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08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荷兰)赫伊津哈 页数:421 字数:345000 译者:何道宽
Tag标签:无
前言
《中世纪的秋天:14世纪和15世纪法国与荷兰的生活、思想与艺术》的作者是欧洲著名文化史家、荷兰学者约翰·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1872—1945)。在翻译并研究加拿大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9l-1980)的二十余年中,我和赫伊津哈间接相知,最近三年,先后翻译了他的《游戏的人》(花城出版社,2007)、《伊拉斯谟传》、《中世纪的秋天》(后两种均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又要着手翻译他的《17世纪的荷兰文明》(花城出版社,2009),如此,我和
内容概要
《中世纪的秋天》研究14世纪和15世纪的欧洲文化史,以北欧的法国和与荷兰文化为重点,描绘欧洲基督教文化在古典文化、人文主义中的自我更新。重点展示骑士精神、宗教生活、爱情与色情、死亡的恐惧、文学与艺术;重中之重是文学与艺术的赏析、比较、评述;亮点有多彩的生活画卷、璀璨的群星、传世的作品和死亡的幻象。 这段时间的欧洲社会风云激荡,十字军东征尚未收场 神秘主义蛊惑,人文主义萌芽,文艺复兴滥觞,宗教改革酝酿,这是一个历史大变动的时期。 本书重点展示骑士精神、宗教生活、爱情与色情、死亡的恐惧、文学与艺术;重中之重是文学与艺术的赏析、比较、评述;亮点有多彩的生活画卷、璀璨的群星、传世的作品和死亡的幻象。 本书将论辩置入事实的陈述和作品的分析中,读者可以鉴赏到40余幅图和数十部诗文著作,了解到那并不“黑暗”的中世纪末期的文明。作者的结论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并非黑白分明的两个时期,文艺复兴在中世纪中萌芽,中世纪孕育了古典主义、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北欧的文艺复兴有别于南欧即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中世纪的秋天》是欧洲文化史的经典之一,开拓了中世纪研究一条崭新的道路。
作者简介
◆作者
约翰•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1872-1945)是荷兰历史学家、文化学家。攻读印欧语-日尔曼语语言学,1897年获博士学位;先后在荷兰和德国的莱顿大学、格罗宁根大学、莱比锡大学等著名大学执教,曾任莱顿大学校长;二战期间对法西斯占领者持严厉批判态度
书籍目录
中译者序英译者序荷兰文第一版、第二版序德文版序第一章 生活的激情第二章 渴望更美好的生活第三章 骑士的英雄梦第四章 爱情的形式第五章 死亡的幻象第六章 宗教生活描写第七章 虔诚的人格第八章 宗教激情与宗教幻想第九章 象征手法的式微第十章 想象力的衰竭第十一章 实践中的思想形式第十二章 生活中的艺术第十三章 美术与文学第十四章 新形式的来临参考文献索引中译者后记中译者简介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生活的激情对五百年前的古人而言,历史事件的轮廓比现在看上去要清晰得多。对他们而言,欢乐与悲痛、好运和厄运似乎比今人感觉到的更加分明。每一种经历都更加直接和绝对,人们对悲欢的感觉很像是儿童的感觉。每一件事情、每一次的行为举止都是用给定而明确的形式界定的,都符合组织严密、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该有的庄重精神。由于基督教的圣事,人生的大事比如生老病死都沐浴在神秘的光辉之中。不过,即使是不那么重要的事情比如出行、劳作和探亲访友也必然在祝福、仪式、格言和惯例的环境里发生。对那时的人而言,缓减不幸和疾病的手段比较少,所以灾害和疾病比现在可怕,更令人痛苦。疾病和健康的反差更加强烈。刺骨的寒冷和漫长的冬夜更加可怕。对荣誉和财富的欣赏更加狂热而贪婪,因为它们与令人悲叹的贫困形成更加强烈的对比。暖和盼皮袄、明亮的炉火、说笑中的畅饮、柔软的卧榻都是高尚的人生享受,这种惬意的感觉恐怕比英格兰小说长期热衷的描写还要更加悠久。总之,生活中的一切事物看上去都更加明晰,更加无情地曝露在众目睽睽之下。麻风病人摇晃着警铃走路,公开展示他们身上的残疾。每一个人的等级、教阶和职业从衣着上都一望而知。达官显贵无不招摇过市,出门总是佩带武器,总有穿制服的仆人跟随,使人不由得不敬畏和嫉妒。司法的执行、商品的销售、婚礼与葬礼都是在喧哗中进行,都伴有队伍的行进、高声的喧闹、悲痛的哀号和嘈杂的音乐。男人佩戴情人的标记,兄弟会的成员佩戴兄弟会的徽号,仆人都携带主人的旗幡和纹徽。从外观上看,城市和乡村也表现出同样的反差和色彩。那时的城市不像现在的城市,不会到处可见相貌粗糙而丑陋的工厂、单调乏味的住宅,而是城墙环绕,画面圆润,难以计数的尖塔直指蓝天。贵族和商人的高大豪宅,用沉甸甸的石头修建,但无论其公馆多么宏伟,巍峨的教堂还是傲视各种建筑、主宰着城市的景观。那时的冬夏差别比现在强烈,白昼与黑夜、安静与嘈杂的反差同样强烈。现代都市不知漆黑的夜晚为何物,也无法体会真正的万籁俱寂,亦不能体会一盏孤灯的昏暗,更不能察觉远方传来的孤零零的人声。万千气象以连续不断的反差和色彩斑斓的形态有力地影响着人们的头脑,日常生活接受着各种各样的冲动和富有激情的暗示,显示大起大落的情绪,不加修饰的热情、突发的残忍和温柔的情感,中世纪城市的生活就是停留在这样的氛围中。然而,在中世纪嘈杂的繁忙生活中,有一个声音总是压倒一切的,这就是钟声。无论大小,钟声都绝不会与其他声音混淆不清。有一阵子,钟声把生活中的一切都提升到井然有序的领域。在日常生活中,钟声就像关怀人的、善良的精灵,总是以熟悉的声音宣告悲伤或喜悦、平静或焦躁、集会或告诫。人们熟悉各种各样的钟声,赋予它们亲切的名字:肥胖的雅克琳(Fat Jacqueline)、贝尔?罗朗(Bell Roelant),人人都熟悉它们的音调,并能够立即分辨出它们不同的意义。无论这些钟声使用得多么频繁,人们对这些钟声都不会失去兴趣。1455年,瓦朗谢纳城内两帮人臭名昭著的对决使全城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使勃艮第宫廷也感到紧张。在对决的过程中,钟声一直响个不停。史家夏特兰云:“令人不寒而栗”,人们把警报的钟声称为“恐怖的钟声”,“作恶的钟声”。新的教皇当选、教派纷争停息的时候,勃艮第和阿马尼亚克和解的时候,巴黎所有教堂和修道院的钟都被敲响了,整天整夜响个不停,那钟声实在是震耳欲聋。频繁的游行亦扣人心弦。在时势艰难时,游行十分频繁,有时天天游行,连续几个星期。1412年,奥尔良王朝和勃艮第王朝的致命冲突最终导致公开的内战,法王查理六世举起皇家的旗帜,和勃艮第公爵——无畏者约翰(John the Fearless)联手打击阿马尼亚克人,因为他们和英格兰结盟,背叛了法兰西。只要查理六世还在异国的土地上作战,巴黎人都会接到命令天天游行。这一次的游行从五月一直持续到七月,每次的游行总是有不同的社会团体、教派、行会参加,总是有不同的线路,总是用不同的圣物,是“在人们的记忆中最扣人心弦的游行”。所有的人都打着赤脚,空着肚子,议员和穷人无异;凡是有财力的人都手捧蜡烛,高举火把。许多儿童也加入游行者的行列。连巴黎周围乡村的穷人也赶来游行,他们也打着赤脚,急急忙忙奔跑进城。游行的也好,旁观的也好,人人无不为之动容,“人们呼天抢地,挥泪如雨,洋溢着无尽的虔诚”。在游行的这三个月里,大雨一直下个不停。还有王侯参与的盛大游行,由阵容强大的演员表演丰富多样的节目。另一种场面是终年不断、频频举行的行刑仪式。行刑的面具有着可怕的吸引力,激发起本能的同情心,成为人们精神营养的重要成分。为了惩治凶恶的抢劫犯和杀人犯,法庭发明了可怕的刑罚:在布鲁塞尔,一位年轻的纵火犯和杀人犯被处以极刑时,用铁链把他锁在一根柱子上,柱子上捆着熊熊燃烧的干柴,他被大火逼得围绕火刑柱转圈奔跑。临刑前他自我介绍,现身说法,观者无不为之动容,他的话“打动人心,令人落泪,人们称赞他这种从未见过的从容赴死”。在勃艮第人统治巴黎的恐怖时期,一位名叫曼沙特?迪?波伊(Nansart du Bois)的贵人被送上断头台。他是阿马尼亚克人。刽子手按惯例请求死囚原谅,他不仅原谅了刽子手,而且请刽子手亲吻他。“刑场上围观者众,观者无不热泪盈眶。”被处死的牺牲品常常是地位显赫的王公。此时目睹这样严厉的刑罚,人们会更加满意,高贵者尊位难保,这给世人的告诫更加严厉。亲眼目睹这样的极刑比看画面上的极刑更加令人震撼,比看死亡舞蹈更加令人恐惧。行刑当局费尽心机,务求给观者留下的印象没有欠缺。这些贵人走向刑场的装饰是他们地位的象征。宫廷总管让?德?蒙太古(Jean de Montaigu)由于遭惹无畏者约翰的仇恨而被处死,他从容地登上架在一辆马车上的绞刑架。两位鼓手为他开道。他着装富丽堂皇,礼袍、礼帽、背心、长裤一应俱全,长裤红白相间,皮靴上套着金马刺。被处决之后,尸体吊在绞架上示众,但他脚上的金马刺仍然闪闪发光。1416年,富有的教士尼古拉?德?奥热蒙(Nicholas d'Orgemont)成为阿马尼亚克人家族仇恨的牺牲品。他被囚禁在一辆垃圾车上,在巴黎街头示众,但被允许身穿紫色长袍,头戴紫色礼帽,示众的同时要他旁观他的两位同伴被处死,示众以后他被投入大牢终身监禁:“以艰难给你当饼,以困苦给你当水”(《以赛亚书》30:20)。乌达?德?比西(Oudart de Bussy)由于拒绝接受议会里安排的席位而被处死以后,路易十一又命令开棺暴尸羞辱,即使这样,还是允许他头戴猩红色的皮毛头巾,以“符合议员着装的风格”。他在赫斯丹镇暴尸时,布告辞是一首诗。路易十一用无情的幽默记述了这桩案子。除了游行和行刑之外,还有云游僧的布道,这样的事情相对比较少见,却也时有发生。他们的布道辞使人激动不已。我们今天的读报人很难想象,口头的布道对淳朴的目不识丁的头脑能够产生多么大的冲击力。很受欢迎的修士理查德可能曾经倾听过圣女贞德的忏悔。1429年,他在巴黎连续布道十天,从早上五点讲到十点或十一点,地点是在圣童墓园。那里有一幅巨型的死亡之舞壁画,他背向骷髅室的墙壁讲话,室内穹窿形走道的两边堆满死者的颅骨。第十天布道结束时,他告诉听众这是他最后一次布道,因为他没有被获准继续布道。“无论地位高低,听众都打心眼里感到难过,他们都失声痛哭,仿佛他们最知心的朋友即将下葬,理查德也禁不住放声痛哭。”他离开巴黎以后,人们仍然相信,下一个礼拜天他会回到圣丹尼教堂布道。根据《巴黎市民报》记载,大约有六百人之众在星期六晚上就出城去守候,他们在田野里过夜,以便占据最佳的座位第二天听讲。 同样,方济各会修道士安托万?符拉丹(Antoine Fradin)也被禁止在巴黎布道,因为他抨击政府的弊端。然而,这正是他受人民爱戴的原因。人们在科尔德利修道院保护他,昼夜为他站岗放哨,妇女们用烟灰和石头做武器准备战斗。人民嘲笑禁止站岗的命令说:“国王不知道我们在站岗!”最后禁令被强制执行时,符拉丹被迫离开巴黎,人们出门给他送行,“呼天抢地,哭声震天”。
后记
最近几年,我翻译出版了荷兰著名文化史家约翰·赫伊津哈的三部著作:《游戏的人》、《伊拉斯谟传》和《中世纪的衰落》,又即将着手翻译他的《17世纪的荷兰文明》,这是一个学习欧洲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的过程。《游戏的人》把游戏视为人和文化的本质,把游戏在文明进程中的作用阐述得令人信服。《伊拉斯谟传》将这位北欧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巨人写得栩栩如生,使我了解到一个欧洲边陲小国何以能够成为文化大国的奥秘。《中世纪的秋天》使我看到伊拉斯谟之前的一段北欧历史,豁然顿悟:原来中世纪并不那么“黑暗”。我相信,《17世纪的
编辑推荐
《中世纪的秋天:14世纪和15世纪法国与荷兰的生活、思想与艺术》卖点: 1.本书作者为欧洲文化史尤其是荷兰文化史的权威,其著作经久不衰,中译者也为国内著名的文化史、传播学学者,原作优秀译本出色,可以说是该书的显著特点。2.本书为第一次以全本形式出现的中译本,收入了原作完整内容,包括参考文献、索引等,比较之前所出版的节选本内容更丰富也更能表现原作所想表达的精髓。3.该书研究14世纪和15世纪的欧洲文化史,并以北欧的法国和与荷兰文化为重点,娓娓道来,视野开阔,文字通俗易懂,却不乏独特的学术见地,并配有40余幅插图以丰富阅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