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王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12出版) 作者:王侃 页数:22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历史是确立意义和价值的终极文化结构,历史批判构成几乎所有女性写作的起点。 语言是文化的本体象征,语言批判旨在揭露由男权文化机制给定的女性本体境遇。 欲望涉及文学中的性表达,不仅关涉女性作为欲望主体的文化意义,也使在男权机制中遭遇“扁型化”处理的女性形象变得丰富和饱满。 在《历史·语言·欲望:1990年代中国女性小说主题与叙事》中,新锐学者王侃独辟蹊径,从历史、语言、欲望三个层面系统梳理了1990年代中国女性小说的遗产,认为它在文化领域标志着中国女性主体意识迈向了成熟与高涨。正所谓不破不立,鲜明的批判风格恰好体现出女性作家确立自身的主体位置,进而获取更多自由、独立空间的愿望。
作者简介
王侃,文学博士,任职于浙江师范大学人文院。
书籍目录
英文提要绪论第一节 政治书写与拯救之途第二节 性别视野中的批评向度第三节 历史·语言·欲望第一章 历史:终结者的批判第一节 历史与性别第二节 中国新文学中的女性史述传统第三节 断裂与拒绝:年代中国女性小说的历史书写第二章 语言:言说时的本体焦虑第一节 语言与逻各斯第二节 语言与主体 第三节 语言与性别第四节 语言批判与“绝境体验”第五节 语义置换与逻辑倾斜第六节 身体作为语言第三章 欲望:性表达与新的形象范式第一节 欲望及其政治 第二节 道德解咒:欲望作为本质力量 第三节 欲望:神话解构与主体建构 第四节 激进的欲望:自体性与姐妹情谊 第四章 叙事:虚实与有无第一节 纪实与虚构 第二节 有机与无机 结语 附录一妇女与写作 当文学遭遇选美 现代性·女性·性 附录二男权威严下的轻轻的呼吸 性别话语与文化生态 爱情中的历史与叙事 魏紫姚黄:王安忆、陈染、池莉小论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历史:终结者的批判第一节 历史与性别一、历史与历史意识何为历史?对历史的定义和理解,存在两个基本的向度:(1)所谓历史,是指人类活动的场域,这个场域有着时间与空间的规定性。人类在这一场域中的活动构成了历史内容,构成了历史的“本体性”:它是所有的历史研究所面对的最初和最后的对象。(2)所谓历史,是指关于前述“本体性历史”的叙述,即史述,它构成了历史的“文本性”,它将“本体性历史”转换为“文本性历史”,将在历史场域中发生过的人类活动(即历史内容)转换为语言中的存在,成为书案上的文牍。中国的“二十四史”,以及遍布全球、卷帙浩繁的各民族各国家的关于种群起源、社会迁延、政权迭替、地缘变更、时代发展与文化传统的种种史著,皆属此例。通俗的说法,可将“文本性历史”认为是“历史记录”或“历史记忆”,美国历史学家贝克尔就曾如此给历史下过定义:“历史就是说过和做过的事情的记忆。”对历史内容进行不同属性的归类,相应的历史叙述也就有了差异纷呈的类别,这些不同的类别包括:社会史、政治史、文化史、经济史、宗教史、战争史、哲学史和文学史等等,当然也包括性史与性别史。任何人,在与历史相遇的时候,f也/她都必定同时会面对历史的这双重属性(本体性与文本性)。美国人弗里德雷克·杰姆逊认为:“历史本质上是非叙述的和非再现的,然而我们又要说,除非以文本呈现的方式,历史是无法把握的,或者说,只有通过文本化,我们才能够接触到历史”。①梁启超也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凡活动,以能活动者为体,以所活动者为相。史者也,综合彼参与活动之种种体,与其活动所表现之种种相,而成一有结构的叙述也。”(参这里的问题是,后来的人们,或者“历史”之外的人们,都只能通过“文本”去接近“本体”,然而“文本”是语言性的,是叙述性的。语言作为介质是不透明的,人们无法通过语言一目了然地洞悉历史“本体”,叙述则不可避免地伴生修辞,这使得历史叙述所企图达到的还原历史现场的功能变得令人疑窦丛生,叙述中的“历史现场”自始至终存在着被涂抹、被篡改的变形走样的危机。法国人保罗·利科尔就认为,历史的“虚构成分比实证主义的历史概念承认的要多”,“叙述性虚构中的模拟成分比实证主义的历史概念所允许的要多”,因此所谓的历史性即人类的历史状况,便是“经验主义的叙述和虚构叙述的参照相交于一点”,“是与叙述这一语言游戏相关系的生活形式”,说到底,我们叙述和撰写的历史属于所发生事件构成的“效果历史”,属于历史性本身的效果历史。③美国人海登·怀特在著名的《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中开篇即说:“我把历史作品视为叙事性散文话语形式中的一种言辞结构,……它一般而言是诗学的,具体而言在本质上是语言学的。”④“简而言之,我的看法是:占主导地位的比喻方式以及与之相伴随的语言规则,构成了任何一部史学作品那种不可还原的‘元史学’基础。”⑤在另一篇重要的文献《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本文》中,他更是耐人寻味地追问:历史上“到底发生了什么”?①在他看来,任何“历史”不过都是一种文本的修辞活动,是一种“修辞想象”,因为在“历史的存在’’和“历史的本文”之间,永远不存在一种真正的对应关系,更不可能是对等关系。毫无疑问,语言哲学的勃兴,后现代背景的降临,新历史主义的问世,才使得历史在单向度的“本体性”上被剥离出“文本性”,使其具有了双重属性。“文本性”的被发现与被强调,使基于文献与史述的历史研究,尤其是史实的确认变得暖昧含混。历史的双重属性——准确地说,是历史的文本性——使接近历史的企图变成一种令人沮丧的无望的实践。历史文本既可能是通向历史的“林中路”,也可能是让人迷失于历史的障目一叶。尽管考古体的实证史述依然存在,但仍然无法动摇已经形成的对于语言的怀疑。进一步的追问就会发现,由语言而派生的叙述、修辞、想象,甚至虚构等语言游戏或语言规则,其适用的广度与深度取决于由语言本身所涵蕴的话语立场。换句话说,“效果历史”所要达到的“效果度”取决于话语持有者的历史期待。在实践层面上,“语言”通常直接被等同于“话语”,而处于“政治语义学”维度中的“话语”则直接联系着权力或意识形态。不用说,所有的历史书写都受到某种话语的支配,所有的历史书写实际上都不过是一种话语实践,历史文本说到底是由话语建构的。当克罗齐说“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时,他的意思是,“当代”或“当下”作为一种强势话语建构了“历史”。所以,本雅明说:“历史是一种建构的产物,这种建构的基础并非同质的、空洞的时间,而是被当下填满的时间。
后记
本书的论题与理路,大约十年前已形成构想,并曾有一篇提纲式的文字于千禧年发表。因为自己的惫懒,于今方成书稿。书稿的主体部分,一个月写就,实属“草创”,粗糙与破绽自不待言。随它去了。这一次,不是因为惫懒,而是事隔十年,它兴许已经失去了打磨与锔补的必要。写这本书,只是了结十年前的一个构想。感谢这十年来鞭策我同时又包容我的人。那些美好的名字,永在心里。 最后,此书献给旭拥。
编辑推荐
《历史·语言·欲望:1990年代中国女性小说主题与叙事》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