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有个曾国藩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赵焰  页数:22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兴勋臣,湖湘大儒,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这是完全的曾国藩吗?曾国藩这个乡下秀才一步步靠自我奋斗与忍辱负重走向权力的巅峰。这个被称为“晚清第一汉臣”的湖南人如何达到孟子所说的“内圣外王”境地?又如何成为中国文化最后一座矗立的庙堂的?本书结合丰富的史料,从曾国藩的编年史入手,以细腻凝重的文笔透射了曾国藩的内心世界,写他的志存高远,写他的治学精进,写他的困兽犹斗,写他的忍辱负重,写他的韬略智慧,写他的貌似虚伪,写他的无奈苍凉,写他的内心圆满……把那个时代一个中国文化积薪传火者的负隅顽抗和心路历程写得淋漓尽致。

作者简介

赵焰,男,安徽旌德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商报》副总编、高级编辑。主要著作有:《晚清有个李鸿章》、《蝶影抄》、《行走新安江》、《发现徽州建筑》(与张扬合作)、《千年徽州梦》、《思想徽州》、《男人四十就变鬼》、《夜兰花》、《萤火闪烁》、《与眼睛蛇同行》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重归自由第二章  青云直上第三章  乱世从军第四章  铁血江湖第五章  遭遇低谷第六章  大悟山村第七章  脱胎换骨第八章  悲欣交集第九章  海阔天空第十章  忧郁如疾第十一章  黯然神伤第十二章  走向虚无第十三章  白云苍狗尾声后记附:曾国藩年表

章节摘录

一踏上淮北的大地,曾国藩就感到一股刺骨的寒冷。虽然曾国藩来到淮北已是7月了,天酷热难当,但在身体之中,曾国藩还是感到有一种寒意。这种寒意,仿佛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来自于体内,是自己身体之内深藏的冰。淮北的一切看起来一览无余,满眼望去,没有高的山,深的水,它平平整整,苍茫荒凉,一望无际。只是在旷野之中,到处生长着贱命的杨树,高高地耸立,遮挡阳光,也遮挡人们的视线。因为热,知了躲藏在杨树密密的大叶片里,一个劲地扯着嗓子叫唤。这也难怪,身处这样的地方,昆虫也会感到焦躁;不像南方,山清水软的,虫鸟在怡然自得的情况下,叫起来也是悦耳的。这里的人想必也是这样吧,身处尘埃遍布的环境中,难怪都那么好恶斗勇呢?曾国藩自己就有这样的感觉,从江南来到淮北,一踏上这块土地,就明显地变得焦躁了。对于曾国藩来说,金陵惬意的生活刚刚开了一个头,就戛然中止了。从接到剿捻的上谕,到离开金陵,这当中一共有半年时间。曾国藩拖拖拉拉地在金陵磨蹭,那是因为他实在不想去趟这摊浑水。湘军刚刚攻下金陵,上谕就到,让曾国藩率领军队北上剿捻,以李鸿章暂署两江总督。接到这样的旨意,曾国藩一时不知所措。对于这一次北上剿捻,曾国藩很有情绪,一方面,他实在是不想再替朝廷卖命,十数年的戎马生涯,已让曾国藩厌倦战争中的一切,况且,他的身体比较虚弱,对繁重的事务,已明显缺乏精力,会经常莫名地焦躁心慌。此外,湘军的撤裁事务,以及与左宗棠的笔墨官司,都让他烦透了心,也很难脱身。不仅如此,曾国藩感到不满意的还有,朝廷此番安排,是让他跟官文以及僧格林沁一道“会剿”,以僧格林沁为主帅。也就是说,在很多时候,身为两江总督的他,还必须听官文和僧格林沁的。这样的安排,更让曾国藩不高兴。不过,朝廷让曾国藩参与剿捻,正好给曾国藩保存李鸿章的淮军找到一个理由。曾国藩上奏说:临阵指挥,非我所长,如果一定要我西上助战,须调淮军随同出征。言下之意是,湘军已经大量裁撤,无兵可用,只能依靠淮军了。淮军目标不如湘军大,在实力和装备上更强,在关键时候,还是能用得上的。曾国藩一方面派刘连捷的湘军直入黄州,听候官文调遣;另外一方面,将淮军主力分为三部:铭、盛军北上剿捻;松、勋军南下赴闽追剿太平军余部;其余各部留驻江苏。至于本人,他在给朝廷的报告中说,打算移师驻扎安庆,统筹调度。奏折递交上去之后,曾国藩心里一直忐忑不安。他在家书当中说,他实在是不想再接这个事情了,如果趁机被解除军权,就此体面下场,也属万幸。不久,由于剿捻形势发生变化,曾国藩的北上推迟:先是太平天国扶王陈得才率太平军跟僧格林沁的清军在安徽霍山黑石渡一带展开决战,太平军大败,主帅陈得才见大势已去,自杀身亡,祜王蓝成春同时殉难,太平天国将领马融和、范立川率数万人投降;然后,捻军与僧格林沁在鄂东一战中,再次溃败,僧格林沁在战场上取得了压倒性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回复曾国藩,让他先不要着急去安庆,也不必向李鸿章办移交,暂且驻扎在金陵,随时听取调令。这样,曾国藩暂停了北上,继续在金陵处理善后工作。短时间的平静之后,北方的捻军又有了大动作:鄂东之战,捻军虽然受挫,但仍有数万兵马。不久,捻军与太平天国西征军赖文光部联合,拥赖文光为首领。两军合并后,在豫南地区进行整编,决定“易步为骑”,以骑对骑。经过改编,新捻军以骑兵为主,拥有骑兵一万多人,部分步兵也配备马匹,甚至一个骑兵不止一匹马。在作战方法上,新捻军以运动战为主,没有一个基本的战略根据地,聚散无定,打了就跑,疾如风雨,运动速度特别快。中原地区面积大,这些捻军来无踪去无影,官兵们很难捕捉到他们,地方之间也很难兼顾。因此,各地的官兵吃尽了捻军的苦头。北方的形势一下子变得严峻起来。因为曾国藩迟迟没有北上,刚愎骄横的僧格林沁等不及了,他依然运用横冲直撞的蛮牛战术,对捻军穷追猛打,想一口把捻军吃掉。甚至,僧格林沁为了追击捻军,把马的缰绳拴在自己的胳膊上,夜以继日马不停歇。清军一共追击了两个多月,行程数千里,部队疲惫不堪。这时候,捻军设下了埋伏,等着僧格林沁钻人包围圈:1865年5月,捻军在山东曹州高楼寨将僧格林沁孤军深入的部队团团围住,双方的厮杀一直持续到深夜,僧格林沁部一万多人被歼。僧格林沁本人逃到麦田里,被捻军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张皮绠找到,一刀下去,身首异处。消息传到京城,清廷极度震惊。十天后,上谕再次传到金陵:命曾国藩带领亲军小队,轻骑就道,兼程北上,督办直、鲁、豫三省军务,以钦差大臣赴山东督剿。奉到上谕,曾国藩大惊失色,他不得不正视眼前的窘境:湘军裁减大半,兵力单薄,如何剿捻?且捻军多为马队,官兵以步对骑,如何制胜?曾国藩还是不想北上,但上谕难违,曾国藩只好采取“拖”的办法。他又上了一个奏折,列举了自己的几点困难:一是兵力不足,金陵仅湘军三千人。淮军虽称劲旅,但只有刘铭传、周盛波两军归曾国藩调遣,人数少,不成气候。为解决兵力不足,必须以先前湘军的做法,在徐州一带募集兵勇,协助作战。二是战马缺少。捻军战马极多,此次僧格林沁蒙古马队溃散,捻军又掳战马逾万匹。如没有骑兵部队,官军将不战而败。曾国藩提议在徐州添练马队,另派人到北方买战马千余匹。三是扼捻北上,只有依靠黄河天险,而防河之策,应该为目前第一要义。江南水师,于黄河水性不合,要防河,应有大量的准备工作,必须兴办黄河水师等等。四是北方土地面积广大,捻军的活动范围很大,自己的权力不能完全兼顾,因此朝廷要号令各地方官员,恪守自己的职责。曾国藩把众多的困难一一列举,就是要把丑话说在前面,万一自己剿捻失败,也有一个明明白白的说法。曾国藩太清楚京城的那些遗老遗少了,他们哪里知道下面的艰难呢?曾国藩心里一直耿耿于怀的是朝廷对湘军的不公,十几年的战争,岂是轻轻松松就能打下的?那要牺牲多少子弟兵,浪费多少金钱,涂炭多少生灵啊!

后记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蛰居在敬亭山下的宣州小城。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在研读曾国藩。我读《曾国藩家书》、《曾国藩传》,也读他的文章以及据说是他所撰的《冰鉴》一书。系统地读一个人,就好像去一个人家拜访,先是熟悉这个人的生活环境,去看看人家的庭院,然后进入厅堂,参观寝室、书房,乃至浴室和厕所;继而与这个人谈心,了解他的经历、习惯和生活。读曾国藩的文章,明显能感觉到一个人内心的深厚度与宽广度,也能感受到一个人巨大的忧郁和悲凉。在我的感觉中,曾国藩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双重意义的人。这个人熟读古书,对中华文明的足迹和精髓异常熟稔,而他本人,绝对堪称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甚至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后一座高峰。在这个人身上,可以看到自孟子以来所提倡的儒家人格的最高标准,那是一种真正的“内圣外王”,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典范。读曾国藩的同时,那一段时间,我几乎是疯狂地迷上了西方古典音乐。在我看来,音乐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能够记述和表达世界当中那种细致入微的东西,表达人内心情感的本质。比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整个交响乐,就像一个人起伏的内心波澜:这是一种巨大的心理转换,由风起云涌直至云破日出,终归平静与喜悦。贝多芬体验了这种情感的过程和本质,他的内心完全洞开,一种欢乐在九死一生之后终于诞生,那是一种悲欣交织的欢乐。这种欢乐,是一种最高层次的欢乐,是人类的上帝,也是人类头顶上最亮的星星。除了贝九贝六之外,我最喜欢的,就是贝多芬晚年的弦乐四重奏,从中可以感觉到,步入老年的贝多芬已进入一种自由状态:激越没有了,疑问没有了,只有轻松、随意以及乐观,那是一种遮掩不住的星光灿烂。这样的状态,应该是人作为个体所能达到的最高层次,也是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层次;那不是一种甚嚣尘上的狂喜,而是一种平静和智慧,或者,“禅”一般的会意和欣慰。由贝多芬,我同样想到了曾国藩。在我看来,曾国藩同样是一个有着巨大内心波澜的人,在这个人的内心深处,同样有着关于心的萌芽、成长、痛苦、觉悟,以及最终走向衰竭的故事。只不过与贝多芬相比,曾国藩更中国化,他内心中的一切都属于中国文化这一片汪洋大海。在这片汪洋大海中,曾国藩如一只舢板一样,在暴风骤雨中努力不使自己沉没。在这样的过程中,他既欣喜、失望、悲怆、激越,又诚信、狡猾、阴险、平静,人类所有的情感,以及中国文化所探索出的几乎所有的可能性,都在他的身上体现得如此艰辛、如此错综复杂,也体现得如此完整。由曾国藩和贝多芬,我还想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列夫·托尔斯泰·马克西姆。高尔基在评价列夫·托尔斯泰时,将他称为一个人类的人。这一句话极富有深意。托尔斯泰跟这个世界的所有人一样,都是用龟裂的泥土塑成,同样带有世俗的不足。托尔斯泰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发现了这些不足,也能深刻地了解这些不足,并且,更痛苦地忍受它们。在我看来,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曾国藩与贝多芬以及托尔斯泰一样,都具有相同的意义,他们同样是靠自己一层层的蜕变,化蛹为蝶最终成为“超人”的。这种蜕变,尽管表面平静而安详,但在内部,却有着巨大的轰鸣声,并且交杂着困苦、热情、悲愤与反抗,直至大觉悟后的心若止水。贝多芬是音乐家,他可以倾听自己内心的山呼海啸,用五线谱将这个过程表现出来;托尔斯泰是作家,也可以借助于文字来表现疑问和质询,表达悲悯和艰辛,而曾国藩呢,他的内心中同样也有着巨大的嬗变,只不过,他一直无法借助音乐或者文学来表现,始终压抑着自己的痛苦和困惑,也压抑着自己的欢乐和悲伤。在更多时候,他只是一个人独自面对:而我们,只能借助曾国藩留下的雪泥鸿爪,来揣测和感觉这种变化。当然,在这样的过程中,一种内心的贴近是最重要的,只有内心的贴近,才是真正理解一个人的不二法门。出于这样的想法,我一直对于曾国藩感兴趣。要研究一个人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以及人类本质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与心灵的真切体验有关。那种从内部深入的办法,相对于外部进入,可能是最本质的。这种体验绝不是单单躲在书斋里靠“皓首穷经”就可以做到的。直接而又深入的生命体验,又能超拔于狭隘的、片面的、个人经验之上,再辅之以科学的参考系,才是一种正确的方法。对于我来说,这个人像一座布满森林的高山,不仅让人高山仰止,更有着属于自己的迷宫。但我一直坚持着,坚持着以一种文化和内心紧逼的方式去接近他:我就像一条蛇一样,去吃掉他留存于这个世界的文书、奏折、日记、著作,然后,摇身一变,以最大的可能,全力变成他本人的模样。这样,一个人的内心就可以嬗变为另一个人的内心,跳动着他的脉搏,呼吸着他的气息,体验他的生活,体味他窒息、临终、遭受最后的病痛,直至如何咽下最后一口唾液,在这样的转变中,那种深藏不露的内心世界昭然若揭。那是一段阴晦无比的日子,因为过度地体验到这个人的苍凉,我的内心世界也不由自主如北极一样寒冷。这样的方式,仿佛让我经历了一次严冬的游历,在北极的荒原上,我孤身一人,去触摸深埋在冰层下的地壳。当我终于完成这本书时,我就像从一口千年深潭中爬上岸,浑身透湿,瑟瑟颤抖。这样的写作经历真苦!一个人怎么会有如此的荒凉之心呢?仿佛是戈壁大漠,寸草不生:当一个人承受着历史与文化的重压,同时面临世界末日的绝望时,那一种人性深处的枯寒,就那样变成一口幽深的井。法国作家玛格丽特·尤瑟纳尔曾经说:一个人一生所构成的图表,是由三条弯弯曲曲的、无限伸展的、不断汇聚又不断散开的线条组成的,这就是:一个人曾以为是的、曾希望是的和曾经是的那种东西。对于曾国藩来说,同样也是如此。在这里,我想写就的,就是那个自己曾以为是、曾希望是和曾经是的人。这,就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曾国藩。是为后记。

媒体关注与评论

曾国藩是晚清社会急剧变革中率先由儒家传统经世致用转向学习洋务以图自救的代表人物,深入剖析他一生复杂多变的心路历程、他在应付时代大变局中采取各种举措背后深刻的思想文化背景,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本书作者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著名清史专家)戴逸作者扎实的文学功底和史学修养,曾国藩精彩非凡的一生,加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良好口碑,使这本书非常值得期待,并必将畅销不衰。在这本书中,读者将会发现一个似曾相识的曾国藩,一个既波澜壮阔又无限苍凉的大人物;还会发现时间以曾国藩为界,“那个颇有尊严、文雅、自闭、自给、自享、道德至上、鄙视物质、洁身自好的时代,在曾国藩逝去之后,已瞑然消逝。世界进入一个新的时代:那是一个光明的时代,也是一个黑暗的时代;是最美好的季节,也是最糟糕的季节;是信仰的时代,也是怀疑的时代;是富足的时代,也是贫乏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本独具视角的人物传记,更是一曲悲壮幽远的时代挽歌。——(著名报人,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前总编辑,财讯传媒集团副总裁)程益中这本书描述了曾国藩一生中的心路历程,重点写他中年之后的苍凉心境。按照我的理解,曾国藩的苍凉,是内心的苍凉,也是文化和时代的苍凉。一个伟大人物,往往都有着一颗苍凉之心。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悲悯、无奈的曾国藩。这种心态,也是晚清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集体心态。——(著名学者、凤凰卫视著名资深评论家)王鲁湘

编辑推荐

《晚清有个曾国藩》在梳理、分析史料的基础上,重新勾画了一个真实的曾国藩。曾国藩是一个性格表现多侧面的复杂历史人物。他一手镇压了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腐朽的满清封建王朝延祚了半个世纪,严重阻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但其为官治学又不无可取之处。曾国藩,一个晚清之际挽狂澜于既倒的名臣,抛开其身后百余年不绝的赞美与詈骂,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物?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年代,作为肩负国家存亡、文化续绝的栋梁,他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他的思想、事业与为人,给后人以何种教益?一个故去百余年的人,何以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晚清有个曾国藩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9条)

 
 

  •   曾国藩以儒家思想治军,讲仁守义,自筹湘军,另立纲纪。他创作的《爱民歌》,使湘军士兵行为有所遵循。他写的《讨粤匪檄》文,号召“抱道君子”,“赫然愤怒,以卫吾道”,鼓动了不少知识分子脱下长衫,心甘情愿地投入同太平军的作战中。他镇压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使清王朝得以生存。他学习西方文化,整肃政风,“匡救时弊”,心存高远,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他廉服人心,远权避祸,重礼慎法,编织了最结实的关系网。他知人善任,量才器使,推荐保举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其中,官至总督巡抚者就有40余人,实现了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大事业。他官升得最快,十年之内,连跳七级,37岁便官至二品,能有此殊荣者,清代仅此曾国藩。他官做得最稳,侍奉了道光、咸丰、同治三代君王,历时34年,恩宠不衰。他官做得最好,政声卓著,治民有言,因而有“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美誉。他君子为学,明道经世,宁静致远,淡看得失。他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教良好,他的《家书》,堪称中国古代家教范本。
  •   书很好,值得推荐!我记得以前在学校里上历史课所了解的一些对曾国藩的评价,不外乎几方面:地主阶级的代表、满清政府的奴才、镇压农民起义的侩子手。后来渐渐的知道多一些,才知道这个人竟然还是蒋介石这个大反动派所十分推崇的偶像,按照阶级斗争的逻辑,敌人所拥护的,就是我们所反对的。所以曾国藩肯定不是什么好人。不过心里面总有点纳闷,连老蒋都崇拜的人到底是咋样的?慢慢的书读得多了,对曾国藩也逐渐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才发现历史并不是非此即彼、非白即黑的,曾国藩这个人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也有趣得多。他是汉族地主阶级的代表,儒家文化的卫道士,官居极品然而却与腐朽的官场文化格格不入,生活勤俭朴素,严于律己的程度近似于苦行僧,毕生追求“外王内圣”的最高境界;他是手握军政大权的湘军大老,通过镇压太平天国,撑起了大清皇朝摇摇欲坠的半壁江山,实现了“同治中兴”,却急流勇退,解散了自己只手创立的湘军;他是致力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介书生,也是封建道统的集大成者,他身后留下的《曾文正公全集》时至今日依然是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   对曾国藩前半生的治学精神很是佩服,我觉得此种精神可用“呆子”哲学来形容。曾国藩前半生的治学可谓书呆子。此种精神我思之为当今中国少有之精神,因为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被认为是百无一用的呆子,但是我认为只有先做呆子才能之后做聪明人。一位日本老科学家讲过这样一个道理“要想成为一个科学家,必须要聪明。”在某种意义上,的确是这样。另一方面科学家的脑袋还必须笨,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的。乍一看,这是两个截然相反的命题,实际上,它表现出一个事物对立统一的两个不同侧面,正所谓“呆子”哲学。我想,曾国藩的治学就是“呆子”哲学的样板。如果不是太平天国时期的战争,他可能会成为中国最后一个理子大师。处于众说纷纭:可能性交织的岔路口时,为了不把应该选择的道路选错,必须具有洞察未来的内察能力和直观能力,在这个意义上讲,做人或更甚者做科学家必须聪明,但是要想从平常被人认为极普遍明了的事物中,从那些连平常所说的脑袋笨的人也容易明了的日常小事中,找出它的不可思议的疑点,问个为什么,并极力阐明其原委,也是非常重要的,缺之不可的。在这点上有所作为的人必须是比普通脑袋笨的人更显得脑袋不开窍的死心眼的人。所谓脑袋聪明的人可以说他们如同腿脚快的游客,虽然他们可以捷足先登的到达他人尚未涉足之地,可恐怕会遗漏路旁,脑袋笨的人犹如走路慢的人,一直漫步在后,往往毫不费力的把珍宝捧在手中,脑袋聪明的人正是因为他们的推测,可以纵观路上的所有难关险阻,至少也是有这种预感的,所以常常容易挫伤自己的进取的勇气。脑袋笨的人,由于他的前途笼罩了一层云雾,反而持乐观态度,即使遇到难关,他会格外的努力,摆脱困境。脑袋聪明的人,会过于信任自己的脑力。其结果,当自然显示给他们的现象与自己想的不一致时,大概会这样想:是不是自然错了。另外当出现结果与自己想的相同时,恐怕会把这件要紧的事忘掉,反复琢磨自己所思考出的结果,是不是由于别的原因而偶尔产生的呢?一开始就断定行不通的尝试,好容易才明白那事做不成的时候可是他也抓住了一些并不是行不通的其他线索。这些线索也是那些一开始就不敢进行尝试的人无法接触到的。正如无数所谓的聪明人执迷于永动机的道理。脑袋聪明的人适合作批评家却难成为见诸行动的人。对于脑袋笨的人来说,别人的工作总是显得**出色,同时也感到大人物的工作也似乎可以做到,因此,很自然地刺激着自己的上进心。脑袋聪明,而且又自命不凡的人即使能为人之师却难成大家难为大师。记得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企业家曾经说过:“哦手下成功的认识没有聪明人,大多是些能够坚持不懈的呆子。”是啊,他手下的经理有些只是初中毕业有些曾经是他的汽车司机,可以说不是或者不尽然是聪明才智使他们成功的,我想最重要的是那份坚持。聪明的脑袋容易苛求,但所谓的呆子却会和适宜的装傻充楞。正如苏东坡所说的难得糊涂。我觉得难得糊涂的境界就是一种呆子的处世哲学。人生中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明确的答案,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用好坏来区分的。当遇到不能改变或者对自己无害而有损的事情的时候,能装糊涂,扮呆子确实也是一种很高的境界的。所谓的呆子哲学的精髓就是能对生活中的有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你对人生的有些不好的事情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时候,往往它却向好的方向发展。着也许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道理。这个道理在曾国藩身上很好的体现了出来。好好品味!
  •   晚清有个曾国藩
  •   此书写的很好,尤其是曾国藩和幕僚在江边感慨的那一段,我看到都可以背下来了。写的真的很好。
  •   读起这本书便爱不释手,原来自己这几年所经历的痛苦与内心的挣扎,当年曾国藩也同样有过,曾公一辈子以圣人为标准,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几百年来,怕只有本杰明可与之媲美。
  •   这本书用小说手法记录了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文笔优美,引人入胜,又有很多发人深思的议论,很有见地。看到了历史,也学到了很多。
  •   虽然从理性的角度说,这本书不见得十分精到,但从个人的阅读偏好来说,我非常喜欢。从高二就开始接触曾国藩,直到现在,越来越钦佩他。作者对他的理解比较到位。
  •   喜欢曾国藩的人不容错过哦~!
  •   内容是自传形式的,分析比较透彻,适合感兴趣的人做初步了解,对平生了解之后再去看一些曾国藩的论著可能会体会深些
  •   曾国藩的经历感受良多
  •   认识曾国藩,看看他的家书,已大概知道了。
  •   感觉文学性更强,对于曾国藩的一些行为,缺乏作者独到的见解,或者说不是很有深度。属于看过就忘了的类型。
  •   是介绍曾国藩的众多书籍中的佼佼者
  •   要找到一本好书不容易,特别是在这个商业化无孔不入的社会。本书文笔流畅,娓娓而谈,对了解晚清社会、历史有很大帮助。对待历史和历史人物,特别是对于清的历史和人物,我们似乎陷入了“腐败无能”“闭关自守”,”奴才”“走狗”这样偏执、狭隘的死胡同,此书可以让我们更理性地对待历史。建议:配合着“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二十世纪的教训”这两本书来看
  •   上学时候看过了李鸿章 买本老师的再品读品读
  •   送人的,说很好的一本书
  •   先收藏,在阅读
  •   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收藏。
  •   这本书要静下来,细细读,细细品味,细细思索。
  •   这套书写的很好,很中肯,闲来看看,不错
  •   新视角。。。
  •   可以,纸张稍显陈旧,
  •   对清末三大巨头评述的很真实,功过是非很到位。
  •   作者从曾国藩的内心感受讲述曾的故事,角度新颖,描述自然。这也是看历史的另一个角度。
  •   读上几遍才能悟道
  •   通俗易懂,很好看,分析透彻。
  •   还没看呢还没看呢还没看呢还没看呢还没看呢还没看呢还没看呢还没看呢还没看呢还没看呢还没看呢
  •   花了大概一周的时间读完《晚清有个曾国藩》。书不厚,很容易就翻完了。这个传说中可以颠覆清廷,却被成为“官场楷模”的汉人,在他62年的人生道路上,贯穿着自己特有的人格主线。无论是遇到同为读书人但却抛弃圣贤杜撰妖道的洪秀全,还是遇到庸碌多疑搞不清状况的咸丰帝,他都以自己的原则处事。不知道是他碰巧捡对了原则,还是这个原则碰巧被印证了。

    我觉得他是一个符合中国文化稳健、内敛、恭顺的人,故而被推上“千古完人”的宝座:

    1、他一生追求读书、耕田、内圣外王的人格塑造,固守程朱理学,读书、战事两不相误。但可惜的是,孔孟救不了他对历史的失望,医生告诉他:黄老才是看破红尘的妙门。

    2、他开创历史之先,创造了一个“上马杀敌、下马读书”的文人军团,但却在战术上固守陈规,采取以“耗”取胜的合围方式,不出奇兵,不图智取。不知道这是因为他是一个不容有失的完美主义者,还是因为他根本不相信机巧和运气。

    3、身负中国半数兵力,甚至可能连被俘的陈玉成都劝他恢复汉室,他却愿意自剪羽翼。虽因天津教案郁郁寡欢而终,但却是善终。外族臣子在一片反清复明的疑神疑鬼中功高盖主,居然不会遇到商鞅一般的命运。从其家书中可窥,这个人如履薄冰、居安思危的心态世间少有。就连肃顺这个帮他一把的人,他也不愿去信感谢。在慈禧抄肃顺家宅时,天下官员皆有归顺信函,独独没有曾国藩。一个警惕、慎独的人,居然能创造经天纬地的事业,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

    4、传说《冰鉴》乃曾所著,他的知人善任为人称道。他丁忧15个月,胡林翼为其坐镇大局;他解决不了扬州教案,李鸿章献出锦囊妙计;他的军队首尾不能相顾,刘铭传闻讯调兵;他意识到开眼看世界,李善兰为其牵线搭桥;他想建立江南制造总局,华蘅芳为其设计机器……在这些事的背后,他堆砌高塔只为让李鸿章摘取胜利;他容忍丁日昌卖官鬻爵只为平衡湘淮;他在刘铭传尚未出头之时仅凭一面之缘就大力举荐;左宗棠在背后向朝廷参他但他也不会与之断交……他的同乡、他的幕僚、他的朋友,织就了一张密布的大网。看上去他自愿跌落悬崖,实际上是因为这张网在下面为其铺垫,慈禧也不能动其分毫。

  •   以前看过唐浩明写的曾国藩,故事情节要详细得多,应是惯常的小说写法,而本书作者直接将自己对曾国藩的生活背景、官场经历,特别是对思想和精神上的追求等方面作了剖析,有些像分析小说,作者花了不少精力,比网络写手要高多了。值得一看。我又买了作者写的《晚清有个李鸿章》。
  •   在我的心目中,历史上的大儒,除了王阳明,就是曾国藩。
  •   从湖南来北京一年,感觉到了现实。心里老是很困惑。想是不是该逃避。就在这个时候看到了这本书,原来名利不是这么容易得到的。现在的我更加的脚踏实地。“曾国藩”我会继续的看下去
  •   看了这本书,发现机遇跟追求成就人此人内心与外界一样强大先出世,则入世只可惜生不逢时
  •   历史的苍凉,人生的悲怆!
  •   值得一读!
    文笔流畅,有阅读的快感,有人生的体悟。
  •   看一个令人敬佩的人的生平,会让人在文字中,学会更多.如果是一个要求进步的读者,那么,这本书,绝对让你感觉,物超所值.
  •   是同事推荐的,说是很好看。书到后,认真看了一遍,没有想像中的精彩,但也不错,特别是曾的自律自修,给人以启示。
  •   是很不错的一本书。
  •   消遣消遣,看看不错
  •   正在看,期望有所收获!
  •   首先在曾国藩生活的年代,日本已经开始明治维新了,而欧洲的科技和金融业也已经高速的发展了!曾国藩的突出业绩不过是镇压了太平天国,而且是举全国之力,镇压了这个农民组成的起义军。这种业绩绝对不是经天纬地的业绩。他不过是清政府中一个出色的奴才,我们今天学他的不过就是做人要圆滑,老练,做事要持之以恒。这绝对不是今天中国人应该效仿和推荐的,今天的中国强敌环伺,危机重重。但是很多的中国人还在做着强国梦,如果我们没有对历史清醒的认识,我们的民族就无法崛起!
  •   是不是为了凑数,才写了三部?
  •   不好看,浅薄。没多少东西。
  •   书写得不错当当网能否提高点效率,实在太慢了。
  •   对人物描写只集中在心理上面,而且片面刻划一个老态龙钟,态度消极的曾国藩,对于历史时间描述过于轻描,总体而言,令人失望
  •   曾国藩是个倍受争议的人物,他在现实中功成名就,思想上却极端保守。开一代文风,懂相人之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均有一套,连老毛也对这位前辈老乡佩服之至。赵焰对曾国藩的解读可谓由内向外,抓主干,放枝杈,读来让人深思,不光是对曾国藩的认识更深了,对现在的现实生活也颇有借鉴意义。可以一看再看。
  •   一直没有看过唐浩明的《曾国藩》,主要是我不是文艺青年,知道这本书是最近的事情,没有好版本。长江文艺的新版封皮真的很丑恶,而且数套数都是近乎一样的封皮。这本书写的还是很流畅的,资料梳理也比较细致,对这个人物的刻画比较到位。要比朱东安的《曾国藩传》强很多,而且不是小说。可以看看
  •   和历史课本及想象中的曾国藩不一样。当然,他的观点不能全信,不过很多观点还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   科室爱看书的同事推荐的。
  •   物流真给力,三天就到了,书本印刷清晰,包装精美。
  •   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书,能简略的了解这位湖南大儒的精神境界,也能了解其一生。
  •   书的内容很精彩,包装完好,很喜欢
  •   货已收到,质量完好,很喜欢这本书
  •   写得好。读来深受启发!
  •   这个人需要我们好好研究他绝对值得我们敬仰;他绝对值得我们学习;他绝对值得我们思考一直想看看这个人,他太神秘了,或者是说我们不懂。一个生在时代的人,必定要受到时代的影响...他一直在寻找一种方式来适应这个世界,他是孤独的,在我们看来是委屈的,是悲哀的,或许我们会想要是生在我们这个世界会怎么样,但是历史不容我们假设好好读读吧,是一本好书
  •   这本书则重于心理描写,如果是想要读曾国藩家书的,这本可能不是太全面。
  •   一口气读完,比较好懂。作者的评论也比较中肯,让我了解了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
  •   好书,心理刻画十分细致传神!
  •   内容没有新意,对没看过其他有关曾国藩评论资料的看看未尝不可。建议看原著,如曾国藩书信、日记之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