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孔子

出版时间:2011-2  出版社:傅佩荣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1-02出版)  作者:傅佩荣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我读孔子》内容简介:学习孔子,很难避免地会觉悟“人生可以不一样”。所谓的“不一样”,是说看似平凡,其实是十分不平凡。平凡的是外表,再多的财富与再高的地位也无法增益一个人的价值,因为价值是属于人格的评断,而这正是不平凡之处。若能觉悟其中的道理,人生将由被动变为主动,而这样的人生也才真正值得我们去度过。

作者简介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在教学、学术研究、写作、演讲等方面皆阜有成就,著作甚丰。其作品深入浅出,擅长说理,范围涵盖哲学研究与入门、人生哲理、心理励志等。此次结集的著作,体现了傅佩荣对人生的深入思考,能使读者吸取古今中外的智慧结晶,丰富自我的人生。

书籍目录

序——孔子的智慧第一章 理性开放的人文主义——孔子的成长经验人的意义孔子的成长经验现代人生的全面反省参考资料第二章 人生之道的同与异——培养个人兴趣人性的本质人生不可无志人生之道的表现大异其趣的道家人士认识自己参考资料第三章 家庭与人性的原始面貌——回归根源人类经验的限制与潜能理解人性三部曲人性向善的论点参考资料第四章 人际相与的层次及限制——立身处世开拓心胸自我陶冶择善固执参考资料第五章 结伴同行,共创理想结缘择友朋友与师生今日的友谊人世之必要孔子的心志富贵与道义参考资料第六章 参赞化育,天人之际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如何欣赏自然如何与自然世界和谐共存认识信仰命运与生死天人之际参考资料第七章 艺术陶冶与充实之美——培养个人兴趣艺术陶冶人文之美人格之美参考资料第八章 走上快乐的人生快乐的条件快乐的过程快乐与人生目的如何在现代人生中实践儒家参考资料附录 对话

章节摘录

版权页:二、学思相融 孔子知道光靠学习是不够的,还必须思考,否则一味地接受外来的资料与信息,没有一个中心思想予以统合的话,就难免导致混乱。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意思是说,如果只有学习而不去思考,就会使一切的学习白费,假使只有思考而不去学习,就会终日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一意孤行,陷入困境。所以,思与学要并重。孔子甚至强调“君子有九思”,即:“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他认为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之下,不论与人来往或运用感官,都必须有一个清醒的主体及中心思想。由此可见孔子的处世风格。他不容易说错话,在回答弟子问题时,不会张皇失措或前后矛盾,甚至每一次的答案都可以不一样。这是因为他始终把握住一个中心思想的缘故。三、一以贯之 《论语》中两次提到“一以贯之”,这四个字古今解释颇有出入,很难明确论断它指的是什么,所以今天我们要把其中道理说个清楚。有一次,孔子主动问子贡:“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日:“然,非与?”日:“非也,予一以贯之。”(《卫灵公》)孔子问子贡:“你以为我是靠着多方面学习知识,记诵很多材料之后才来教导你们的吗?”子贡说:“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以肯定的语气回答:“不是的,我并非如此,而是一以贯之。”这里的“一以贯之”显然是指他有中心思想可以统合不同的知识。另外一次,孔子问曾参:“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日:“唯。”子出,门人间日:“何谓也?”曾子日:“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曾参将孔子的“一以贯之”解释为“忠恕之道”并不是非常恰当的,因为如此便把孔子一生的思想精华淡化了。曾参的年龄比孔子小四十六岁,在谈话当时只有二十岁左右,他所能考虑的层次尚浅,只看到现实生命的互动,无法全面顾及生死问题及人生意义问题。如此一来,人生的境界就很浅显了。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候必须自己独处,去思考人生的意义、方向及生、死等问题,如果到了年老时,还只是想到忠恕,则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显而易见,忠恕只是曾子自己的想法。此外,孔子也曾说过:“莫我知也夫!”子贡问他:“何谓其莫知子也?”子日:“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孔子认为只有“天”才真正了解他,那么曾参对孔子的了解当然是片面的。何况,曾参的忠恕之道无法符合孔子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之中对“生死之道”的信念。

编辑推荐

《我读孔子》:影响全球华人的国学大师,身心灵整合导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凤凰卫视《国学天空》栏目主讲专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读孔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的确是精品,初学入门这,也对提升哲学素养有帮助。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