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与“十七”戏曲改编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周涛  页数:24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对“十七年”时期民间文化与中国传统戏曲改编的关系进行了细致描述和考察,并以为研究语境、理论视野和写作支援平台,从“民间”的维度,对这一时期中国传统戏曲改编的发生、发展、性质、功能等做了概括性的梳理,既有宏观的全局分析,又有引人人胜的个案探讨,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民间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重大意义。

作者简介

周涛,黄山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20世纪中国文学和文化。

书籍目录

引 论 民间文化与中国传统戏曲
第一章 “十七年”戏曲改编的研究路径、历史经验与现实动力
第一节 “十七年”戏曲改编的研究历史与进入路径
第二节 延安戏曲改编的历史经验:以《逼上梁山》为中心
 第三节 “十七年”戏曲改编的动力机制
第二章 戏曲改编与民间生活世界
第一节 联姻与“婚变”
第二节 “难婚”与“兄弟情义”
第三节 “启悟”与“驱邪”
第三章 戏曲改编与民间想象传统
第一节 “蛇女”的神话
第二节 “鬼灵”的情仇
第三节 “小人物”的“狂欢”
第四章 “十七年”戏曲改编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 “禁戏”和“改编”的历史传统
第二节 民间意识形态与“十七年”戏曲改编
结 语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周涛编著的《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以“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为论题,在展开细致深入的研究论述之前,显然有必要对民间文化与中国传统戏曲的关系作一种大致的描述和考察,这既是从“民间”的维度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发生、发展、性质、功能等方面所作的概括性的梳理和探讨,同时也构成了本书的研究语境、理论视野和写作支援平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民间文化与“十七”戏曲改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四郎探母》是京剧中经典剧目,“坐宫”选段也几乎是每年春晚必选的节目。对于这个故事,我也曾有过疑惑:杨家号称一门忠烈,义薄云天,怎么会容忍杨四郎这样一个叛臣逆子来去自如,且和他哭哭啼啼、磨磨叽叽?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解答。在与主流意识形态博弈的过程中,民间关于亲情、爱情的认可,是不可忽视的力量。笔者一般也受不了咿咿呀呀的慢节奏戏曲,但看了这本书,还是点开了这部戏,欣赏一番。
       再比如《白蛇传》的故事可以说是文人和民众共同完成的经典。原作中并无“白蛇产子”一节,流传民间又返回作者手中,作者对这一情节大为不解:“白娘,妖蛇也,生子而入衣冠之列,将置己身于何地耶?”殊不知中国古代妇女只有在生育了孩子之后,其社会地位才得到完全的确认。增加“生子”的情节正体现了人们确立白娘子和许仙同时也是自己想象中美好婚姻的合法性。另外,在传说中许仙除了意外救白蛇一命外,显得过于懦弱无能。现代人难以理解白蛇痴情的因由。然而,从民间文化角度来分析,青年男子贫寒无力娶妻是普遍现实。从天而降一个美丽贤德的女子,不顾其现实的经济困难自荐枕席,甚至还带来改善生活境况的可能,是他们美好的愿望。
       书中有趣的个案研究还有不少。比如《宋江杀惜》面对难婚母题和革命主题的纠结,戏改理论的纠结可见一斑。较有兴味,值得一读,推荐给朋友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