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古代中亚的道路

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奥里尔•斯坦因  页数:358  字数:200000  译者:巫新华  
Tag标签:无  

前言

  斯坦因是20世纪上半叶享誉世界的考古探险家和东方学学者。他于1862年出生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一个犹太人家庭,但是却接受了基督教洗礼。因为他父亲认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这样做会使小斯坦因能够融入主流社会,拥有接近外界财富的机会,从而前途光明。斯坦因没有让父母失望,他的确获得了探险时期以来最大的文化财富,成为唯一一位在地理探险和考古探险两方面,以及国际学术界都享有崇高声誉的名人。

内容概要

《沿着古代中亚的道路》是斯坦因综合他三次中亚探险考察与考古发掘的成果(包括研究成果)而写成的通俗著作。书中事实叙述简洁而重点突出,对于中亚历史上各种问题的解读与评述也基本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全书配有大量遗迹插图,遗址平、剖面图,还有一些遗物图版和一些调查地区的地图,以考古学为核心,并基本上涵盖了前述诸多学术领域,内容十分丰富。因此,本书是我们了解西域以及20世纪中国西部探险情况不可多得的佳作。    20世纪上半叶,在塔克拉玛干地区乃至整个中国西部,斯坦因的工作都可以算是地理学考察与考古学考察相结合的最佳范例,斯坦因无疑是考古学者中第一人。

作者简介

斯坦因,英国人,原籍匈牙利,是20世纪上半叶享誉世界的考古探险家和东方学学者。在英国和印度政府的支持下,先后进行三次中亚探险。其根据探险经过撰有《沙埋和阗废墟》、《西域考古记》、《亚洲腹地考古图记》等。

书籍目录

中译本序言作者序言第一章  鸟瞰亚洲腹地第二章  中国经营西域以及各种文明在中亚的交融第三章  翻越兴都库什山前往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第四章  沙漠遗址的首次发掘第五章  尼雅遗址的考古发现第六章  重返尼雅遗址,探查安迪尔遗址第七章  米兰遗址第八章  古楼兰的探险考察第九章  沿古道穿越干涸的罗布泊湖盆第十章  发现古代边境线第十一章  长城沿线的考古发现第十二章  千佛洞石窟寺第十三章  密室中的发现第十四章  得自藏经洞的佛教绘画第十五章  南山山脉中的探险考察第十六章  从额济纳河到天山 第十七章  考察吐鲁番的古代遗迹第十八章  从库鲁克塔格山到喀什第十九章  从喀什到阿尔楚尔帕米尔第二十章  阿姆河上游考察纪行第二十一章  从洛山到撒马尔罕译词对照表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鸟瞰亚洲腹地撰写本书的目的,在于简明扼要地概述我受印度政府委派,三次前往亚洲腹地进行探险考察的主要过程和重要收获。我的三次探险考察,第一次是从1900年至1901年,第二次是从1906年至1908年,第三次是从1913年至1916年,前后历时7年。马上步下,走过的路程累积起来总计2.5万多英里。所有考察的旅程,只能用马上步下这种半古代方式进行。由于将要考察的地域非常辽阔,所用的时间又是难以预计的漫长,为了能够使考察系统科学地进行,我尽一切可能进行资料准备,以了解和熟悉那片广袤无垠并且保存有许多极具历史价值的人类文明遗迹的陌生地方。考察进行的地域范围西到阿姆河(Ainu Darya,即古Oxus[妫水]),东抵中国本部的新疆省。那里无论是崇山峻岭,还是滴水俱无满目黄沙的荒漠,在漫长的历史舞台上都曾占据过十分重要的地位。那里是古代印度、中国以及希腊诸种文明相互交流融合的通道。这种交流融合,曾经历时数百年甚至更久,从而构成了人类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篇章。东西方文明的诸种文化都在这片古老土地的各种文物上留下了丰富的印记。而这些人类历史文化财富得以保存至今的原因,在于亚洲腹地极度的干燥。寻找那些古代文明遗迹,同时探寻那片地域中不为人知的地理学秘密,便是我历次探险考察的动机所在。如果用近现代眼光来看亚洲腹地这块广阔的地方,其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作用几乎微不足道,特别是自然环境和物质资源等方面更是不值一提。因而,读者有必要首先了解亚洲腹地的一般特性,这样有助于理解我们重视这个地域历史的原因。这也是我在开始的几章里,概括介绍整个亚洲腹地即进行所谓的鸟瞰,然后再介绍这个地域辉煌的历史梗概的原因。我的探险考察队所曾到达的亚洲腹地,大致说来,主要是指那个广袤无垠的干旱盆地。这个盆地从东向西,正好位于亚洲中部。它的北边与高大嶙峋的天山相接,南边止于终年积雪的新疆与西藏分界线——昆仑山山脉,东部抵达昆仑山最东面的支脉南山山脉(这也是太平洋水系流域的分水岭),西部与险峻的帕米尔高原相连。帕米尔,就是古代文献记载的伊摩斯Imaos)。它不仅同时连接着天山与兴都库什山,其西侧还是阿姆河的发源地。从地图上看,这一大片地方很像大自然特意放置的一处天然屏障,阻隔了古代几大文明发生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联系。我说的这片地方,东西长1500英里,南北宽也有500英里以上。在如此广大的地域,适合生存的地方仅是几处小块的沙漠绿洲。绿洲之外,就是那些漫无边际的荒漠地带了。在那些荒漠地带,无论是宽广的平原、高峻的山脉,还是寒彻肌骨的冰川河谷,均有流沙肆虐,但却滴水全无。我们将要讨论的地方,绝大部分区域都是这种极端缺水的地方。根据这种特性,我给那里起了一个名字,叫作“真沙漠”。在这里,特别强调沙漠的“真”的特性,就是要让读者知道,这与他们熟知的圣经故事、阿拉伯游记、美国以及南美洲风景画中所看到的沙漠情景完全不同。为了与我所介绍的沙漠区别,对那种沙漠,我大胆地称之为“驯服的沙漠”。那些大都市里的人,特别是那些居住在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市的人,很可能会被那些沙漠的静穆空虚与平和所感动。在那里,整个部落能够在一定季节甚至更长时间里,在沙漠深处可以寻找到稳定的水源和适宜游牧的草场。即使在遭受敌人入侵、压迫和驱逐时,也能够躲避一时。而天山和昆仑山之间那些广大的盆地则完全不同,整个自然环境不知道更要恶劣多少倍。满是流动沙丘的塔克拉玛干(Taklamakan)沙漠占据了这块盆地的绝大部分。其余的则是从西向东全长达800英里以上的布满风蚀的雅丹(Yadang)和盐壳的罗布泊荒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罗布泊荒漠极度缺水。不仅人类,实际上所有动物和植物都不能生存。昆仑山高处山地与高原环境并无二致,只在海拔很高的位置上才有一点点植被。因为那里靠近冰川,水源较有保障。昆仑山高原山地气候近似半极地气候。在这种环境下,一年内只有很少的几个月可以生长植物。其次就是在深邃峡谷中有一些发源于冰川的溪流,在溪流旁极为有限的地方有些植被存在。沿山谷溪流向下,逐渐出现一些耕地。再向下游,就是东西方向的沙漠盆地了。在塔克拉玛干,所有的绿洲都靠河流而存在。其中的任何地方,如果不靠人工渠道引水,绝无耕种的可能。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空气中极度缺乏水分。而缺少滋养生命的水分,却又是它远离海洋,深处欧亚大陆腹地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在这些万里无垠、景色单一的地方,大自然虽然极为吝啬地提供适合人类生存和居住的条件,但也提供了无比壮阔的地形地貌。那里有多种奇特的地理形态,这是我们必须进行考察的内容。我们的考察从西部群山开始。这不仅因为希腊、罗马以及印度、波斯的影响由此传人亚洲腹地,进而东传到达中国,更是由于这里的崇山峻岭较之周围其余的山系更为有趣。我所指的就是那座大子午线走向的山脉,以及在它西侧的广阔高原地区。为方便起见,我将它们统称为帕米尔高原地带。这座巨大的山系,北与天山山脉相接,南与古代称之为伊摩斯的兴都库什山相连。阿姆河与塔里木河两大水系即以此山为分水岭。这里是以内外伊摩人所居地域划分的分界山脉。这些名称,与后来其他地理书籍中所见到的内鞑靼和外鞑靼(Inner and Outer Tartary)大致相同。托勒密(Ptolemy)的《地理》(Geography)一书对此有十分准确的记载。这就是今天的中亚地区和中国新疆。有意思的是,高度达25 000英尺以上的高原山地都集中在分水岭东侧(参见插图1)。而在帕米尔高原西面,则大部分是阿姆河流域。对于这里,具体的地理情况我不再赘述。关键是,这里是古代东西方贸易和文化往来的大通道,也是古代中国从塔里木盆地进入印度的必经之地。详细情况我们以后还会谈到。沿着上文所说的路线向东,经过曲折干燥的峡谷,就到了塔里木盆地的西部边缘。塔里木盆地的大部分地区布满流动性沙丘。我们在未进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前,首先要翻越环绕塔里木盆地的巨大高原山脉。塔里木河在抵达罗布}白并最终消失于沙漠之前,如果没有这些高原山脉的冰川供给水源,那么如此辽阔的地域将无任何生命可言。雄伟高峻的昆仑山脉蜿蜒横亘在盆地南面。从帕米尔高原开始,就有几座崇山峻岭逶迤东去,直达印度河的发源地喀喇昆仑山冰川。叶尔羌河及其众多支流也源自这些山岭之中,进而成为塔里木盆地的主要河流(参见插图3)。在这些河谷上游的山岭坡地中,草场极其稀少,仅有分布稀疏的几户柯尔克孜(Kirgiz)人游牧于此。这里的河谷通道大多汇集到喀喇昆仑山山道。山道海拔平均在18200英尺以上,是通往拉达克和印度上游河谷的唯一交通路线。再向东,昆仑山脉越来越高,阻绝了任何交通往来的可能。灌溉和田绿洲的玉龙喀什(Yurung—Kash)河就发源于昆仑山主脉的最北部地区。昆仑山主脉海拔几乎高达20000英尺,绵延约300英里。交通路线则大多在深不见底、极难通行的地缝峡谷之中。这些河谷上游地带虽然有几条山路可以通过山口,但是由于山北坡地冰川遍布,崎岖坎坷,除了适应当地环境的山民以外,外来者在那里寸步难行。由此向南是一望无际、海拔高度大致在15000英尺至16000英尺之间的荒凉的西藏高原。西藏高原极为贫瘠,缺少人类生存以及交通所需要的任何自然资源,是古代交通的巨大天然障碍。再说一句,那里不仅没有牧草燃料,很多地段甚至连可以饮用的水都没有。和田绿洲南部高耸的昆仑山北坡,虽然昆仑山地貌与西藏高原迥然不同,可是就荒芜程度而言却完全一样。在广阔的黄土(Loess)山地上,时常可以见到因水流冲蚀而形成的迂回曲折的高山峻岭和深邃峡谷(参见插图2)。这种地形,只能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因连续不断的水流长期运动才形成的。这些荒芜的昆仑山坡地基本上没有植被的保护,一年里极少有机会下一场大雨或大雪。昆仑山北部山地冰河环绕。和田绿洲的东面是玉龙喀什河发源地,由此可以俯瞰整个塔里木盆地。南面的山脉绵延400英里以上,犹如一条长长的珠链。在这条长链上,昆仑山的前山地带是宽达40英里以上的极其荒芜贫瘠的砾石坂坡。向南遥望,沿塔里木河走向直至罗布泊方向,护卫盆地的外围群山绵延东去,山势逐渐下降。小小的若羌(Charkhlik)绿洲是古代鄯善国所在地。实际上,也是现在塔里木盆地东段唯一可以供人类永久居住的地方。从若羌前往拉萨的距离在700英里以上。我们有理由相信,若羌地段的昆仑山山间道路,历史上曾经是南部游牧民族进犯塔里木盆地的通道。西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和昆仑山高原河谷可以得到从印度洋以及太平洋方向吹来的维持生命的水分。当然,这些水分基本上不会越过高耸人云的昆仑山山脉。因而使得广阔无垠的塔里木盆地成为一片荒芜至极的不毛之地和一处巨大的天然屏障。关于它那一望无际的流动沙丘和布满干涸盐壳的罗布泊湖盆,后面我们还要讲到。越过塔里木盆地东端,昆仑山山脉侵入南山山脉渐渐消失。南山山脉西部俯临疏勒河河谷,蜿蜒200英里以上。山脉北坡极度干燥,高度发育的冲蚀地貌与昆仑山北坡完全一样。但是,越过疏勒河河谷地带,向东一直到南山中部,情况变得大不相同,可以明显感觉得到气候湿润起来。种种迹象显示,这里已经接近黄河流域,受到了经甘肃西部直达西藏东北部高原地区的太平洋水汽影响。由于太平洋气流带来的水分润泽,肃州啊最西部的河谷地带植物生长异常茂盛。看惯了昆仑山脉的荒凉景象,乍一看到肃州河谷(这里海拔很高,有些地方海拔达到11000英尺以上)极其茂盛优美的夏季牧草,令人精神振奋,感触良多。再向东南,降雨和降雪量越发增大,南山北部的甘州河流域内因此出现大片茂密的森林(参见插图4)。现在我们已经介绍到流入太平洋的黄河流域分水岭地带。这里是我们所要讲到的亚洲腹地最东部的地区。在这里,我们明显感觉到,南山山麓从甘州原野以东气候十分湿润,仅依靠雨雪等自然降水,便能够进行农业耕作,而无须修建灌溉设施。不过这一带的地表水不会流人大洋,而是最终消失在大陆腹地。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对与南山相关的周边山峦也进行一番考察。发源于南山的各条水流汇人额济纳河后,一同流进荒芜干燥的额济纳盆地,并最终消失在那里。北山山脉荒凉的高原和山岭就蜿蜒展现在额济纳河的西边,与同样干燥荒凉的库鲁克塔格(Kuruk—Tagh)相连。库鲁克塔格是突厥语名称,意思是“干燥之山”。从这里向西绵延伸展400多英里,是一片既不适合人类生存,也不适合游牧的空阔荒凉的无人区。北山与南山的结合部极为宽广。那里的盆地平原南北之间距离一般都在200英里以上。距离水源最近的地方现在已经开始农业垦殖。戈壁东、西两端古老的山峦断层之间,偶尔可以发现水井或泉眼,标志着交通路线由此经过。但水量很小,决定这里一次只容许少数人马通过。整个区域常有风暴发生,因此行人视为畏途。风暴基本上都来自东北方向,使得这里的气候十分寒冷。即便是在春季,也常常有冰冻霜寒出现。天山山脉出现在哈密东面,由此向西蜿蜒伸展在塔里木盆地北缘,在其北部形成巨大的天然屏障。天山山脉各处的海拔高度和山峦的宽度大不相同。但是,无论何处,在气候以及与气候相关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极其鲜明地显示出它是塔里木盆地和北部毗连地区的分界线。北部各地区均属于准噶尔(Dzungaria)盆地。盆地的北部边界一直抵达西伯利亚的南缘,是一处巨大而肥沃的山谷盆地。因为气候比较潮湿,天山山谷以及附近的平原地带大多以畜牧养殖为主。因而自古以来,从匈奴人开始,一直到突厥人和蒙古人,此地从来都是游牧民族极为垂涎的好地方。天山这道天然屏障绵延不断,其间时有山谷通道。这些山谷通道可以通行人马以及货物运输。所以天山以北的游牧民族,总有机会侵袭天山南部富足丰腴的绿洲和商道。对于吐鲁番盆地而言,天山以北的游牧民族可以从焉耆山谷中广大的裕勒都斯高原牧场长驱而人。这是自古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入侵和劫掠塔里木盆地东北部地区所利用的主要通道。再向西,库车绿洲和喀什绿洲的情况完全一样,无法避免游牧民族利用天山通道突如其来的攻击。关于环绕塔里木盆地周缘的山脉峰峦暂且不说。现在,我们再来认真谈谈塔里木盆地的基本情况。盆地的面积非常之大,通过下面的实际数据,可以对它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盆地东西方向长约900英里,南北方向最宽处少说也有330英里。盆地面积如此之大,其中各种地理地貌形态分布却十分均匀,非常容易做概括性介绍,使读者获得最基本的了解。盆地的名称叫做塔克拉玛干,是一个巨大的沙漠。它的中央全部由流动性沙丘发源于昆仑山的无数条河流,除和田河以外,没有任何一条河流能够流入大沙漠深处。就是和田河,也只有在夏天雪水融化的洪水季节才能够穿越沙漠腹地汇入塔里木河。其他所有的河流一旦流经绿洲耕作地带,或与河流毗连的沙生植物生长地带以后,或长或短地再流淌一段距离,便彻底消失于茫茫沙海之中。不过,在某个地质年代抑或较早的某个历史时期,一定有好几条河流能够流到很远的地方。我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深处发掘的几处遗址,便足以证明这一点。这些考古发掘,使我熟悉和了解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最显著的、不同地形地貌整齐划一分布的特点。这就是,行人无论是从绿洲边缘还是河流旁边的丛林地带进入沙漠,最初经过的,总是沙漠植物分布带。植物以红柳野生胡杨和芦苇之类为主,大多生长在低矮的流动沙丘之间。这一地带最特别最有趣的地貌形态是红柳包。圆锥形的土丘常常大大小小、密密麻麻地聚集在一起(参见插图6)。红柳包是流沙围绕红柳植株缓慢而有规律地堆积逐渐形成的。起初土包很小很矮,经过数百年不问断的沙土堆积和红柳植株的逐年生长,常常出现高达50英尺以上的大土包。继续向沙漠深处前进,沙丘上便只有皱缩发白、扭曲干裂、已经枯死不知多少年代的树干在裸露着。红柳包上的红柳树也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枯死了。有些还留有干枯的枝干,有些则只剩下圆锥形土包。到后来,连这种情形也看不到了,只有荒凉的沙丘堆积成一道道沙岭。有的沙岭竟然高达300英尺以上(参见插图7)。这种自然特性,大概是地球上所有沙丘荒漠地带中最可怕的了。所有的沙丘,都是由狂风剥蚀肥沃的黏土堆积而成。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这里都有猛烈的风暴咆哮肆虐。特别是东北部地区,只要任何一处地表没有堆积沙丘或生长有沙生植物,在裸露的地面上,柔软的黏土便被狂风刮起席卷而去。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世界上影响深远的文明体系有中国、印度、伊斯兰和希腊四个,这四大文明唯一的一个交汇点,就是敦煌和新疆地区。敦煌及西域的文书文物的发掘整理,复活了中国及世界许多被忘怀的往事。——季羡林每当我想起那些曾经在亚洲腹地的沙海群山之中度过的美好岁月恍如昨日一般,一切都历历在目。所以当哈佛大学校长热情邀请我在波士顿罗维尔研究院做学术讲座时.我便欣然应承下来,并乘机把自己这些年来的游历和考古探险发现进行了一次系统性整理。择要写成本书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斯坦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沿着古代中亚的道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8条)

 
 

  •   尽管译者在前言中指出,斯坦因作为英印政府的勘测人员,对中国西域重要考古资源的“偷盗行为”。但是我想,大多数读者还是会在阅读此书的时候暂时忽略这一点,而是跟随斯坦因的脚步,探访近代西域塔里木地区的民俗与文化。

    尤其是对中国西域以及佛教考古感兴趣的读者,这无疑是一部专业性很强的著作。
  •   虽然历史书上把斯坦因骂的狗血淋头,但依然对他的勇气表示景仰。看着这本书,就好像跟随他在中亚的腹地中艰难跋涉。我们人类的历史因为有这样伟大的探险家,而被逐步显示在世人面前。
  •   毫无疑问,斯坦因是伟大的考古学家和探险家.
    这本书内容丰富,线条明晰,作为研究,或者仅仅是对历史人文或者美术有兴趣,可读性都非常强
    非常喜欢,又买了一本送给朋友.
  •   通过看这本书了解了中亚的历史和文化,但是唯一的遗憾就是很多又价值的文物被人夺走。
  •   一部百年前探索之路资料整理,若想看斯坦因的探索与研究可以读一下,若要猎奇的心理,这会让你失望。
  •   这种书就需要好好品味 虽说写作手法很叙述化 但描述得十分精确 画图虽然不够清晰 但毕竟已经是好久以前的照片了 很有保存价值~~
  •   书的质量很好,里面的插图也很精美,让人感慨历史中那些辉煌的文化,也心痛其所遭受的破坏
  •   尽管真的不喜欢作者这个损害过中国的人。
  •   正在读!引人入胜!文笔生动、感人!著者饱含对科学的挚爱和献身精神,令人敬佩!看完再写完整的评论。
  •   真实记录历史。
  •   本书的可读性不错,作者不评价。
  •   这本书真得很不错。扩冲了自己的知识面。
  •   丰富的考古和地理信息以及大量的珍贵图片和实地全景照片让这本书的内容显得异常丰富。该书算是作者中亚探险考察与考古发掘的一本工作笔记,文字朴实,条理清晰。作为著名中亚探险家和考古学家,书中展现出作者那种理性、认真和对事业的热爱让人记忆深刻。关于作者的评价当然也有其他的看法,如译者序言里所说“他在敦煌考古活动其实就是一种盗窃行为”。评价作者和他的行为我们或许不应该忽视他所处的历史时代和社会环境,对于作者探险的目的基于我们自身的立场,武断结论其实对我们自己是没有帮助的。从这一点来说,评价考古和探险成果本身到是要直接些,知识为我所用。
  •   不错的书,图片也配得不错。可以大略了解斯坦因完整的西域探险的经历。
    但是真正希望了解西域的人,还是应该去看他更完整、详尽的西域行记。
  •   但要求读者对于中亚的地理有一定的了解,否则一堆陌生的地名,看起来会有些吃力。另外有一点感慨,那时的中国真是太虚弱了,外国人进出中国像在自己家一样,可以任意勘测,任意盗取文物。国弱任人欺呀。
  •   从侧面了解西域文化!
  •   不算完美,仍值得收藏.
  •   斯坦因的眼界、思路和文笔没有让人失望,值得细读、透读和慢读。
    书面十分陈旧,折痕显著,让人失望。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