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8 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作者:孙英
Tag标签:无
作者简介
孙英,女,1965年生,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马列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吴然,男,1955年生,石家庄铁道学院思想品德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书籍目录
导论一、经济学可以“不讲道德”吗?二、经济学的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三、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四、经济伦理学第一篇 经济伦理的思想渊源第一章 最具伦理意蕴的经济学说:福利经济学一、福利经济学:具有道德判断性质的规范经济学二、功利主义:福利经济学的伦理源泉三、福利经济学的伦理意蕴第二章 新旧福利经济学的价值观差异一、福利经济学与边际效用价值论二、社会分配的一种理想境界:帕累托最优三、新福利经济学补偿原则的伦理含义四、新旧福利经济学的价值观差异第三章 福利经济学的伦理困境一、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危机二、帕累托原则的“效率”问题与“公平”精神三、福利经济学的个人偏好与个人福利的对立四、对社会公平的再认识第四章 西方国家的福利措施及其伦理启示一、西方建立福利国家及制定福利政策的理论依据二、“国家干预”的道德基础三、当代西方福利国家的困惑四、西方建立福利国家的实践给我们的伦理启示第五章 经济自由主义一、引言:公共观点、时代思潮与经济思想二、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的沉浮三、经济自由主义遗产第六章 东亚企业精神的传统伦理资源及其现代性转化一、沉浮与变迁:日本经济转型时期的伦理变革和儒家伦理的命运二、主体性与开放性:儒家伦理形态与日本传统民族伦理的磨合三、东方与西方:以欧美企业管理模式为参照系的日本式经营四、现代与传统:日本企业义利观与儒家资本主义五、危机与嬗变:儒家伦理资源的现代性转化第二篇 经济伦理的理论基础第七章 道德终极标准一、道德终极标准体系二、道德终极标准性质三、道德终极标准理论第八章 公正一、公正的一般问题二、公正的根本问题三、社会公正的根本问题第九章 自由一、自由概念二、自由价值三、自由原则四、经济自由原则第三篇 经济伦理的普遍原理第十章 经济制度伦理:所有制的道德原则一、经济异化概念二、经济异化起因三、经济异化消除原则第十一章 经济制度伦理:分配制度的道德原则一、按贡献分配的原则二、按品德、才能分配的原则三、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第十二章 经济制度伦理:效率与公平一、平等与公平二、效率三、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四、平等与效率五、公平效率交替论第十三章 经济行为伦理:市场经济道德原则一、经济行为与市场经济行为二、市场经济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本性三、市场经济行为应当如何的道德原则四、非道德论与辩护论第十四章 经济行为伦理:经济人的美德一、品德:道德人格二、智慧三、诚实四、勇敢五、节制第四篇 经济伦理的具体理论第十五章 企业伦理一、企业伦理概述二、企业伦理面临的基本问题三、企业伦理的规范体系第十六章 商业伦理一、商业伦理概述二、商业伦理的主要问题三、商业伦理的价值定位四、商业伦理的规范体系第十七章 管理伦理一、管理伦理概述二、管理伦理的主要问题三、管理伦理的基本原则四、管理伦理的规范体系第十八章 消费伦理一、消费伦理概述二、消费伦理的主要问题三、消费伦理的规范体系第十九章 财政伦理一、财政伦理概述二、财政伦理的主要问题三、财政伦理的基本道德原则第二十章 税收伦理一、税收伦理概述二、税收伦理的基本问题三、税收伦理的规范体系第二十一章 金融伦理一、金融伦理概述二、金融伦理的基本问题三、金融伦理的道德原则体系第五篇 经济伦理规范的实现第二十二章 经济伦理评价一、经济伦理评价的意义二、伦理评价的具体形式三、名誉的价值与作用四、良心的价值与作用第二十三章 经济伦理人格一、经济伦理人格的境界二、经济伦理人格的塑造三、评价伦理人格的依据四、经济伦理人格的评价第二十四章 经济伦理决策一、走出伦理决策的误区二、伦理决策的心理机制三、伦理决策的社会机制四、经济伦理决策的境况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何种道德为优良道德,道德优劣的终极标准究竟是什么,一直是学术界颇多争议的问题。而所谓道德,从本质上来讲,不过是人类为了达到利己目的(保障整个社会的存在发展)而创造的害己手段(抑制自身的某些欲望与自由)。因而,从本质上讲,道德总是一种“恶”,只不过是一种对于人类社会必要的“恶”,是保证对整个社会的存续带来更大善的一种“恶”。从这个视角来看,道德从来不是出于某种高尚的目的,不是出于道义的需要,不是出于宗教教化的需要,而恰恰是出于一种最为功利主义的目的,也就是穆勒所说的“道德的功利标准”。这种功利主义标准,就是看一种道德规范是增加还是减少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那些对人的欲望和自由侵犯最少、最有益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每一个人的福利最多、给予人的利与害之比值最大的道德规范,就是最优良的道德规范。从这种功利主义标准出发,倡导为己利他同时又不否定无私利他的道德体系最为优良。如果我们考察历史上所有伦理思想流派,这个论断也似乎可以得到印证。其一是以孔子、墨子、耶稣、康德为代表的新老儒家的“仁学”以及新老基督教伦理观,该派否定了为己利他和单纯利己,而将无私利他作为奉行道德评价的唯一准则;其二是以爱尔维修、霍尔巴赫、费尔巴哈、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成熟于18、19世纪的为己利他伦理学派,也就是一再被我国批判的合理利己主义伦理观;其三是以杨朱、庄子、尼采、海德格尔、萨特为代表的个人主义伦理观,它既否定无私利他,又否定为己利他,而将单纯利己作为道德准则;其四是成熟于19、20世纪的达尔文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伦理观,其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弗洛姆、达尔文、赫胥黎、海克尔、道金斯等,该派将无私利人与利己不损人奉为道德评价的多元准则,可以称为己他两利主义。伦理学发展的历史轨迹,恰好表明了伦理学自身的逻辑:由兼爱无私的“爱的乌托邦”的利他主义,到合理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再到经过生物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现代科学所论证的己他两利主义,伦理学正一步步逼近科学的门槛。
后记
本书大纲为孙英撰写,全部书稿最后由孙英和吴然修改、统定。现将参编作者简介如下(以姓氏笔画为序):王海明,男,1950年生,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曙光,男,1971年生,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副教授;孙英,女,1965年生,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马列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吴然,男,1955年生,石家庄铁道学院思想品德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余仕麟,男,1957年生,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唐代兴,男,1956年生,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姚轩鸽,男,1962年生,陕西省伦理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编辑推荐
《经济伦理学》: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