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年6月1日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秀枫编选 页数:27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收录鲁迅创作的全部散文,每篇均附有朱自清、胡风、王蒙等名家的精彩解读。书前辑有郁达夫、老舍、冯雪峰等名家对鲁迅散文的总体论述。尤为精彩的是,收录了我国当代艺术大师赵延年先生和海外艺术家的木刻作为插图,别开生面,具有震撼力且发人深思。
书籍目录
名家论鲁迅散文 1《野草》题辞 1秋夜 5影的告别 9求乞者 12我的失恋 14复仇 17复仇(其二) 21希望 25雪 28风筝 31好的故事 35过客 37死火 44狗的驳诘 47失掉的好地狱 49墓碣文 51颓败线的颤动 53立论 58死后 63这样的战士 67聪明人和傻子和蚁才 70腊叶 淡淡的血痕中 83一觉 86《朝花夕拾》小引 89狗·猫·鼠 92阿长与《山海经》 100《二十四孝图》 107五猖会 114无常 11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26父亲的病 132琐记 138藤野先生 144范爱农 151《朝花夕拾》后记 159自言自语 171生命的路 177无题 179送灶日漫笔 181记念刘和珍君 186再谈香港 192我和《语丝》的始终 200为了忘却的记念 207夜颂 216秋夜纪游 220忆韦素园君 223忆刘半农君 229阿金 233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238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 242我的第一个师父 247半夏小集 254“这也是生活” 258死 264女吊 269
章节摘录
书摘求乞者 我顺着剥落的高墙走路,踏着松的灰土。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微风起来,露在墙头的高树的技条带着还未干枯的叶子在我头上摇动。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 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衣,也不见得悲戚,而拦着磕头,追着哀畔。 我厌恶他的声调,态度。我憎恶他并不悲哀,近于儿戏;我烦腻他这追着哀呼。 我走路。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 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衣,也不见得悲戚,但是哑的,摊开手,装着手势。 我就憎恶他这手势。而且,他或者并不哑,这不过是一种求乞的法子。 我不布施,我无布施亡、,我但居布施者之上,给与烦腻,疑心,憎恶。 我顺着倒败的泥墙走路,断砖叠在墙缺口,墙里面没有什么。微风起来,送秋寒穿透我的夹衣;四面都是灰土。 我想着我将用什么方法求乞:发声,用怎样声调?装哑,用怎样手势? 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 我将得不到布施,得不到布施心;我将得到自居于布施之上者的烦腻,疑心,憎恶。 我将用无所为和沉默求乞!…… 我至少将得到虚无。 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 灰土,灰土,…… 灰土……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P12解读 读这一篇,首先感受到的是无所不在的“灰土”—— 灰土弥漫整个空间,堵塞你的心,甚至要渗透到你的灵魂。这便是一种“灰土感”:生命的单调、沉重与窒息。 “灰土”之外是“墙”—— 这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隔膜,这心灵的隔绝不仅是社会、历史的,更是人类本身的,人于是永远“各自走路”。 于是就有了“求乞”与“拒绝布施”—— 显然,这里的“求乞”和“布施”是带有象征性的。我们可以把“布施”理解为温暧、同情、怜悯、慈爱的象征,人们总是祈求着别人对自己的同情与慈爱,也“给予”别人以同情与慈爱。这似乎人的一种本能,但鲁迅却投以质疑的眼光:他要看看这背后隐蔽着什么。……作为一个孤独的精神界战士,要保持思想和行动的绝对独立和自由,就必须割断一切感情上的牵连,包括温情和爱,即不向人“求乞”,同时也拒绝一切“布施”。……鲁迅就这样从“求乞”与“布施”的背后,看到了依赖、依附与被依赖、被依附的关系。这确实是十分独特而锐利的观察。 将可能导致内心软弱的心理欲术(如布施、同情、怜悯之类)、情感联系(如“布施心”)通通排除、割断,铸造一颗冰冷的铁石之心,以加倍的恶(“烦腻、疑心、憎恶”)对恶,加倍的黑暗对付黑暗,在拒绝一切(“无所为与沉默”)中,在与对手同归于尽中得到“复仇的”的快意。——我们又由此想起了《孤独者》里的魏连殳、 《铸剑》里的“黑的人”。 ——钱理群《反抗绝望:鲁迅的哲学》P13
编辑推荐
本书收集了鲁迅先生创作的全部散文。,篇散文后都有名家对其的精彩解读。除此之外,还收录了我国当代艺术大师赵延年先生和海外艺术家的木刻插图,别开生面,引人深思。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