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与异

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作者:卢明玉  页数:223  字数:21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卢明玉博士的专著《译与异——林乐知译述与西学传播》即将付梓,这无论是对作者个人而言还是就翻译研究界而论,都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高校几乎每年都有若干位青年学者选择以近现代西方来华传教士的翻译活动为研究课题,撰写博士论文或者硕士论文,不断拓展翻译研究的视野和疆域,弥补以往研究的空白或薄弱环节,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可贺的研究成果。从研究对象的重要性以及整个研究工作所取得的进展来看,《译与异——林乐知译述与西学传播》应当说是此类课题中一部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追溯历史可以发现,从19世纪初叶到20世纪初叶约一个世纪的时间,是西方传教士来华人数最多的时期,由此也极大地推进了中西文化的接触与交流。从英国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1807年受伦敦会派遣来华,至1907年美国传教士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1836~1907)在上海辞世,恰好是一个世纪的时间。其间,西方各国来华传教士的数量逐年递增,尤其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人数增加尤为显著。迄今为止,因为多种语言的历史文献尚未充分梳理,加之教派差异等各种因素,尚无来华传教士人数的确切统计,但一般认为数量当以万计。

内容概要

本书是对晚清传教士林乐知的译述与其西学传播的专题研究,采用的是历史研究和翻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弥补了历史界忽视译著的文本分析和翻译界缺乏对译著的历史评价的缺陷。两种研究方法的结合既可揭示译著的历史价值,又可为历史评价提供确凿的文本依据。   对林乐知的译述与西学传播的研究是对晚清传教士的个案研究与专题研究。本研究探讨了林乐知的双重文化身份,旨在搭建他来华前后思想和活动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林乐知在华思想和行为特点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正视其中国情结并揭示他向西方介绍中国的史实;通过对林乐知从事翻译的缘起、汉语习得的经历、翻译方式及译论的考察,揭示其翻译特点和翻译观。本书以《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和《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两个具体译本为例,采用翻译研究和历史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译本进行多层次、多视角的剖析,揭示林乐知译述与西学传播之问的关系;并以《文学兴国策》为林乐知西学传播的代表作,对原、译作之间的关联及其所体现的文本、文化关系进行系统研究。从西学传播和译述两方面,考察林乐知采用文化适应策略的目的、方法和影响,宏观地分析了以林乐知为代表的晚清传教士西学传播的背景、特点、影响和局限,并总结了西学传播的两种评价范式,给出新的评价。

书籍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理论基础  1.4 本书结构2 因异而译——林乐知的双重文化身伤  2.1 西方文化身份    2.1.1 来华前美国南方社会文化背景    2.1.2 所受教育及思想认识的成熟  2.2 中国文化身份    2.2.1 两地社会文化背景比较    2.2.2 多重身份与经历    2.2.3 多重身份间的联系与转换    2.2.4 中国情结    2.2.5 结交士大夫    2.2.6 向西方介绍中国  2.3 本章小结3  以译传异——林乐知的翻译与西学传播  3.1 林乐知的翻译    3.1.1 汉语的习得    3.1.2 从事翻译的缘起    3.1.3 翻译方式    3.1.4 译论  3.2 林乐知的译述与西学传播    3.2.1 译述概述    3.2.2 《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对西方民主制度的译介    3.2.3 《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对妇女解放思想的译介  3.3 本章小结4 透视译异——《文学兴国策》个案分析  4.1 共时历时的研究方法  4.2 “Education in Japan”中所体现的文本、文化关系一    4.2.1 对西方文化的引介    4.2.2 以西方文化改造日本的建议    4.2.3 森有礼和“Education in Japan”的编撰    4.2.4 大久保利谦对“Education in-Japan”的阐释    4.2.5 “Education in Japan”在日本的反响  4.3 《文学兴国策》中所体现的文本、文化关系    4.3.1  对晚清中国社会文化特征的再现    4.3.2 晚清传统文化的制约    4.3.3 对晚清社会文化的挑战和重塑    4.3.4 对西方动态文化的译介    4.3.5 在中国读者中的反响  4.4 译名分析  4.5 翻译特点    4.5.1 对文学家及其作品的译介    4.5.2 对教育兴国的其他著述和译介    4.5.3 笔述者任廷旭的翻译观  4.6 本章小结5 异藏于译——林乐知西学传播的文化适应策略  5.1 对文化适应策略的认识  5.2 西学传播中的文化适应策略    5.2.1 “中西并重说”    5.2.2 首倡“孔子加耶稣”    5.2.3 《万国公报》的更名    5.2.4 对渐变的推崇    5.2.5 对中国传统习俗的尊重  5.3 译述中的文化适应策略    5.3.1 中文名字及署名    5.3.2 译名的处理  5.3.3 用语  5.3.4 增删规避 5.4 本章小结6 化译为异——以林乐知为代表的晚清传教士西学传播7 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其二,对传教士的总体研究较为普遍,但对传教士的个案研究不够,使人们对传教士的认识只停留在概括的、整体的层面,不能具体化、个性化。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传教士个体的翻译活动以及在不同学科、不同地区的译介情况,如对美国传教士群体(高黎平,2006)、对林乐知、李提摩太、傅兰雅等人的系列研究。有相当多的博士、硕士生从事着传教士个案研究,成果颇丰。但即使是对传教士的个案研究著述,也大多停留在传记或回忆录的记述层面,少有立论性研究成果问世。其三,对传教士的研究多局限在历史学、教育学和宗教学领域,其他学术领域如翻译学领域、文化领域、文学领域,相关的研究少有人做。在这些领域下的更细致翔实的分支研究就更罕见,如翻译研究下对传教士译名的研究。近年,从汉学或文学的角度研究晚清传教士翻译的学者不多,但成果卓著,他们分别从传教士汉学研究(张西平,2005,2006)、传教士的文学译介(刘树森,1998,2004)、对中国近代文学的影响(袁进,1998,2000)等不同角度扩展了对晚清传教士西学译介的研究。另一方面,对传教士的跨学科研究还没有展开。历史学、文化学、教育学、宗教学与语言学、文学、翻译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是富有学术价值的处女地,留有大量研究空间,这使得对传教士的研究在广度上还需拓宽。其四,长期以来,国内对传教士的研究未能超越简单划一的评价模式,要么每一部著作或每一篇文章都写成一部“帝国主义利用宗教的侵华史”,套用“文化侵略模式”和“文化帝国主义范式”,论述传教士的侵略活动有余,而对传教士的文化、教育、出版活动及其对中国社会的贡献和影响论述不足。

后记

我想,这本书标志着我学术生涯的开始。在这条路上,我有幸得到名师的指点、他人的帮助、家人的奉献,这一切,成就了我踏上学术之路,也造就了这本书。引领我走上学术之路的人是导师王克非教授。在读博期间,他指引我从一个学术研究的门外汉到致力于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期间所付出的辛劳难以描述。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不断的读书、写作、修改、补充等过程,我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对研究的热爱也与日俱增。感谢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庄绎传教授、张西平教授,北京大学的辜正坤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郑海凌教授,外交学院的范守义教授和南开大学的李喜所教授,在本书撰写中给予的无私帮助和教诲。他们认真细致地对我的研究进行指导,指出我在知识积累和写作中的不足,并给予切实的建议。北京大学的刘树森教授,几年来关怀我的学术进展,不断支持鼓励,欣然答应为本书作序,分享我学术成长中的苦与乐。感谢历史学界的老师:复旦大学的赵建民教授、北京大学的王立新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的梁元生教授,他们在电话和电子邮件中为我提供信息、指点迷津。感谢美国艾摩利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和北大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他们为我收集林乐知的资料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编辑推荐

《译与异:林乐知译述与西学传播》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译与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价钱公道,内容丰富,值得购买。
  •   期待~~~~~~~~
  •   速度挺快的,书还可以……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