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白睿文 页数:177 译者:连城
Tag标签:无
前言
就像1990年代后期许多中国观众一样,最初,我是通过一系列低画质的盗版而接触到贾樟柯的作品的。这些盗版被烧录成VCD,VCD在DVD被广泛引入之前的那些年里,在中国极为流行。贾樟柯的电影,不像大多数的VCD装在相当于标准双CD的塑料珠宝盒里,通常是装在一个薄薄的棕色牛皮纸袋里——而且不会出现在货架上,你必须向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经营流行文化走私品而“知晓内幕”的音像店询问才能找得到它们。对大多数中国观众而言,在这类遍布中国城市的隐蔽音像店中出售的小小棕色袋装盗版VCD,是他们能够看到贾樟柯或同代导演作品——至少是更边缘的作品——的唯一方式。然而,在西方,贾樟柯的电影市场则迥异于此。
内容概要
《小武》(1997)、《站台》(2000)和《任逍遥》(2002)构成了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代表了他对当代中国电影的重要贡献。这些电影把背景设定于贾樟柯的家乡山西省,突出表现了边缘个体在急速变化的当代中国所面临的困境和挣扎。《小武》讲述一个扒手同朋友、家庭和女朋友关系的崩塌。通常被视为贾樟柯最具野心的作品《站台》,是一部史诗叙事,见证了中国喧嚣的1980年代和激进的变化。第三部电影《任逍遥》则继续了他对变化中的中国的思考。 白睿文对这三部电影进行了深度研究,认为其野心是重新检视卷入急剧社会、文化和经济变化的乡镇中国的变迁和命运命运。本书的核心是对每部电影的一连串细读;透过这种细读,白睿文梳理出它们的核心叙事主题,强调了贾樟柯对剪辑、电影语言和场面调度的运用。他特别关注互文性以及这些破坏与变化、停滞与运动、政治与流行文化的冲突协商、寻找故乡等核心主题在... (展开全部) 《小武》(1997)、《站台》(2000)和《任逍遥》(2002)构成了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代表了他对当代中国电影的重要贡献。这些电影把背景设定于贾樟柯的家乡山西省,突出表现了边缘个体在急速变化的当代中国所面临的困境和挣扎。《小武》讲述一个扒手同朋友、家庭和女朋友关系的崩塌。通常被视为贾樟柯最具野心的作品《站台》,是一部史诗叙事,见证了中国喧嚣的1980年代和激进的变化。第三部电影《任逍遥》则继续了他对变化中的中国的思考。 白睿文对这三部电影进行了深度研究,认为其野心是重新检视卷入急剧社会、文化和经济变化的乡镇中国的变迁和命运命运。本书的核心是对每部电影的一连串细读;透过这种细读,白睿文梳理出它们的核心叙事主题,强调了贾樟柯对剪辑、电影语言和场面调度的运用。他特别关注互文性以及这些破坏与变化、停滞与运动、政治与流行文化的冲突协商、寻找故乡等核心主题在贾樟柯作品中的地位。
作者简介
白睿文(Michael Berry),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当代中国文化研究副教授。著有《光影言语:当代华语片导演访谈录》(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05,台湾麦田2007,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痛史: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的历史创伤》(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08,台湾麦田2010)。译作包括王安忆《长恨歌》(2008)、余华《活着》(2004)、叶兆言《一九三七年的爱情》(2002)、张大春《野孩子》和《我妹妹》(2000)。
连城,公司职员,影迷,尤嗜日本电影。
书籍目录
回到家的感觉(中文版序)鸣谢序言第一章 序曲:乡关何处第二章 小武 朋友、情人和家庭 文学与电影的互文串连 反思革命第三章 站台 开向韶山的最后一列火车 日常暴力和通俗历史 在社会主义的残留和改革的阵痛之间 站台和城墙第四章 任逍遥 金钱本色 流行文化和后现代拼贴 无处可去第五章 尾声:从故乡到世界第六章 附录:与贾樟柯对话演职员表参考文献乡愁的诗学(译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电影的停滞不动的策略的另一关键所在,是通过对传统上与旅行相连的交通工具和场所的延伸性运用而揭示出来,现在所有这一切转化成了完全不动的标志,所有的移动都被取消了。在这些场所中,公共汽车站候车室变成了舞厅,公共汽车变成了餐厅。这种空间转变使以前的公共运输中心和交通工具变成翻新的为资本主义经济服务的赚钱工具,这并不只出现于贾樟柯的电影中(张艺谋的悲喜剧《幸福时光》[2000],也描述了一辆被抛弃的运输卡车变成情人旅馆的变化)。然而,在这里,被抛弃的交通工具和以前的运输空间变成了电影中大多数主要行为所发生的中央舞台,并构成了场面调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我们不应当忘记这些空间和交通工具在《公共场所》这部催生了《任逍遥》创作灵感的纪录片中的重要性,这部纪录片同样延伸性地运用了公共汽车候车室和公共汽车。正如平日留意到的,不同人物之间的大多数关键动作发生于这些破烂的交通工具上——巧巧和小济的“第一次接吻”发生于一辆小面包车的后座,乔三和巧巧最后的吵架发生于一辆被改装的公共汽车上,而圆圆和斌斌最后的分手发生于一个被改装过的公共汽车站候车室。
后记
我看贾樟柯电影的时间比较晚。第一波的浪潮,也就是本书开篇白睿文先生提到通过翻版VCD或参加酒吧、学校的放映会看《小武》的经历,我并没有遇上。第一次看他的作品,应该是故乡三部曲最早的盗版DVD出来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站台》最初的盗版DVD,全部的内容都压缩在一张D5上,结果因为容量不够,结尾的影像竟然没法上去,只有音轨,结果看得很郁闷。后来,故乡三部曲的盗版DVD洗了好几次,自己也跟着买了几回。一来是想看到画质更高的影像,二来是关注其中的花絮内容,也无非是对贾樟柯的访谈。我对贾樟柯作品的历程,和大多数中国影迷一样,最初是对《小武》的惊艳,然后沉迷于《站台》,再以后是《任逍遥》,之后是《世界》《三峡好人》及《二十四城记》,《小山回家》和他的系列纪录片则是以后的事。对贾樟柯电影的评论,网上网下已经铺天盖地,值得留意的是许多人称贾樟柯为影像诗人或提到他电影的诗意表现,比如达德利·安德鲁就说“贾樟柯是一个诗人”,还有论者认为贾樟柯诗意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
编辑推荐
《乡关何处·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