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04-01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朱锷 页数:398 字数:18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缘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贝贝特在2010年出版我的一些文字集,《消解设计的界限》是第一本,于此我觉到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对于设计,设计史到底能告诉我们些什么,不是我关心的主题。我在意的是:充满了活力和变化的设计师本身,向我们传达了怎样的时代信息,以及这样的时代中又蕴涵着怎样的文化张力。“击空”好的设计师,必先是明眼达人。设计的学习,始于磨炼眼力和眼界的修行,所见所闻所行积累到能让自己双眼清明,妙劣自能旱早了然于心。“好设计”必是“无设计”,何谓“无设计”?心外无设计,即“心设计”:想设计做设计时,不基于设计的技巧技法,而先做“心思”梳理,说起来容易,修行起来却是刻苦的工夫。就日本文化来说,对本土传统的改造和对外来因素的吸收贯穿其整个发展过程,日本文化史就是吸收外来文化并使之日本化的历史。
内容概要
EDGE是一本以三个月为周期的mook,EDGEqS,导的是:常用设计。常用设计,我们把它的英文命名为“long life DESIGN”,带有生生不息的意思。 常用设计追求回到生活原点,重新审视我们周遭和生活相关的设计。以最平易的方式来探讨设计在生活中的本质和内涵。 奋力向前创新设计自然是一种创造,但能退回到原点重新出发更是一种创造。 从常用设计的角度来思考设计到底是什么,会促使我们在面对各种变化的时候,自觉地把纷杂、缭乱、五彩的东西还原到一个永恒的生活起点来重新审视,常用设计传达的信息,并不是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来吸引人们的注意,而是要渗透到人的生活当中去,成为人们生活习惯的一部分。这样传达的信息是最成熟、最有力的?这个目标需要思路清晰、表达简洁的设计方式来实现。 常用设计倡导的是从生活中发现新问题。我们的生活环境本来就是由具体生活细节构成的,它所走向的前方就是生活意识和科学技术一体化的未来。
作者简介
平面设计师,策展人,一九六八年出生于杭州,一九九○年赴日。一九九八年在东京,二○○一年在北京分别成立朱锷设计事务所至今。
作为设计师,主持了“日中国民交流年”、“纽约中国中心”、“杭州形象”、“坐观山”等多项中国及日本重要项目的平面设计。
作为策展人,一九九八年在杭州为中国美术学院策划了“日本设计巨匠田中一光的设计世界展”,二○○○年在北京为日本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策划了“日本海报设计的流变展”,二○○六年在北京为中国美术馆策划了迎奥运主题的“中国美术馆国际设计邀请展”,二○○八年四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为中国对外人民友好协会策划了“建筑建筑—— 隈研吾二○○八中国展”,二○○八年十月在北京798 为日本无印良品株式会社策划了“MUJI 无印良品二○○八中国首展”。
二○○○至二○○三年间策划编著出版了《视觉语言丛书》一百种一百六十册。二○○六年至今陆续策划翻译出版了“设计白皮书”:《设计中的设计》、《负建筑》、《十宅论》、《建筑建筑》、《白》、《设计的觉醒》,二○一○年担任EDGEmook 主编。
书籍目录
序 消解设计的界限三宅一生:制作进行时隈研吾:与自然同行深泽直人:站在平淡的极致处原研哉:为什么“白”佐藤可士和:我的品牌整理术后记 从色彩看中国人的衣食住
章节摘录
插图:朱锷:日语则刚好相反,虽然日本和中国一样,也都使用汉字,但是语言系统的差异则非常明显。隈研吾:在日语中,一种叫做平假名的部首被使用在汉字构造上来创造出多层结构,平假名多被用来表记虚词和动词,日语遵循这种多层结构,日语的这种系统被称作结构和修饰语,它和建筑中的多层结构非常相像。朱锷:日语系统的优点是可以通过添加片假名来传达语言的细微变化,这个优点同时也是个缺点,因为层层相叠的重层数量过多,使得人在使用它的过程中会无意识地忘记结构本身的存在。隈研吾:过于注重细微变化的传达方式是脆弱的。缺乏在情感上感动或说服别人的力量,日语有时候会陷入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有些日本人意识到了日语的这一瑕疵。他们通过努力持续阅读汉语来避免忘记日语的精髓,这也是为什么对日本的知识分子来说,学习汉语很有必要。在建筑上,忽略结构是建筑设计上的致命弱点。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日本没有改变向中国学习的态度,在日本建筑史中,曾经有几次,中国的建筑风格被采用,从而革新了薄弱的日本建筑。但这种关系在二十世纪的时候结束了。一种和东方完全不同的西方语言和建筑系统摧毁了日本和中国间的关系。结构和外层之间定义的争论也被西方的语言和建筑系统风暴吹得无影无踪。我希望重建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间的沟通关系,我希望,至少通过我自身的努力,把从中国发展出来的建筑思维方式和日本培养出的特殊的技能和轻型外层相融合,为了完成我自己的这个愿望,我努力在自己的建筑中体现和谐。中国和日本的建筑都有悠久的历史,其丰富的内涵是西方建筑学永远无法融会贯通的。比方说“竹屋”,在那个空间,外层与结构相冲突的事例不会发生。人们会感觉好像身处一个竹林中,每个物体既是结构也是外层。这时,我们可以同时比较英语、汉语和日语这三种语言,就会发现英语是很灵活的,它的语言元素既是结构也是表层,在结构和表层之间做到了很好的平衡,系统稳定同时不乏趣味性。
后记
和日本的这些设计师不断地聊天谈论设计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作为中国设计师,我自己所站的位置、我所面对的环境、我所呼吸的文化传承到底是什么样,这是我所必须要直面的。把一边聊天一边在自己脑子里反思的点点滴滴略略做了整理,也算是个心得,且作后记录于此。中国人的衣食住和木材共存,法国服装设计师christian Dior到中国访问时,首先最想做的是欣赏中国京剧,对京剧艺术之美感叹不已,特别是中国京剧走步的动作,给人以无限空间之感。中国京剧之所以具有如此魅力的原因是京剧舞台构造,前、左、右三方敞开。中国人对木材的执著超过世界上其他任何民族。中国人衣食住的自然观是在和木材的亲密中培育起来的。京剧的装束以及色彩都和木材保持着一种谐调感。从中国的庙宇佛堂到传统民居建筑都是一种木质造型美的体现。日本普通平民的传统衣装一般都是藏蓝碎白点花纹或蓝白色条纹布,蓝色系的多。江户时代,穿“深蓝色”服装的武士被蔑称为土包子武士。因这种“深蓝色”容易染色,而且不容易褪色,这种廉价的染料用在田地里栽培的蓝草叶子便可制成。蓝系统是普通大众的颜色。相反,显示高贵的颜色依民族和国家不同而有很大不同。在欧洲,白色和蓝色被看做高贵的颜色,前苏联尊重的是红色。在日本,和红色相比白色更显得高贵。在大唐时代的中国,朱色被作为皇族的颜色禁止一般人使用,还有紫色。唐代把官员的官位分为五品,其官品以朱、紫、黄、蓝、黑五色表示,“大红大紫”这个成语就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意思是要是能穿上红色和紫色衣服的话,就有权、有势、有财了。僧侣的地位由衣服的颜色而定,从上往下的顺序为紫、红、蓝、黄、绿、白,这是紫色为高贵色的另一例子。日本的相扑力士,至今还是只有最高级横纲力士才允许围紫色饰带上场。
编辑推荐
《消解设计的界限》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