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海之雨

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吉娜·B.那海  页数:304  字数:230000  译者:邱仪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雅阿思是一个丧失听觉的犹太少女,用她敏感而又充满魔力的目光审视着她母亲的    婚姻。那是个飘着雨滴和茉莉清香的春天早晨,她俊美尊贵如王子的父亲,遇见了贫贱如灰姑娘的母亲,于是,这造成了一切悲剧的起源。    母亲巴哈尔出身于底层犹太家庭,十六岁那年嫁给了德黑兰富商的小儿子奥米德。然而在他们结婚之前,父亲便爱上了名媛尼娅兹。接下来的情形便是母亲巴哈尔认为自己拥有了一生的好运,虚荣且虚伪地生活在幻影和梦想中,父亲则一直沉迷在追求尼娅兹的狂热中,直到他最终抛弃了她们……    雅阿思看到了一切真相和命运的昭示,但一直保持沉默,直到一场大火之后,在飞舞的灵魂中,她要告诉母亲一切的开始和结局……

作者简介

吉娜·B.那海(Gina B Nahai)
  出生于伊朗,在美国和瑞士接受教育,当代西方最具实实力的小说作家代表作有《孔雀哀鸣》(cry of thePeacock)、《信仰大道上的月光》(Mooni Ofiton the Avenue of Faith)等曾负责为美国国防部研究伊朗政治,经常就伊朗犹太人历史和流亡

章节摘录

  我母亲——名叫巴哈尔,意为“春天”——所具有的那种脑瓜对有常识的人来说没有任何用处:她怎么都学不会加法,搞不明白哪怕是最基本的科学原理,然而却声称自己想上大学,想当一名教师——一名中学教师,教授诗歌、文学以及所有那些只有无所事事的男人和不正经的女人才会感兴趣的科目。巴哈尔读的书里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她却把他们当成是真实的;她收集美国电影明星的照片,煞有介事地学习他们私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她谈起斯宾塞·屈赛来好像他就是隔壁邻居;对格蕾丝·凯利与摩纳哥国王的婚礼额手称庆,好像这种好事也会有一亿分之一的希望降临在自己或是她认识的某个人头上。而且,巴哈尔事实上就坚信自己将来一定会嫁给一个“有钱有势的男人”——“一个富人,声名显赫,举足轻重,人人都知晓并仰慕。”她一本正经地对朋友和家人如此解释道。她从没想过“有钱有势的男人”是不会娶那些住在离德黑兰犹太人贫民窟只隔一个街区,来自居鲁士大街,除了对自己的孩子(如果她们幸运的话)不会对任何人产生“影响力”的女孩的。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她与“歌剧演员”相处甚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理解他的幻想,并把这些幻想当做好像是早晨才刚刚发生过的真实事件来对待的原因吧。  在整个学年里,巴哈尔把吃午餐的钱都花在了从街上孤儿那里买来的口香糖和罗望子果上。她也买彩票——尽管父母三令五申禁止她这么做——因为,毫无疑问,她肯定能碰巧买到一张彩票中个几百万。到时你只消看看晚报就什么都明白了,他们甚至会把她在空中挥舞彩票的照片印在上面,让整个世界来见证:唉,你们这些人哪,缺乏信念哟。她会把报纸拿到学校,给她的朋友安吉、尔看,她们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同桌。  安吉尔没日没夜地学习,她不认为自己能嫁得出去,更不用说嫁给王子了。像巴哈尔一样,她也打算上大学,当名中学教师,离开居鲁士大街,以超越自己家庭目前的社会地位,但她也知道这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并准备为此做出必要的牺牲。与巴哈尔不同,她决不会把时间浪费在电影院或者放学后故意绕远路以便能路过男校。她来自于那种犹太家庭——自从沙理扎在全国各个省市都划出了犹太贫民窟后,其他许多犹太人都这样——他们并不刻意回避自己的犹太人身份,因为他们已经厌倦了被整个世界轻视的滋味。正因为这些原因,巴哈尔的父母同意女儿与安吉尔交往,还允许她去安吉尔家拜访了几次。除此之外,他们对巴哈尔管得很紧,担忧她那过分的乐观主义,因为他们知道那必然会导致失望:他们也曾年轻过,也曾希望过,看看那给他们带来的都是些什么吧——父亲曾梦想当一名拉比,但他非常清楚一个人必须得生下来就注定要干这份工作才行,因为你必须要从父母处继承其荣誉以及别人对他们的敬重;而母亲呢,深爱死去的儿子,曾信任贾迪德·艾尔·伊斯兰,曾坚信“歌剧演员”会有出息。看看那给他们带来的都是些什么吧!  但是巴哈尔还是不断地对别人说他们都错了,他们根本不知道她的想法,她的想法就是她这一辈子一定要做出一番大事业来,要嫁给一位大人物,要有巨大的影响力,她决不会放弃,决不会停歇,决不会从这条命中注定要追寻的道路上退缩,直到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一切。  这时她遇见了我父亲。  ……

编辑推荐

  吉娜·B.那海,出生于伊朗,在美国和瑞士接受教育,当代西方最有实力的小说作家。代表作有《孔雀哀鸣》、《信仰大道上的月光》等。作品格局壮阔,笔触富丽,却又私密动人。曾负责为美国国防部研究伊朗政治,经常就伊朗犹太人历史和流亡主题发表演讲。   《里海之雨》是吉娜·B.那海的第四部作品,通过一个逐渐丧失听力的犹太女孩,来审视伊斯兰革命前夕的繁荣伊朗,并处理了“我们如何面对失落”这个萦绕她心头多年的问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里海之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看完《信仰大道上的月光》后追着买的,果然一样地好。里面还提到《月光》里被盗贼鬼魂偷光的房子呢,莞尔一笑。书里贯穿的忧愁那么细腻,娓娓道来,比那些被编辑高度包装鼓吹的书好上不知道多少倍!希望再多引进些那海的书!
  •      种族、性别和等级带来的悲剧性冲突,这些主题曾出现在所有民族文学题材中。尤其是在不同种族文化板块交接的地带(例如中东地区),因政治的敏感性、文化的复杂性和冲突的严重性,而被全世界高度关注。随着种族冲突、殖民文化和性别政治等现代时髦理论的崛起,在这类地区,新一代的作家以其思考的深度、涉及面的广度,身临其境的原生态描写和独特的异域色彩,日益被纳入了大众视野,引发人们的高度关注。远的如2001年诺贝尔文华奖得主维•苏•奈保尔,2003年捧走诺奖的南非作家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2006年的诺奖颁给了土耳其作家帕慕克,近的像风靡全球的《追风筝的人》一书作者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以及刚刚走红大陆的《伊斯坦布尔的幸福》一书作者李凡利纳。从这些来自第三世界地域的作家身上,我们发现他们之所以能够进入大众视野,中东地区的局势动荡、人们对这一地区的高度关注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更多的还是由于文学奖项的单纯性带动,作家本人的移民性质。在类似于诺奖这样的大奖项下,人们的注意力自然被吸引,被聚焦,投射在其身上。而对于更多的本土作家来说,没有世界性文学奖的惠顾,就没那么幸运了。在这些新生代作家当中,女作家就是其中值得关注的一位。
      吉娜•B•那海出生于伊朗一个犹太家庭,幼年在美国和瑞士接受教育,她之前的作品《信仰大道上的月光》被一些评论家认为甚至可以媲美于马尔克斯。她曾负责为美国国防部研究伊朗政治,经常就伊朗犹太人历史和流亡主题发表演讲。中东底层社会的生活写实、以及犹太人和穆斯林的种族矛盾,也多反应在她的创作中。然而,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她更为关注被封闭在极端道德的普遍压抑下的伊朗犹太女性,她们深埋在心底的欲望和诉求、她们的苦难命运和顽强反抗,吉娜用清新优美的笔触为我们描绘的,却是令人绝望的现实。
      因此,《里海之雨》可以被看成是一部关于中东犹太女性苦难和绝望的佳作。小说的一开始就以一个小女孩雅阿思的视角与口吻讲述了她父母的婚姻。那是个春天早晨,她俊美尊贵如王子的父亲奥米德遇见了贫贱如灰姑娘的母亲巴哈尔,于是童话落在大地上,变成了悲剧的现实。我们曾在《追风筝的人》、《伊斯坦布尔的幸福》中反复遭遇的主题再次出现了:耻辱成为一个核心词语。在小说的语境下,耻辱不是与道德相对应,而是围绕着等级、种族和特权所造成的意识形态压迫。雅阿思的父母对森严等级的逾越引发了一系列的家庭悲剧。巴哈尔出身于底层犹太家庭,而奥米德是一代富商的儿子。在他们结婚之前,父亲邂逅名媛尼娅兹,从此陷入了对其迷恋而不可自拔。母亲认为自己拥有了一生的好运,虚伪地生活在家庭幸福的幻影中。还是女孩的雅阿思在渐失听力的情况下,用她敏感而又充满魔力的目光审视父母亲的婚姻,看到了一切真相和命运的昭示后,她在绝望中点燃住宅,浴火重生。
      小说以抗争为开始,以绝望告终。期间宿命、道德、耻辱等主题始终弥漫于全书。奥米德坚持要和来自底层的少女结婚,以试图来反抗来自家庭的压力,但反抗的结局却是陷入对美艳女人的肉欲不可自拔,并以此幻想自己成功地战胜了那个阶层的主流价值观,最后不惜抛弃妻子女儿流亡他国;巴哈尔从一个有着自我意识的少女,渐渐被来自等级、特权和性别意识形态的巨大压力所击溃,于是生活在伪装起来的坚强和幻想中,不愿面对婚姻的失败和自己被抛弃的命运,并将自己被扭曲的希望的期待全部寄托在唯一的女儿身上;女儿雅阿思从小生活在众人的异样注视下,因为耻辱与生俱来,摆脱不掉,它像一个毒瘤一样纠缠着雅阿思,她目睹了母亲的绝望和父亲的无情。她知道耻辱就在自己的血液里,一半来自母亲的血液。为了不成为弱者,她居然选择欺骗母亲,期望同父亲一同离开,最后却失去了一切。在极端道德保守的环境中,女人注定别无选择,她的同名词就是耻辱。同样是逾越,男人可以以此来洗刷自己的道德污点,而女人必须默默承担起它留下所有的罪名,哪怕这是男人一时任性造成的后果。巴哈尔和雅阿思,她们悲伤而绝望的面容正是数千年来这一地区无数女性被压抑被窒息的真实写照,没有人能够听见她们心底的呐喊。《里海之雨》的结尾非常优美,吉娜以诗一般的语言描述在大火中的雅阿思,如何看见了碧绿的里海之水化为雨滴,落在金黄的麦田上,屋顶上,大街上。然而,越是其优美,越显示其悲伤。在泪水中获得重生的女人们,通往自由的道路何其漫长。《里海之雨》正是一部为中东地区底层女性吟诵的杜诺伊哀歌,美丽而沉重。
      
      
  •   一本充斥着“孤独”的书,既凄美又绝望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