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许倬云 页数:36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许先生作为海内外公认、卓有建树的中国古代史学家,与国内其他史学家极大不同的是:他的视野、视界、视点决不拘泥于中国和中国历史本身,而是拥有全球性世界视野;他的学养决不止于历史学本身,而广及经济、文化、社会、文学、艺术、宗教,乃至地理、山川、现代科学技术。 本书以中国与世界、中国的特质、历史与变化为主题,荟萃许倬云先生多年来具有其个人特色的史观、史识、史德、史才、史情等诸多方面的精粹文章。读其书,念其人,面对许倬云先生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五十多年来治史形成的史学观、治学观,我们不得不赞叹再三……
作者简介
许倬云,著名历史学家,美国匹茨堡大学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从历史看管理》《西周史》《求古篇》等。
书籍目录
序中国与世界 从中国历史看世界未来 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结合 古代国家形成的比较 中国古代文化与两河流域文化的比较 中国古代文化与埃及文化的比较 中国古代文化与古希腊文化的比较 东汉与西罗马帝国崩解的比较 试论伊斯兰文化体系与东西方两大文化的互动 体系网络与中国历史上的分合 汉末至南北朝时期的气候与民族移动的初步考察 中国的特质 中国历史特质 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 中国文化发展的点和线 从考古学看中国古代文化发展 古代中国的面貌——从现有的考古资料说起 中国人的生活与精神状态 文化与亲缘——中国人双重认同的根源 孔子论仁及其延伸的观念 神祇与祖灵 汉之为汉——中国人自称汉人的文化意蕴 中国古代社会与国家关系的变动 历史与变化 历史与变化 寻索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 我们走向何方——试论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文化调适过程中的态度 良渚文化到哪里去了? 元中都考古怀今 有一点不同的中国历史——从生活史角度谈中国的饮食文化 中国中古时期饮食文化的转变 编后记
章节摘录
中国与世界从中国历史看世界未来人们常常以为历史就是讲故事。什么雍正王朝啦,康熙大帝啦,其实,历史并不完全是这样。我做的历史工作都牵涉分析:把历史材料从观察的角度组织起来划分类型,再拿类型作比较,观察不同类型之间有什么特点以及这些特点意义安在,同时将类型与实例比较。历史是一种阐释解释过去对今天的意义。我眼里的历史不但有个人,更有那个时期所有的人。在我看来,个别的人没有全体的人作用那么重要。历史不等于人物传记,也不等于考证,从大历史的角度观察,它是一种解释工作。观察历史的变化,有两个不同的角度。一个是时间,历史从古到今按时间的演变。通常是分期观察,而中国传统的做法,是按朝代划分二十四史,一朝一朝发展过来,这是中国独特的一种断代方式。西方也有朝代,不过他们远不如我们看重朝代,因为他是多国体制。像非洲的一些国家根本就没有朝代可言。印度人对时间的观念一向不是很清楚。日本的王朝号称从古至今只一个朝代,其实也仍有政权的嬗换。因而中国的朝代划分在世界的历史学中也是独树一帜,中国学者因此对朝代也很看重。我这里介绍三种从时间的角度来观察历史发展的观点。第一个历史发展变化,就是马克思的社会变化演化论。这个大家比较熟悉。人类历史的发展被分为五个阶段。第二,历史中有生命的循环,如人的生老病死。一种文化的诞生、繁荣、衰落、终结像春夏秋冬一样的轮回。一种文化周期完了,另一种文化周期开始了。第三,中国有“三世”之说:从最古老时候的“大同世界”到“小康之世”再到“据乱之世”。这三种方法,都是以时间为顺序划分的,是历史界最常见的划分法。另一种区划法是以空间划分,以不同的地区内的人物、事件以及它们的变化组织成历史。一位地理学家说过:不同的地理条件,就有不同的变化形态出现,每一种变化形态都与它的自然资源相配合的。汤因比说得更为明白,他说世界上共有21种文化,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每种文化都有它的特点。汤因比特別强调历史变化中的刺激与反映:一种类型存在,既有内在的无产阶级与当权派的冲击,也有外在的无产阶级与内部的冲击,这些都导致类型之间的转换。这些变化和冲击不是在演化中出现的,而是以外来或内部变化的力量为动力的,这就不是单项的进化,也不是以时间为轴产生的变化,而是平行的、同时的、若干不同的族群彼此来往冲击而产生的变化。这几种类型我仅举几个例子。实际上许多历史学家归纳时都不知不觉地使用这几种类型。比如梁启超先生在汤因比之先也提到过演化和冲击两种类型。历史学家把时间和空间综合起来讨论是常有的事。我下面举的三个例子,它们的素材都是史前的历史。中国有一位重要的考占学家苏秉琦先生,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十余年来发展一套理论,用区系类型把中国各地区的历史划分成各种类型。这些类型之间有碰撞,也有渗透。相邻近的小区域的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之后,形成了六大块或七大块文化区域。他特別强调,一方面小类型自身有演化的动力,另一方面也有类型与类型之间碰撞产生变化的动力。苏先生的工作在中国的考古学上有重大影响:以往的单线演化论已经难以应付越来越丰富的历史材料,苏先生的理论使得以往无法归划的材料理出了次序。傅孟真,也就是傅斯年先生,是我以前所在的“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始人。他在中国历史的朝代史之外建立了一套新的历史解释方法。他说,中国历史在最早的传说时代,不外乎东边的“夷”和西边的“夏”。他们彼此对立冲突,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而后中原终于融合为一体,历史冲击的力量转为南方和北方的对立,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对立。有北方往南的政治力量,也有南方往北的文化力量和经济力量,形成了复杂的对立、冲突与融合的过程。傅先生这一组织历史的方法,也是以时间为纵、空间为横的立体的历史方法。梁任公先生则是以中国文化圈逐步扩大为线索来解释中国历史。他说,传说时代(梁先生的时代还没有考古学,只能用 “传说”来替代)的中国正要聚合成一个完整的中原(今之河南也)。到了夏商周时代,中原逐步扩大,包容了今天山东省、山西省和陕西省的一部分。 “中原”的中国逐步扩大,到了秦汉时代,就变成了“中国”的中国。在“中国”的中国,中原及中原周边的文化互相激荡,互相融合,构成了秦汉的秩序。之后“中国”的中国继续扩大,把周边其他部族及文化也吸收进来,到了南北朝时期,成为“东亚”的中国。随着成吉思汗的狂飙和东南亚海上贸易的开展,中国对外移民,文化对外扩张,册封制度使中国的文化力量延伸到日本、朝鲜,中国的政治制度也被周边模仿。这时的中国,变成了“亚洲”的中国。中国文化圈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扩大,包含着中心文化与周边文化的融合和冲突,文化力量、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的伸和缩、进与退。这同样是一个有时间、空间与立体的历史。梁先生据此预言将来会出现一个“世界”的中国。所以,历史不单单是讲历史故事与历史人物,而是一种视角一种方法,它考察我们的过去, “以史为鉴”预测我们的未来。对待历史,要有开阔的视角,不要局限于谁打败了谁、推翻了谁,或者某个漂亮女子终结了某个王朝。我常常为那些漂亮女子感到冤枉!她们没有一个人有这个能力终结一个王朝,都是那些饭桶男子没搞好,反而怪罪那女子。下面我讲的是“中国文化史发展的模式”。我特別挑了一段来讲,目的是对事情发展的后半段即未来的格局作一个对照。中国的西周时代的体制,是封建体制。周朝的王子们,带着夹有商贾的军队开到疆外,建立兵城;和当地的土著合作,封土著首领为贵族,吸收土著的军队整编成同盟,戍守的兵站成为都城,这样驻守在各地的军队就成了封国的基础,形成了周人的封建体制。大家注意:这个封建体制只是一个一个的“点”,尚未连成“面”。“点”是有限的,“点”与中心的纽带是通婚、册封、分配上地,由此构成一个面。这个“面”的结构是不稳定的。周朝的封建秩序是靠最高层封建诸侯,再由各地的诸侯控制各地人民来维持的,像宝塔一样的社会结构。仅在上层人物中有统一的文字、统一的礼仪和法制。统一的文化仅限于上层,中下层的文化非常七著化,上下层绝少交流,尚未实现真正的同化。到了春秋时期,周朝衰亡,各地诸侯群雄并起,不再受中心的控制,并建立起各自的国家。这时候,各地的统治者开始关心自己的臣民,当地的文化开始向上层封建文化交流。这时每个国家都开始具有自己的地方特色:方言、起居方式、饮食,等等。这种地方性的政治局面就是从统一制度崩解下来而形成的列国制度。列国制度维持了很久。在这个礼坏乐崩的时代里,每个国家都要重新找回自己的价值,重组自己的秩序。他们彼此之间也是尔疆我界,征战不休,在战争中形成列国体制,上层文化不断向下渗透,在内部构成一个新的认同,构成各国的本:上文化。18世纪到20世纪的世界格局也是如此。最近二百年来的历史变化,也是各地逐渐建立起民族国家,使原先共有的文化地方化。比如欧洲曾经有共同的语言拉丁语,由教会带到各地,后来逐渐演化成今天的英语、法语、德语,等等。这种趋势自18世纪开始从欧洲一步步蔓延到了世界各地。从合而分,构建出一个地方的民族,之后又对外扩张、渗透,又构成一个新的“合”的局面。例如英国对外殖民扩张,形成了大英帝国,之后各地又抗争,摆脱殖民者的控制,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国家,进入了另一个“分”的局面。这个过程和春秋战国时期非常相似。这些古代列国的体制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第一,他们都有一群新兴的知识分子,如孔子、孟子、墨了、荀子,等等。他们所处的地域不同,却讨论着同样的问题:如何治理国家,如何用不同的理智来治理共同的人性,什么叫“人”,什么叫“社会”,什么叫“政治”。知识上共同的需要导致了各国共同的知识阶层出现,他们之间通过旅行、著书、书信等手段互相接触。另外,各地通过贸易而互相学习,文化上地方色彩和共同色彩同时出现,艺术上如此,文学上如此,文字上也如此,经济也相对统一。这是将来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先决条件。天下文化统一的意识已经存在,各国对“天下定于一”没有争执,只是“定于谁”的问题。第二,东亚文化圈。西鳩先生是一名日本学者,他说东亚有一个共同处:从学习中国而得来的各自的制度。中国的册封制度,使中国的律令、政府的组织、政府的法律传播到东亚各处。比如日本、朝鲜、越南,他们都使用汉字,都有儒家思想,都有华化的佛家思想。这些反映出由于互相传播,从一种文化系统,可以构成一个內部大同小异的大文化圈。大文化圈和中心文化圈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几个基本的假设是一致的,可以存留很久。另一位日本学者觉敏义,他说东亚的汉字文化圈还加上冲突的对象,北方有与草原文化的冲突,南方有与海洋文化的冲突,这个圈子就更大了。太平洋地区有三层圈:中国文化为内圈,东亚文化为中圈,北方草原文化和南方海洋文化是外圈。西嶋、觉敏义和梁任公诸先生解释的圈都是共同一种方法。他们强调“外来,’文化冲击力量之强大,可以在其移植的地方成长出新的非常有活力的文明。“天下国家”和“东亚文化圈”,我以为是中国文化的两个发展模式,现在以此来看我们当今的世界格局。不可否认,现代的世界最大的文化冲击不是出自中国,不然我们不会穿西装打领带。从全人类的角度来看,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中心。欧洲这个中心也是逐渐扩大的:由爱琴海的希腊渐渐扩大为东地中海的希腊,由城邦文化圈扩大成希腊文化圈,再扩大成地中海罗马文化圈:一直扩大到欧洲大陆的罗马文化圈,后来又分崩离析,形成西欧和东欧,构成了欧洲文化圈;然后跨过大西洋,形成了大西洋两岸的欧美文化圈。现在世界各个角落都感受到了欧美文化圈的压力。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除了今后未知的以外,以前的发展模式,不是和梁启超先生所讲的“中国文化圈”一样一步一步扩大吗?欧洲的列国体制比较靠后,而中国的列国体制比较靠前。中国构成了天下国家。秦始皇以后,中国就是天下,天下国家笼罩着整个亚洲太平洋地区,时间长久且没有中断。欧洲则不同。中国人脑子里天生有一种“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观念, “天下”是一直存在的。而欧洲在教皇时代有一个“神的世界”:天上的城是上帝之城,地上的城就是罗马,罗马有两层,一层在上面,一层在下面。希腊是由“城”一步步扩大成一种文化势力的,中国则是“国”,两种观念不一样。文化起跑的时候,中国是以“国”为起跑点,欧洲则以“城”为起跑点,所以我们是“天下之国”,他们是“上帝之城”。从一个小单元逐渐扩大到跨洲跨洋的大单元,不仅是中国一个特例。欧洲一样也有,只是他们的列国体制分裂之后,一直未等到第二步的重合,而中国合成了“天下国家”,并从秦始皇一直维持到今天。下面是我们的问题。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如果全球性的秩序正在来临,有没有征兆?有,非常清楚。前二十年还没有这么清楚过,今天非常清楚:世界性的天下国家正在形成,上帝之城没有了,有的是人类文化的共同城“网”的网络,这网络正在把全世界都收揽进来。三十年前、二十年前都不太清楚,现在看到了端倪。第一个端倪是经济的全球化。二十年来出现了两个新事物:跨国公司和多国公司。跨国公司是一个商业公司的生产分布在世界各地。福特、三菱等,在不同地方生产、组装,然后送到各地销售。多国公司,由许多国家共同投资。人们在美国住旅馆,不同的旅馆往往属于同一个大公司麾下。我们打电话,Bell电话公司是一张大网,这个大网已经延伸到日本、欧洲和香港特区,这张网是多国共同投资的。现在我们海峡两岸虽然还没有直通,可是台湾的华航和大陆的东航已经共同投资,准备成立新的航空公司。商业的“网”出现在二十年前,迅速地扩大,过去很清楚谁赚谁的钱,现在好像每个人都在赚別人的钱。第二个端倪其实源头很早,是原子弹。原子弹于1944年发明,1945年美国丢到日本头上去。后来一步步升级,从原子弹升级到热核子。核灾难的“网”,核灾难的阴影,笼罩在我们每个人的头上,谁也不敢打仗。核灾难的阴影最终是“以战止战”。二战以来,没有全球性的冲突,只有局部的小战争。这个阴影是全球性的,使所有人感觉到命运与共。第三个端倪,人类命运与共的是环境。火山爆发,火山灰是没有国界的;中国的酸雨可以飘到华盛顿,美国的酸雨可以飘到欧洲。自从原子弹的阴影扩散开来之后,环保意识才被重视起来,大家意识到许多东西是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上的共享,资源上的流转,迫使大家不能再分你疆我界。但最终的统一等待着一个新事物来完成。直到网络的出现——nct.conl。现在.com是无所不见的,.com造成了一个新世界、新时代。各位都是.com时代的人,是我原始人。我的朋友见了电子计算器就躲得远远的,他怕触电。你们和我们已经是两种人了,你们是新时代的文明人,我们是旧时代的原始人。中国历史特质我用三个层面来讨论中国文化,这个中国文化是广义的文化,包括吃饭穿衣、观念以及组织。我从这三个层面来讨论。第一个层面,我找出的特征是,精耕细作的农业,这是一种小农经营作为基础的农业经济。虽然世界上精耕细作的地方很多,但是以中国这样大规模长期延续的传统来说,则不算多见。什么叫粗放,什么叫精耕,我先解释一下。粗放的意思就是土地很多,土地的肥力基本上也够。土地面积大,肥力足够,人力却不够,那么,收获靠大面积的种植,单位面积产量都不大,这个办法也可取得一定的收获。精耕细作就是,用大量的劳力在有限土地上,使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到一定的水平,总产量也达到一个数目。换句话说,是用劳力去换土地面积,这是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虽然中国人的农业与其他国家的农业一样,开始的时候都是粗放经营。最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农业,大致属于游耕,就是在生地上砍树伐根,挖松土壤,然后种庄稼;收获一熟或两熟,到三熟就不能用了,必须换一块生地垦荒。原来那块土地抛荒了,长杂草长灌木,这是非常粗放的经营方式。新石器时代的中国亦复如此。至于根茎类的植物,例如番薯,种植方法又不同了。中国古代栽培的谷类作物,北方是小米,南方是稻米。世界上主要的几种农作物的谷类,中国占两项,这两项基本上都可以说是在中国驯化的。北方小米耕种地区,最早的起源地应当是在太行山麓。大米的起源地,过去以为是在浙江沿海一带,在河姆渡。现在我们知道,是在湖南、湖北的大巴山的小山丘田下面。云梦大泽,今天的湖南、湖北以及江西,古代是一个大内海,古代稻作遗址就在云梦大泽的边缘上。我说到这里为什么要特别详细呢?小米与稻米都需要相当多的人工,如果粗放耕作,收获量是很低的。到了春秋的时代,中国农业就进入相当程度的精耕了。中国的人口经常相当众多,至少有局部性的高密度。古代春秋时期,中原一带人口密度相当大。人口多,土地不够,使中国老早就有一个精耕细作的传统。到战国时候,精耕细作农业已经具备复杂的耕作方法,包括用肥、除虫、选种;作物要求分布均匀,作物挤得太挤,地不够,作物分布太松,浪费土地。作物没有一定的规格行列,不能通风,也不易灌溉。中国这一类的传统,包括上面讲的田地经营管理,在战国已逐渐发展。中原一带以及江汉平原,基本上都已有精耕农业。到了汉代,农业总产量与单位面积的产量已达相当高的水平。单位面积就是一定面积地上出多少粮食。到汉朝的时候,单位面积的生产量可达现在产量的百分之七八十。那时没有化学肥料,用的是有机肥,包括草肥、动物的粪便、河底挖出来的淤泥。汉代也知道怎样改良土地,酸性的土壤去掉酸性,碱性的土壤去掉碱性。灌溉方面,有蓄水,有深井,有很具规模的灌溉系统。灌溉不仅供水入田,还以水洗田,使碱可以洗掉。所以汉代才有那么高的产量。汉代也发展了套耕与轮耕。什么叫套耕?一种作物没有完,第二种作物就开始了,借用第一季的作物行间的空地,种植第二季的作物,第一季的作物等于做了第二季作物的温室,第二季的幼小作物有保护的环境,又能保温保湿。什么是轮种?不同作物轮流种,使用不同的肥力,这些都是非常精致的做法。精耕必须花费相当大量的劳力。忙季的时候需要的劳力非常集中。耕种时候,犁地翻地。播种的时候好一点,但是要匀称地播,还有除草等工作。田间的经营管理是季节性的,收获是赶时间的,这些情形使得农户必须要掌握一批劳力,否则不能应付劳动需求。土地经过适当的经营管理就可以持续使用,地力不但不会被利用殆尽,还会继续不断得到改良。中文“生地熟地”,“生土熟土”,即是指土壤有没有经过改良。经过经营管理,土壤已经改良到一个程度,不是原生土壤了。别的文化中没有这个观念,用过的土壤就失去了肥力。中国人的观念中,长期用过的土壤是好土壤。大量劳力的介入,使人们留恋这块田地,灌溉设施不能变,熟土不舍得丢掉,这些都是中国精耕细作的特殊情况。宋代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魏晋南北朝之后,北方人口大量减少,所以精耕的传统水平逐渐下降。本来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变成密度较低,是人口的移动使单位面积上的人口减少。从魏晋南北朝到唐朝,精耕水平在降低,到宋朝才再度增高。宋朝的若干地区有高度集中的人口,农业进一步改良,使宋朝的单位产量也提高了。但是究竟高了多少,研究者有不同的意见,因为使用的计算方法不同,单位的产量究竟有多大,就有不同的说法。就算最保守的说法,宋朝在若干地区,比如江南,单位面积产量几乎与近代台湾的单位面积产量差不多。这是很大的进步,这种精耕细作,使得中国可以保持长期的大量人口,高产量的农业能维持庞大人口,这些人口都在农村,不在城市,那时的城市不需要这么多劳力。相对于庞大人口现象的,就是手工业的问题,《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各种各样致富方式,做牛肉干,做酱,都可以成为大富翁,就等于今天麦当劳一样。假如照《史记》以及汉初文献反映的情况而继续发展,说不定在中国早就有资本主义了。资本主义未在古代中国出现,缘故在哪里呢?汉武帝以后,以城市为基础的生产业衰落,生产转向到农村里面去。当时国家的权力强大,国家有几种原因不喜欢工商业发达:第一,强大的经济力量可能与政权对抗;第二,大量人口在城市集中,社会上可能发展出民间势力,政府也不喜欢;第三,国家对外有战争,对内有公共建设,国家的一般税收不足使用,便转移压榨工商业。汉武帝的时候,城市基础的工商业基本上都毁掉了,商人付不起税,付不起罚金,也无法积累财富。地方豪富不能在当地生根,必须搬到首都里,或者被发配边疆。这些都是国家权力压缩社会力量的手段。城市基础的工商业被毁以后,手工业转入农村。这一情形也是其他文化的精耕细作里不太见到的例子。我们拿其他国家来比较:法国的农业也是精耕细作,而且有高价位的经济作物,比如说,种葡萄制作酒;意大利种橄榄榨油,也是高价值的经济作物,也是高度精致的农业。但是法国、意大利都没有出现强大而根深蒂固的农舍工业。什么叫做农舍工业?就是手工业的生产在农民家里进行,农村就是作坊。在城市里的手工业被毁掉以后,乡村里反正有大量的劳力闲置,大量劳力在不均匀的季节性分布的时候,闲季无处可去,手工业是另一收入来源。男耕女织,女织不是一年到头织的,在农忙时一样下地。连七八岁的娃娃在农忙的时候一样下田做事情,每一个劳力都要动员起来。农闲的时候,这些次级的劳力就转移到别的方向。大雪覆盖,无事可做,家里必须做别的事,重劳动力也要回来做手工业的生产者。从汉朝开始,中国的农村就负起了中国手工业很大的部分,明代晚期到了巅峰。这时候城市有了相当规模的手工业,并取代一部分农舍手工业。明朝以后,城市手工业才能平衡若干部分的农舍手工业。
媒体关注与评论
沧海横流著书有格局 世事难料读史有智慧;一双慧眼静观历史变幻 五十年来治史文章精粹!许倬云先生精通中国上古史、文化史、社会史,熟稔西方历史,擅长将其他学科当作精研历史课题的工具,有如此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人文素养,作者谈论起中国与世界、中国的特质、历史与变化等诸多关乎世界、历史、人世的大变局,自然是出乎意外而又入乎情理,发人所未发之思,给予我们穿透历史时空、文化地域的启迪。——三联资深编辑许医农
编辑推荐
《许倬云观世变》的作者许倬云先生精通中国上古史、文化史、社会史,熟稔西方历史,擅长将其他学科当作精研历史课题的工具,有如此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人文素养,作者谈论起中国与世界、中国的特质、历史与变化等诸多关乎世界、历史、人世的大变局,自然是出乎意外而又入乎情理,发人所未发之思,给予我们穿透历史时空、文化地域的启迪。——三联资深编辑许医农史学能人许倬云,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治史五十多年而形成独特史现。《许倬云观世变》聚焦于世界变化之大势集中展示了许倬云先生。沧海橫流著书有格局 世事难料读史有智慧历史本来就是过去的人生,古人经历的喜怒哀乐,遇合离散,成败兴亡,在我们有限的一生中,又何尝不是时时发生!?在旁观时,如能设身其中,体会领略古人的境遇与心情:古人遭逢幸运时,为之欢呼庆幸;古人失误时,为之悲悯哀矜。由此感同身受,即于古事少一份苛责,多一份警惕。要知道,自古以来,万事无时不在变化中,一切因果,有其发展,诸种因缘,俱生纠缠,世上惟一不变,只有“变化”二字而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