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蒋勋 页数:279 字数:15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上”、“大”、“人”——最早最美的书写汉字书法的练习,大概在许多华人心中都保有很深刻的印象。以我自己为例,童年时期跟兄弟姐妹在一起相处的时光,除了游玩嬉戏,竟然有一大部分时间是围坐在同一张桌子写毛笔字。写毛笔字从几岁开始?回想起来不十分清楚了。好像从懂事之初,三四岁开始,就正襟危坐,开始练字了。“上”、“大”、“人”,一些简单的汉字,用双钩红线描摹在九宫格的练习簿上。我小小的手,笔还拿不稳。父亲端来一把高凳,坐在我后面,用他的手握着我的手。我记忆很深,父亲很大的手掌包覆着我小小的手。毛笔笔锋,事实上是在父亲有力的大手控制下移动。我看着毛笔的黑墨,一点一滴,一笔一画,慢慢渗透填满红色双钩围成的轮廓。父亲的手非常有力气,非常稳定。
内容概要
五千多年前,象征黎明曙光的第一个汉字出现了,文字在天地之间被创造出来,在动物骨骸、金属、石头、竹简、纸帛上被记录下来,在各个朝代以或沉重朴厚,或飞扬婉转,或森严宏大,或肆意狂放的书写线条,完成了每个时代美学最集中的表现。到了现代,汉字不曾消失、不肯遗忘,更将拥有悠长丰沛的活力。
作者以其独特的美学情怀,述说动人的汉字书法故事。文字编织成画面,我们走进了那古老却又现代的汉字时间光廊,东方书写的敬意与喜悦,就在你我的指间心中!
★超值推荐:柯林斯30分钟轻松绘画(原来画画这么简单有趣!万千读者五星好评)
★五星推荐点击:★轻松学画画,快速读理论,艺术好书超值抢★
作者简介
蒋勋,美学家、画家、作家。1947年生,福建长乐人。毕业于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历史系和艺术研究所,后留学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学美术系主任。现任台湾联合文学社社长。绘画作品以花卉、水景画为主。著作颇丰,艺术研究类有《中国美术史》
书籍目录
自序“上”,“大”、“人”——最早最美的书写
序篇 最初的汉字
汉字演变
结绳
绳结
仓颉
象形
毛笔
甲骨
金文
石鼓
李斯
由篆入隶
秦隶
简册
书法美学
波磔与飞檐:汉隶水平线条
即兴与自在:王羲之《兰亭序》
厚重与飘逸:碑与帖
平正与险绝:行草到狂草
法度与庄严:唐楷
意境与个性:宋代书法
形式与表现:元明书法与文人画
古朴与拙趣:走向民间的清代书法
感知教育
卫夫人《笔阵图》
第一课:“点”,高峰坠石
第二课:“一”,千里阵云
第三课:“竖”,万岁枯藤
第四课:“撇”,陆断犀象
第五课“弋”,百钧弩发
第六课:“力”,劲弩筋节
第七课:“辶”,崩浪雷奔
汉字与现代
建筑上的汉字
墨:流动在光里的烟
帖与生活
书法云门:与身体对话
回到信仰的原点
回到九官格
章节摘录
汉字演变结绳 据说,人类没有文字以前,最早记事是用打结的方法,也就是教科书上说的“结绳记事”。现代人很难想象“结绳”怎么能够“记事”。手上拿一根绳子,发生了一件事情,害怕日久忘记了,就打一个结,用来提醒自己,帮助记忆。我很多职场上的朋友,身上都有一个笔记本,随时记事。我瞄过一眼,发现有的人一天的记事,分成很多细格。每一格是半小时——半小时早餐会报,半小时见某位客户,半小时瑜伽课,半小时下午茶与行销专员拟新企划案,半小时如何如何——一天的行程记事,密密麻麻。手写的记事本这几年被PDA取代,或直接放在手机里,成为数码的记事。事件的分格也可以更细,细到十分钟、一刻钟一个分格。我看着这些密密麻麻的记事,忽然想到,在没有文字的年代,如果用上古人类结绳的方法,不知道一天大大小小的事要打多少个结,而那些密密麻麻的“结”,年月久了,又将怎样分辨事件繁复的内容?大学上古史的课,课余跟老师闲聊,聊到结绳记事,年纪已经很大的赵铁寒老师,搔着一头白发,仿佛很有感触地说:“人的一生,其实也没有那么多大事好记,真要打‘结’,几个‘结’也就够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汉字书写,对于我,像一种修行。我希望能像古代洞窟里抄写经文的人,把一部《法华经》一字一字写好,像最初写自己的名字一样慎重端正。我不断回想起父亲握着我的手书写的岁月,那些简单的“上”、“大”、“人”,也是我的手被父亲的手握着,一起完成的最美丽的书法。——蒋勋
编辑推荐
《汉字书法之美》:花一下午,徜徉于汉字的时光长廊;用一辈子,体味书写的敬意与喜悦。汉字书法之美,不仅在指腕之间,而且“是呼吸,是养生,是身体的运动,是性情的表达,是做人处事的学习,是安定保佑的力量”,最终成为“与自己相处最真实的一种仪式”。写给每个中国人的书法美学,唤醒每个中国人的书写记忆。《汉字书法之美》繁体版荣登诚品、金石堂、博客来书店“艺术”销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