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作者:赵纪宁 页数:292
内容概要
《现代科技发展与高校德育模式的创新》一书,一方面,通过现代科技发展与高校德育状况的深入调查,奉献给读者一份全新的资料,这些大量真实有效的数据,对教育决策部门和理论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系统的关于现代科技发展与高校德育对策的研究并不多见,《现代科技发展与高校德育模式的创新》从现代科技发展与高校德育对策的可能性、针对性及其环境、内容、过程、方法等作出全面探讨,将有助于理论研究与实际的教育过程。《现代科技发展与高校德育模式的创新》通过对现代科技发展与高校德育对策的应用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专家咨询与个别访谈法、实证研究法及经验总结法,进行样本定位和采集,数据统计、分析后,将分析的数据上升到一般层面,并将其理论化,同时制作相关模型,形成系统的关于现代科技发展与高校德育对策的理论体系,提出在高校推广的方案,达到了应用研究的目的;同时也加深了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前瞻意识,有助于提高大学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应对国际化挑战的能力,有助于促进网络文化研究,加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进一步融合,更有助于加速德育的现代化进程。
书籍目录
导论:问题的提出第一章 现代科技发展带给德育的无限空间第一节 现代科技的由来与演变带给德育的新视觉一、现代科技发展势头迅猛二、追寻自然科学的本质与价值三、探悉技术的本质与价值四、高技术的特征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阶段六、科学技术推动精神文明的发展七、科技发展对世界的影响及此背景下德育的转变第二节 现代高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引发德育的新思考一、如何看待技术应用这把双刃剑二、技术应用所产生的更深层次的负面作用三、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新的综合第三节 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一、经济全球化给学校德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二、信息化对学校德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三、德育对象本身的变化给学校德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第二章 科技发展过程中的中外德育比较第一节 国外德育概况一、国外德育理论发展简介二、国外德育表现形式及其与科技发展的关系第二节 科技发展与美、日、英三国德育一、美国德育——从衰微到重振二、日本德育——重视与发展三、英国德育——理论联系实际第三节 中外德育比较与国外德育的启示一、理念与培养目标二、内容与实施方法三、中外德育的差异与启示第三章 伴随着现代科技发展我国德育的演变第一节 德育概念与范畴一、“德育”的名与实二、古代作为社会意识教育的德育三、近代以来作为道德教育的德育四、当代中国的“大德育”第二节 德育概念与范畴的演变一、界定“德育”外延的三种抉择二、“大德育”的难题三、学校生活中的“道德领域”与“非道德领域”四、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第三节 演变中的困惑与思考一、道德教育观念的困惑二、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一元化与多元化的困惑三、传统道德的现代化困惑四、道德教育内容的困惑五、道德教育实施的困惑六、对当前德育内容构建模式的社会适应性反思第四节 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的兴起、历程与发展趋势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20年历程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20年的启示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第四章 网络文化:高校德育教育的新领域第一节 网络文化的产生及特点一、网络文化的产生背景二、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和特点第二节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一、网络文化中的大学生角色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第三节 网络文化影响下的德育思考一、高校网络文化的特征与功能二、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德育转变三、网络文化影响下的德育思考四、理清新时期大学生网络道德建构中的几种关系第五章 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校德育的对策第一节 更新德育观念一、从片面德育观转变为全面德育观二、从阶段性德育观转变为终生德育观三、从客体德育观转变为主体德育观四、从灌输式德育观转变为实效德育观五、增强思想意识第二节 创新、充实德育内容一、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的教育三、开展伦理教育四、进行终身学习教育五、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六、强化心理素质教育七、建构适应社会的高校德育内容体系第三节 优化德育教育方式一、变单纯的理论训导为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二、变外部的硬性要求为自我意识的发展三、变单调的封闭式教育为多样的开放式教育四、变单一的德育教育模式为差异化德育教育模式五、建构信息社会的立体式德育模式第四节 创新德育机制一、创建考评与自评相结合的德育评价机制二、创建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约束机制三、创建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四、创建常态管理与非常态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快速反应机制第五节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一、加强高校德育教师专业化建设二、强化德育队伍自身素质建设三、推进德育队伍专业化进程四、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五、树立全员德育意识六、强化教师人格力量的榜样效应第六节 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一、以学校精神为灵魂构建校园精神文化二、以校风学风为核心强化校园行为文化三、以规章制度为基础规范校园制度文化四、以绿色发展为理念建设校园环境文化第七节 加强网络德育建设一、正确认识网络时代德育的新内涵二、强化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三、积极强化校园网的德育教育功能四、切实提高网络的技术保障五、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路径选择六、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网络德育队伍第八节 构建高校德育的社会大环境,以整体德育提升教育实效一、政府功能充分发挥二、家庭教育积极配合三、大众传媒正确引导四、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为突破口五、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六、加强实践教育环节七、努力营造校园小环境八、以整体德育提升教育实效结语:德育,是人类文明生活永恒的主题参考文献附录 “现代科技发展及高校德育应对策略研究”课题2007年北京高校教师调查问卷分析报告2007年北京高校教师问卷2007年北京高校大学生调查问卷分析报告2007年北京高校大学生调查问卷后记
章节摘录
换个角度讲,技术具有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技术的自然属性,指技术的设计和应用应遵守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的技术是不可能实现的,技术的应用会对自然界的状态产生复杂的影响。技术的社会属性,指技术的设计和应用必然要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经济、政治、军事、科学、教育、文化、民族传统、公民素质、价值观念、伦理观念等各方面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技术发展的方向、规模、速度和模式。技术的应用对社会会产生正负两方面作用。技术的设计与应用应当遵守社会发展的规律,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技术是不应当实现的。只讲技术的自然属性,不讲技术的社会属性是不对的。 技术的发展有两种逻辑:自然的逻辑和社会的逻辑。自然的逻辑是物的逻辑,社会的逻辑是人的逻辑、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人们往往以为技术的逻辑只是物的逻辑,只要不违背物的逻辑的技术都应当研究和应用。 技术是一套人们行动的规则。人们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为了使活动能达到预期目的,就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技术就是人们技术活动的规则体系。 自然科学研究的任务,是发现自然规律,创立科学定律。工程技术研究的任务,是发现制造人造物的规律,制定技术规则。自然规律是自然界本质的反映,它的内容是自然界是怎样变化的;技术规则是人们活动规律(主要是制造人工自然物的规律)的反映,它的内容是人应当怎样活动。 ……
编辑推荐
在现代科技急速发展的视野下,高校德育应对策略中内涵的伦理批判和道德重建,是一项与现代科技发展共为始终的研究。只要现代科技发展的进程还在进行中,只要人类还没有实现真正的大同,则这种批判和重建,将会在人类精神的反思中波浪式地不断上升而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赵纪宁等著的《现代科技发展与高校德育模式的创新》从现代科技发展与高校德育对策的可能性、针对性及其环境、内容、过程、方法等作出全面探讨,将有助于理论研究与实际的教育过程。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