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原典选读

出版时间:2007-8  出版社:理工大学  作者:陈晓晖  页数:488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绵延不断,铸造和凝聚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而作为文化载体的中华原典犹如一位母亲,她丰富的乳汁使我们民族的每一个细胞中都贯注了生命的创造力。接续文化传承,宏扬人文精神,对中华民族永远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将对整个世界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然而,目前在我国高校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却无奈地被置于尴尬的边缘化地位,这一状况直接导致的后果,便是大学生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因此,加强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摆在各高校面前的一项极其重要和紧迫的任务。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基础性素质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改善思维方式、增强非智力因素等都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鉴于此,在探索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我们以加强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在改革课程体系、增加通识教育课程学分、面向全校开设“中华文化”课程等方面做了诸多尝试。为了配合好上述种种努力,我们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经多次研究,决定在原有讲义的基础上编写《中华文化原典选读》教材,以解教学之需。我们在编写此教材时,力求选取文化源头性、衍生性强,并且对中华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具有母体作用的经典要籍。这样,我们实际上就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能仅以选篇之四两撬动传统文化之千斤的杠杆,从而大大帮助他们缓解因为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而产生的畏难与茫然。基于以上考虑,我们把选取要籍的下限断于《史记》——第一部对中华文化做最大范围纪录与总结的著作。而《史记》时代以后的作品,其中虽不乏经典,但我们认为,相对于《史记》时代前的原典,她们更多程度上是处于被衍生的地位。因此,我们从全局上考虑,就对她们一概予以忍痛割爱了。不过,为了避免某种意义上的矫枉过正,我们在教材中还是谨慎地加设了课外延伸阅读篇目。基于同样的原因,我们还把一般相类教材极少选取的《周易》、《尚书》等“原典”作为重点内容做了相当大比重的录入。

内容概要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绵延不断,铸造和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而作为文化载体的中华原典犹如一位母亲,以她丰富的乳汁使我们民族的每一个细胞都贯注了生命的创造力,接续文化传承、宏扬人文精神,对中华民族永远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将对整个世界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本书力求选取文化源头性、衍生性强,并且对中华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具有母体作用的经典要籍。

书籍目录

诗经  关雎  桃夭  绿衣  静女  柏舟  载驰  硕人  氓  伯兮  黍离  君子于役  女日鸡鸣  子衿  出其东门  南山  伐檀  硕鼠  鸨羽  蒹葭  七月  东山  鹿鸣  伐木  采薇  采芑  正月  谷风  北山  生民  荡  桑柔  常武  丰年  烈祖  殷武尚书  尧典(节选)  舜典(节选)  皋陶谟  益稷  甘誓  五子之歌(节选)  伊训(节选)  太甲下  多士(节选)  无逸  周官(节选)  武成(节选)  召诰(节选)  立政(节选)  康诰(节选)  微子  秦誓(节选)  君陈(节选)  毕命(节选)  吕刑(节选)礼记  曲礼上(节选)  檀弓下(节选)  王制(节选)  礼运(节选)  礼器(节选)  学记  乐记(节选)  经解  中庸(节选)  表记(节选)  儒行  大学(节选)周易  乾  坤  泰  否  乾·文言  坤·文言  系辞上  系辞下左传  曹刿论战  为牺牲祭于次睢之社  子鱼论战  晋公子重耳之亡  介之推不言禄  烛之武退秦师  郑子家告赵宣子  晋灵公不君  申包胥如秦乞师  伍员谏许越平国语  祭公谏穆王征犬戎  邵公谏厉王弭谤  虢文公谏宣王不籍千亩  内史过论神  内史过论晋惠公必无后  展禽论祭爰居非政之宜  夏父弗忌改昭穆之常  里革断宣公罟而弃之  曹刿谏庄公如齐观社  叔向贺贫  句践栖会稽  申胥谏许越成战国策  齐将封田婴于薛  靖郭君将城薛  邯郸之难  邹忌修八尺有馀  齐人有冯谖者  齐宣王见颜周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苏秦从燕之赵  赵太后新用事  苏秦始将连横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  赵且伐燕  魏王遗楚王美人  庄辛谓楚襄王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  天下合从论语  学而  为政  八佾  里仁  公冶长(节选)    雍也  述而  泰伯  子罕  乡党(节选)    先进(节选)    颜渊  子路  宪问(节选)    卫灵公  季氏  阳货  微子  子张  尧日……老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孙子兵法楚辞吕氏春秋史记太平经坛经

章节摘录

诗经导读《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作品共311篇,其中包括有目无文的“笙诗”6篇,实际收录诗歌305篇。《诗经》本名《诗》,或举其整数称为《诗三百》。到汉代,《诗》被奉为儒家经典,尊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本为乐歌,按其音乐性质的不同,可分为风、雅、颂三类。“风”即土乐、民谣,含周南、召南、邶、廊、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十五国风,共160篇;“雅”为朝廷正乐,按其音律之不同,又可分为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有“周颂”、“鲁颂”、“商颂”三种,共40篇。作为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以其完美的体裁形式,高超的艺术技巧,精纯的语言艺术奠定了中国抒情诗的伟大传统。《诗经》是以四言为主的诗体,同时又在四言中夹入二、三、五、六、七、八字句,整齐中富于变化,这使它具有明显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赋、比、兴”是《诗经》中最常用的艺术手法,也往往被人当作用诗之法。简单地说,赋就是直陈其事,比就是运用比喻,兴就是借物起兴。一首诗中赋、比、兴三者既可并用,亦可单独使用。《七月》、《氓》是典型的以“赋”成篇的作品;《硕鼠》、《硕人》则以“比”为主;而《关雎》、《桃夭》则重在起“兴”。《诗经》的语言简洁生动且具有形象性,多用重章叠句、双声叠韵来摹声象形,大大加强了诗的艺术效果。另一方面,《诗经》也以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社会各阶层的精神风貌及各地的民俗风情,展现了农业文明浸淫下的中华民族浓重的乡土情蕴、深厚的人伦亲情与宗族观念以及鲜明的人本主义精神,从而奠定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传统。《诗经》产生于礼乐文明昌盛的周代,其中的每篇作品都潜藏着无数有待开掘的文化内容。如《东山》、《鸨羽》抒写的游子征夫的怀乡之情;《载驰》、《黍离》揭示的流离客的亡国之痛;《常棣》、《蓼莪》包含的父母兄弟的人伦亲情,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编辑推荐

《中华文化原典选读(第2版)》:孟子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华文化原典选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