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绍培 页数:30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吧凳之高耸,表情是轻。吊椅之摇晃,表情是松。沙发的表情是忘却。餐椅不免一副催人前倾的姿态,因食物在桌上。摇椅养尊处优,较沙发大有过之。唇形沙发的诉求较为暖昧,不是轻易坐得上去的。现代设计已令椅子成为一个世界,令人忘却臀部而欲问:它是坐的吗?
作者简介
王绍培,男,生于武汉。1982年夏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现居深 圳。媒体人。近些年的文字,多见于深圳媒体。
书籍目录
辑一 椅子的表情椅子的表情狗一样的年代人性的小母鸡生活就是反刍我们每天司空见惯的事物真正的生活最后的权利失去速度的风下午死之冥想倾听寂静略说寒冷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在而并不属于海上游轮爱上热忱跟虚无拔河两千年并不远正午的草地雨天记忆猫与狗与鼠辑二 暴力的撒娇近善的粹华已经过去先离开水的气泡存在就是“胃”感知暴力的撒娇暴力:美学以及利益美学的暴政:从缠足到断腿不在场的道德烧开一壶水渐变中的婚姻革命“反应正确”与潜规则“爱国足球”与“喂奶生活2008年的桥可能性的稻草潜意识之心安情感生活的维生素由“虚拟人”说开去“不沾锅”的赢家找最不像的作为代表竭力成为一个“个人刘翔的“绝世好臀节约型社会与人才身价狂妄是一个人的资产偶像并未黄昏狼之为文人偶像分众与文化在虚拟中疏离“超迷”与“儒迷“上下结构”与两种儒学祭孔不过一台戏裹脚布不必复兴文化遗产与江陵端午祭中医是什么游内乡县衙有感基本好的城市一点点脏,一点点错关于“宜居城市街道总体命名之可疑长城的造价是多少筑高台以威诸侯“无摊城市”或“城市美学”什么被“拆啦”只有建筑的奇观长存国际化的浮肿终于肤浅成为霸权过甚其词的推论咖啡或茶“以难题为工作对象”延宕在下结论之前遇事每问“合法性”泛政治化的淡出真实是逼出来的调侃中的身份认同好奇心使人看下去正确的东西最终会取胜辑三 用梦想化妆颠覆靓女快即不乐关于“舞者青春“欲”女社交工具性的辩证法奇理斯玛蝴蝶是裸体的用梦想化妆弹钢琴与弹棉花明星的婚配空无一人甘于局外玉碎有关LV隐私的窥探绯闻的,太绯闻的绯闻的再生产身体写作与写到身体谁是艺术家坎普即好笑四点时装及牌式通缉令流行的今典眼泪是复杂的语汇……辑四 给意义做减法辑五 漫长的努力后记
章节摘录
自己只是在而不属于吧。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属于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不愿意轻易地跟别人交换这一部分。但是我,对于我自己,我是一个滑行者,即使我在某一点上,我也知道不属于这一点。一个其实并不热衷旅游的人,也可能在骨子是一个人生的游客。 那些渴望归属的人,那些效忠他们的归属的人,那些一定要在归属中找到心安的感觉的人,跟我有微妙的差异。 不管怎么说,我已经滑过了那个江边城市的B街,滑过了一处河流纵横的农村。现在我在这个叫深圳的城市滑行。即使我长久地居住在这个属于深圳的S村,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或者我偶尔出没在那座43层高的大楼,那又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不属于这里的原因是,已经没有一个现实的地方是我愿意属于它的了。我正好是根据我不愿意从属的这一古怪情绪,接受了我曾经面对和将要面对的现实。 有时候会陷入一阵轻微的茫然。所谓“轻微的茫然”就是几乎意识不到茫然,仅仅是一阵大脑的空白:没有想望,没有情绪,没有感觉,也没有不安。身边的所有事物如此司空见惯。窗外的景致无非是楼房、树木和天空,从某个固定的角度,已经看过数千次。室内的一切更是熟悉,即使有时把这间小小的书房想象为驾驶舱,依然不能说服自己,它真的就是驾驶舱。到底不是那种能够哄骗自己的艺术家。 在日常的生活里,是重复之后的无尽重复制造了牢狱。犯人在刚刚进入监狱的时候无疑会有兴奋感,因为说起来那也是一种新生活。因此,一个犯人真正体验到监狱的存在,不是在意识中,而是在生理上或者说情绪上。牢狱并不一定取决于铁丝网、高墙、岗哨……这些外在的特征,而被牢狱所囚禁的当然也并非只有犯人。 我们往往不是思想的犯人,而是神经的犯人。我们可以轻易地改变思想,但未必能够轻易地改变神经系统发出的信号。倦怠就是倦怠,那种并非身体的而是神经的倦怠。心理学上有所谓的“韦伯定律”——神经对于刺激的反应趋向于越来越麻木,因为这个定律,赏心悦目的美人和触目惊心的丑女最后总是在我们的感觉中相差无几,这真是视觉的公平。这也就是“审美疲劳”——因为电影《手机》而成为陈词滥调,而较为有意思的例子是王小波写过的,一个美国的驻俄国大使,积年累月地陪人观赏《天鹅湖》,直至《天鹅湖》成为他的梦魇。 热衷旅游的人应该比一般人更喜新厌旧。到一个新的地方去,或许就像放风,甚至于像出狱。一切人生的变动之中都包含着神经方面的隐秘的理由——人的神经类型当然很不一样。有些忍耐力不够的人在生活里面制造出无数的变化:旅游是容易的,还有离婚、出国、换工、恋爱以及失恋,在变化里找寻出狱的感觉,把一辈子区隔成为不同的牢狱或许会比老是待在同一个牢狱里来得好一些。我只能说确实有一些人比别人更加热爱自由,并且更加敢于实现它。 旅游之所以更像放风或出狱,那是因为它短暂。否则的话可能就是另一回事吧。2003年的3月底,我们一帮同事乘坐海上游轮去旅行。在香港上船,到越南北方的夏龙湾转转,然后返回香港,前后共计5天。3月大概是旅游的淡季,船上的人不多。船一出海,手机就没有信号。头顶是天,四周是海,中间一条船,确实容易有从某种社会链条上滑落出来的感觉。一条大船就是一个豪华酒店,每日三个正餐之外,还有下午茶和夜宵,顶层有游泳池、健身房,沿着大船的周边可以跑步。晚上可以看电影或者是看表演。船上有一帮俄罗斯的舞蹈演员驻船演出,其中一对跳拉丁舞的男女据说是拿过世界大赛冠军的。但是一般游客最有兴趣的并不是看表演——即使是看无上装的俄罗斯女郎——而是泡赌场。 船一到公海,赌场就开门了。里面有各种赌具、各种玩法,只是赌客并不多。我们常常在赌场看见有一个香港老太太。她多半时候都在玩21点。她看上去或许有70岁了。因为天天见到,我们就听船员也许还有她的同伴介绍她,她不是寻常游客。船靠岸她也不下船。听说她的老公和更年轻的女人住在一起,每个月给她6万港币零花,这样她就干脆住到这条游轮上来了。她每个月花掉上万港币的旅费,还有一笔不大不小的赌资。 这绝对是我没有预料到的一种生活。她把别人的浪漫假期当成了自己的日常生活。海上的空气清新,游轮的服务周到,有机会见识各种人等,像上班一样去玩赌博游戏,她这样选择想来也很有道理。但是,日复一日的单调旅程足以扼杀一切新鲜感,没有一个人的神经可以忽略这样的重复,她用住船的方式把豪华游轮变成了自己的牢狱。她的茫然或许跟所有人曾经有过的茫然一样。 在S村,有时可以看见一位捡垃圾的老太婆。这个老人捡垃圾的原因写在她的身上——她是一个驼背老人。我们可以说她生活得很卑贱,但不能说她生活得很无聊。她显然活得不安稳,但无疑有目标。她快乐的程度和幸福的程度,至少在神经的意义上讲,一定会超过那个在豪华游轮上的老人,因为她能够在垃圾桶里看见一个可口可乐瓶罐闪射着异样的光芒,这样的光芒我们是无从看见的了。S村是她的游轮,在时间的海上,这样一条大船,无法猜测她是有所留念呢,还是期待着下船。 在S村的街道上,有那么两三个鞋匠。鞋匠坐在低矮的凳子上,这不仅便于他工作,而且便于他观察路过自己面前的鞋子。他的眼睛满是关切甚至渴望地望着走近自己的每一双鞋子,仅就渴望而言,他跟一个在绿茵场上冲锋陷阵的前锋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出于对这种心情的理解,我有时会在他的面前坐下来,把皮鞋搁在擦鞋的架子上,一个原籍湖北天门的中年男子就开始了他的工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