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春秋)孔丘 著;周海燕 编著 页数:18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儒家的经典著作首推《论语》。《论语》,从字面上解释就是语言的论纂,用现代汉语说,就是语录,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对孔子言行的追记,也有一些是对孔子弟子言行的记录,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辑成书的。《论语》是研究儒家思想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私人著书的开始。 现在通行的《论语》共20篇,约11000字。每篇都从文中第一句话里截取两三个字作篇名,如《学而》、《述而》、《公冶长》等。旧时,为了研读方便,一部《论语》分上下两部分。“上论”自《学而篇第一》至《乡党篇第十》,“下论”自《先进篇第十一》至《尧日篇第二十》,故有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现在基本无此分别。 《论语》的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可以看出孔子对政治的见解、对社会的设想、对教育的主张,也可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它的语句言简意赅,哲理深蕴,发人深省。
作者简介
作者:(春秋)孔丘 编者:周海燕
书籍目录
书路导航 学而篇第一(共十六章) 为政篇第二(共二十四章) 八佾篇第三(共二十六章) 里仁篇第四(共二十六章) 公冶长篇第五(共二十八章) 雍也篇第六(共三十章) 述而篇第七(共三十八章) 泰伯篇第八(共二十一章) 子罕篇第九(共三十一章) 乡党篇第十(共二十七章) 先进篇第十一(共二十六章) 颜渊篇第十二(共二十四章) 子路篇第十三(共三十章) 宪问篇第十四(共四十四章) 卫灵公篇第十五(共四十二章)季氏篇第十六(共十四章) 阳货篇第十七(共二十六章) 微子篇第十八(共十一章) 子张篇第十九(共二十五章) 尧日篇第二十(共三章)
章节摘录
季氏篇第十六(共十四章)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日:“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日:“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日:“求!周任有言日:‘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日:“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日:“求!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作为一个中国人要了解中国文化、中国伦理道德的根源,必须阅读《沦语》这本书。 ——当代作家李准
编辑推荐
《论语通译》特点为:导读:名师导读,引领你步入名著的殿堂,倾听大师的声音。旁批旁注:名师评阅,精心批注,引导你阅读之外的认知。赏析:名师赏评,用心体会,与你共同领会书中要义。相关评介:名人评价,历代积淀,共同认知不同时代名人对名著的理解。互动平台:名师设计,紧跟教学,阅读之外扩展思考。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把钥匙,中国人读了几千年的教科书,影响人类文化的100本书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