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吴筠 页数:272
Tag标签:无
前言
我的一本书叫《无心小筑初集》。这本“初集”出来,才真正体会到出书是做文之人的一大情结,解不开绕不过,一点也不能脱俗。所谓“敝帚自珍”,这种看似“寒酸”的情绪,现在变得可以理解。原先尝于心下存着的一点“清高”,对他人切切地自出集子不以为意,看来未然。这是出这本书的第一收获。 我看吕思勉先生的《吕著中国通史》,对人的社群性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人不可忘了这样“群居”的本性,其实是极需要被了解与被理解,需要被承认与被接纳的。唯此,便需要给别人了解与承认的机会,这不算落俗。他人可以选择欣赏与理解很多人,通常不会去选择一个“孤芳自赏”的人,这是人之常情、世之常理。 很久以前也想象过出书之后的一些情形。譬如那时读了被称作“台湾第一才子”的张继高先生的书,知道其一生坚守“三不原则”,即“不出书、不教书、不上电视”。我并非效颦,也曾在席上与同道扬言过自己出书的“三不”:不放相片、不签名售书、不赠书。张继高先生的书是身后由他人整理出版的,他生前从政,也写不少小文,因不是专门文章家,不甚讲究文采格局,只表达思想见识,读起来感觉却非常好。我业余为文的状态与其略有通处,所以可以有自己的“三不”。现在看来前两项可以做到了,且顺乎心意,并不勉强;后一项却已失效。当日想到“不赠书”,并非出于一种“骄傲”,或觉这书将如何好,只是觉得今人已是“书非买不能读”,关注之人自然会寻了来看;意不在此的,赠了也不会看,今后那书又不知会怎样流落,徒增笑柄,不如“藏拙”的好。如今书出来,便知道不赠不可能,原先的主意竟也大变,想到此书于己最大的好处便是,自此有了一样具有自己特定标识的东西,正可作馈赠亲友的“礼物”。
内容概要
假如我在别处,会是京城如海人丛中淹没的一滴?沪上轻巧享乐里冷清的外人?亦或金陵滞缓节奏间不协的音符?连原本数欲“逃离”本城、对云南心向往之的朋友后来也说,彼地日照尤烈、空气太干,久居不可忍。于是现在竟也会想,“大抵以后永远是这城市的人了”。
作者简介
吴筠,笔名竺均,出生江苏,现居深圳。曾在《深圳商报》“文化广场”、“商报公园”撰写“自说自话”、“饭余拾笔”专栏。1999年出版随笔集《无心小筑初集》。2004年在《深圳特区报》“今周日”撰写专栏“一个读书人的南方观察”。2005年在《深圳商报》“文化广场”撰写专栏“无心小筑”至今。
书籍目录
书前“初集”的经验(代序)辑一 书事谁家的旧时月色某某轻佻常识读书记感一则食古诗意在长夏“一生为故国招魂长使英雄泪满襟书固风雅事带一本书出门今古奇观道不同罗曼蒂克小说之“进城”“银鱼”非鱼游于艺喜欢这个“老头”了“第二手”禁书小说梦咏而归灵魂的安居写作着是美丽的非一般肚肠“很奇怪,现在的人连这一点都不理解”子路“认死理“香菇文化且将沉醉换悲凉“少不宜读近代史晚清的铁路之议想象卖烧肉粽的李安过去的教师《广东新语》果日宫室之木爱东坡十年唯此一“钱家悟旧非讼“个性化”批示《秦报》陇南方志始愿终百年笔之花,联之趣关于林徽因戏答及其他读《念楼学短》辑二 城记到了深圳就好了见证文物的“气数”移民的主场对城市的规划城记之记小城市的幸福生活后现代“一大串光荣开发区和老租界自己的书城“建筑展场”“天下建筑一大抄”金陵一日姑苏城梦忆行道树一花一世界一定要幸福“美奂美轮却漏雨连连建筑正如写作超大“城中村阿布扎比的文化岛路过圣保罗消费的味道巴西利亚的规划样板巴西之宝城市的再生与再织城市作为生命体建筑的别离“层叠”城市在市声中开始一天“深圳”的前世今生城市“姓甚名谁辑三 戏感有暗香浮动……辑四 时议辑五 游踪书后
章节摘录
新版“射雕”让我更加想念从前,就是一九八三年版“射雕”播放的那些日子。我那时有个现在看来特别微薄的愿望,就是将来能设法弄一套“射雕”的录影带,在当时却觉得难得像个梦想似的。 报上有篇文章说,一九八三年版“射雕”对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是一个藏在心底的甜蜜的梦,说得一点也不错。这就像大学的校园生活也是一个甜蜜的梦,虚实无着,又时时牵念,对于那些后来在职攻读大学的人来说,却是无从想象与体会的。 新版“射雕”全体人员未进入角色,表演飘忽。网上评论比较公允,多是认为李亚鹏演的郭靖太傻,周迅演的黄蓉竞风骚,周杰演的杨康多市井痞气,等等。我还以为这说法仍不够,其实李演的郭靖时而还露出些狡诈之气,周演的黄蓉又有一些诸如“小孩子怎样生出来的”一类的对白来图解她的真纯,她有时又竟对她的靖哥哥低声下气的,好像很有传统美德似的,周杰演的杨康却像是在跟谁赌气一般,怎会有那许多神经质或是浮躁的言貌行止。 想想原来的“射雕”多好。黄日华演的郭靖多深情厚貌,翁美龄演的黄蓉多娇俏可爱,苗侨伟演的杨康多有贵胄之气,还有那么些孤独的悲剧味道,坏也是有根有据的,如此杨盼盼演的穆念慈才那样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国人如今果然不懂得浪漫了吗,那种真正的浪漫?这许多人竟至无法理解武侠世界中那种超然的想象与境界,拍出的片子风格不伦不类,将原著生吞活剥了一般,叫人难受。他们表达一见钟情、情侣间电光火石一刹那的方式,就是将那“一见”拉长来看,郭靖与黄蓉、杨康与穆念慈,甚而周伯通与瑛姑,第一次见面竟都是在半空中摆出舞姿、旋转数周、对视十余秒,无一例外。我有时会想,这是不是与我们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有关,太拘泥,太呆板,太执著,缺少“人生如戏”的通融感觉与浑熟状态,却又学了许多按图索骥的形式上的东西与模式,以致无法在人生的舞台上游刃有余,甚而到戏剧的舞台上也找不着感觉?我理解浪漫无非是演戏娴熟而致自然,又不失新鲜、热情与灵感罢了。 那制作人很堂皇地说,大家对旧版黄蓉有感情是可以理解的和正常的,因当年扮演黄蓉的翁美玲早年香销玉殒,一般总是更让人怀念的,云云。这样说似乎无耻,也算是话语的垄断。翁美玲断不可能活到今日来证明她的黄蓉是不论怎样都会让人喜欢的了。 所以这部新“射雕”,在我看简直就是一场对“射雕”的“大话”。 深圳是全国比较重要的城市,不用引证太多的经济数据,从港台歌星在内地举办演唱会的选点也看得出来。歌星开演唱会是纯市场化运作,选择在哪开、卖价多少,这是与那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市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的。至少这个地方必须领时尚、风气之先,信息、人流四通八达,娱乐传媒业、文化业发达,时尚音乐广为流播,拥有足够量的歌迷、知音,这些人还得有足够的经济收入,才能够高价买票前去捧场。这样的城市差不多只有北京、上海、广州,再加上深圳。 演唱会是一场关于现场的体验,听歌变得比较次要了。我到深圳以来看过很多场巨星演唱会,一路列数下来有王菲、张学友、刘德华、张国荣、任贤齐、罗大佑、周杰伦诸人,也算是经过精选的了,票价不一,最贵的好像就是现在学生辈的宠儿周杰伦,花费逾千。 前几天去深圳体育场看了“左麟右李”演唱会。这样,今年以来我有两次与谭咏麟“晤面”:上一次是在上海,我是“新天地”酒吧街的游客,进的那家酒吧谭咏麟是股东之一,想不到那天有一个用黑色太阳帽、墨镜全副武装的人出现,向顾客说了几句话,迅即离去,那人正是谭咏麟。 两次见谭咏麟,到后来隐约觉得与另一位巨星张国荣有关。在上海的那天是4月1日,正是张国荣从楼上飞身而下与世诀别一周年,谭说了几句追思的话,酒吧歌手唱了一首《与谁共鸣》以示悼念。深圳“左麟右李”演唱会现场热烈,我听得却不太投入,很不安,甚而有些悲意从心里洇出来,因为想起张国荣了,想起曾看过的张国荣深圳演唱会。 我一个平日联系并不多的熟人,只因同伴临时爽约才拉上我去看张国荣,我到现在想起也感谢她。不然我看不到这么精彩、这么震撼人心的演出,我也不会知道现场演唱的魅力,台上台下的心灵相通可至于此,不会从此相信张之成为巨星诚非虚付,而其生活种种当可另论包容。那首《我》最是张国荣的心灵独自,当晚唱了两遍:我就是我/是天空不一样的烟火/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 这绝对是一次充满艺术魅力、感动全场的演出,后来陆续看到的演唱会中,罗大佑、任贤齐、周杰伦,我再也没找回那次看演出所得到的震撼和感动。这也是一次秩序最好的演唱会,没有人在不适当的时候站立,没有追星一族上蹿下跳,影响他人,当体育场上万人合唱《月亮代表我的心》时,那种未经排练的整齐和抒情,真的让人为深圳歌迷骄傲。从此我把张看做一位艺术家,而不是一个歌星。 其实很不想谈张国荣。他太有争议,同时他的逝去也令我们这些心灵上对他所代表的时代已有深刻印象的人难过和隐痛。张的死常常令我觉得与他同期出道而当红的人都是苟活,快乐的人还活着,张却莫名其妙地被命运承载了社会与个人太多的无法言说之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