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尔敏 页数:161
Tag标签:无
前言
鄙人草撰此书,系承业师郭廷以先生提携教诲,指定研究领域与嘱命专攻论题,使我能以浅学后进,快速引进学问堂奥,自此继承师门,毕生献身于中国近代史之一门学问。回顾五十余年来种种个人成就,靡不感怀师恩之深重,受益之无穷。此书今有机会在祖国刊布,以与同道高明之家交会观摩,自是极感荣幸。甚愿就此简序,稍布鄙衷,以就教于方家。 我自于1955年追随业师量宇先生创建近代史研究所,一切空乏简陋,人少事繁,俱由师门亲自规划安排,几至大小粗重,内外奔走,我辈俱须担当。然读书之心旺盛而专志。量宇师通熟史乘全面,尤精练于治学重点。一开始之初,即令学长贺凌虚、吕实强、李国祁与鄙人合编《三朝夷务始末引得》,使每人于此部重要史料得以精熟阅读,凡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大事,尤其相关外交与洋务,其大事俱已洞悉始末。量宇师极为重视自强运动,其内涵实即工业化运动,但凡我等早日来近代史所之人即将研究工作分配,每人各分派一类工业,一面从事编纂资料使之公之于世,一面每人即在此门工业专作研究。我因被分派近代兵工业。
内容概要
作者论证了“中国近代兵工业之兴起,是近代史上工业化运动前驱。原始动因,自是承受西洋列强武力入侵之冲击,遂创生制造新式枪炮以抵抗侵略之行动”, “起步于仿造轮船与枪炮”,然后逐步形成访求“制器之器”的工业化思想动因,遂形成中国第一波“现代化”运动——即“洋务运动”。期间“又形成具有时代认识并肯执行仿效欧洲新式工业之地方官,一时具有高远识见并能实力推行者,则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丁日昌、刘铭传、丁宝桢、刘坤一、张之洞等人”,“洋务运动”的进程和他们的活动密切相关,他们“自是对于中国最有贡献之人”。
作者简介
王尔敏,著名历史学家。一九二七年生,河南淮阳人,台湾师范大学史地系毕业。历任台湾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校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著有《中圜近代思想史论》、《淮军志》、《上海格致书院志略》、《晚清政治思想史论》、《解醒集》、《五口通商变局》、《近代经世小儒》等书。另编纂史料十二种,史学论文七十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中国早期的旧式西洋火器第二章 近代西洋火器的初期利用 1.鸦片战争期中朝野之认识与反应 2.清军与太平军战争期中之火器利用第三章 清季兵工建设的思想背景第四章 清季三大兵工厂的建立 1.江南制造总局 2.天津机器局 3.汉阳枪炮厂第五章 清季之各省机器局 1.上海炸弹三局 2.苏州机器局 3.金陵机器局 4.云南机器局 5.福建机器局 6.兰州机器局 7.广州机器局 8.山东机器局 9.湖南机器局 10.四川机器局 11.吉林机器局 12.神机营机器局 13.杭州机器局 14.台湾机器局 15.陕西机器局 16.盛京机器局 17.河南机器局 18.山西机器局 19.新疆机器局 20.黑龙江机器局 21.江西机器局 22.安徽机器局 23.贵州机器局第六章 清季兵工业的成就及影响 1.对于海陆防务的支持效能 2.兵工业在近代工业建设中的地位 3.其他方面的影响附录一 大事年表附录二 清季译著兵工学书目表校后记
章节摘录
14.台湾机器局 中法战役期间,台湾孤悬海外,却仍单独支持战局,当时所最迫切需要的,则是军械军火。张之洞援济台湾最力,除以高价雇外国船只转运军械外,并在光绪十一年(1885)为台湾代购制造枪弹机器一副,当时台湾巡抚刘铭传头脑最新,态度也很积极,虽然战事已过,而仍在这年六月兴工建厂,开设机器局,厂址择定在台北府城北门外,十二年二月完工,工程费用二万余两,购机费用八万四千余两。委派丁达意为总办,延聘德人步特勒(Butler)为洋监督,专门从事制造枪弹。刘氏去任后,该局仍在扩充,光绪十八年又由继任人邵友濂奏请续建大火药厂一座,其中若干机器,并为机器局本身造成。不二年中日战起,台澎遭致割让,机器局遂亦沦人日人之手。① 15.陕西机器局 先是在左宗棠西征之时,已经在西安设立过一个机器局,不久停办而于甘肃另立一座兰州机器局,当左氏军务完后,离开西北,不数年兰州机器局也被停办。直到光绪二十年,陕西巡抚鹿传霖才又奏请将甘肃旧存机器运陕使用,当为陕省开办机器局之始,次年六月护抚张汝梅正式奏准,局址勘定于西安风火洞旁,专造子弹,并修军械,规模虽小,而后一直开工,未遭顿挫,然其生产量供给省内各地尚嫌不足,故无若何发展可言。②
编辑推荐
《清季兵工业的兴起》是王尔敏先生“起步自编纂史料入手,而再广览群书,做个人之专题研究”的精心之作,饱受学林推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