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

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小波  页数:247  字数:193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在小波辞世十五年之际,他著作的一个新的选本又将面世了。借此机会,我想谈谈王小波的意义。最近,有位记者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主流文学界一直对王小波不予置评。他们采访到的一些评论家甚至说:王小波是谁?我没读过。一个客观事实是:尽管王小波在全国的大学生(甚至一些比较好的中学例如北京四中的中学生)中间已经是偶像级人物,但是他并不是“作协”会员,文学史里也没有他的名字。主流评价对他的文学也保持沉默。    我觉得这个奇特现状的原因在于,按照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体系,王小波的确没地方放,无法置评,因为他从经历到作品都游离在这个体系之外。所谓经历的游离是指,他既非文学系的学生,也非“作协”会员,只是一个自由的写作者;所谓作品的游离是指,他的写作目的和他的作品都远离既存评价体系,因此使得体系内的评论家无从评判,只能沉默。    王小波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曾说过:我要试着创造出一点美。这就是他的文学的全部目的。而主流文学的目的却不在于此,它有太多美感之外的功能。    在主流的文学体系中,首先,文学要承载许多功能,它或者是进步的,或者是落后的;或者是正确的,或者是错误的。正确的得到正面评价,错误的得到负面评价。在某个特殊时代,作家还要为他们作品的错误受到批判。    其次,文学要承载宣传和阐释的功能,它的作用就像冲锋陷阵的号角和投向敌人的匕首。在时代改变之后,文学被要求为新的价值服务,批判旧的价值。这就是所谓“伤痕文学”的功能。正因为如此,我不愿意听到有人把《黄金时代》叫做“知青文学”,觉得完全文不对题。    再次,文学要提升人的灵魂,它要负责把坏人教育成好人,使坏人看了幡然悔悟,从此洗心革面;使好人看了备受鼓舞,更加意气风发。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前辈在读了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之后说:没有感觉到这本书能够提升人的灵魂。王小波为这一评价相当郁闷,耿耿于怀,不然不会在一篇杂文中专门提到:我最想做的不是提升别人的灵魂,而是提升自己的灵魂。    王小波的文学与上述一切毫无关系。如果说王朔的文学一直以顽童的姿态对既存意识形态极尽挑战、挖苦和挪揄之能事,王小波则是对它完全不搭理,好像它根本就不存在。不管有意还是无意,在王小波心目中,这个体系等于零,是无,是不存在。所以孙郁先生说:王小波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异数。像这个地球上各个角落的自由写作者一样,王小波的目标非常质朴,那就是创造出一点点美,一点点无中生有的美。他的文学既没有政治功能,也没有商业目的,甚至没有一般的娱乐功能,是纯到不能再纯的纯文学。当然,在他的写作中,时代和现实社会是他的人物和故事的背景,但也仅仅是背景而已,既不是他的批评对象,更不是他小说的主题。    尽管主流评价一直保持沉默,读者和认真的写作者却不是这样。前者的态度从十五年来各种版本的王小波作品选本层出不穷,盗版书也狂卖不止,可以得到证明;后者有冯唐的文章为证:他第一次读到王小波是在厕所便秘的时候,发现的快乐使他差点像阿基米德一样光屁股跑上街。他发现的是什么?他从王小波的文学发现: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他称王小波是现代汉语文学一个“好得不得了的开始”,所谓“开始”是一个极为严重的判断:在“开始”之前是一片虚无。

内容概要

  王小波的杂文是值得反复细读的。真正能思想的人并不多,能从思想中得到快乐者更是寥寥,王小波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些文章游走于个人与人类、外向与内省、幽默与严肃、情感与理智、常识与哲学、逻辑与悖谬的多重张力之间,形成了他风格独具的“小波体”。在当代中国作家中,从来没有人像他那样获得过数不清的赞誉和追捧,他的反对‘愚昧’和‘无趣’的主张已经成为无数青年的生活信条。自从我辈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都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

书籍目录

沉默的大多数
思维的乐趣
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
知识分子的不幸
花剌子模信使问题
积极的结论
跳出手掌心
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
论战与道德
道德保守主义及其他
我看文化热
文化之争
“行货感”与文化相对主义
极端体验
洋鬼子与辜鸿铭
我看国学
智慧与国学
理想国与哲人王
救世情结与白日梦
百姓·洋人·官
警惕狭隘民族主义的蛊惑宣传
对中国文化的布罗代尔式考证
人性的逆转
弗洛伊德和受虐狂
有关天圆地方
优越感种种
东西方快乐观区别之我见
肚子里的战争
椰子树与平等
思想和害臊
体验生活
皇帝做习题
拒绝恭维
关于崇高
高考经历
盛装舞步
有关“错误的故事”
迷信与邪门书
科学与邪道
科学的美好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一般人从七岁开始走进教室,开始接受话语的熏陶。我觉得自己还要早些,因为从我记事时开始,外面总是装着高音喇叭,没黑没夜地乱嚷嚷。从这些话里我知道了土平炉可以炼钢,这种东西和做饭的灶相仿,装了一台小鼓风机,嗡嗡地响着,好像一窝飞行的屎壳郎。炼出的东西是一团团火红的粘在一起的锅片子,看起来是牛屎的样子。有一位手持钢钎的叔叔说,这就是钢。那一年我只有六岁,以后有好长一段时间,一听到钢铁这个词,我就会想到牛屎。从那些话里我还知道了一亩地可以产三十万斤粮,然后我们就饿得要死。总而言之,从小我对讲出来的话就不大相信,越是声色俱厉,嗓门高亢,我越是不信。这种怀疑态度起源于我饥饿的肚肠。和任何话语相比,饥饿都是更大的真理。除了怀疑话语,我还有一个恶习,就是吃铅笔。上小学时,在课桌后面一坐定就开始吃。那种铅笔一毛三一支,后面有橡皮头。我从后面吃起,先吃掉柔软可口的橡皮,再吃掉柔韧爽口的铁皮,吃到木头笔杆以后,软糟糟的没什么味道,但有一点香料味,诱使我接着吃。终于把整支铅笔吃得只剩了一支铅芯,用橡皮膏缠上接着使。除了铅笔之外,课本、练习本,甚至课桌都可以吃。我说到的这些东西,有些被吃掉了,有些被啃得十分狼藉。这也是一个真理,但没有用话语来表达过:饥饿可以把小孩子变成白蚁。 这个世界上有个很大的误会,那就是以为人的种种想法都是由话语教出来的。假设如此,话语就是思维的样板。我说它是个误会,是因为世界还有阴的一面。除此之外,同样的话语也可能教出些很不同的想法。从我懂事的年龄起,就常听人们说:我们这一代,生于一个神圣的时代,多么幸福,而且肩负着解放天下三分之二受苦人的神圣使命,等等。同年龄的人听了都很振奋,很爱听,但我总有点疑问,这么多美事怎么都叫我赶上了。除此之外,我以为这种说法不够含蓄,而含蓄是我们的家教。在三年困难时期,有一天开饭时,每人碗里有一小片腊肉。我弟弟见了以后,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冲上阳台,朝全世界放声高呼:我们家吃大鱼大肉了!结果是被我爸爸拖回来臭揍了一顿。经过这样的教育,我一直比较深沉。所以听到别人说我们多么幸福,多么神圣,别人在受苦,我们没有受等等,心里老在想着:假如我们真遇上了这么多美事,不把它说出来会不会更好。当然,这不是说,我不想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对于天下三分之二的受苦人,我是这么想的:与其大呼小叫说要去解放他们,让人家苦等,倒不如一声不吭,忽然有一天把他们解放,给他们一个意外惊喜。总而言之,我总是从实际的方面去考虑,而且考虑得很周到。幼年的经历、家教和天性谨慎,是我变得沉默的起因。

编辑推荐

《沉默的大多数(特别纪念版)》由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沉默的大多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1条)

 
 

  •   王小波的杂文是值得反复细读的。真正能思想的人并不多,能从思想中得到快乐者更是寥寥,王小波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些文章游走于个人与人类、外向与内省、幽默与严肃、情感与理智、常识与哲学、逻辑与悖谬的多重张力之间,形成了他风格独具的“小波体”。
  •     博尔赫斯有句普通的名言,他说当作家写作的时候,他总是写他能写的东西,而不是写他想写的东西。我之所以说它是“普通的名言”,一方面我觉得他道出了书写本身某些难以言传的神秘;另外一方面我也觉得博尔赫斯道出的不过是一种写作的常识。是的,我毫无疑问肯定这是一种常识,被书写者自身因为沉迷于写作本身而忽略的常识。我们写作有多重的目的,但是无论多么复杂的目的都会自然导向一个方面:我们觉得通过写作能了解这个世界所不为人知的那一面。但是很奇怪,一旦我们觉得仿佛获知了这个世界的奥秘所在的时候,我们往往发现通过写作所传递出的貌似高深的东西其实大都是常识。这样以来,我们写作的终极目的发生了变化:我们原本以为是在发掘真理传递真理,其实我们不过是说出了某种常识。我们通过写作所做的不过是普及常识。写到这里,我想起了王小波。
      
      我真正开始写作的时间是进入大学,是从进入大学的图书馆开始。而后的一段时间,我把我写作的文稿拿给我的一个老师看。令我十分惊讶的是,她对我的大部分文章都赞赏有佳,唯独对我原本十分看好的一篇关于王小波的评论文章提出严厉的批评。那个时期我十分喜欢王小波的文章,为了写好那篇评论文章,我甚至专门去书店把王小波的文集购入囊中。对于一个平时十分清贫的大学生来说,这样奢侈的购书经历自然十分的少见。所以可想而知我在这篇文章中倾注了多少心血,但是独独就是这篇文章遭到了否定。我自然十分的不悦,但是我当时可能觉得我的老师根本对王小波不了解所以才这样妄下定论,所以我后来又把王小波的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拿给她看,希望她从中给我文章一些认同。但是更没有想到,过了不久,我的老师主动约我谈谈。我以为她可能对我的文章有新的认识,兴冲冲感到她的办公室,却看到她严阵以待,很严肃的表情给我谈话。我有些忐忑不安的刚刚坐下来的时候,她开口就说,以后最好不要读王小波的作品,这种人写出的东西怎么能模仿呢。说着她还翻开我拿给她的那本《沉默的大多数》,里面很多地方都折叠做了记号,她指着书中的某个段落说,一个作家怎么能这样写东西呢?竟然把自己早年偷偷的拔别人自行车的气门芯事情写出来宣扬,而且还对此洋洋得意。最后她用一种总结的口气说,这样没有道德感,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怎么可能是一个高尚的作家!而且他的文体十分的散漫,大都是废话,语义重复不说,宣扬的都是很多低俗的价值观,我希望你不要学习这样的写作,多学些古典作家,模仿他们的写作,诸如此类。当时的我被她温柔的训斥弄的无可辩驳。但是我突然又有了一些庆幸,我庆幸的是当时并没有把王小波的小说《黄金时代》拿给她看,否则一定加上一条看淫秽小说的罪名。
      
      在这里我提到了我的老师。我需要说明的是,我始终对我的这位老师充满敬意,她实际上是我大学期间最尊敬的一位老师。所以尽管我不能同意她当时对王小波的一系列批评,但是我已经意识到我们对写作本身有不同的认识。在我的老师看来,写作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我们通过写作发掘、传递、宣扬乃至说教真理,通过写作提高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我们要在写作上作一个社会的楷模,给社会发展一种良性的引导。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她不允许我们在写作中犯错,不允许写作中的不道德,不允许在写作中宣扬一种纯粹个人的价值观,要把写作的神圣义务贯彻到底。而在当时的我看来,写作就是一种纯粹私人的事情,写作的痛苦,写作的愉悦都与个体有关。我无法把写作当作一种教化和宣扬某些社会理念的手段。我所“能写的”和“想写的”无法统一。我所能写的无非是从我的一个个体出发,讲述我一个人和我背后通过有限的阅读积累起来的故事;而我想写的则实在太多,已经脱离了我个人所能承担的范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喜欢王小波。
      
      但是毫无疑问,现在的王小波已经面目全非了。他由原来的一遍遍讲述从自身写作经验获得的常识的王小波变成了现在被过度阐释变成神话的王小波。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转变,王小波生前写作的时候不止一次说他在讲述常识,但是现在我们认为他讲述的都是真理。一个华丽的转身之后,王小波成为了神话,以至于去世十年之后,我们(包括写这篇文章的我)还在不遗余力的写文章祭奠他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双目失明的博尔赫斯在他七十多岁的时候,写了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他说,我觉得我已经写了我的最好的作品,然而,我不认为我的写作生命已经结束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和我年轻的时候相比,现在的青春距离我更近了。这是一位享誉世界文坛的老人对自己一生谦卑而自足的总结。我们丝毫不认为这是一种夸大,当博尔赫斯说“我已经写了我的最好的作品”的时候。当然,我们不可能猜测说王小波去世之前十分也如此这般的想过他的一生。实际上,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王小波去世的时候很可能是痛苦缠身,他不可能如此悠闲的思考这个问题。但是我想表达的是,无论王小波生前十分这样想过这个问题,他的短暂的一生都是一种遗憾,他的写作更是遗憾。无疑,他在写作的道路上可以走得更远。
      
      王小波生前很看好自己的小说,而不是自己的杂文。但是被公众迅速接受的却是他的杂文。实际上这并不奇怪。对于王小波来说,写小说是纯粹私人性的一面,他喜欢在自己的小说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虚构,在他的小说世界中,虚构等同于现实。而在进行杂文书写的时候,他所显示出的是他公众的一面,需要承担道义和责任。但是正如“能写的”和“想写的”总不统一,长期形成的焦虑和分裂让他不堪重负。《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编,把王小波的杂文一度推向公众前台的朱伟先生就曾披露,王小波写杂文后来无法忍受自己写作方面灵感的枯竭而痛不欲生。我认为,正是王小波被看好的杂文害了他,他实际上向往的还是那种写小说的生活。他生前实际上很想从公共写作领域中退回到私人的写作领域。但是,他的公共写作或者说杂文写作所带来的社会影响让他无法退缩。自己“能写的”和自己“想写的”始终无法统一的时候,这种写作过程中的分裂同样会导致精神和肉体上的分裂,这个还没有来得及写出自己最好的作品的人就这样在痛苦中悄无声息的离去了。
      
      叔本华曾说,当我们阅读时,我们是在用别人的思想在思考。但是,阅读王小波文章的时候,我们是否扪心自问过,我们是在用他的思想去思考么?看看现在已经面目全非的王小波,已经被奉为大师的王小波,已经被过度阐释的王小波,我真的希望我们能真正的用王小波的思想去思考。
  •   大学时的我曾经把王小波与鲁迅相提并论,算是当年的一个文化偶像了。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沉默的大多数”和那只可爱得要命的“特立独行的猪”。前几个月吧,看到一篇什么文章,说王小波成名前很恭谨的,在会上不敢说话,在圈内也没人鸟他,死了反成了名,让圈内人咋舌。我当时很是忿忿,觉得文人的嫉妒真是其心可诛。
      
      再读小波,几篇下来有种幻灭的感觉。幻灭,好象是从disillusion来的泊来词,美丽的幻象破灭了。
      
      就象小波自己说的,他不是爱学问,而是爱做学问这个行动和做学问的人。不过他学了几个专业都最终不求甚解倒是于我心有戚戚焉。做学问与爱智慧终究是两回事,就象职业与爱好多半不能合而为一。小波是个文化票友,也许正是因为这个,他写的杂文才那么受欢迎。他代表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场集体抒情,是抒情,而不是思考。
      
      大一进校一个月后,有天在校园里碰到中文系主任,他停下来问我一个月学习生活的感受,我冲口而出:“原来我们以前学的都是伪科学!”主任急忙说:不能这么说!后面的寒暄全不记得了,我只记得当时有些愤青形状的我和老先生惶恐的摆手动作。现在想来,一个一直戴着墨镜装瞎子的人,在一个盲而复明的人面前,大概必然是要装相的,生怕被人知道他一直是假盲。我的抒情是过于莽撞了。但终于小波横空出世了,尖酸刻薄嬉笑怒骂地替无数愤青抒了情,无数自以为聪明而又被话语霸权蒙蔽的青年于是立刻爱上了他。
      
      小波的阅读很有限,对人文和社会科学,我认为他知之不多。他身上最可取的就是作了一代知识分子爱智慧爱自由的抒情代表。好象有人叫他精神骑士吧,有点这个意思。只是在我心里映出的景象,总是他立马持枪斗风车的场面。
      
      文人有这个权力,进行讽刺与抒情,哪怕是在体制之外,做无用功一样的抒情,他依然抒情得可爱。虽然大多数人都只能选择沉默或者写博客,在依旧庞大的话语权之外,生出了一些小的话语缝隙,就象小波转引罗素的话赞美多样性一样,我在多年的疑问之后,终于知道多样性本身才是终极的真理,才是反思失败和孕育成功的真正土壤。如果让我用词语描绘小波的身影,我会想到这样一些词:自由,独立,讽刺,良知……
      
      小波是个贵族。一个做法国史的先生说过,历史研究是贵族从事的事业,也许许多学问都如此,衣食不足没法去享受高尚的乐趣。一个逻辑学教授的儿子该算是先天很优势的贵族了,只是他有太多贵族的富贵脾性,不会为了生计坐冷板凳,所以用白晶晶的话说就是:文也不成武也不成,最后只好写杂文和小说。只是不求甚解之后,写出来的东西智慧的穿透力总是有限,除了咒骂话语霸权、文化贫瘠和良心泯灭、讴歌自由和真知之外,再没有别的了。小波的后共产主义思考,并没有超越前人的地方,不论是福柯、昆德拉还是纳博科夫。
      
      小波脸上那北京痞子般的表情,可爱又寡淡。
      
      小波的小说读过,没读完。也许读完全了,才能明白他那狂欢般文体的意思吧。但是没乐趣我就读不下去,所以不太敢恭维。
      
      幻灭了,也就灭了,反正灭的也不止这一个两个。还是爱小波的,只是仿佛跳出了那个年代和那个年纪。如果不是早逝,相信小波早就被人遗忘,或者如余秋雨般被骂臭了。从此我不再相信他可以和鲁迅相提并论。在中国文化史上,他不算是个人物,但绝对可以作为一个现象永垂不朽。
      
      世间已无王小波。
  •   大学时的我曾经把王小波与鲁迅相提并论,算是当年的一个文化偶像了。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沉默的大多数”和那只可爱得要命的“特立独行的猪”。前几个月吧,看到一篇什么文章,说王小波成名前很恭谨的,在会上不敢说话,在圈内也没人鸟他,死了反成了名,让圈内人咋舌。我当时很是忿忿,觉得文人的嫉妒真是其心可诛。 再读小波,几篇下来有种幻灭的感觉。幻灭,好象是从disillusion来的泊来词,美丽的幻象破灭了。 就象小波自己说的,他不是爱学问,而是爱做学问这个行动和做学问的人。不过他学了几个专业都最终不求甚解倒是于我心有戚戚焉。做学问与爱智慧终究是两回事,就象职业与爱好多半不能合而为一。小波是个文化票友,也许正是因为这个,他写的杂文才那么受欢迎。他代表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场集体抒情,是抒情,而不是思考。 大一进校一个月后,有天在校园里碰到中文系主任,他停下来问我一个月学习生活的感受,我冲口而出:“原来我们以前学的都是伪科学!”主任急忙说:不能这么说!后面的寒暄全不记得了,我只记得当时有些愤青形状的我和老先生惶恐的摆手动作。现在想来,一个一直戴着墨镜装瞎子的人,在一个盲而复明的人面前,大概必然是要装相的,生怕被人知道他一直是假盲。我的抒情是过于莽撞了。但终于小波横空出世了,尖酸刻薄嬉笑怒骂地替无数愤青抒了情,无数自以为聪明而又被话语霸权蒙蔽的青年于是立刻爱上了他。 小波的阅读很有限,对人文和社会科学,我认为他知之不多。他身上最可取的就是作了一代知识分子爱智慧爱自由的抒情代表。好象有人叫他精神骑士吧,有点这个意思。只是在我心里映出的景象,总是他立马持枪斗风车的场面。 文人有这个权力,进行讽刺与抒情,哪怕是在体制之外,做无用功一样的抒情,他依然抒情得可爱。虽然大多数人都只能选择沉默或者写博客,在依旧庞大的话语权之外,生出了一些小的话语缝隙,就象小波转引罗素的话赞美多样性一样,我在多年的疑问之后,终于知道多样性本身才是终极的真理,才是反思失败和孕育成功的真正土壤。如果让我用词语描绘小波的身影,我会想到这样一些词:自由,独立,讽刺,良知…… 小波是个贵族。一个做法国史的先生说过,历史研究是贵族从事的事业,也许许多学问都如此,衣食不足没法去享受高尚的乐趣。一个逻辑学教授的儿子该算是先天很优势的贵族了,只是他有太多贵族的富贵脾性,不会为了生计坐冷板凳,所以用白晶晶的话说就是:文也不成武也不成,最后只好写杂文和小说。只是不求甚解之后,写出来的东西智慧的穿透力总是有限,除了咒骂话语霸权、文化贫瘠和良心泯灭、讴歌自由和真知之外,再没有别的了。小波的后共产主义思考,并没有超越前人的地方,不论是福柯、昆德拉还是纳博科夫。 小波脸上那北京痞子般的表情,可爱又寡淡。 小波的小说读过,没读完。也许读完全了,才能明白他那狂欢般文体的意思吧。但是没乐趣我就读不下去,所以不太敢恭维。 幻灭了,也就灭了,反正灭的也不止这一个两个。还是爱小波的,只是仿佛跳出了那个年代和那个年纪。如果不是早逝,相信小波早就被人遗忘,或者如余秋雨般被骂臭了。从此我不再相信他可以和鲁迅相提并论。在中国文化史上,他不算是个人物,但绝对可以作为一个现象永垂不朽。 世间已无王小波。
  •   王小波的书,版本很多了,这个版本,是无意中看到的,“王小波逝世十五周年特别纪念版”,果真特别,李银河写了序,还加了不少插图,开本嘛,很适合翻阅,封面设计也是我喜欢的风格,总体来说,物美价廉,适合收藏。王小波热爱智慧、喜欢自由,强调生活要有乐趣,这在尊崇道德、强调集体主义,宣传生命的意义在于有所贡献的中国,就像他笔下的那只猪一样特立独行。开篇他便讲述了他的动机,但看起来更像一杯壮胆的酒,他说自己因为“幼年的经家教和天性谨慎,是我变得沉默的起因,”这在我看来,是一个对我们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隐喻。我们现在经历的时代浮躁,越来越少沉得住气的智慧和理智,利益和金钱的诱惑也已早早地开始腐化人们的灵魂。不得不说,沉默的人太多,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事都抱着不敢说、不能说、不必说的心态,正如王小波所说,这似乎是中国人的通病。在《沉默的大多数》中,王小波用他轻松有趣的文字,不经意间说出了许多道理,最可贵的是,启发我们自己去思考。
  •   上课时看,自习时看 无聊时看,孤独时看 每一次都是拿起了放不下,放下了心里又有连丝的默默感 在仔细阅读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的一个月里,我几乎没有碰其他消遣文本。他的文字给我清澈的顿悟感和沉默的镇定。 这种力量是一种站在生活之上的明确和感悟,我会在读到某段某句文字时突然激动——原来这就是我,我的人性,我的感受,我的理想和信念。 他在书中一直强调智慧,知识,尊严,生活 智慧永远指向虚无之境,从虚无中产生出知识和美;而不是死死盯住现时现事和现在的人。 知识本身是多么的诱人。学习本身就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学习文史知识目的在于“温故”,有文史修养的人生活在从过去到现在一个漫长的时间段里。学习科学知识目的在于“知新”,有科学知识的人可以预见从现在到广阔无垠的未来。 所谓为智慧,我指的是一种进行理性思维时的快乐。 在中国做知识分子,有一种传统的模式,可能是孔孟,也可能是程朱传下来的,那就是自己先去做个循规蹈矩的人,做出了模样,做出了乐趣,再去管别人。我小的时候,从小学到中学,班上都是这样的好同学,背着手听讲,当上了小班长,再去管别人。现在也是这样,先是好好地求学,当了知名理论家或批评家,再去匡正世道人心。当然,这是做人的诀窍。做个知识分子,似乎稍嫌不够;除了把世道人心匡得正正的,还该干点别的。由这样的模式,自然会产生一种学堂式的气氛,先是求学,受教,攒到了一定程度,就来教别人。如此一种学堂开办数千年来,总是同一些知识在其中循环,并未产生一种面向未来,超越人类的文化。 一个人不在单位,不在家里,不代表国家民族单独存在时,居然不算一个人,就算一块肉。 我个人以为,做爱做的事才是“有”,做自己也不知为什么要做的事则是“无”。 但我还想指出,到岁数了,找合适的人,正常的性生活,这些都是从NORM的角度来判断的——属于个人的,只是一片虚无。我总觉得,把不是生活的事叫做"生活”,这是在巧言掩饰。 我们现在经历的时代很浮躁,越来越缺少沉得住气的智慧与理智,利益和金钱的诱惑也已早早得开始腐化学生的灵魂。我们外强中干,以为华丽个性的衣饰可以裹住脆弱的内心,于是穿着奇装异服,表情冷漠。内心又常常空洞肤浅,在虚无的网络中寻找虚无的知己,在现实的社会中面对封闭的自我。 被告知他已经逝世十一年的时候,我感觉狠狠地被欺骗了。
  •   《沉默的大多数》作者王小波,他所虚构的艺术之美,以及他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批评所传播的自由主义理念,已经在这个世界的文化和思想宝库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小波批评的对象有些还活得好好的。而到今天,这些话语、这些思想仍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我们从王小波的长盛不衰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中国,自由主义理念的传播还任重而道远。王小波的作品一直盛行不衰,王小波的小说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创造出属于他的美,这美就像一束强光,刺穿了时间的阻隔,启迪了一代又一代刚刚开始识字读书的青年的心灵。
  •   《沉默的大多数》作者王小波,他所虚构的艺术之美,以及他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批评所传播的自由主义理念,已经在这个世界的文化和思想宝库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小波批评的对象有些还活得好好的。而到今天,这些话语、这些思想仍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我们从王小波的长盛不衰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中国,自由主义理念的传播还任重而道远。王小波的作品一直盛行不衰,王小波的小说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创造出属于他的美,这美就像一束强光,刺穿了时间的阻隔,启迪了一代又一代刚刚开始识字读书的青年的心灵。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
  •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书还不错。看过黄金白银时代,这本书是十五周年纪念版
  •   鲁迅先生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王小波先生从沉默的大多数变成了不沉默的少数。时代改变了,经历过“严酷文革”的洗礼,中国的土地上日益地散发着自由清新的空气,是其一;胸中有块垒,不吐不快,是其二;纯粹地对于文学的喜爱,尤其偏爱小说创作,是其三;对自己文字足够的自信,自信会有许多人接受和欣赏,是其四。
  •   在经历了特殊时代的洗礼后依然乐观向上,沉默的大多数并不一定在沉默中爆发,也不全是在沉默中灭亡。在沉默的世界里大家依然思考着,沉默不是消极的抵抗而是为了等待更好的机会,长久的沉默没有让王小波先生失去语言的能力,而是让他更加清楚的认识一切,在清楚的认知中却不乏童真,明明是对时代的控诉却拥有让人快乐的能力,这也许就是文学的快乐,自己的快乐。
  •   王小波的杂文是值得反复细读的。真正能思想的人并不多,看了觉得会思想的动物和不做声的人相比,后者更让人心凉
  •   很少的人知道他,但是我固执的喜欢着他,这本书其实我觉得是他很多本书里面比较严肃的一本,但是看的时候却丝毫没有看其他严肃的书的时候的那种违和感,也许这就是王小波的魅力吧,其实我觉得他就是那种沉默的大多数,有强烈的主见,除了好字,我想不出来其他的字来形容他。
  •   在当代中国作家中,从来没有人像他那样获得过数不清的赞誉和追捧,他的反对‘愚昧’和‘无趣’的主张已经成为无数青年的生活信条。
  •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里写了自己文革插队的经历,观点挺独特的,印刷一般,里面有好几张图片,我觉得和文章没多大关系
  •   早在很小的时候 就听说过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 记得是给了人们很大的启发 现在买来看看 期待从里面能看到其他作品里看不到的东西 换一个角度看世界
  •   整本书收录了很多王小波过去发表过的一些杂文,也有没发表过的。不过内容都是相当精彩的,对于喜欢王小波的人而言,看过他的杂文的自然明白他杂文的魅力。虽然他的作品不多,但能看到的都是精品!书中有些写文革, 有些是 当时的时政,还有抨击我们民族骄傲的,你能从文中看到更全面的劣根性,当然还有一个文人的希望。
  •   喜欢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恩,学习沉默。
  •   听到王小波就想到沉默的大多数,作者的代表作品一定要读
  •   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写得很精准独到
  •   一直想看看王小波的作品,打算从这本沉默的大多数开始,只是因为喜欢这个标题
  •   大爱王小波 不管是杂文 还是小说 独树一帜 真是一个独立独行的猪
  •   个人感觉王小波的杂文比小说好。推荐
  •   王小波的杂文挺有思想性,值得一读。
  •   这本书是王小波的纪念版本,比我之前读过的沉默的书要装帧更加细致,精美。王小波的文字是很睿智,以思辨见长的,有些戏谑的语气,但是无不透露着对社会的关注。非常好的以为作家,可以称之为思想家,是一本好书!
  •   王小波的书总是写的精彩透彻。我决定再买本《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看看。
  •   一下买了三本王小波的书 杂文写的很有味道
  •   王小波的书很好,我喜欢他的杂文
  •   看了,很喜欢王小波,杂文写的很好
  •   最近迷上了杂文,王小波一直没看成,现在开始看他的书
  •   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
  •   一直敬佩王小波的敢言,他的思想放在这个时代还是那么适用甚至是超前~
  •   王小波,黑色幽默。高中就蛮喜欢他的时代三部曲的,这本书还没全看完。。。
  •   好书啊!!!好喜欢王小波,个人魅力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能明确感觉到他的心情,读者他笑着的文字,心里却感觉那么无奈,苦苦的,叫心酸吧。他的语言运用能力是那么好,文字都在听他的召唤,将他的思想准确无误的表达出来,没有啰嗦,没有不足,就那种刚刚好的状态,不仅语言运用好,他的很多思想、观点都是值得我们现在的人们思考的,表达的那么明确,那么有个性。终于找到了一个很喜欢的作家!相见恨晚的感觉。
  •   王小波 在过去的时代写了现在还不过时的东西 喜欢他骨子里那种浪 书皮也很有质感 只可惜纸的质量差了些
  •   王小波是我看森哥的《就想开间小小咖啡馆》知道的 他的特立独行的思想和他美好的爱情 很让我动容
  •   王小波得意之作。文字犀利而不乏深层,道理深刻,系统的揭示了中国大众的心理性格。好好读读,剖析自己,认识一个更完整的自我。
  •   经典,只是王小波式的话语方式得有一个适应过程。
  •   王小波是我比较喜欢的作者 感觉他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作家
  •   第一次看王小波的书的人,感触一定会很深,他的书绝对值得你反复研读,值得收藏。反正我第一次看就迷上啦!推荐给大家。
  •   王小波的作品给人新的精神家园
  •   对于王小波 应该不陌生 有点严肃 但又不失风趣 又发人深省 值得看
  •   书本包装很好,目前还只看了前几篇文章,感觉很深,王小波的书总是很有见解,能够看到其他作家没有看到的,敢于写出其他作家不敢写的。
  •   超爱这本书!拿到就爱不释手了!看起来也很精致,很厚实一本,王小波最高!
  •   感觉韩寒的文和王小波的文 风格挺像的 比较现实 黑色幽默
  •   喜欢特立独行的王小波!
  •   王小波自成的一套意识体系与行文风格,如他所说,仅仅是追求一点点美的东西就够了。纯文学,无商业,娱乐目的的文字,直指人心。
  •   王小波是少有的生活和写作都很真诚而真实的作家,很敬佩他的勇敢和坦诚,他总是直面人生,鞭挞人性中的丑恶,社会的进步需要这样的观察者和言者。向他的诚实和善良致敬。
  •   又发现了一个喜欢的作家,王小波,以后多读
  •   王小波的书这一本算是准备认真看的第一本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作家 这本书也很出名 会好好看的!!!!!
  •   这本书送给了我的师父 他是个文艺青年 应该能从书里找到共鸣 王小波也真的只能说是生不逢时自己命不好 无从怪罪 这本书我买之后一直想找个机会看 但最终还是静静的躺在我的抽屉里知道我送人都没有再翻开 期待能遇到理解它喜欢它的有缘人吧 就跟它的作者一样
  •   王小波在我心目中地位一直很高,他开启了新的文学创作方式,以幽默犀利的语言审视这个社会,却只是为了自己能展现一点美,用自己的方式。
  •   王小波的思想很独特,语言很有意思
  •   很有思想的一本书,王小波的很多看法放在当今的社会仍旧是行之有效的。
  •   王小波的思想时至今日都具有前瞻性,喜欢他的批判性思维。
  •   记得以前读到过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阅周国平。之前当了女生看了一些周国平的书没感觉很不错,语言非常深刻,思想带有哲理;现在回过头来读读这位在文学界一直备受争议的大师,领略不同的熏陶。
  •   一直比较喜欢王小波的作品,每每读来,都是一场思想盛宴的享受!
  •   王小波思想很犀利,不错
  •   王小波的思想一直触动我们
  •   王小波的思想就是那么发人深省
  •   我最爱的作家,王小波
  •   王小波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他的作品真实,能给人带来启示。
  •   诚如有人所说,跟有的作家相比,王小波的文字真的谈不上好到那里去,但是可以让看过王小波文字的人一看就知道这就是王小波的文字,只有王小波才写得出这样的文字。这应该就是一种文化标签了吧!
  •   王小波的作品,值得一读吧
  •   王小波的代表作,值得收藏
  •   王小波的书很值得一看,这本应该也不会让我失望
  •   有人说女生当读周国平,男生当读王小波,在我看来好的作者好的作品是值得任何人去欣赏的!
  •   王小波,你,值得拥有
  •   虽然没看,但还是打心里喜欢王小波,有空了一定会看,还有这本书的印刷质量还是很好的,价钱很便宜,总之很值得。
  •   很不错,王小波的作品非常值得一看。纸张也不错。
  •   一直都喜欢王小波,好书,值得一看
  •   王小波 就凭这几个字 这么书就值得读
  •   王小波 据说 此人 语言幽默 观点犀利
  •   非常喜欢王小波的作品,语言幽默犀利,主题很深刻
  •   王小波的书总是让我觉得很舒服,幽默风趣的表达,内容丰富
  •   王小波的书都挺好看的,幽默而且尖锐。建议购买
  •   王小波先生回顾历史、呼唤人性、呼唤回归人性的一本书。读了还是很有感触,觉得我们这个社会确实应该更宽容、更包容,每个人有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的自由,只要不损伤他人的利益和权利,旁人其实无权干涉他人的生活。这就是社会的包容和进步。
  •   一直都喜欢王小波的书,这本书总体质量不错,里面内容也很精彩。
  •   读王小波的书籍总是有不一样的体会,因为认识的深刻,所以写出得精彩。。。
  •   王小波的论证文章,短小精悍,警示。
  •   王小波的书买多了发现文章重复率高了。。可读性强,有趣味
  •   王小波的文字很深刻很犀利。或许真的只有岁月的沉淀才能写出深入人心的文章吧。
  •   以前就听过王小波,文章还是很有深度的
  •   王小波的文章很好 书很好
  •   一直很喜欢王小波的文章 终于到手了 纸的质量很好 不过封皮是黄色的不是白色的
  •   书的质量很好,王小波的文章是一如既往的好,有深度,有时带着一些讽刺
  •   还没读,不过很喜欢王小波的风格
  •   欣赏王小波的个人风格,独立于文坛之外的艺术,在慢慢品读。
  •   一直都很喜欢王小波的风格!
  •   书包装的挺好。很期待内容。王小波是一只想看的作者,希望不会差吧
  •   了解王小波的作品,这是一个很好的窗口,表现了对抗逆流的其中一个方法——装傻。
  •   喜欢封面的质感,王小波是朋友很喜欢的一位作家,在他的推荐下开始读王小波的作品,很喜欢。
  •   好,王小波的书堪称俏皮叛逆的经典哦
  •   这本书也是王小波的经典之作了
  •   尖锐的思维,幽默的语言,读了他的书就明白为什么他的书出版都要经过一番曲折。因为他从不想讨好谁,也不想教育谁,他只是把他经历的、感受的、疑问的种种事件、思想用略带讽刺的文字表达出来。不是在读书而是在读人,在读一个时代,对我而言,收获的是快乐,是思辨的乐趣,真希望他能活到现在,看看当下的社会生活,不知道他又会发出怎样的沉默的声音。
  •   很不错的书,喜欢王小波写的书,那个年代的生活,现在的人体会不到了。
  •   这个商品不错、王小波最爱
  •   王小波的书依然如此吸引人。
  •   王小波的书总是能让人读的欢乐
  •   还未读,但是王小波留下的作品不多,这本书被很多人推崇,所以希望可以看一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