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史无对证

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北方工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于懋,中国散文学会编选  页数:326  
Tag标签:无  

前言

历史是人类最大的“罗生门”,它的迷人之处,就在于真相的“不可知”。不要说两三千年之前的历史,就是昨天发生的事,要弄清真相,有时竞也会“难于上青天”。历史的真相也许永远无法复原,但人们追寻真相的冲动却从没有止息。保持客观性和追求真实,是历史学家的职责和历史研究的悬,也是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对历史学家和历史研究的基本要求。真相的被遮蔽,原因相当复杂。或被政治所胁迫,或为名利所驱使,都可能成为歪曲历史、掩盖事实的成因。明人冯时可说:“今之操者,求惊人而不求服人,求媚世而不求维世,此海内所以无文宗也。”可谓一针见血的洞识之见。“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因为收受礼金,在为人做墓修铭时,违背良知,顾事实,阿奉承,为时人所轻薄,被后世所垢病。同代人刘禹锡指责说:“公鼎侯碑,志遂表,一字之价,金如山。”宋人司马光则批评说:“好悦人以铭志,而受其金。”可见,连韩愈这等名满天下的大人物,也会因私心而顾公正与事实。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只要真相被遮蔽,历史就可能“史”无对证,会变得面目全非,甚至谎言充斥、黑白颠倒、虚假横行。如果历史只是歪曲的宣讲,如果历史学家与之同流合污、助为虐,那么,如何向死者交待、如何对生者负责?历史的良心又何在?

内容概要

“并非‘史’无对证”可以从下列几个层面来理解。其一是把历史上长期被忽略、各种有记载却又都语焉不详的真相告诉读者。真相摆在那里,读者会感觉到岩浆涌动、火山爆发般的力量。其二是把被遮蔽的历史真相,或全貌或细节,原原本本地加以再现。从平实的叙述中读出新意。其三是把被歪曲或被颠覆的历史再颠倒过来,恢复其本真。其四是对一些人物或事件重新认识,进行再评价。    本书在稿件的取舍上,不追求学术深度,也不一定是前沿研究,但必须是陈言务去,不做四平八稳之论,且要观点新颖,角度独到,虽是一家之言,却言之成理,言之有物。文字要灵动优雅,叙述要有节奏并引人入胜……    让追问坚韧不拔,让发现日益成长,让思想愈益铿锵。

书籍目录

历史的质疑  孔子为何对女人有偏见  汉武帝和司马迁:究竟谁阉割了谁?  皇帝为什么要杀功臣?  诸葛亮自荐失败,自编自演“三顾茅庐”  曹操缘何笼络文人又兴起“文字狱”  千里走单骑是个谜  圣旨原来也有假  范仲淹的改革是怎样失败的  杨门女将:一段美丽的“假历史”  悍妇捉奸:促使明朝灭亡的偶然事件  由一个玩笑引发的政变  1600万男人是成吉思汗后裔  美人计的成本和风险  嘉庆为什么要杀和坤  乾隆惩贪缘何愈惩愈贪  崇祯死前大开杀戒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背后  历史的谜团  中国古人的处女嗜好  驰名三国的道德偶像为何羞愧而死?  诗仙李白身后有多少女人  岳飞为什么必须死  虞姬到底是怎么死的  彻底揭开秦阿房宫的神秘面纱  孝庄下嫁之谜  郑成功被人毒死?  故宫怎样收回国宝  鲜为人知的东陵第二盗案  人物的新探  司马迁之惑  光武帝刘秀蒙受“不白之冤”  商鞅:为强秦奠基,为自己掘墓  换个角度看吕后  东方朔:汉朝的撒娇派教主  孔融之死乃性格悲剧  宋徽宗的另类解读  三国毁于关羽  崇祯:一个破产的帝王  乾隆买假画  雍正是阴谋夺位吗  康熙皇帝17个儿子的生死命运  盛宣怀打垮胡雪岩  作为纵欲狂的纪晓岚  窃国大盗最后的日子  从梁启超家书看王国维之死  写入青史总断肠  历史的真相  王阳明为何被人遗忘  焚书坑儒原是一场阴谋  清代监狱千奇百怪的敲诈勒索花样  珍妃智救康有为  朱元璋到底杀错了哪些开国功臣  光绪三年,不堪回首的一页  光绪之死与袁世凯告密真相  慈禧太后葬礼目击记  袁世凯“主动”放走蔡锷  故宫博物院搬迁始末  《辛丑条约》为何没有割地的条款  追寻失落的圆明园  谁埋葬了北洋水师  火焚圆明园的罪魁祸首  历史的风月  西施与范蠡  大乔和小乔  探密女皇“后宫”:武则天男宠知多少  房玄龄为何不包“二奶”  古人的“守宫砂”  换妻如换衣:刘备私生活秘史  夏姬与四大美女  萧皇后:半世“女俘”  陆游终生牵挂的女人  乐于为妓的胡太后  潘金莲为什么要勾搭武松?  古代四大美男之死  清代官场的“艳照门”  天生尤物——冯小怜  大清皇帝为何接连绝后  十大美女的最后归宿

章节摘录

其实用经济学理论很容易解释这个现象。功臣们的资产除了官位、兵权这些有形资产外,还有不可与其肉体分离的威望、才干、人际关系和势力集团这些无形资产。功臣们交出了兵权,但这些无形资产却无法一起上交。可口可乐的总裁宣称,即使可口可乐的所有工厂被毁,可口可乐凭借其无形资产也能迅速东山再起。同样,韩信、李世民等的无形资产足够让上头睡不安枕了。比如韩信,虽然赋闲在家,类似软禁,但他到刘邦的另一大功臣樊哙家做客时,樊哙还是毕恭毕敬,说“大王乃肯临臣”。樊哙在刘邦功臣中位列第五,又是吕后的妹夫,刘邦的老相识,对韩信如此态度,足见韩信在刘邦集团中的威望了。在历史上,交出兵权应该说抬高了造反的门槛,使皇帝们使用能造反和不能造反信号进行甄别时只能分离出一小部分威望极高如韩信、李世民之类的功臣,大部分功臣在没有兵权后倒真的丧失发动政变的能力,也就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像刘邦,他杀的就是韩信、彭越、英布等自己曾经独当一面的功臣,还囚禁过独自镇守过后方的萧何,而周勃等战将就逃过了清洗,因为刘邦很明白没有独当过一面是很难形成自己的势力集团的。对于韩信、李世民这类级别的开国功臣来说,没有任何信号可以让上头放心,除非上交自己的无形资产,当然这就意味着消灭自己的肉体。如果韩信自杀的话,相信刘邦不会灭他的三族,相反会到韩信的墓前掉下几滴眼泪,说不定还会给韩信的儿子封官,并招为驸马。李世民就很聪明,没有任何幻想,果断地发动了军事政变,杀了自己的哥哥、弟弟和侄子,囚禁了自己的父亲,霸占了自己的弟妹,成为中国历史上开国功臣夺取天下的唯一例证。不过李世民能成功恐怕也因为他是皇族的缘故,遇到的反抗较小,异姓的开国功臣做此事成功的机会就小得多,像英布就失败了。只要是家天下,屠杀功臣就是一个走不出的死结。只有在现代民主制度下,一方面通过各种制度限制私人势力的发展,一方面通过领导人的选举,使将军们可以合法竞选最高领导人,才能走出这个死结。

编辑推荐

《并非"史"无对证》是由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并非史无对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历史孰是孰非孰真孰假,呵呵,这本书从另一个视角演绎了历史,值得一看。
  •   很浪费钱的一本书
  •   如题,内容别具匠心。
  •   无聊时翻翻有益无害~
  •   本书很不错 告诉你不一样的历史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