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这些女人!(二)

出版时间:2010年5月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淑媛》编辑部  页数:28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物质时代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亮丽的外表,我们关注的也不仅仅是漂亮的衣服。没有被历史遗忘的名媛们,用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感染着现在的人们;展示了特殊历史时期下女性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翻看历史的轨迹,想象无限可能的明天,她们的人生丰富多彩,她们经历过世界的跌宕变化,她们能够享受最好的,也能够承受最差的,虽然那些美好的往事不会再回来,但不受时间空间阻隔的美,在这个时代散发出永恒的魅力。

作者简介

  《淑媛》,中国第一本高尚女性时尚生活周刊,专注为读者“报道一切你所期待的生活”,全力打造都市知性,富足,摩登女性的生活读本,精确锁定优雅女性,品位达人,气质明星,全方位关注她们的精神生活,职业发展以及生活方式;2009年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淑媛》的读者平均年龄29.5岁,25—34岁的白领女性占大多数,她们普遍受过高等教育,收入丰厚;她们是活跃、富有、心智成熟、朋友众多的现代女性;她们拥有良好教育背景,懂得享受生活;她们经济上独立,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她们既关注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也关注正在发生的时事事件,并独立思考,具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国际视野。《淑媛》致力于打造一本最值得阅读的时尚女性杂志。

书籍目录

爵士乐时代的“摇摆女郎”——一千年前的绝代风华奥斯卡影后进化论红磨坊孕育的百年风情命运里旋转的芭蕾名伶电影她力量——女性传记影片内外时尚先驱——美第奇家族的女人们无冕之后——新闻史上的那一抹玫瑰红——女律师的成长之路重塑世界——女间谍的踪迹追寻杰奎琳是怎样炼成的邦女郎——永不凋谢的花儿是准塑造了优雅精致的现代女性?——Dior新风貌六十年侧影美国海报女郎——一种战时审美主义

章节摘录

  爵士乐时代的“摇摆女郎”  如果说现在的时尚“夜店动物”是帕丽斯·希尔顿和林赛·罗韩之流,那么时光拨回到1920年代,流连爵士乐夜店的她们留着男孩般的波波短发,平胸,身着及膝裙,打扮时髦。吸烟,喝酒,约会频繁。她们夜夜笙歌,在舞场上轻舞飞扬。她们是爵士乐时代的“摇摆女郎”。  何谓“摇摆女郎”?  “摇摆女郎”这个词的英文“Flapper”原义是“刚刚学会飞的小鸟”,最早出现在1920年代的美国,指的是这一群深深影响着后世,特立独行的女性。  超短波波头,身着及膝裙,胸前挂着长串珠链,这是“摇摆女郎”们的标准造型。她们抽烟,慵懒地喝着琴酒,和舞池中的男人跳舞或者和蓝调乐手调情,混迹于灯红酒绿之间。她们享受着在爵士乐酒吧里声色犬马的每个夜晚。个性独立,嘲弄传统,她们是委靡声色的爵士乐时代的顽皮缩影,与爵士乐一起成为20年代的时尚标志。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元气未伤的美国人很是发了些横财,所谓“柯立芝繁荣”正是指的此时,及时行乐的放任乐观情绪成为时代书页下边的注脚。乡下的暴发户们颠覆着东海岸文化精英的传统审美,爵士乐几乎是挟着南方佬们进入纽约的大包小包,开始流淌在大都会里的每个角落。  于是以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约瑟夫?奥利弗为首的一群黑人乐手带着他们的小号、爵士鼓、萨克斯和一把低迷的嗓音姗姗来到,展开了20年代的颓靡序曲。钝感乐质的音符、随性而为的腔调令人甘心在音乐中微醉、摇摆、亢奋、沉沦,与这个歌舞升平的繁华时代深深共鸣。“杯中物”和“温柔乡”便成为了处于战争刚过去的20年代男人们享乐生活、放松心情的不二法宝。  或许被称为爵士乐时代的“编年史家”和“桂冠诗人”的菲茨杰拉德能够感受到这个繁华时代底下的暗流涌动,爵士乐时代的标志性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从一定程度上勾勒出那个年代的流行价值观。财富、享乐和性,都比精神与灵魂更能证明自己的存在。战争过后男性们的内心脆弱和失意惆怅在他的笔下分毫毕现。而历史的反讽就在于此,当男人们脆弱的时候,历史才让女人们有了一个出头的空间,开始了一场属于女人的解放。  “摇摆女郎”挑战传统  后代作家华纳?菲比安在谈到“摇摆女郎”时说,“她们像男孩一样,个性痞痞,甚至比男孩们有过之而无不及”。  挑战传统,是每一代先锋们乐此不疲的必修学分。“摇摆女郎”们所挑战的禁忌与教条,有一些即便在今天看来,依旧是惊世骇俗的。倘若能抛开那些有色眼镜,就会发现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这些“摇摆女郎”们将女性的活动舞台推动得更为宽广。  禁酒令  似乎政府对这样乐观颓靡的时代略有微词,而在1920年1月2日颁布了一条在当时乃至以后看来都相当可笑的法律——禁酒令。根据这项法律规定,凡是制造、售卖乃至于运输酒精含量超过0.5%以上的饮料皆属违法。自己在家里喝酒不算犯法,但与朋友共饮或举行酒宴则属违法,最高可被罚款1000美元及监禁半年。这条禁令的通过据说与家庭妇女组织的推动有巨大关系,也是20世纪初美国清教徒势力居于上风的一个证据。然而爵士时代风起,私酒行业极为盛行,干预的权力终究要在市场面前退却。而“摇摆女郎”们偷偷在袜筒里藏起酒瓶,享受着与男人一样偷饮的刺激和乐趣,与严肃刻板的家庭妇女形象千差万別,嘲笑着这个相当不人性的法令。  波波头  任何带点革命性质的事件似乎都喜爱从“头”开始。作为“摇摆女郎”标志性造型的波波头线条简单迟钝,与传统的女性发型有极大的差异。但当年这些追求精神自由的“摇摆女郎”们却十分接受。她们配合以不同卷发、烫发和染色,将波波头演绎成时尚先驱的标志。  女歌手玛丽?戈登曾在一次采访中说到,“将头发理成波波头是种心情的表达,而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妆扮头发的方式。它代表着成长、机敏、最尖端的时尚,并且是一种生命活力的表达”。当大荧幕上这些好莱坞性感偶像诸如克拉克?宝和露易丝?布鲁克们将波波头的魅力演绎得无比生动时,所有女人都面临一个严峻的选择:剪,还是不剪?  即便在1925年,围绕波波头的争论依然汹涌。传教士告诫教区居民:“理波波头的女性是不优雅的。”很多男人因妻子理了波波头而与她离婚。甚至一个大商场解雇了所有理波波头的女性员工。但当时的纽约女人们在理发店门口排长队,而店内地板上也坐满了等待剪发的女人,每天大概有2000个脑袋要求剪成波波头。这场关于头发的争论,直到1927年才不再是激烈的社会问题,此时女性发型的传统已被颠覆。  化妆  身为一个“摇摆女郎”就得化妆,而且最时髦的做法是在公共场合化妆。深色眼线、眼影、假睫毛和睫毛膏都是她们用来打造出大得像小鹿一样眼睛的必备品。再搭配上纤细的,常常化成直的或略微下垂的眉毛以及弯得像弓一样的小巧深色嘴唇,一个完美的妆容就出来了。据说这个装扮最早起源于1928年,“密丝佛陀”化妆品公司以当年推出的新系列特意为好莱坞女星克拉克?宝而创意的。  跳舞  “摇摆女郎”生来就是要跳舞的。她们是永远的爵士乐捧场客,“爵士宝贝”或者可以算是她们的另一个称呼。而因为爵士乐而发展出来的眼花缭乱的交际舞自然是她们的傍身绝技。其中起源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Charleston市并长途跋涉流传到北方的“Charleston舞”彻底赢得了“摇摆女郎”们的欢心,甚至连好莱坞影星琼?克劳馥都曾获得过“Charleston舞”的冠军。  这种黑人舞蹈,既有简单文雅、彬彬有礼的基本舞步垫底,又在其演进过程中不断添加些轻松适意的小动作——摇摆、提足,甚至还有夸张的半蹲,双手交叉及膝,不停变换手的舞蹈动作。当年有的舞场甚至会贴出告示,上书“跳Charleston舞请保持安静”。不管怎样,完全打击不了“摇摆女郎”们的热情,跳舞直到天明就是她们的真实写照。  吸烟  整个20年代,是女人吸烟逐渐普及化的时期。一战中许多女性就已经染上了吸烟的癖好,但社交界还是将此看做一个非法的行为。1921年,天鹅绒香烟首次使用了女性代言,一位穿着香奈尔套装的女士和一位吸烟的男士待在一起,广告词是,“我希望我是个男人”。此后,好莱坞女星们在银幕上手持香烟的镜头频频出现,展示着她们吞云吐雾也有增无减的性感和优雅。而后来销量一度超过“骆驼”的“好彩”牌香烟也在20年代主打女性牌,“用好彩取代甜食”,“点一支好彩,忘记甜品,保持身材”,都是对女性宣扬吸烟可以减肥的广告口号。“摇摆女郎”们的反叛情绪经此推波助澜,吸烟自不在话下。  语言  她们发明了属于自己的一套简单的语言表达。就像现在那些网络上年轻人会发明一些特別的口头禅来表达一样,当年的这些“摇摆女郎”们会称嘴为“接吻的人”,鼻子为“有嗅觉的人”,“他们”则指代“摇摆女郎”们的父母,诸如此类,与传说中的“黑话”不相上下。女人们的创新精神和语言天赋值得钦佩。  驾驶汽车  驾驶汽车不算什么,毕竟这是在工业高速发达的美国。20年代,汽车工业每年就直接间接地为370万人提供就业机会。而老牌的汽车品牌“福特”则早在20年代初期,流水线就已经可以日产汽车4000辆,每辆价格从950美元降到290美元,大多数美国人都负担得起。于是,这些20年代身着及膝裙的女郎们以自己驾驶汽车为荣,甚至愿意蹲在路边亲自换轮胎。不过,一个真正的“摇摆女郎”是以开快车而闻名的。  感情生活  一战前更多的女性还是如小说《纯真年代》所刻画的,指望一段婚姻就能托付终身。女性所有的智慧和勇气被束缚在方寸天地间,所以在捍卫自己的婚姻时,女人大多会显得老谋深算、处心积虑——怎么办呢?谁让婚姻是女性全部价值之所在。这种局面在一战后仍余威尚存,但对这群前卫的“摇摆女郎”们来说,生活可不全是“婚姻”这样简单。  战后开明社会所提倡的婚前“友谊”被这群“摇摆女郎”们给合理利用了,频繁约会成为了她们生活中的家常便饭,婚姻对她们的吸引力明显减弱,享受单身生活的乐趣才是这些“摇摆女郎”的信条。但如果确定要步入婚姻,能作为同伴一起生活和提供良好的性的男人成为了“摇摆女郎”们的结婚指标。  向“贤妻良母”生活告别的女郎们  或许因为她们的这些出位行径,“摇摆女郎”在英语中一直以放荡不羁和哗众取宠而被诟病。自然,女人们的自由是钻了时代的空子,当男人在强调着服从和秩序的时候,我们只能在家庭杂志里看见低眉顺眼的贤妻良母,而不是剧院海报上风情万种的俏佳人。  一战前的古典时代里,教师和护士是女性获得就业机会的不多途径。然而战争结束后,女人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各个领域开始看见女性的身影。演员、歌手、作家、时装设计师,女人的职业在这一时代终于多元起来。她们想要的自由不仅仅是着装,更是身体,乃至前途。作为开拓者,这些女性们大多拥有无比的智慧和勇气。虽然她们本身身为传奇却饱经坎坷,但她们踩出的那条路,却的的确确成为了女性主义者们最得意的样板。  吉尔达?菲茨杰拉德(Zelda Fitzgerald)——第一个“摇摆女郎”  她是爵士乐时代的象征人物,是著名的”爵士时代”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妻子,也以“第一个摇摆女郎”而闻名。她的名言是“我不要活着,我要爱,顺带活着”。  身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S.F.菲茨杰拉德的夫人,世人都认为吉尔达与菲茨杰拉德才子佳人,佳偶天成,可事实是吉尔达不幸早逝,成为了“摇摆女郎”中那类灵光一现就消逝的典范。  吉尔达1900年出生于阿拉巴马一个高级法官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艺术熏陶,作为南方姑娘,她自小便活泼爱动。高中时期便已经以喝酒、吸烟和同男孩约会的大胆作风为当地守旧势力所不齿,她曾经在接受报纸采访时说“我只关心男孩和游泳”,要不是她身为高院法官的老爸位高权重,她所遭受的就不仅仅是口头谴责了。吉尔达是明确以“摇摆女郎”自命的女性,连她的丈夫菲茨杰拉德都曾经说她就是“美国第一个摇摆女郎”,而且以她为缪斯创造了不少与“摇摆女郎”相关的文学作品。  对新鲜事物强烈地好奇、对情感游戏热烈地追逐、对文学艺术天才的实践使两个同属20年代的年轻人一拍即合,尽管两人分属不同的宗教信仰,而且菲茨杰拉德身为名士风流兼酗酒成性,都没能阻止他们的结合。  两人在1920年结婚,此时的菲茨杰拉德因为《人间天堂》的出版而薄有文名,收入不错,夫妻俩开始在巴黎过着纸醉金迷、夜夜笙歌的生活。吉尔达长于绘画和写作,却一直活在丈夫的才华盛名之下。她罹患精神分裂症后写的自传小说《为我留下那支华尔兹》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然而吉尔达的文学野心被菲茨杰拉德压抑为愤怒,她与法国飞行员爱德华之间短暂的罗曼史又遭到了丈夫的粗暴对待,终于导致她不到30岁就精神失常。1930年她住进精神病院,最后死于疗养院的火灾中。  当然菲茨杰拉德自己也一样,在疯狂的酗酒下疾病缠身,比吉尔达早四年离开人世。当世界将旷世名利加诸男人身上,他反而迷失了方向,而吉尔达也一直在寻找出路,却发现通向终极理想的大门依然紧闭。20年代的世界,可供女人表演的舞台永远只有那么一点。不过后世仍然有服装设计师以吉尔达?菲茨杰拉德的画作为灵感,勾勒出属于那个繁华时代的时装品味。  露易丝?布鲁克(Louise Brooks)——不朽的LuLu  1929年,露易丝?布鲁克出现在无声电影《潘多拉的魔盒》中。作为默片时代的女星,她的演艺生涯并不长,但她那厚重刘海加上齐耳短发、黑亮如漆的“钢盔头”形象却永远定格在影像中成为不朽。  《潘多拉的魔盒》是露易丝?布鲁克的代表作,事实上在此之前她不过是在好莱坞混些二三流角色的小演员。也许是命运的推手,《潘多拉的魔盒》光是选女主角就花费了两年,从千人里千挑万选的德国大导演巴布斯特最后就是相中了不知名的露易丝?布鲁克,而露易丝也不负所托,成功演绎了这部尺度大胆的《潘多拉的魔盒》里的叛逆女性露露,并且一炮而红,从此被影迷们昵称为Lulu。  《潘多拉的魔盒》虽然是默片却仍旧戏剧性十足,讲述了舞女露露追逐享乐从奢华落到毁灭的一生。这个改编自德国传奇小说的电影,尺度大胆,也因此在很多国家遭到了禁演的对待,可是越是禁演就越是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要一睹电影中露易丝是如何诠释舞女露露的放纵一生。她的名气不胫而走,她也因这部影片标志性的波波头而成为“摇摆女郎”中最为闪耀的明星。  银屏上的露露任性虚荣,一生都在乱搞男女关系。很难说是露易丝演活了露露,还是露露原本就是露易丝。镜头上的她虽然身材瘦骨嶙峋,可是在放任的态度之下却又带着一脸天真美好的神态,别有一番风情魅力。虽然是默片,却并不妨碍她在戏中将对手玩弄于股掌之间,而且居然是男女通吃。  露易丝?布鲁克是叔本华自毁主义的信徒,据说她后来的星途坎坷黯淡是因为不满自己总是被派上尤物或者妓女的角色而与派拉蒙高层闹翻。虽然远走欧洲,却并没能取得角色上的突破,于是她对电影不免灰心。在那个时代的男权想象里,女性是鸦片,是毒药,绝不可能被赋予灵魂。露易丝?布鲁克的游戏人生,正是身为“摇摆女郎”们玩世不恭的另一重表现。她们原本希望获得的东西更多,但是太高贵的理想必然会受打击,接下来的行为只能算是自我放逐。  当时派拉蒙的摄影师尤金为露易丝?布鲁克拍过一系列的照片,其中最经典的一张就是她穿着黑色洋装、手拿珍珠项链的相片,欧洲人十分中意这个形象。几年前《天使艾米丽》中,有一段仿默片的情节,黑白影像中艾米丽在自家看电视,想象自己和南丁格尔一样到处济世救人,大大眼睛的奥黛丽?托图与露露还真的有几分神似;几乎同时,西班牙导演阿尔莫多瓦的金球奖作品《对她说》里也有一段仿默片的手法,帕兹?维加出演该默片女主角,似乎是露易丝的又一次还魂记。  1987年,卡夏尔推出名为Lulu的香水,瓶身为蓝色玻璃,糖果形红色瓶盖。设计灵感来源于二三十年代的迪考艺术风格,是一种东方调花香型的香水,为的就是纪念镜头里那个永不过时的露露。  约瑟芬?贝克(Josephine Baker)——“摇摆女郎”中的麦当娜  她有色人种的身份为她带来了超乎寻常的生命力与令人敬畏的战斗力,与露易丝?布鲁克潦倒半生不同,她被海明威、休斯、毕加索、菲茨杰拉德这些艺术家们集体称誉为“黑缪斯”。  约瑟芬?贝克与同为演员的露易丝?布鲁克婉约细巧的风格截然不同。如果说露易丝?布鲁克是雪缎上引人遐思的一朵潮红的桃花,那么约瑟芬?贝克则是猩猩毡上富于侵略性的火红。  约瑟芬?贝克出生于1906年,密苏里州人。黑人的血统赋予了她天生的乐感,少女时期的她便能歌善舞,并且成功在百老汇登陆。然而约瑟芬?贝克生性敏感,20年代中期她便有感于美国对有色人种的歧视,前往欧洲演出。  一头短到露出耳根而且紧贴头皮的头发配上华丽流苏的演出装扮,在爵士乐的即兴音乐中加上大胆奔放、带有情色意味的性感舞蹈,奉行享乐的法国人看得如醉如痴。此时最引起热议的是她的行头,她将非洲的装饰特点与舞蹈融合,使她全身上下充满了异族风情,尤其是那条以人造香蕉围成的裙子令人咂舌。尽管举止装扮大胆出位,但她高超的舞蹈才华也因此获得肯定,在今天看来,她模仿动物肢体的性感舞蹈也相当地摩登。  身为“摇摆女郎”的她因为极短的头发和惹火装扮以及诱惑舞姿而成为20年代性解放的标志性人物。在私生活上,她很少与一位男性相处很长时间,而且最终选择了独立生活。从她身上很能看出些现代女性的行事做派。她的性感表演风格也对后代影响甚深,中期的“黑珍珠”黛安娜?罗斯以及新晋小天后碧昂斯,都以模仿贝克的风格为能事。  1925年,当19岁的贝克初次登上密苏里合唱团的舞台时,她大概已经规划好了今后要走的路,而她也可以说是“摇摆女郎”们稚嫩步伐的最后成熟。  海伦?凯恩(Heoen Kane)——卡通明星Beny Boop的真身  1928年海伦?凯恩因为在舞台上演舞剧时加唱了一首即兴的爵士音节歌曲“boop-boop-a-doop”而令众人惊艳。4天之后,原本寂寂无名的她登上报纸头条,薪酬也随之翻番。  她那如标签般娃娃一样可爱娇嗲的独特音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短发圆脸和小鹿一般纯洁天真的大眼睛释放出一种无辜的吸引力,“摇摆女郎”们将她引为偶像。之后大热的歌曲“I Wanna Be Loved By You”更是被60年代的性感偶像玛丽莲?梦露重新演绎。  配合独特的音色,海伦?凯恩的个人造型也偏向于俏皮可爱。30年代时插画家以她的“摇摆女郎”造型为原型创造了性感俏皮的卡通人物Betty Boop。小卷的波波头配合“摇摆女郎”们最爱的长睫毛大眼睛和小巧性感的嘴唇,再加上身着短裙服装,纯真性感,完全就是20年代“摇摆女郎”们最好的卡通代言人。  “摇摆女郎”的时尚进化论  爵士乐时代虽然一去不返,时尚界的复古之风却方兴未艾,乐此不疲地向着我们遗忘的那个年代招手。  时尚偶像Kate Moss在设计以自己名字命名的Top Shop系列服装时,忍不住搬出20年代风格的裙子来向“摇摆女郎”们致敬。而与此相称的则是席卷全球的波波短发。悉心关注一下2008年的华语娱乐圈的所有颁奖礼,几乎每一场都会有波波头出现。在代表人物露易丝?布鲁克的身上,我们几乎可以找到当今所有流行的元素,同男孩一样的短发、圆顶狭边的钟形女帽、设计简洁直身的衣着……难怪有人会惊呼,The Flapper is back!  爵士时代的“摇摆女郎”们自成一派,她们的风格鲜明独特。作家菲茨杰拉德曾这样评价1920年代的好莱坞影星琼?克劳馥:“她毫无疑问是摇摆女郎的典型范例。是那种你能在最时髦的夜店里碰到的女孩,穿着得体精致到极点,会用一种冷淡的、些微嘲讽的姿态玩耍着冰酒杯,跳起舞来却十分可人,并用她大而无辜的眼神看着你大笑不止。”  从发型、化妆再到时装,祖母级繁复拖沓的维多利亚风格已经不是摇摆女郎们的心头所爱,简洁利落却也不失优雅的设计在这个时期被发扬光大。  剪个波波头仅仅是迈出“摇摆女郎”的第一步,衣着的变化和肌肤的暴露面积成为了“摇摆女郎”们彻底与祖母们划清界限的标志。先是维多利亚时代繁复的裙裾被拋弃,宽松的棉质胸罩取代了鲸骨束身内衣。胸部大小不再重要,自然最美,而平胸在这个时候甚至成为美德,也许是因为从视觉上,平胸更适合“摇摆女郎”那一身H字型的简洁裙装。  衣服也开始由长袖慢慢演变为无袖,越来越多的肌肤开始暴露于外。尽管大家对于“摇摆女郎”们摆脱掉维多利亚时期的拖地长裙,身着及膝裙的形象印象深刻,可是裙子长度的演变其实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很多时间来建立信心,女人才敢踏出秀出她们小腿的步子。  从1918年裙子长度到小腿,再到1925年,“摇摆女郎”们终于敢让自己的裙摆刚刚在膝盖下面或是正好在膝盖处。长筒丝袜开始大范围地使用,女人的下半身衣裙进一步缩水,以前的曳地长裙开始向大腿方向退潮。女性变得越来越能随着时尚的变化而挑战自我,而外在的解放正暗合了当时年轻女性向往自由的心态。大片肌肤活色生香地跳上老爷车横行的街道,难免会让传统守旧派看不入眼。  因为拋弃了束身内衣而刻意下移的腰线,让衣服整体流露出简洁的直线条风格,却不显呆板,反而透出散漫与雅致。再配上长串的珠链,头上紧紧扣上的钟型呢帽或是羽毛装饰的发带,一个20年代的“摇摆女郎”打扮便大功告成,可以随时伴着爵士音乐跳上一段“Charleston舞”。  一本20年代的著名时尚杂志这样建议当年的女性保持身材:“最理想的体型,从时尚的角度来说,应该是如同杂技演员那样苗条的体型。一个真正柔软和强健的年轻身体没有多余的肉,既非瘦得像块木板,也不是壮得五大三粗。有个平坦的小腹是最确实的保障,无论是对健康生活还是穿衣而言。如果你有,你将生活得很好,而且穿衣服漂亮,如果没有,那就赶快办到。臀部也是一样,不用再掩饰它们自身的曲线,服装设计师们需要它们。”  既然被时尚杂志宣扬得要去拥有苗条、健美的体态,于是那些健身俱乐部在20年代十分流行,而美黑在当年也开始慢慢成为潮流……  多年之后,电影《芝加哥》又再次重现了这一段属于这群大胆奔放的“摇摆女郎”的历史,但是毕竟时代已过去,正如保罗?奥斯特在《幻影书》中写到的——“电影现在会说话了,默片里那种闪烁不定的无声表演已成为过去。不再有什么小丑,不再有什么哑剧,不再有漂亮的轻佻女郎踏着听不见的乐队节拍翩翩起舞。”  文:秦天 爱里司  平安王朝女作家  一千年前的绝代风华  日本的平安王朝,才真是一个瞬息京华、清雅如梦的时代。和绘绚烂、和歌呢哝,女子的风情都留在车外十二单衣袖的飘曳处,男子的雅趣都藏在写给美人的诗句间。这个时代的一切都充斥着日本式的寂美,而从其中款款走出的紫式部、清少纳言以及和泉式部等一大批宫廷才女又以她们领衔的“王朝女流文学”给她们的时代留下了最闪耀的一笔!也许在千年之后的今天,当年的窈窕伊人早已湮没,当时的樱花胜景早已零落,但那些记载在女作家们文字间的山河岁月却仍在静吐芳华,宛如碎镜之月、奔浪之影……  平安时代 樱花王朝  公元794年,日本桓武天皇把都城从长冈迁到山背国的葛野,改称平安京(即今天的京都)。从此时开始到镰仓幕府建立的四百年间,史称“平安时代”。这是一个唱着和歌、淋着樱花雨读物语和散文的时代,也是一个要在那些王朝女作家笔下去寻找的时代。  作为普通人,也许并不清楚“平安时代”的具体起止时间,但我们绝不会忘记电影《千年之恋》中那个华美得让人哭泣的世界。事实上,除了有这样美不胜收的外表,平安时代也是日本天皇势力和古代文学发展的顶峰。特别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以日记、物语和各种散文形式为代表的日本女流文学,更是成为与这个时代交相辉映的瑰宝。而这一大批王朝女作家的涌现又跟当时的社会环境、女性地位和文化风气有着无可断绝的联系。  这时的日本,逐渐从对中国盛唐文化的崇拜与学习中转变过来,开始了自己独立的国风文化复兴。从9世纪中叶开始,虽然男人在写文章或公文时仍要使用汉字,但平假名和片假名的使用已经开始普及。其中由汉字草书体而形成的平假名成为日本女人的专属文字,她们用它自由地写下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便大大促进了日本和歌文化的盛行。那时候,和歌在以女性为中心的聚会中“茁壮成长”,不少文学才女都在作和歌方面颇有建树,不经意间就能吟出叫人口齿噙香的好句来。而贵族男子为了表现风雅,也在这方面暗下工夫,就连向心上人求婚,也得先献上自己作的爱之和歌呢!至于绘画方面,线条柔和、色彩富丽的大和绘逐步占据了统治地位,那些勾画在屏风上的细腻人物,仿佛都能看出其衣裙上沉淀的金子来。  “精贵”的世界  当然,这样美得一碰即碎的生活也不是人人都能享有。在平安时代的日本,若想挤进那片瑰丽的樱花烟云中去,你还得对着镜子问一问:“我是贵族吗?”  在平安京宫廷内,只有大约二十人的公卿和将近百人的“殿上人”(能在天皇日常居住的清凉殿上伺候的人)才算得上是上流贵族阶层,官位列一至三品,四五品官员算中等贵族,六品以下的便是下层贵族了。而号称“平安王朝三才媛”的紫式部、清少纳言和和泉式部就都是中下层贵族的女儿,正是这样的贵族身份,再加上自身耀眼的才华,才使得她们有了入宫服侍皇后的资格。  那时候,平安朝官僚的总数大概1万人,加上家族人等也不过4万,在彼时总人口600万的日本可谓“稀有品种”。然而即使是贵族之间,为了享有更大的特权,竞争也相当激烈。同时,在服饰、税金和爵位继承方面,不同等级贵族的待遇也大相径庭。对于普通的“平安大众”来说,只是从交通工具上,都能分辨出车主的身份,而其中最有看头的又是那些女官搭乘的“出车”,这些养在深宫人未识的女人们总是故意将自己十二单(平安时代贵族女子穿着的正式服装)的袖口和下摆露在车的垂帘外,让民众们尽情去猜想那车内的主人到底是怎样的贵美人,这恰好也是塑造平安女性美的一大法宝。  锻造平安之美  在世界女性服装史上跟欧洲大蓬裙和中国唐装并列前三的日本十二单,剪裁宽松又讲求重叠,无法展现女性婀娜的身体线条,于是平安美人们就只得在其袖口、下摆和颜色上下工夫,以刺绣、螺钿和配色等手段来彰显自己的品位与才气。对这种“平安美”的描绘也是所有王朝女作家们都乐于施以大笔墨的,就连古板的紫式部也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了不少 “斗美”的桥段。一次典礼上,女官们都想在服装上争个高下,费尽心思地在衣服袖口上加些刺绣花边,而“有的女官把银箔压成白绫模样,涂在扇面上做银泥,为的是表现出深山积雪明月高悬的意境。结果是扇面闪闪发光,反而看不清上面的图案……竟像是挂了一排镜子”。再加上平安时代的贵族女人几乎终身都生活在垂帘、屏风这样的小空间内,不能轻易让人看到长相,因此露在牛车外的衣袖或散在屏风外的长发就等于是女人身体的一部分。所谓酒喝微醺、花看半开、月未满圆,手持一把小绢扇掩面笑语而来的美人们,才正是那个时代的撩人之处。殊不知,写得一手绝妙美文的清少纳言就因自己一头稀疏还带点自然卷的头发而自卑了整个青春期呢。  那时的贵族阶层一边过着寄生虫般的生活,一边也充当着平安文化的薪传者。可以说,几乎这个时代所有的文化都滋生于贵族阶层,所以平安时代的文化又被称为“贵族王朝文化”,就连现在的日本老百姓也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这些贵族,恐怕也就没有所谓的日本传统文化了。而在这其中不得不提到的则是摄政全盛时代的代表人物——藤原道长。所谓摄政,即是代替年幼的天皇或女帝执政的官职,藤原道长则将这种权力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他的四个女儿全部都嫁到宫中当了皇后,让道长自己都不自觉地唱道:此世即吾世,如月满无缺。同时,爱好文学的道长又是一个慧眼独具且慷慨无边的伯乐,正是他的支持才使得大批王朝女作家们得以和那个时代相互映照。而用现代的眼光看来,藤原道长就是这些顶级的文学女流的“后台老板”,大名鼎鼎的紫式部和和泉式部也先后当过道长的大女儿、一条天皇的皇后彰子的女官。至于清少纳言,则是一条天皇另一位皇后、道长的侄女定子的女官,她竟还曾因与道长大人传出绯闻而被迫辞职归家,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她写就了闻名遐迩的《枕草子》。而日本历史小说鼻祖《荣花物语》的作者赤染卫门,则干脆直接以道长作为自己故事的男主角了。  平安王朝“三才媛”  所谓时代的产物,不是一个一个出现的,而是一拨一拨出来的,日本平安王朝的才媛作女就是这么个文化现象。大名鼎鼎的紫式部、开女性日记文学之先河的藤原道纲母、写就日本随笔散文鼻祖《枕草子》的清少纳言、能作“天下第一和歌”的和泉式部与第一部日本历史小说的作者赤染卫门,再加上后来的菅原孝标女,都是以笔墨写真情的女作家。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婉与真纯造就了“平安女性文学”这块日本文学史上的瑰宝。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紫式部、清少纳言与和泉式部这三位平安王朝的“三才媛”。  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清少纳言的《枕草子》与和泉式部的《和泉式部日记》作为日本平安时代的三部女性文学代表作,即使是在千年后的今天仍然是许多东方女性的枕边书,同时这三部作品也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不断地重译、出版着。当年周作人先生就对《枕草子》情有独钟,而林文月译本的《和泉式部日记》则是国内公认的“最美版本”,至于《源氏物语》,作为一本元典性的作品与《圣经》、《红楼梦》一样在世界范围内拥有无数版本。而进入新世纪之后,由叶谓渠先生主编的“东瀛美文之旅”系列丛书中也再次重译了这三部经典,是为对那个逝去的华丽时代的致敬!  紫式部《源氏物语》中的光华浮世  作为日本史上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的紫式部并不姓紫,“式部”也仅是因其入宫侍奉皇后藤原彰子,基于彼时宫中女官皆以父兄官衔为名的时尚,“式部”便渐渐替代了她的本名。《源氏物语》诞生后,人们将书中女主角紫姬的“紫”字冠于“式部”之前,至此,“紫式部”这个名字成了日本文学史上一枚不可替代也无法超越的符号。  ……

媒体关注与评论

  知性魅力,幸福人生。  ——著名主持人,阳光媒体集团主席  杨澜  这本书是从《淑媛》的“女人地理”栏目结集而来,与其说是女人的“地理”不如说是女人的“历史”,展现了现代女性心灵成长的精彩历程。  ——著名心灵畅销书作家  张德芬  如果你想风平浪静地生活,不要打开这本书,文中的荷尔蒙会让你把持不住。不过,看完这本书,你会明白,把持住,光荣,把持不住,也光荣,与此同时,你将和下面这些熠熠生辉的名字交换人生:吉尔达?菲茨杰拉德。露易丝?布鲁克斯。约瑟芬?贝克。紫式部。清少纳言。和泉式部。安娜?巴甫洛娃。玛戈?芳婷。嘉里娜?乌兰诺娃……  ——著名影评人,专栏作家  毛尖

编辑推荐

  她们风华绝代,她们特立独行。她们是男人的缪斯,女人的偶像。中国第一本高尚女性时尚生活周刊——《淑媛》精品栏目“女人地理”华丽奉献。倾情穿越漫漫时间长廊,精心铭刻历史烟云中的芳踪倩影,献给知性、富足、摩登的你。杨澜 张德芬 毛尖 联合推荐。  1.《瞧这些女人(淑媛女人地理精品集2)》乃中国第一本高尚女性时尚生活周刊——《淑媛》的金牌栏目“女人地理”的14篇文章组成的精品集,每篇文章约1万字,集中呈现某一类女性在历史上的足迹与荣光。作者以细腻感性的文字续写传奇女性的不凡经历,能够吸引可望引起共鸣的都市女性。  2.《淑媛》作为国内第一本女性时尚周刊,其女性读者定位为“知性,富足,摩登”,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的白领女性读者,而且“女人地理”栏目以其深厚的人文历史涵养以及相应的传奇性而广为读者称道,编者是花了大工夫经营这一栏目的。入选这一栏目的文章在主题、定位、格调、文笔上都具有相当明显的“女人地理”栏目特征,这在女性时尚类杂志里是出类拔萃的。而本书所选的文章,作为这一栏目的第一本选集,更是精挑细选,荟萃了14篇优秀的文章。  3.《瞧这些女人(淑媛女人地理精品集2)》所选文章在杂志刊出时即配发了大量精美恰切的图片,结集成书时基本保留了精华类图片,再加上美轮美奂的书籍版式编排,全四色(彩色)印刷以及优质的纸张,效果绝佳。  4.《瞧这些女人(淑媛女人地理精品集2)》第一辑出版后,即以时尚厚重的话题以及精美的装帧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好评不断。本辑风格对于上辑既有延续亦有突破,话题更为丰富,内涵更为深厚,视野更为广阔,文笔更加精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瞧,这些女人!(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条)

 
 

  •   这本书介绍了没有被历史遗忘的名媛们,用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感染着现在的人们;展示了特殊历史时期下女性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她们的人生丰富多彩,她们经历过世界的跌宕变化,她们能够享受最好的,也能够承受最差的,虽然那些美好的往事不会再回来,但不受时间空间阻隔的美,在这个时代散发出永恒的魅力。这本书可以给现在都市很多女性好多启示,可以教会大家既要有享受最好的,雅瑶做好享受最差的准备,这些名媛们可以,我们也一样可以,十分好看的一本书,建议大家多读读,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值得一看!赞一个!
  •   每篇内容不多,但都能大致了解。挺丰富的,给同为女人的我一个参考!
  •   很喜欢这本书,纸张以及设计都很好看。第二本这系列的书了,可以增强女人的内心
  •   我在书店一眼就喜欢上了这本书,空闲时,临睡时,读几页,让你感受到这些女人内心强大的力量。
  •   大开眼界,尤其是对西方女性和日本女性,看到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女性的地位和心理的各种变化。
  •   想买这本书很久了,昨天终于决定在当当网上买,今天下午就收到了,到货速度很快,我是第一次在当当网上买书,书是新的,还没拆封,和我在书店里看到的一样。
  •   这才是完整的人生
  •   第一集很不错 买了第二集 感觉不如上一集
  •   给朋友买的 她原来那本被人借了 一去不复返 所以在她生日时买了本给她 希望她喜欢啦
  •   收到,感觉对不起这个价位,38块多,偏贵的书。
  •   作为休闲书籍 不错 就像看八卦一样 希望有所收获
  •   所以把系列二三集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