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日] 田中真澄 页数:375 译者:周以量
Tag标签:无
前言
喜欢一个人,在和他/她陌生的时刻,也许最为炽热,也最为单纯。喜欢一个人的电影也是这样的吧。这就好像赖声川的佳作《暗恋·桃花源》一样,暗恋只能发生在对象是桃花源的感情中,而桃花源也只能出现在暗恋般的恋情中。一旦你走近了他/她,再喜欢下去,再爱下去,那么就不是炽热和单纯那么简单。这种感情就需要一种勇气,其实是面对自己,甚至改造自己的勇气,一种自我生长的勇气。小津的电影,如果就是面对《东京物语》或者《晚春》,简直可以说我曾经爱死过:安静,老夫妇驶过东京,电车的叮当声;姑娘骑着自行车,晚春的女人的脸却像早春的樱花,灿烂啊!在安静时刻,闭上眼睛你满眼还是她的笑容。侯孝贤在自己的电影中直接引用了这面孔,因为小津这种电影,让你爱死了。小津安二郎无疑在美学上构成了日本电影的一座巅峰,构成了整个东方美学的一座巅峰。如果一辈子这么爱一个导演,爱他的艺术,那是幸福的。但是,这种幸福是极为单纯的、对一个陌生者的狂热初恋。这个热爱者却不敢说:我了解他,我愿意面对他所有的历史和可能性。现在有一本书放在面前了,日本学者田中真澄的《小津安二郎周游》,于2003年在日本出版,这么快有了中文译本,真是件难得的好事情。这个书名大概就可以看出作者的企图:他是要面对一个完整的小津的。这本你读完一定会感叹的书,对小津的周游开始于对“大个子摄影助理”的描写,这是小津电影生涯的起点,而终止于小津死后墓碑上的那个“无”字。关于“无”字,田中真澄写道:在圆觉寺的小津墓碑上,刻着当时身为道长的朝比奈宗源所书写的一个“无”字。当然,这是小津去世后的事情了,并不是他所选择的字。我听说,朝比奈曾问写什么字好,小津的家人经过商量之后决定用这个“无”字。1938年夏天,他出征到中国内地时,曾得到南京古鸡鸣寺主持的一幅字,他把这幅字送给了因缘好友。那个字就是一个“无”。人们想起这个往事,推测这可能是死者喜爱的一个字,于是就刻在了墓碑上。“小津安二郎神话”从此就拉开了序幕。小津安二郎的历史,作为一个人的世界和他的艺术,也许就此让我们重新面对,这种面对将是考验我们作为一个人的境界,理性和感性、美和残酷、人的复杂和纯粹,从桃花源破碎的暗恋感,以一个完整的人去面对另外一个完整的人。田中真澄是热爱小津的人,但是文字里几乎没有粉饰,从容到有些絮叨,周全到有些枝节,但是这种写作,替一个艺术大师写作的心境让人感叹。热爱一个人,要替他做一个纪念牌,并不意味着替他筛选和避讳,尤其如果我们知道人的软弱和虚荣,人的主观和偏颇,这些本来就是人的原本含义的一部分,那么这次树碑立传的事情就更要有一种戒慎恐惧的心情了。田中真澄正是如此,他肯定觉得热爱一个人,就应该去知道他的一切,从灿烂的到晦暗的,都要去周游,去看。这种态度是令人感动的。也因此,这本《小津安二郎周游》里面有大量让中国读者充满复杂感情的部分。很多小津的中国影迷可能对这些不熟悉,或者知道一点但缺乏更多史实的了解,那么现在在他们眼前呈现的是一个令他们意外的世界;这个世界也可以让一部分带有民族恩怨,从而对日本电影带有一种隐约或者明显的排斥、采取偏颇读解的人,会以此印证自己的态度如此“合情合理”。但是我们要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位小津,他的艺术是杰出的,但是他也是这样一个历史的产物,一个人的可能性的产物。他受美国电影的影响,以至在二战中构思宣扬“大东亚共荣圈”的电影时,让进军仰光的日本军人的对白还带上了刘别谦的美国风格,也还带着对东京的热爱。所以,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小津的“无”字,原来是作为毒气部队成员的小津,在南京浩劫之后的小津,在这座古城的古刹里进行的问禅故事。请允许我摘抄这本书里选的小津的另外一篇日记。敬启者一段时间未通音信,前些日子从导演协会寄来的书信中拜见到您的名字,得知您很精神。今天3月21日正是春分之日,我在安徽省的○○。○○是一座四周用土夯起来的城墙围起来的小镇,西南方向二十里处是泸州,不可掉以轻心。2月3日进入这座城后,至今已有五十多天,大部分战友也都失去了。现在,附近还有许多残敌在出没,不讨伐的时候基本上都在睡大觉。现在我住在南门大道的一个叫做陈家的老房子里,进入大门,其西侧贴有一副写在红纸上的对联:合欢花倚长生石如意云来不老枝我的卧室的门上有鸳鸯福禄,好像是新婚不久的鸳鸯密室;栏杆上绘有花鸟画,帷帐上残留着脂粉香气,把光光的脑袋放在长长的枕头上会令人做妖艳的梦。在格子窗边点燃油灯,在长有青苔的院子中和一棵黄杨树下有一种“歌管楼台声细细”的情调。然而,时不时地飞来迫击炮弹,让人不得安心。眼下在这里过着警备的日子。愿足下多加保重身体,小生越来越精神。匆匆小津安二郎正是这样的小津,才发展出了“物哀”和“无常感”的主题,以此来写作人的本质,而这个本质不正是因为他其实遮蔽了讨论人的脆弱的另外的可能性吗?譬如他如何在战场上可以将对手、将敌人完全非人化,只看成“物件”,可以任意扫射。也正是如此的小津,才被日本“新浪潮”的诸多导演不满,被很多日本左派导演愤怒。如本文开头所言,我挚爱小津之时,遇到一次日本导演代表团访问中国,其中一个导演在和中国学生座谈,席间,一位学生纯真地请教关于小津的艺术,而这位导演用令人吃惊的真诚回答这个提问,他希望我们的学生看看小津在侵华时期的工作。当时,这个信息对于我们是太意外了,而田中真澄正是在这个立场上思考小津之于日本文化内在缺憾的象征意义。当然,我们也在这个路径上可以进入日本文化关于“颓废”的文化含义和历史语境。《小津安二郎周游》的写作,在这个意义上对于我们自己的历史写作提供了一个相当有价值的参考。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深感作者文献收集和爬梳的功夫,这本书因此提供了一个远远超越了小津这个导演的知识范畴,将日本整个战前电影工业的某些细枝末节的部分生动地提供出来了。因此,也就提供了一个作为外来文明性质和外来工业部门在东方的一种发展生态和状况。从松竹蒲田厂在进入有声电影阶段,因其周边的工业化带来的噪音,而被迫迁徙到更郊区的地区,我们难得地了解到电影工业在东方世界和整个社会工业化一起演进的历史细节。而小津的整个世界正是伴随着这种东亚现代性生产的过程而展开的,于是,田中真澄先生提供了一种充满趣味的历史写作方式,它不那么像美国历史学者写作往往追求完整“剧情”的戏剧性,但是却充满各种走进历史情境的生动,带出“历史”内部丰富的褶皱。写这篇文章的时刻,北京玉渊潭的樱花也到了盛开的季节。最先开的是本土的早樱,过些日子大概日本品种的樱花也要盛开,而电视新闻报道东京宣布已经进入樱花季了。在一个地方,于是不得不拥有共同的历史,其中的悲哀与无常,可以轻声叹息,也自然更需要勇气面对。希望这本书发挥出它的价值。对于抱有所有预期的读者都是这样。杜庆春2009年4月1日于北京
内容概要
小津安二郎精心构置的画面流泻出人类细碎、真实、沧桑的情感,从细小之中见宏大,隽永深长。一如小津的影片,本书没有采用直截了当的“作者论”、“作品论”,而是把目光聚集在常人眼中隐而不现的材料细节,冷静、细致入微地观察它们的走向和影响,在日本昭和时代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追寻小津人生和创作的脚步,也不回避他在二战期间所作所为的敏感话题,令观者得以品味出小津洁净整饬世界之下的暗流涌动和人性幽暗复杂的况味。
作者简介
田中真澄,1946年生于日本北海道,庆应义塾大学文学研究科学硕士毕业。电影史研究家。小津安二郎研究方面,除本书外,还有《小津安二郎全发言 1933~1945》(1987)、《全日记 小津安二郎》(1993)、《小津安二郎战后语录集成》(1989)、《小津安二郎题外》(2001)、《走近小津安二郎》(2002)等。
书籍目录
周游小津(代序)第一章 拳击的故事第二章 蒲田进行曲的目击者第三章 学习与游历的闪回第四章 摩登都市的光与影第五章 那是以“摇摇”开始的第六章 并非碌碌无为的1936年第七章 《独生子》的东京学第八章 在异国的战场上第九章 “开天窗”的战争第十章 归来的男人第十一章 “大东亚共荣圈”概略记第十二章 所谓的“占领下”的反讽第十三章 古都漫游第十四章 东京(复数的)故事第十五章 另一种才华第十六章 彩色之路,形形色色第十七章 勿忘死亡后记(似的东西)小津安二郎导演电影目录译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拳击的故事人们都说小津安二郎是个体格高大的人。但究竟有多高大,我们并不清楚准确情况。向知道小津生前情况的人们打听,这些人的记忆也各不相同。周围的人们好像都以敬仰的心情把小津作为大师看待,所以眼中的形象比他本人更高大。后人想描绘小津安二郎的时候,在这一点上首先就会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然而,用数字来显示其体格的资料还是存在的,但我不知道是否能够完全相信。在1958年8月10日发行的《每日画报》上有一篇题为《麦收季节的体检》的报道,其中提到小津安二郎年满四十七岁,身高五尺六寸,体重十七贯。谁也无法保证这个数字的准确性,但是我们暂且把它作为一个大致准确的数字来加以说明。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如果这个数字是带有零头的五尺五寸九分或者五尺六寸二分的话,还给人以真实的印象,五尺六寸这样一个整数反而使人产生怀疑。但是,既然有这样一个记载,我们似乎只能接受。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小津安二郎的身高为五尺六寸,体重为十七贯。把它换算为国际单位的话,应该是身高l69.68厘米,体重63.75公斤。据说,他平常不工作的时候,体重会反弹到十八贯,也就是说会达到67.5公斤。这个数字是否就反映出小津的“高大”了呢?以当今日本人的状况来看,这个体格不能说特别高大,身高只是在标准范围之内。然而,五十年前的日本人比现在的日本人更加矮小。在转载了各种统计资料的《昭和国势总揽(终结版)》(东洋经济新报社,1991)中,我顺便查了一下日本人的平均体格标准的变化,1950年代的时候,四十岁男性的身高为159.1厘米,体重为54.5公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所有的成年男性一定有过至少一次的体检机会,这就是征兵体检。小津于1924年接受过征兵体检。其本人的记录无从寻找,但通过《昭和国势总揽(终结版)》一书,我们还是可以知道那个时代——一年之后的1925年的记录:身高159.4厘米,体重51.85公斤。这一代人二十五年后的情况就是前面提到的数字,身高几乎没有变化,体重略有增加,这或许是中年发福之故吧。从上面的情况来看,小津安二郎在他那一代日本男性中,体形应该算得上比较高大。而且,所有人都相当一致的证言是:小津的肩膀宽阔,体格健壮,尤其是他坐着的时候可能显得更加强壮。年轻时,他还给人以精悍的印象。熟悉了解青年时代的小津安二郎的人们,对那个时期的他是这样描绘的:亮灰色的时髦服装和雪白的衬衫包裹着像拳击运动员一样强壮的体格,(小津)笑眯眯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后记
《小津安二郎周游》资料详尽、视角独特,在诸多小津安二郎研究著作中具有一定的阅读价值,能够将这部颇具特色的著作翻译介绍到国内,于我而言有诸多的感言。第一次与小津安二郎“邂逅”是在1993年,此时刚好是小津诞辰九十周年,而距他去世也有二三十个年头了。当时接触到的并不是小津的某个影像资料,而是有关他的一部著作,这个著作就是日本著名的电影评论家莲实重彦的《导演小津安二郎》。这部著作出版于1983年,十年过后,这部著作已经成为研究小津的名著(顺便提一句,莲实重彦的这部著作于小津诞辰一百周年的2003年又出版了“增补决定版”),因此,很自然地它就进入我的眼帘,同时,小津也成为我关注的对象。在日本导演当中,黑泽明、北野武等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的声誉,似乎成为日本电影的代名词一般。尽管Ozu(小津)不像Kurosawa(黑泽)、Mizoguchi(沟口)那样在国际上闻名(他们都在国际上获得许多电影奖项,而小津仅于1958年以《东京物语》获得过英国伦敦电影节萨瑟兰郡奖),但在日本电影史上的地位绝不亚于黑泽明或沟口健二,然而出于各种原因,在我国对小津的介绍和研究还处于“原始”状态。在我任教的大学里,我几乎每年都会指导几篇有关日本电影方向的论文,其中选择小津安二郎(包括黑泽明、沟口健二)作为研究对象的寥寥无几,相反,北野武、岩井俊二、大岛渚等导演常常出现在学生们的笔下,当然这不仅仅是出于某种“反叛精神”,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代大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关注热点有所变化。对小津的介绍、研究或许也可以用这样的观点加以评判,但更多的原因在于我们对小津的资料掌握得太少,影像资料是一个方面,文字资料何尝不是如此呢?且不说在日本已经出现了诸多研究小津的著作——除了前面提到的莲实的著作外,还有佐藤忠男的《小津安二郎的艺术(上、下)》(1978)、高桥治的《绚丽多姿手影图像——小津安二郎》(1982)、吉田喜重的《小津安二郎的反电影论》(1998)等,西方学者对小津的关注和研究成果——如唐纳德·里奇(Donald Richie)的《小津》(1974,日译本出版于1978年,题为《小津安二郎的美学》)、保罗·施拉德(Paul Schrader)的《电影中的超验风格——小津·布列松·德莱叶》(1979年,日译本出版于1981年)和大卫·波德威尔(David Bordwrell)的《小津安二郎——电影的诗学》(1988年,日译本出版于1992年)等——也是我们所望尘莫及的。这一次把田中真澄的《小津安二郎周游》翻译成中文,也许能够为改变国内对小津介绍、研究的局面尽到绵薄之力,这是译者所“奢望”的。之所以说是“奢望”,是因为尽管《小津安二郎周游》一书占有十分丰富的资料,但仅凭一两部译作来改变一个局面是很难做到的(佐藤忠男的《小津安二郎的艺术》一书已于1989年翻译成中文出版),还需要更多的人做更大的努力。我一直认为,在了解一个文化的过程中,图像/影像资料有一种与文字资料截然不同的魅力,因此,在教学当中,尽可能多地使用图像/影像资料成为我的必要工作,因为我知道对它们的接受体验也是各不相同的。我以为,在影像资料方面了解日本文化,小津具有不可替代性,反过来说,小津的电影也对我们理解日本文化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如果说我们从川端康成的小说——如《伊豆的舞女》《雪国》等——中体验到了“淡淡的哀愁”的话,那么我们何尝没有从小津的电影——如《东京物语》《秋刀鱼之味》等——中也获得了同样的感受呢?当我们为山田洋次导演的《男人的烦恼》中的寅次郎而感到丝丝苦涩的喟叹时,我们是否又能够联想到小津电影中的小人物呢?从数量上来说,按本书后的“小津安二郎导演电影目录”的统计,小津总共导演了五十四部电影,数量上与同时代的沟口健二、成濑巳喜男等导演相比,或许比不过(不过比黑泽明导演的多),但其对日本市民生存状态的敏锐感受在这些电影中的展现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应该说,小津的电影很好地把握住了日本文化的脉搏。日本市民文化的底流一直涌动在小津的影像里,当我们对这个涌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或许从某种程度上也就触摸到了日本文化的真谛。在日本的小津安二郎研究者中,1946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的田中真澄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勤奋的笔耕者。《小津安二郎周游》的资料广博详尽自不待言,但正如作者本人在“后记(似的东西)”中所言,作者不仅只是占有资料并把它原封不动地展现给读者,而是通过这些资料深入小津(电影)内部,挖掘其中涵盖的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其实不仅仅是小津的,也是整个日本电影界的。《小津安二郎周游》的内容最初在日本的《文学界》杂志上连载(2002年1月号至2003年5月号),2003年7月由文艺春秋社出版单行本,中文本就是根据这个单行本翻译的。在该书出版之前,作者已经编辑出版了《小津安二郎全发言1933-1945》(1987年)、《小津安二郎战后语录集成1946-1963》(1989年)、《全日记小津安二郎》(1993年)、《小津安二郎电影读本》(1993年)、《小津安二郎(东京物语>及题外》(2001年)、《走近小津安二郎——现代主义电影史论》(2002年)等,我们不能立马断言《小津安二郎周游》是田中真澄研究小津的集大成之作,但毫无疑问,其对小津的理解是在此前的小津资料汇编和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小津安二郎周游》之后,作者还出版了《小津安二郎与战争》(2005)等。除了小津之外,田中真澄的笔触还涉及其他一些电影人——诸如成濑巳喜男、森雅之、清水宏等——以及电影史方面的内容。可以说,在日本电影文化史研究方面,田中真澄的成果是令人瞩目的。作者引用资料都注明了出处,即原注。在原注之外,译者添加了一些注释(即译注),或许这些注释能够起到某种资料性的作用,但愿这不是画蛇添足。其实,在本书的最后译者还想添加上一个索引,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是由于本书的资料性非常强,所涉及的人物、事件非常繁多,如果有一个索引的话,会更加增强该书的资料性。但一来原作本身并没有索引(基于忠实于原作的精神),二来由于译文的字数已经不少(基于添加索引必定会增加成本的考虑),所以只好作罢。以前我曾翻译过一些文章,也曾写过翻译方面的论文,对译事之难是了然于心的,因此当责任编辑周彬先生找我翻译《小津安二郎周游》时,说实话还是有点踌躇的,出于编辑的信任和本人对于日本电影文化以及小津的喜好,最终我还是答应了下来。现在译文就放在大家面前,错谬之处,请各位方家不吝指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电影馆”系列在译介国外电影资料方面投入很多,《小津安二郎周游》能够作为其中的一种出版,首先得力于出版社的慧眼。出版翻译过程中,一再得到周彬先生的支持与督促,对此表示深深的感谢。此外,本书出版前后,汉和书局的刘玮小姐、日本国际文化交流基金的张启明先生颇多助力,并幸得北京电影学院郑雅玲、复旦大学顾铮两位老师慨然撰文推荐,在此一并表示谢意。最后,自1993年留学日本以来,在许多方面、以不同的方式我一直受到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的帮助,这一次通过出版社又获得译作出版的资助,由衷地表示我的谢意。周以量2009年元日于京城悠见斋
媒体关注与评论
所谓的小津(电影)是这样一种存在:促使我从中汲取各式各样的问题并加以解读,它十分丰富且有趣,既有刺激性的东西,又具有强大的魅力。从这样的立场出发进行研究,从中找出小津(电影)内在的一些问题,我把这种做法权且称作周游。换句话说,所谓周游,是由小津这个对象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方法论。在这里当然是以小津为主题进行论述,但同时这也是我对小津的研究和问题意识的表达。 ——田中真澄
编辑推荐
《小津安二郎周游》对于历史写作提供了一个相当有价值的参考。阅读《小津安二郎周游》的时候,能深深地感到作者文献收集和爬梳的功夫,《小津安二郎周游》因此提供了一个远远超越了小津这个导演的知识范畴,将日本整个战前电影工业的某些细枝末节的部分生动地提供出来了。因此,也就提供了一个作为外来文明性质和外来工业部门在东方的一种发展生态和状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