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市场与国家

出版时间:1988  出版社: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作者:(美)布坎南(Buchanan,J.M.)  译者:吴良健,桑伍,曾获  
Tag标签: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自由、市场与国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各种不同的观点
      自由、市场和国家
       (对基本价值观念的分析,为后面的论述提供条件)
       市场反对派:a经济理论者(自由社会主义派)
       经济是剥削体制;无集体认同感
       b公共选择论者(反自由社会主义派)
       反对个人价值观念 2.政治经济学:1957-1982年
       a建立政治经济学中心:关心人们对经济学基础——价格理论的忽视
       b经济学的研究变成乌托邦命题下的模型研究,放弃了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3.公共选择的观点
       两个方面:
       a交易经济学方法论
      
       b个人行为经纪人假设
       政治家、官僚是交易的内在组成部分,同经济学家研究的其他人别无二样   4.既相关又有区别的经济学“科学”和政治经济学“科学”
       A科学:运用时暗含着控制(个人目的)
       B经济科学:对对方行为的观察、预测、反应,提出理想策略(单方的)
       C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对契约形成的评价过程(相互作用中)
       共同利益的考察,可选制度的比较
       在约束行为界限内,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会促进社会福利
          5.作为科学的政治学中暴政的潜在可能性
       科学≠政治
       科学:真理只有一个(非此即彼),个人信条的不断修正过程
       政治:解决个人利益冲突的过程,(利益,政治,秩序)“道路规则”
         6.反对宪法改革的根源
       立宪反对者:1.潜意识的保守性 制度进化论:存在即效率
       2.为政治家所允诺的短期利益而作出反对 多数主义:对“民主”的天真信奉
       3.经济私利
      
      秩序的出现   1.在秩序出现过程中说明秩序
      市场“秩序”只有在市场的各个个人参与者之间自愿交换的过程中才能产生 产生它的过程的结果 :只有进入过程才知道自己的选择  2.文化发展和制度变革
       对哈耶克观点的调和:1. 市场经济中产生的制度结构都必定是有效率的(不干预政策戒律)。 改革导向无效率
       2.市场秩序≠自然选择 人类生存下来依赖智慧,创造的可以使同伴们都遵守。但存留下来的规则并非就是有效的
       3.人类行为规则 :文化形成的规则与制度的区别
       在调和哈耶克的观点中显示出作者的对立宪改革的观点
       3.论作为过程的政治
       1. 在正确设计的法律和制度约束内市场中追求个人利益的个人行为产生出一种自然秩序,一种不能为任何人选择的配置——分配结构模型,这种秩序反映了市场参与人的评价的极大化
       2.政治的复杂交易过程中出现的秩序,能够获得个人评价获得极大化的趋向,那么政治的复杂交易过程使要求有一套制度约束和道德约束
       3.构造政治市场交易模型条件:个人权利得到尊重,契约代理人负责契约的实施
       4.拒绝政治市场交易模型的人:掩盖政治掠夺性行为而掩饰为追求美好目的
         4.权利、效率和交换:交易费用的不相干
      科斯:自愿交易获得资源利用最大化
      契约主义者:交易自由保证了资源利用在价值最高的用途上 注:俩种观点的焦点是市场交易体制
      验证效率尺度:一致性检验
      阻止资源有效配置的障碍:信息交流制约、搭便车约束、谋略性行为
       5.道德社会、道德秩序或道德无政府状态
       a.道德社会 一个集体 (日本) :政府行动自由 统治很容易
       b.道德秩序 人们互相尊重彼此 :守夜人政府
       c.道德无政府状态 对上俩种状态的否定:镇压型政府
      正义理论的探究   公正比赛的规则:契约论者对分配正义的评论
       (目的是创造经济价值的各种参与机会的平等的制度)
       先于市场过程本身的所有权的研究:出身、运气、努力、选择
       纠正公平的措施:转让税、公立教育 但仍达不到公平的起点
         正义和平等对待   分配和再分配的准则为:澄清问题而作的注释
       1.分配的规范
       2.再分配的规范
       取决于社会制度结构  税收的伦理限度
       税收极限: 三种税收范例:1.支付政府提供的商品、劳务价格
       2.社会固定费用
       3.强制征收的费用集合
       转移性国家的合理性:理想化的程序(契约)
       罗尔斯原理:最大的平等自由,关于基本物品分配的差别原理  舍弃福利国家
       福利成为国家的一项隐蔽性巨额负债,是难以偿还的
       政府有俩个选择:1.继续推行福利国家政策,允许净负债的增加
       2.采取大规模的拖欠政策
      
      负债和赤字的政治经济学    负债财政的道德方面
       道德行为戒律:常常反映了我们的共同意识,对部落成员的忠诚
       维多利亚时代:道德秩序 :文化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预算平和规则
       成功的改革家凯恩斯:推翻了长期以来坚守的道德秩序,将种族本能以足够大的能量释放出来——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来进行公共消费,从而加速毁坏这种道德体制。
       道德秩序的推翻,再进行恢复几乎不可能,只能在政治决策中寻找更为正式的规则  公债和资本形成
       凯恩斯主义:节俭的悖论 导致花费充斥社会 公共挥霍与私人挥霍
       基本逻辑:发行债务——剥削资本价值——摧毁资本价值
       欠自己的债: “两人共同体” 一方牺牲资源的使用权而享用的是另一方,最终是社会总资产的损失 压制经常性消费清除债务等于创造资本价值 但由于种种原因,是几乎不能实现的
       拖欠债务或者通货膨胀,最终会带来政府净价值的下降   公债、民众和福利国家
       债务的拖欠—社会的稳定的威胁 实质:每一张美元公债用于福利,国家已经把其安危押在公债上
       公债的归宿与享用关系模型:
       现在的民众 承担负债
      
       将来的民众 受益者
       经济学家论赤字
       影响经济学家们分析的三个因素:凯恩斯主义的宏观总量分析谬论、仁慈的君主专断模式、不能正确运用机会成本理论
       与赋税财政相比较,在带来相同规模的收入水平的资产条件下,实行债务财政会在将来给收入流量造成偿债的负担。
      
      
      个人与国家   私人、代理人和集体在决策时的个人选择
       私人(有效竞争下的个体):个人对于自己行为对别人造成的影响全然不知 ———机会成本是放弃别的选择所造成的损失 (选择依赖道德秩序)
       代理人(以当事人作出决定):决定造成的后果不用自身承担而由别人承担 ———机会成本是被撤换的前景估计(选择依赖公众的偏好)
       集体一员(政治选民):在表达自己的偏好时,不能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决定,不存在直接后果(选择依赖别人的总和行为)
       体制改革方向:实现独立、自我实现与自由;团结博爱与依赖性 矛盾   契约论和民主
       1.集体活动是实施现存法律的活动(裁判) :存在 真理判断—— “民主暴政”
       2.集体活动包括现存法律限度内的集体活动(提供公共产品) ——事先的政治平等
       3.集体活动包括改变法律本身、规则的活动 ——通过一致性检验   宪法民主、个人自由和政治平等
       有效的政治平等是民主的运转原则,而这种政治平等是由于集体的政治活动被限制在宪法限度之内而得到保证
       民主的哲学的前提条件:价值完全归结于个人——个人价值的满足含有实在的规范力量(个人价值在政治结果中应得到表达,从而,对于个人利益的冲突部分的由政治结构解决)
       有限度的民主:立宪约束的逻辑
          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哲学
       社会哲学的终极问题:我们应如何组织以实现和平自由和繁荣?
       只有严惩这些错误的思想才能让政治经济学对正在进行的终极问题的规范讨论发挥贡献:
       1.古典效用主义 : 效用的无法衡量 帕累托最优的质疑
       2.渗透一切的工程学:经济学家们在解决问题中发现自身价值
       3.精英心理:不愿放弃效用主义 优人一等的心态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