长就事论事、疲于奔命;第二,应试教育的弊端带来了对教育理论的反感;第三,砖家误事。眼下技术层面的教育书不仅多如牛毛,还鱼龙混杂,学习这些缺乏系统性、思想性的教育方法,往往事倍功半并难以持续应用。不管是否意识到,只要你是家长,你就有一套关于教育的理念和思想。自然、朴素的也好,理性、科学的也好,家长的思想观念从根本上决定着孩子的成长路径和空间。思想观念的重要性无需多言。树立并运用一种系统的、科学的教育指导思想,对家庭教育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越早动手,投入产出比越高。《规矩和爱》的作者王涛应当属于中国传统教育的优质产品,哈弗的博士身份又证明了他对先进教育思想领悟水平。书中系统提出的教育指导思想中西合璧,既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又紧密切合中国实际,而且框架简捷明了,有利于操作。作者提出的不占有、规矩和爱并重、情商重于智商、与孩子一起成长,个人非常认同,读后更是受益良多。不足之处在于,第一,具体方法尚不够详尽;第二,用了较多基督教的案例,可能影响有些读者的认同。另外,书的纸张比较粗陋,本人购买的居然有好几页重页。好在内容不错,瑕不掩瑜了。
  •   为人父母的四项原则不占有原则: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可以爱她,教育她,但是不能占有她。(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更不是任一方父母的私有品,所以,孩子要有孩子的选择,父母不能替孩子做任何选择性的决定,只能给出知道意见)规矩和爱的统一原则:成功的教育是规矩和爱的接合;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如果孩子违反了规矩,那他必然会受到规矩的惩罚,此时,你要对孩子给予同情,那样孩子会感到你是爱她的;如果你说“看看,我说不能……你偏……,这回好受了吧?”等讥讽的话,那样孩子会认为你就是要看他的笑话。情商高于智商的原则:一个人的成功至少70%归于情商,不到30%归于智商。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一个人如果不能耐受挫折,怎么谈成功呢。成功先要经受失败的挫折。共同成长的原则: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自己受教育成长的过程,要改变孩子先要改变自己。举个简单的例子,为了孩子的安全,父母要求孩子过马路走斑马线,而且一定要等绿灯时再走。那么,自己就一定要先遵守规则。要不,孩子准会把你的话当成耳旁风。要让孩子孝顺父母,为人父母首先要善待双方的父母。
  •   规矩和爱这本书无愧于“中国父母必读书”这样的评价。读这本书是在这个暑假之初,听完王涛博士在镇江的讲座之后,我在当当网上第一时间买了这本书。在之后的暑假里,我在任何可以读书的时间和空间里都会拿出这本书认真阅读。 想要和即将读这本书和已经对过这本书的父母分享的体会是,教育的理念比教育的方法更重要。很多家长都会觉得在看了很多育儿书籍和听了很多育儿讲座之后,好像实际情况并没有多太多改变。我想读完这本书后你的理念应该有所改变,只有规矩和爱的理念深入你心,你在实际操作中才会发生根本改变,结果也会截然不同。
  •   我同学做外贸的,有一天,她哭着给我打电话,说她出差一个月,回到家,她家一岁多的宝宝都不让她抱,晚上,孩子要吃棒冰,她没给他吃,怕闹肚子,孩子愣是哭闹了好久,最后公公出来数落了她几句,从冰箱里拿出棒冰哄着孩子到他的房间去了。她说,她开始担心起了孩子的教育问题。我是自己先看了《爱与规矩》这本书,再推荐给我的这位朋友的,我是觉得这本书的内容对于她很有帮助。我很赞同那句,父母的这个岗位是需要培训的。对于即将成为父母或者已为父母的我们来说,这真的是很一本很不错的书,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父亲或者母亲,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和学习。
  •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中国的老话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所验证。孩子也需要规矩。
  •   一直以来,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形态里,严父慈母。陶行知先生更曾说过‘慈母缺规矩,严父缺乏爱’。王涛博士笑称如今的家庭教育形态有所改变,相反成了‘严母慈父’(咱家目前就是这样的状态)。事实上,家庭教育是需要高度统一的。管教孩子,自己应先被管教,最好做到‘严父里带爱,慈母中带规矩’。
  •   中国的父母应该醒一醒了,爱孩子是对的,给予更多关注也是对的,但现在的家长们忘记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传统的教育虽然保守但并不全错,规矩还是很重要的
  •   爱与规矩具有一致性,没有规矩的爱是溺爱,没有爱的规矩是教条。中国的父母大多不善于表达爱,尤其是那些对孩子责之过深,较为严厉的家庭,使孩子感受不到丝毫的温暖。
  •   这本书是群里的妈妈推荐的。作者的观念真的很棒!麻麻在做规矩的有一些任性,就缺了爱;爱的时候稍有放纵就缺了规矩!多少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带着自己的情绪宣泄呢,指责,唾骂,甚至侮辱,这个时候你的批评中就已经缺失了爱,缺失了爱的批评是不会被孩子接受的,这个时候所谓的教育就是失去了教育的意义,散失了教育的作用。做麻麻要学会淡定!
  •   孩子需要爱,更需要规矩!让金宝贝的首席顾问王涛博士教你如何给孩子做规矩
  •   成为一名母亲,孕期至今,短短的两年三个月,我一直在学习着如何当一名合格的妈妈。米妮的乖巧省心,让我感觉自己是位幸运的母亲。虽然偶尔米妮也会淘气,我也曾因此而对米妮发过三四回脾气,说过一些不该说的狠话,但我始终知道自己是个幸福的人。面对米妮的偶尔淘气,我一直认为是可以理解的,或许正因为这样,米妮总能很快放下不良情绪,乐滋滋地投入新的游戏。米妮与我之间,建立了很好的亲子关系。
    我成长在一个不乏爱的家庭,兄妹三人,我是家里的老幺。一直以来,咱们三兄妹的感情都很深,哥哥姐姐特别疼爱我这个任性的妹妹。回想当年,我们家是传统的中国教育模式,我的爸爸是位严厉型的父亲,我的妈妈是位啰嗦的慈母,淘气的我从小就没少挨过爸爸手中的棍子(我妈妈总是保护着我)。虽然一直知道自己很幸福,但十六岁以前的我,却始终感觉自己并不快乐,活得很压抑,极度缺乏自信,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叛逆期的我,曾经与妈妈水火不相容,对家曾经有着无比的逃避之心,因此我选择报考外地的学校,想着尽快拥有自己独立的人生。这个选择,成了我的人生转折。一向腼腆的我释放了内心的压抑,变得开朗外向,师范里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让我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那几年的求学生涯,虽然我不是一位学业优等生,但在社会工作能力方面实在得到了校领导及老师们一致的高度好评。毕业就业我没有依照妈妈的建议与安排,坚持到小学当老师,从事着自己喜欢的职业。工作中取得的成就感,让我感觉自己一天比一天的自信,内心的阳光越来越灿烂,面对生活的态度也越来越积极。新的人生观,新的生活态度,新的追求与向往,成就了今天的快乐知足的我。
    王涛博士说,‘为人父母需要学习,父母学是一门新的科学研究。如果不理性地反省、分析自己的成长过程,对下一代的养育就会受到自己父母养育的影响。’
    还记得叛逆期的我,每当与父母发生冲突过后,都会告诉自己‘我知道父母是爱我的,只是他们爱的方式不是我所接受和期待的!’如今看来,很明显,当初父母与我之间缺乏的不是爱,而是更多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如今自己当上了妈妈,对父母曾经的严厉管教,有了更深切的理解,只是,我敢说‘我不会让自己继续以那样的教养方式去爱我的女儿!’
    王涛博士说:‘新的教育方法,是要求为人父母者了解自己的孩子是怎样的?具备怎样的能力?有着怎样的学习状态?拥有着怎样的学习方式!’
    在西方,孩子是上帝赐给父母的礼物与财富,他们认为父母拥有的是暂时保管的权力和教育的神圣职责。西方家庭的亲子关系是三角形的:上帝、父母、孩子。他们更多地是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在上帝面前,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平等的。中国式的亲子关系,很多父母为了孩子牺牲了自己,然而在这背后更多的是带着前提条件‘孩子必须要听话’,孩子成了家庭的私有财产。常常听到一些家长对子女说着前面加了副加语的对话:‘你帮我去把作业做完、你帮我去把书包收拾好……’原本理所当然的份内事,却成了孩子帮父母完成的工作,仿佛一切为的是满足父母的需求,而非孩子自己的义务与责任。还有好多的父母被虚荣心蒙住了爱的心灵,总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这样的比较,令孩子被无形的竞争压得透不过气。孩子因此而失去了独立能力,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失去了对自己的信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强项,走进孩子的内心、发现孩子的强项、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方式,才是更佳的教育。要走进孩子的内心,需要的是父母无条件的爱与接纳。
    庆幸着自己的父母是一对学习型的父母,同时也庆幸着自己是一位反省型的女儿。随着我学成就业,父母与我的亲子关系起了微妙的变化。曾经严厉的父亲,紧梆的面容换上了舒展的笑容,记忆中除了责骂就没有太多交流的爸爸,突然成了幽默的可爱老爸。曾经啰嗦的母亲,虽然依然啰嗦,但言语间我能感受到更多的认同与赞赏。曾经任性的我,逐渐学会了体谅,逐渐学着退让,逐渐习惯了反思。我与父母重新建立的亲子关系是平等的。如今回想,真得好好感谢父母曾经的严厉,至少他们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他们让我拥有了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在我的心中,父母都很优秀,父母对我们兄妹仨的爱是无法用字词来尽述的。父母眼中我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深情厚爱,作为女儿的我,选择让自己更坚强、更努力,让父母更放心。虽然我不会效仿延续父母的教养方式,但我始终感谢父母曾经的管教,没有他们的昨天,我就不会拥有幸福的今天。
  •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自觉的在遵循着一些规矩做事。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规矩,懂得如何给孩子立规矩,懂得如何培养孩子立足社会的能力,才有可能给孩子一个美好的人格,给孩子也给自己一个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的孩子在爱和规矩中成长吧,规矩和爱一个不能少!
  •   初读这本书,我也在不断反思自己童年接受的教育,作为80后,作为独生子女,我们可能的确拥有父母的溺爱,长辈过多的疼爱,因此,在给孩子立规矩这一点上,做的不够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社会上许多所谓表扬性、激励性的什么理论,造成对孩子过多浮夸的赞美。最终孩子不想再要这种浮夸的赞美的时候,我们反而无所适从,认为孩子再也不喜欢我们了。有了王博士的这本书,我想做父母的再也不需要在“表扬”与“惩罚”中徘徊了,因为“规矩”和“爱”同时存在而且不可或缺!
  •   王涛教授的这本写得非常好,很适合当年轻的父母们看一看,如果是老人带孩了,也给老人看一看,在规矩中体现爱,在爱中体现规矩,这才是真正的爱!亲昨会场,听了王涛教授的讲座,听完决心要买这本书,得仔细看几遍,看懂了,估计也知道怎么去教孩子了,孩子的成长并不是单独的,作为父母的我们,真的应该和孩子一起再成长一次!
  •   现在许多家长会限入一个教育的误区,认为应该用西方那种自由民主的教育方式来开发孩子的创造力,认为中国传统教育很多都是在限制孩子的发展。现实生活中,就有这样一批孩子,在这个教育理念的引导下,“自由”地成长着,家长会发现,孩子并没有像他们想像的那样有创造力,有想像力,而是与周围的环境出现反差甚至是不被接纳。于是家长会抱怨中国的教育体制,抱怨社会。其实,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并不是家长所理解的那样窄,西方的民主自由教育也不是家长理解得那样宽。王涛老师用这样一本书,生动地向家长展示了规矩和爱之间的圆融,我想凡是对中国教育有意见的家长,应该好好看看这本书!
  •   很是感动,真的喜欢这本书,可能是接受过王博士的培训,感觉书中的东西是那么真实,因为初步了解王博士的为人,而信任书中所写的一切,一切娓娓道来,真实,有理论,有实例,每当不理解理论的时候,我就会看看里的小故事。最受益的地方是,他让我们自己反思自己所受的教育模式和现在自己的教育模式。我花了好几天的时间,回忆和思考我的教育行为。每当想起母亲严厉的面孔,和对我们说出的那种狠话,我的心理是那样的凄凉,因为那时我感觉不到一点爱,全是规矩还有那冷冰冰的面孔。其实我知道父母那个时候已经做得很好了,她只用语言教育我们,而没有采用拳头。这样的结果就是我很胆小,因为只要看到父母的表情不好看时,就会害怕。而现在我的女儿也是如此,关键是我对我女儿也是如此,我不打她,却采用了冷漠这种伤害她的方式,而女儿也是如此敏感,只要我的说话态度不对,她就会不安、焦虑。而自己心中那个魔鬼总是不经意出现,发脾气的样子,模式,那怕说话的内容都是那样的一样,那个行为模式好象已经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还好,自己认识到这一点。反思自己,痛恨心中的那个魔鬼。看到书的最后,我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有彻底的消除那个魔鬼,因为“信念”,当看到书到中那个马语者——蒙迪的信念时,我想我缺的就是她了。蒙迪因为信念和和父亲分开,因为信念在马背上24个小时,我想这些事情没有信念都是做不到的,就像我,在看书的几天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没有看育儿书的时候就又回到那个原来的自己,因为没有信念,就没有坚持,没有坚持就会造成混乱,而混乱则会给孩子一种不稳定的感觉,孩子才会没有安全感,没有了安全感,才会情绪焦虑,才会易怒,才会敏感,才会在意别的眼神和看法...... 总之,很感谢王博士,也许是这本书正适合现阶段的我,以前也看了不少育儿书,但能让我为了书中的方法而坚持下去少之又少,我想这本书应该让我看到了我坚持的本质。
  •   爱没了规矩,就是溺爱;规矩没了爱,就是发泄。在王涛博士看来,早期规矩对人生发展影响巨大,规矩迟早要做,越晚代价越大。
  •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二代”,也就意味着六个大人来呵护孩子。我的孩子在家里非常的任性,稍微有些不如意就大哭大闹。有时可以哭闹上一整天,让我们做家长的又心疼又可气,是该给宝宝立个规矩了,要不这样长大怎么能够接触社会呢。我拿到书以后基本上是一口气读完的,王涛博士对于教育孩子方面还是很有见解的,他所提出的某些方法可以直接拿来使用。总之,这是很好的一本书,我还有再读上一遍,然后放在书桌上时常翻阅和体会,最终应用于实践。
  •   我记得小时候,我爸总会说“棍棒之下出人才”。所以,我上小学的第一天,我爸带着我去上学,跟老师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这孩子要不听话,你就打她,我们做家长的,是不会心疼的。”从小到大,爸爸给我的形象就是很凶,以至于我中学有一段时间住校都不敢常回家。《爱与规矩》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正确父亲形象的展示,当然,首先,我是被这本书精致的封面所吸引。自小到大,我都不认为棍棒教育是很好的教育方法,到现在,我在外地工作,回到家见到爸爸,心里还是有所害怕。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也会成为孩子的父母,我希望我能正确的为孩子树立好规矩,而不是用棍棒告诉它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父亲的威信不应该是建立在孩子的害怕心理上。
  •   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要坚持爱的基本四项原则,用爱与规矩来教育孩子,要求孩子。同时,要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现代,由于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很多孩子都变得十分淘气,让父母十分头疼。而最令父母头疼的是“没规矩的孩子”,看看你家宝贝,是否有以下表现呢?
  •   全书共27万字239页,分八个章节,向读者分析了教育孩子要立规矩的重要性,反思了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错误的做法,同时阐明了,教育孩子,既要爱也需要规矩的观点。还进一步阐明了规矩和爱对孩子情商的培养的重要性。并且教家长如何做规矩。
  •   为人父母的四项基本原则,它们是指导父母行动的基础。第一,不占有原则: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可以爱他、教育他,但是不能占有他。第二,规矩和爱统一原则:成功的教育是爱和规矩的结合: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第三,情商先于智商原则:一个人的成功至少70%归于情商,不到30%归于智商。第四,共同成长原则: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自己受教育成长的过程。
  •   规矩不是仅仅设立给孩子的,而是针对所有人的,家长和教师应该与孩子共同遵守规矩,在给孩子立规矩前,作者首先给父母立下了四条规矩,即为人父母四项基本原则,它们是指导父母行动的基础。第一,不占有原则: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可以爱他、教育他,但是不能占有他。第二,规矩和爱统一原则:成功的教育是爱和规矩的结合: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第三,情商先于智商原则:一个人的成功至少70%归于情商,不到30%归于智商。第四,共同成长原则: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自己受教育成长的过程。要改变孩子,父母先改变自己。本书以此为纲展开论述。
  •   看到网上推荐就买了,还是不错的。其实初为人父母该学习和知道的确实很多,这本书值得一看。特别是也照着封面照片做造型给闺女也拍照了。这本书叫规矩和爱,主要是强调规矩更多些,我觉得现在对于孩子来说规矩严重缺失,爱确实有点泛滥了。
  •   很多人在孩提时代受到了不正确的教育,例如棍棒教育和摧残教育,不问原由只管棍棒,强迫孩子学习过重的知识,表面上看这些孩子做出了非常优秀的成绩,但是内心却是受到了深深的伤害,很多人会违心地说,多亏了当初父母的严格要求,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样的人是掩盖了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他们已经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不正确有爱并不会造就一个健全的人,除非他有足够的能力反抗那个过去的自我。许多人活在这种虚假的成功里,以为自己的人生是成功的。但是我们知道,幸福并不是与成功划等号的。我常常读到一些真实的故事,那些在我眼中看来做出很大成就的人,内心却孤独闭塞胆小,其实这与他们的童年有着深深的联系。这样的事实说明,父母虽然在给孩子立规矩,却并没有用爱来引导,没有源自内心的关怀,成功也掩盖不了内心的忧伤。
  •   看了这本书,知道了不是生了小孩就成了父母,还要学做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还是严父慈母的结构比较合理。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从动机上来理解他,用带有爱的规矩进入孩子的心里。做规矩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敬畏感。为此,父母自己先要敬畏规矩。做规矩要认真,要让孩子接受惩罚。
  •   规矩和爱的统一,矩和爱不可或缺。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真正爱是带有规矩的爱 ,父母要和孩子共同成长,不要让孩子复制我们的成长模式
  •   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我们这些父母也要去学习规矩和爱,做孩子的榜样,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孩子。
  •   规矩和子时教育的核心,规矩和爱是统一的真正的规矩体现爱的规矩,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规矩和爱都需要学习,规矩和爱能成就孩子的未来
  •   不占有月则是规矩和爱的统一的前提条件,当父母能摆正自己和孩子的关系,不以这是的占有作为培养的目的时,规矩和爱就比较容易统一。
  •   规矩和爱是教育的核心,我们为人父母也把握好尺度,规矩和爱是统一的,都需要好好学习,成就孩子的未来。
  •   多看看这本书,多学学像王涛博士一样,爱我们的孩子,也要给他树规矩,但是绝不再重蹈过去的悲剧。
  •   学习不是成绩就可以体现;好孩子不是只有读书才是好孩子。孩子肥肠需要爱,更需要用正确的方式(规矩),中国是礼仪之邦,讲仁爱、礼仪、廉耻;从家长对孩子的规矩开始,日积月累、长此以往的坚持,让孩子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慢慢养成。这本书值得中国所有的父母去细读、分享的好书。
  •   我的小孩12岁了,现在看这本书也不晚。因为就一个小孩,我的父母管我时的那些规矩,现在有些就不在强调了,但 随着孩子长大,越和人 和社会接触,就能看到 家教 的力量了。真的不缺爱,缺规矩。
  •   积极客观的自我意识是高情商的基础
    对孩子的鼓励和批评要具体且客观
    要让孩子抵御诱惑,从选连延缓满足开始
    要让孩子学会克制情绪,从父母自己克制情绪坐起,
    规矩和爱能培养出谦卑而自信的孩子
  •   很多父母以为孩子小,不懂事,因此动辄对孩子进行呵斥。实际上,孩子也有其人格,你不尊重孩子,就不要期望获得孩子的尊重。你所采用的方式,实际上也会被孩子所学习。威权教育表面上很有效果,但是却存在隐忧。真正的教育,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置换。
        
      作者肯定传统教育的价值,同时也指出传统教育的不足。实际上,在我们当下的社会,传统教育的更多一些东西已经遗失,而另一些人则呼唤传统,试图用传统来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不论是全部否定传统,还是为传统招魂,都是不对的。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他所面临的教育问题是前所未有的。完全的丢弃传统,引入西方的教育方法,很可能“水土不服”,而召回传统,则很可能沉渣浮起。传统的东西并非都是错的,但也不是万灵丹。我们必须面对当下,甚至面对孩子的实际,来教育他。归结起来,所有的孩子都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让他懂得尊重、礼让、感恩,悲悯,用一个字来说,就是爱;另一个是节律、规范,用一个词来说,就是规矩。这,也就是这本书的核心。
  •   一本难得的好书,看后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类似的书籍以前也买过不少,总是没有找到一本能够解答内心疑问的书,直到《规矩和爱》的出现,它给我上了一课,让我了解什么是规矩,什么是爱,怎样去平衡,只有掌握了那个“度”,我们才能和孩子共同成长,才能有一种做父母的自豪感。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   我们若不给孩子做规矩,孩子就会给我们做规矩,深有同感。每个孩子来的这个世界上就开始和父母、环境做着较量。规矩中要有爱,爱中要有规矩。说白了就是豆腐嘴,刀子心。懂这容易做着难啊!
  •   没有不能做规矩的孩子,只有不会做规矩的父母。父母要有规矩的用心去爱孩子。
  •   父母和孩子之中,要 有规矩,谁都不能打破规矩,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在规矩中寻找爱孩子的方式。
  •   比较中规中矩的一本书!最大的收获是规矩必须做,但是事情发生的时候对事不对人,充满着爱去做规矩。这个尺度有点难掌握。但这本书最感人的就是最后说的马语者!连马都能以爱来降服,何况是人呢。只不过有时候大人没有意识到对面的是一个孩子,他不懂,得循循善诱,往往操之过急或者把他当成成人来看了,所以就会发火或者暴躁,没想到作者是以这种方式来展示爱的。还是有所收获,谢谢!
  •   作为父亲,给予孩子爱的时间很少,孩子做错事,也不能一味的去批评孩子,还要从自身找原因。真本书教会了我很多知识,爱孩子也要有规矩。
  •   规矩一定要做,要早做,要在规矩中体现爱,在爱中设立规矩;家长一定要理性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讲道理的基础上教育孩子。
  •   非常喜欢王涛博士的书,喜欢有规矩又有爱的孩子
  •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从早些年学校禁止体罚孩子开始,打孩子一度为教育的禁区。十几年温情教育发展,我们却发现孩子并没有朝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于是虎妈狼爸一夜兴起。棍棒教育的复苏真的能帮着我们改善对孩子的教育?近日北京理工出版社出版的《规矩和爱》上市,试图为左右为难的父母解开疑惑。
  •   《规矩和爱》终于拿到书了~翻到一页“别以为生了孩子就是父母”,标题很犀利,现代人,不懂怎么教育孩子的太多太多。“为人父母是这个世界上从业人数最多的岗位。它不仅重要,而且专业要求也很高。可惜的是很多父母上岗前,连最基本的培训都无法得到。”这本书,推荐给爸爸妈妈们~
  •   我的宝宝已经十二岁了,十二年来,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一直都是跟着感觉走,从没有认真想过,要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甚至有些时候,由于工作而忽略孩子。直至孩子出现了一些问题,我才心急火燎,后悔不迭,这是做母亲的失职!这次期末考试宝宝的数学打了九十三分,我检查了一下卷纸,发现都是由于宝宝马虎导致扣分。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学习品质问题,不容忽视!光有爱还不行,我做妈妈的没有给宝宝立下一个好的规矩啊。今后必须改正。
  •   当今教育过分强调智商,忽视情商,至于财商教育则几乎为零。只重学历的后果是孩子成为应试高手,却未必有把所学知识和才华转化为财富的能力。许多年轻人步入社会以后,因此走了很多不必要的弯路。   智慧的父母都将意识到,学校教育不能让孩子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情商,那只有靠家庭教育,靠父母的言传身教让孩子接受教育,情商教育应该从小培养。《规矩和爱》书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就值得家长们借鉴与学习
  •   爱要有规矩,规矩的前提是爱。有点模糊,看完后,效果不错。知道孩子必须要有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   非常好的一本书,无规矩不成方圆,父母要懂得如何去爱孩子。
  •   规矩是爱的规矩,爱是规矩的爱,一切都自然而然,没有冲突,没有背道而驰。孩子是需要温情呵护的稚嫩小苗,规矩会让他们成长为参天大树,爱会让他们更加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   《规矩和爱》,哈佛博士、金宝贝首席顾问王涛博士的这本著作,告诉了人们答案。
  •   快递把书送到我手里时,这本书包装的非常好令我非常满意。在书的中间还夹着一个光盘,光盘还没来得及看。书的内容相当棒,以前买过好多关于教育孩子的书,相比较这本书的内容更吸引我。对孩子要有规矩的爱,不要溺爱。父母必读的一本好书啊
  •   孩子的教育总是爹妈最关注的,买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也买了这本规矩和爱。总体感觉都是不错的父母读本,这本书的笔触更刚硬一点儿,貌似更适合爸爸们阅读。尤其是里面也有专门写给爸爸们的章节。所以,推荐~~~
  •   孩子的到来为父母带来再次成长的机会,父母无法抗拒对孩子的爱, 但要警惕那占有的私心,为人父母是一个神圣的职责,她不仅直接关系到一个生命的品质,也关系到人类的明天, 好好教育孩子,规矩和爱一样不可缺少
  •   规矩与爱要批判地看,别看他是哈佛博士。看懂孩子的画棒极了。推荐!
  •   在网上玩的时候。看到这本规矩与爱,感觉很好先预定下来。简单的看了一下简介上面说的很对,如果父母想教育一个好孩子那就先把自己的问题处理掉,家长的言行举止都影响孩子的成长。所以教孩子先教自己在们做好。
  •   成功的教育是规矩和爱的结合,这句话说得很对,我们要在规矩中找到方法去爱孩子。
  •   爱孩子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能让孩子真正的适应现代社会,规矩必不可少。强烈推荐。
  •   一直不知道溺爱这个尺度如何把握,怕太爱变成溺爱,怕规矩做过头干涉孩子的自由发展。无意中遇见这本书,即有理论又有实践,让我受益匪浅,孩子并没有因为我的规矩而反抗,不仅更听话,我们之间的互动也多了,关系更加密切了。亲子关系进入良性循环。
  •   孩子需要爱,更需要规矩。父母应该读一读
  •   积极客观的人生木匾是信服成长的保障,规矩和爱能帮助孩子在挫折中成长,要让孩子啊感受它人的感受,父母应该先接纳孩子的感受全球化的时代更需要合作精神
  •   如何爱孩子,如何让孩子有规矩,初为父母的我有些不知所措,孩子现在正处于叛逆期,教育方法不对可能就会适得其反,有了规矩和爱这本书,就可以掌握如何爱孩子,如何立规矩了。
  •   规矩和爱终于拿到书了~翻到一页“别以为生了孩子就是父母”,标题很犀利,现代人,不懂怎么教育孩子的太多太多。“为人父母是这个世界上从业人数最多的岗位
  •   父母教育孩子,要用规矩与爱来实现。
  •   真正的爱是要在爱孩子的同时,给他们穿上一件防护服——规矩。要知道,父母教育孩子,这种教育通过规矩与爱来实现。
  •   规矩和爱对孩子情商的培养具有重要性,家长要学会给孩子和自己做规矩。
  •   关于理念,书中曾举过不少例子,这里不加赘述。其中一个理念令我印象深刻:不用情绪化的语言去安慰孩子。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孩子摔倒了,哭的惊天动地。传统的父母马上会敲击地面,或者用脚跺地,怨它摔倒了宝宝。实际情况却是孩子跑得太快,或者脚下不稳,导致失去平衡摔倒。表面上,这种责之于地的作法能够使孩子获得精神上的宽慰,但却在开一个坏头。即,孩子没有错,错在环境。一方面,这为孩子在精神上自我宽容给了借口,另一方面使他学会用哭泣来找到妥协点。这都是不妙的。因此,给孩子正确的规矩,是最重要的。
  •   这本书对新做爸爸妈妈的人很有帮助,现在的孩子都是隔代教育,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很有必要学习里面的规矩和爱。
  •   很有爱的一本书,规矩和爱不能分离,内容给了我很多感悟,我要改正自己,从而去教育孩子。
  •   成功的教育要好好掌握规矩和爱,在规矩中寻找爱的方式,在爱中陪伴自己和孩子的成长。
  •   什么事要立规矩,怎么立规矩,一直是家长很头疼的事,王涛博士有丰富的育儿经验,详细讲述了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   未来爱孩子你要忍心给孩子做规矩。为了爱,你也要忍着情绪做规矩
  •   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真本书是每位父母的必须课,要好好学习,在规矩和爱里与自己的孩子共同成长。
  •   早期规矩对人生发展影响巨大,规矩迟早要做,越晚代价越大。给孩子建立规矩,必须从出生的那一天就开始。
  •   为朋友买的,她儿子两周岁多,同孩子一起成长,学习规矩、培养爱和被爱的能力,健康成长
  •   很好的一本书。介绍了父母应该如果给孩子设立必要的规矩,如何去更好地表达对孩子的爱。但是文中说理稍多,而实例稍不足。
  •   我很喜欢这本书,这是第二次买了,这次是买给哥嫂的,哥嫂很爱孩子,可孩子感受不到,而且没给孩子立过规矩,现在孩子十几岁了变得难教了,所以我觉得要从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也要从小给孩子立下规矩,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很重要。
  •   要早早的给孩子立好规矩,父母们也要立好规矩。在规矩中爱孩子,在爱中带有规矩。
  •   父母不能只知道爱孩子,还要给孩子厉害规矩,在规矩中爱孩子。
  •   父母虽然在给孩子立规矩,却并没有用爱来引导,没有源自内心的关怀,成功也掩盖不了内心的忧伤。所以规矩和爱都很重要。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