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梁文道 页数:27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我都知道了;这一切谎言与妄想,卑鄙与怯懦。它们就像颜料和素材,正好可以涂抹出一整座城市,以及其中无数的场景和遭遇。你所见到的,只不过是自己的想象;你以为是自己的,只不过是种偶然。握得越紧越是徒然。此之谓我执。 《我执》一书所收文章,大多写于2006年至2007年间。当时在香港一家财务不断传出问题的报刊上,出现了“秘学笔记”这个专栏,让城中的文艺青年像染了毒瘾一样追看,每次谈起那些语气平静的文章时我们都激动得语无伦次。那个专栏里呈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梁文道——一个理性睿智的公共人物,平时挟泰山而超北海的,原来内在也有诸种深沉的软弱、难以排解的焦虑,诸种人际必有的摩擦原来也如藤蔓纠缠在他那看来水镜鉴人的心灵里,长成一片过于深邃的阴霾。被切成豆腐块专栏,但《我执》有完整的叙事。一个看来什么都可以做得很好的人,在核心的爱情与家庭范畴上遭遇无法扭转的挫败,他经历千回百转的等待与探问,在过程中检视自身历史与拷问内心,在绝望中忏悔,背负起自己的罪,然后走向宗教。梁文道做什么都这么有条不紊,总像一早便有计划了然于胸。而他每次都会告诉你,他是一边写一边想的,并无事先计划,甚至“没有你们想得那么多”。如此说来,他如果不是拥有能将未来往他的方向扭转的意志力,就是拥有极强大的组织能力去言说事态和自我。
作者简介
梁文道,1970年生于香港。1988年开始撰写艺评、文化及时事评论,并曾参与各种类型的文化及社会活动。现职凤凰卫视评论员,为《南方周末》及《南方都市报》等中国内地、香港及马来西亚十余份报刊杂志专栏作家。
书籍目录
八月 一日 题解 二日 思念那不在这 三日 不可分类者 四日 禁欲 五日 真理 六日 树犹如此 七日 解谜 八日 空洞 九日 真名 十日 情人之名 十一日 修辞 十二日 点歌 十三日 模式与个人 十四日 从圣诗到情歌 十五日 情歌的幻觉 十六日 不如我们从头来过 十七日 新我 十八日 水底之城 十九日 同一条河 二十日 对不起什么 二十一日 不可饶恕 二十二日 不可能的宽恕 二十三日 无名之伤 二十四日 可怖之美 二十五日 白鲸 二十六日 瓶中信 二十七日 反刍 二十八日 谎言 二十九日 重逢 三十日 黑暗之心 三十一日 河口九月 二日 魂断威尼斯 三日 暗恋 四日 暗恋的道德 五日 偷窥 六日 爱的理型 七日 视而不见 八日 扮演上帝 九日 没有心的男人 十日 成就文学的方法 十一日 还债 十二日 他不是 十三日 借用 十四日 笑话 十五日 静物 十六日 诱人的寂寞 十七日 有钱人的笑话 十八日 空房 十九日 搬出去 二十日 记忆术 二十一日 身体里的家 二十二日 逃逸 二十四日 真空 二十五日 同居 二十六日 生日 二十七日 帝国 二十八日 放逐 二十九日 书房 三十日 残缺十月 一日 挫败之书 二日 孤独如狗 三日 寻常 四日 最初 五日 电视 六日 床边的故事 七日 因信称义 八日 月亮的时间 十日 纪念 十一日 倾城 十二日 相信 十三日 信物 十四日 罗马 十五日 杭州 十六日 杭州绣户(一) 十七日 杭州绣户(二) 十八日 寻梦 十九日 新城 二十二日 古代 二十三日 废墟的冷漠 二十四日 废墟不在别处 二十五日 垂钓 二十六日 无法承受 二十七日 回归 二十八日 启示 二十九日 希望 三十一日 演出十一月 一日 梦的反复 二日 深度 三日 我会做的事 四日 电视里的亡灵 五日 死生契阔 六日 拯救自己 七日 造孽 八日 清洗 九日 儿子的记忆 十日 本能 十一日 码头 十二日 忘川 十三日 原初罪行 十四日 虚荣 十五日 奇缘 十六日 明星 十七日 流星 十八日 明星的小孩 十九日 偶像 二十日 骄傲十二月 一日 音讯 二日 光年 三日 风筝 四日 落发(一) 五日 落发(二) 六日 狮子 七日 情书 八日 廷滞 九日 追逐 十日 时间里的爱情 十一日 距离的消失 十三日 释放 十六日 星的距离 十七日 大城之路(一) 十九日 大城之路(二) 二十一日 大城之路(三) 二十三日 大城之路(四) 二十五日 大城之路(五) 二十八日 平安夜 二十九日 佳音 三十一日 沙之书
章节摘录
解题 八月一日我都知道了;这一切谎言与妄想,卑鄙与怯懦。它们就像颜料和素材,正好可以涂抹出一整座城市,以及其中无数的场景和遭遇。你所见到的,只不过是自己的想象;你以为是自己的,只不过是种偶然。握得越紧越是徒然。此之谓我执。思念那不在这 八月二日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在《恋人絮语》里有一个关于情欲的敏锐观察:“许多歌谣与旋律描述的都是情人的不在。”它们总是不厌其烦地述说情人远去的失落,因离别而起的愁绪,与孤寂守候的难熬。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个时常出现的状况,情人总有暂别或者消失的时候?还是情人按其本质就是一种长久不在、永远隐身的对象?答案似乎是后者,情人就是那不在身边的人:而且就算他在,也永远消除不了他流离他方的幻觉,与自己被留在原处无法跟随的惆怅。为了解释这么奇特的情况,罗兰·巴特还特别引用了一个古希腊词:pathos,对于那不在者的思念与渴望。pathos这个词与其他表述爱欲的希腊文共有一种亲缘关系,那就是无法穷尽、永不满足的缺憾。不知何故,意中人不在眼前,我固然日思夜想;即使他在不远处,我却依然难以抑止对他的渴望。何等怪异,却又何等正常,以希腊人的理解,这正是情欲的定义;而那情之所钟的对象,就是你的情人了。缘此我们又能领会另外一类不可思议的状态了。平常我们老是听说情人影像在脑海之中挥之不去的滥调;但是有些人却正好相反,愈是思慕,愈是失落,因为他无论如何就是想不起意中人的容貌。由于记不起对方的样子,他就愈努力去记。以至于再也分不出,究竟是因为忘记了对方而努力思考,所以成了爱情;还是因为爱情,才遗忘了对方,失却了对象。愈是想得,愈不可得,pathos的终极矛盾。不可分类者 八月三日不可分类,古希腊文有个对应的词:atopos,意思就是独一无二,难以收纳入任何类别任何范畴。罗兰·巴特在《恋人絮语》里如是说:“……很有性格特点,根据他的特点将他归类并不难(‘他’‘很冒失’,‘很精明’,‘懒惰’,等等),可我偶尔发现他的眼神里有时竟流露出这样的‘纯真’(没别的形容词),以致我无论如何都得在一定程度上将现在的他和原来的他区别开来,与他的本性区别开来。在这种时候,我对他不作任何评论。纯真就是纯真,atopos是无法诉诸描述、定义和言语的。”这段话涉及西方情爱观念的核心:归类与不可分类。所谓归类,其实就是我们常常会被问到的:“你喜欢哪一类型的人?”似乎在我们爱一个人以前,首先爱的是一个类型,一种体相,一种性格和特质。这样的类型也许像柏拉图的“理型”,不存于此世,只能在脑海之中飘浮。然而,正如符合严格教学定义的圆形只存在于理念层面,世间却无一圆形真正完美一样;你若凭你喜欢的类型寻找,也终将一无所得;即使找到,有一天也必将发现他原来不是理想中的那个人。因为理想的类型,顾名思义,在理想的世界里面。可是或许有那么一刻,我们会发现一个不能归类的人,甚至与理想的类型完全沾不上边,但他那点无法分类的东西却吸引住了自己。就像巴特所说,那点东西是描述不了的,甚至连“东西”二字也难以应用。这就是惊人的纯真了,意外而且突然地闪现,令人目眩神迷。无法描述,故此不可归类,因为语言总是类别。文字言语不可染,atopos乃不可分类的纯真。禁欲 八月四日很多人都知道“ 哲学”二字的希腊文本义是“爱智”(Philosophia),对智慧的爱慕。然而,这种爱是什么爱呢?在我的理解里面,它和我们曾经说过的pathos同根同源,同样是一种得不到满足的爱,因为对象永远在彼处,或许看得见,可是追不着,犹如夸父逐日。因此哲学教懂我们的第一件事,就是谦卑,因为你虽爱慕智慧,但你永远得不到智慧,他总在你的掌握以外。故此,哲学家是“爱智之人”(Philosopher)而非“智者”(Sophist)。我一直以为在自己与自己所追求的智慧之间,不可有任何干扰,更不得玷污;以至于偶尔受人称赞“有学识”的时候,也会因感到不洁而苦恼。长此以往,遂诡异地养成了一种知识上的禁欲态度,总是想象有那么一天,我应孤身独处,把剩下的岁月全部用在一部典籍的校注之上。仿佛爱一个人,却要努力克制自己的情欲。对于知识与智能,吾人也不应滥情,随意张口就说:“我爱智慧”;反该默默地谦卑地爱他,自己构想那最终的完美结局。又是罗兰·巴特:“禁欲是自杀的一种改头换面的替代品。不因爱而自寻短见也就意味:下定决心不去占有对方。少年维特自杀的那一瞬间,本来大可以选择放弃对他的意中人夏洛特的占有欲:不是禁欲就是死亡(可见这是个多么庄严的时刻)。”然而,终究徒然。因为禁欲那种弃绝占有,任其自来自去的态度反而是欲望的极度扩张:不占有对方,却试图将对方一直默存心中。何苦?真理 八月五日当恋人在对方的身上看到了纯真,他就会以为自己得到真理,他以为自己看到了别人看不见的真实,拥有了一座他人既没发现更不理解的隐秘花园。这时外人或许就会嘲讽他:“什么?这有什么特别,谁都知道他很纯真,我们谁都看得见。”但他坚持己见,不屑争辩,因为他知道自己看见的只属于他自己,独一无二,不可形容。更重要的是这种真实的纯真,对方最绝对的特点,同时使恋人得救,把他也投进了一个真实的场域。情形一如人神之间的灵契体验。正在祈祷或者冥想的信徒明明知道自己不是唯一的信徒,也了解此时此刻还有无数人也正进入这个神秘的领域。可他硬是觉得神只在听他一人的言语,又响应他的思绪。这超脱而神圣的一刻使他高拔脱俗,再也不是世间的虚假所能阻挡掩盖。发现真理的人是有福的。然而情人却又最喜欢质疑真实,不只担忧对方的“真心”,甚至还要像张爱玲那样去问胡兰成:“你是真的吗?”这么一来,他又从真实的领域坠回他人组成的世界了,满心疑虑,不知何所寄。在真实与虚伪之间往复,在信与不信之间来回,这是恋人和信徒共有的特征。上一刻仍沉浸在出魂的狂喜之中,下一刻瞬即被冷漠刺醒。神曾这样教训自己的门徒:“只要信!”不疑不惧。他们实在要明白,情人眼里不只出西施,而且存有真相。属于真理的领域及时间是另一向度的领域与时间,你无法以此世的尺度估量,所以也根本说不上外延与长久。它无处不在而且无始无终。树犹如此 八月六日风暴过后,六百七十二棵树倒下。只值“三号强风信号”的“派比安”台风却显出了八级烈风的威力。那天夜里,我从玻璃窗上划出的尖叫声中知悉它的来临。第二天早上,我就到路上寻找尸体,看见了断裂的伞具、扯翻了的店招和满地滚动的垃圾桶。漫天飞雨,我又看到工作地点附近的海岸有浪喷涌,水帘直朝路人头上扑下,十分凶狠。再到了第三天,我终于在花圃石基的旁边发现一对麻雀的翅膀,且还连着模糊的绒毛和一小团灰色的泥状物,若断若续。一开始就担心小动物们都不知能往哪儿躲,那些活蹦乱跳的麻雀与匆忙觅食的昆虫,平常总围着树转,以叶荫为屏障。可是今天,连树也都断成两截。一棵树的长成,是多么不容易呀。释迦牟尼总爱以树取喻,从其种子的抽芽开始说起,再看根部的延展深入,再到枝干的茁长,树叶的繁茂,花开花落,结实果熟,恰好是生命的循环,更是无数因缘(如阳光、雨水和空气)凑合的成就。近日家中多事,倦意频生,公私两忧,出门即是一片残破景象,倒真是应了景。对街一棵大树,早就是很多禽鸟栖息的老巢,本已显现朽败之象,如今刚好垮了。门下还有株新栽的树苗,正是绿得可爱、不知止境的时候,竟也被连根拔起。没来由的一阵暴风,毁了多少因缘结下的果子?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但再细想一层,这岂不也是因缘?生灭不止,缘起性空。明日放晴,自有工人清理收拾,大家也就浑若无事,照常来来往往。什么都没有发生,也没什么想再说了。然后,我将独自点一根烟纪念那被遗忘的树,以及另一株树的片段骸骨。
后记
那年夏天,是香港历史上最热的夏天。学校不再上课,或者说,每一节课都变成了历史课;平素昏沉呆板的老师这时都成了大演说家,站在桌前慷慨激昂,目光含泪。写字楼里不再上班,大家围在收音机旁,老板不只不指责,还从房里走出来下令:“开大声点!”一室肃然,鸦雀无声,只听到纸页偶尔被风翻动。都已经到了这种时候,你却还在书房里沉吟一句诗的韵脚,琢磨最恰当的隐喻,好让诗里的每一个字都像项链上的宝石那样,精稳妥当,不可动摇。这,难道不野蛮吗?那年夏天,我第一次遭遇艺术与革命之矛盾,创作自主与社会责任之优次的困境,而且是很切身地遭遇。那年我十八岁,正要参与人生第一部实验剧场创作,正想把积压了十几年的青年郁闷和刚刚学到的青涩理论全部呕吐到黑色的台板上。但是所有那些比我年长也比我成熟的伙伴却在争论这台戏还该不该演。“艺术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他们问:“难道不就是为了回应时代,甚至呼唤那未来的世界吗?如今,世界就在这黑匣子外边,时代已然降临。我们竟然还要演戏?这岂不是太过自私!”也有人主张,如果政治是为了实现个人的自主,我们凭什么要在这巨大的热潮前隐身让步?始终不懈地实践自己的艺术追求,恐怕才是体现自由的最佳选择。毕竟,在属于斯大林的夜晚,连唱一首情歌也是政治的。就是这样,两帮人争论了几个日夜,到了演出的那一天,有人留在剧场,有人则上街寻找他们心目中更大而且更真实的舞台。那年夏天,连剧场的老观众也都不见了,他们一一隐身于街头的人海洪流。很多年后,我在已故台湾学者吴潜诚的书里初次读到爱尔兰诗人希尼(SeamusHeaney)的《契诃夫在萨哈林岛》(ChekhoyonSakhalin),乃能逐渐逼近这个问题的核心。契诃夫和鲁迅一样,是位医生作家。不同的是,这位短篇小说的王者不只以文字诊治俄罗斯,而且从未放弃过行医救人。饶是如此,他仍深深愧疚于自己的失责;世间苦难深重,他却放纵自己的艺术才华,这实在无异于一种轻佻的冒犯。于是他决定走一趟萨哈林岛(也就是今天的库页岛)。那是沙俄时期的监狱岛,囚禁的全是政治犯和“暴乱分子”。契诃夫要为岛上的犯人写一本书,描述他们的故事,转达他们的声音。很明显,这是一趟赎罪之旅,而且是非常艰苦的旅程。因为从莫斯科到远东,中间是西伯利亚的苦寒荒芜,行程至少六个月。起行之前,朋友赠给他一瓶顶级法国白兰地。他就把这瓶昂贵的琼浆放进行囊,一路摇摇晃晃,在登陆岛上的第一个晚上,他才终于打开了这瓶白兰地。希尼如此形容那一刻:“作家正在享受琥珀色的白兰地。在周围弥漫着迫害气息和残酷音乐当中,他品尝着浓郁的醇酒和奢华的放纵。”那瓶酒,不只是朋友的礼物,也是一位艺术家的“天赋”(gift)。契诃夫在脚铐撞击的声音中,尽情享受创作的欢愉,释放自己天纵的才情。因为这一刻他心安理得,他的赎罪之旅已然结束(却也同时开启)。在两座险峻悬崖之间的铁索上,他找到了几不可得的精巧平衡。大概从那年开始,我就知道自己不可能是个作家;而且由于荒废日久,也必将失去艺术创作的想望与能力。因为我的旅程没有尽头,完美的平衡始终未达;在艺术与赎罪之间,我严重倾斜,摇摇欲坠。于是这本小书,不妨看作是途中偷偷舔舐酒瓶的结果。路上太过颠簸,天气阴晴不定,再好的酒也难免走味;就更不要说我深深珍重的,也许只不过是一把破敝的扫帚。再直接点说,这里收录的全是我在评论(以及“类评论”)之外的副产品。它们全凭外缘而生,如果没有人约稿,我自己根本不会无端动手。例如,《我执》那些看似日记的虚构散文习作,本是香港文坛前辈叶辉约我在他主编的报纸上所开的专栏;他在位多久,这个专栏就有多短寿。所以这堆东西的数量也就只有这么多。说起来,那还是我写作量最大的时候,本来每天就要交出一篇以上的评论,可是叶先生的面子我真是不能不给。问题在于该写什么好呢?时事、饮食、电影、音乐、书评和文化评论,能写的我都在其他报刊上写了。想了半天,才决定仿效罗兰·巴特的《恋人絮语》,弄一批看起来很“感性抒情”的思考笔记,因为叶先生说我还未发表过“感性的散文”。又如,《我的病历》,它是应老友胡思威所邀,为剧团“进念·二十面体”的《断章记》场刊所作。时值1995年年尾,张爱玲几个月前去世,《断章记》是献给她的剧场悼文。可是《我的病历》与张爱玲根本无关;如果有关,顶多就是背后那种冷酷的态度。剩下的全是即兴活动,有时是自己的评论专栏快要断稿,苦无素材下的应急文章;又有时是香港文学杂志《字花》催促出来的凑合游戏。悉小道耳,并不足观。对了,为我撰序的邓小桦正是《字花》的编辑,香港文化界的新锐一代(这代人颇成气象,他们将来一定会踩着我的背脊前进)。由于我自己也不晓得怎么形容这本书,只好请她提出她的诠释。多谢她在最后一刻交来这篇文章,看得我十分惭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