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戒说禅

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熊逸  页数:310  
Tag标签:无  

前言

  猪八戒的所谓八戒,其实是有个来由的。佛门戒律无数,最基本的有五戒、有十戒,还有一种不大正式的情况:把十戒小小地打个折,除掉其中“不许积蓄金银财宝”那条,再把“中午以后不许吃饭”这条算作吃斋,于是,戒律就还剩下八条,这就叫“八关斋戒”,简称“八戒”。这种戒律是针对那些想临时体验一下出家生活的善男信女特别准备的,持戒的最短期限只要一昼夜就够,哪天要想再过出家瘾还可以接着持戒,次数不限。所以《西游记》里用“八戒”作老猪的法号,暗喻讥讽,真是恰如其分。我这番谈禅论佛,也是八戒之身,临时作几天善男信女,一颗心还常在西天和高老庄之间摇摇摆摆。当然,八戒说禅也有格外的好处,有劳动人民的朴实语言,也有无产阶级的朴素哲理。总之,尽量想让知其然的人能知其所以然,说的都是能让普通人一听就懂的话,如果换了唐僧主讲,博士以下学历的人都要被拒之门外了。

内容概要

请八戒来说禅有些格外的好处,首先是通俗有趣,其次是可以站在高老庄的立场来观察佛学,比唐僧讲经要人性化得多,说的也都是能让普通人一听就懂的话,而最重要的是;敢于追问到底一对一些别人都不好意思继续追问的问题,只有八戒才会鼓足脸皮穷追猛打,非要把砂锅打破不可。    本书从《坛经》人手,在梳理禅宗思想渊源的时候难免会由禅及佛,涉及印度佛教的学理纷争与中国佛教的传承演变(许多人认为禅宗是完全中国本土化的佛教,其实并不尽然,禅宗的许多思想都可以在印度佛教乃至印度外道那里找到源头的),连带对一些许多人都只知其然的东西——比如“风动幡动“、“空即是色”,也会尽量讲出个所以然来,毕竟这些说法既不是故弄玄虚的文字游戏,也不是不合逻辑的信口空谈,而是有着一些比较复杂的佛学背景的。    书中也会澄清一些对佛教的常见误解,比如善恶有报,灵魂不灭,转世投胎,天堂地狱等等,还会用到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帮助分析,但大家可别以为作者能猜出那些古人的心思一不但作者做不到,所有严肃的心理学家都做不到。是的,形式上通俗有趣确实不假,但严谨的内核才是最重要的。

书籍目录

序之一:八戒说禅,胜似唐僧序之二:《坛经》面目:既不励志也不小资更没文化的禅序之三:从几个常见的误区说起第一篇 行历  一、不立文字,用什么来立《坛经》?      举一反三,旁敲侧击    说法·摩诃般若波罗蜜法    受戒·无相戒,  二、灵魂不灭是不是歪门邪道?      自道家世·樵夫的前世因缘  三、慧能说:我想成佛!      有些人有佛性,人人都有佛性,石头也有佛性  四、佛法拗不过人心·求解脱还是求福报?      禅宗传法·竞争上岗    默默无闻的慧能和众望所归的神秀    神秀思前想后、顾虑重重    神秀法门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人门太难  天才出语惊四座  佛门也似鳄鱼潭  逃亡与追捕  风动还是幡动?  第二篇 说法  一、说法第一义:佛性    毛孔大还是城市大?    二、戒定慧  三、一行三昧·大款的成佛之路    坐禅无用论    欺师灭祖,天理也容    磨砖做镜,坐禅成佛  四、灯和光    顿悟和渐悟,相容还是不容?    五、“三无”真谛    神秀的镜子和慧能的垃圾桶    借诗说禅·借儒说禅    为什么“没有”就是“有”?    六、你想亲眼看见佛祖吗?有办法!      老鼠心理学  七、唯物主义的佛和唯心主义的佛   了义和不了义 八、四弘大愿 九、讲顿悟也需要讲忏悔, 十、怎样到彼岸,逝者如斯夫    饿了就吃,困了就睡,什么事都无所谓 十一、新的传法凭据第三篇 答问  一、梁武帝对,还是达摩对?    二、把天堂和菩萨拿给你看  三、出家也行,在家也行第四篇 曹溪  一、南能北秀  二、佛门奸细  三、不立戒、定、慧  四、法华真义  五、挨了打,疼还是不疼,这是个哲学问题  六、三科三十六对  七、神会不哭  八、预言身后事  九、西天谱系·风云失色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篇 行历慧能大师于大梵寺讲堂中,升高座,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授无相戒。其时,座下僧尼、道俗一万余人,韶州刺史韦据及诸官寮三十余人,儒士三十余人,同请大师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刺史遂令门人僧法海集记,流行后代,与学道者承此宗旨,递相传授,有所依约,以为秉承,说此《坛经》。不立文字,用什么来立《坛经》?  开篇是讲《坛经》的缘起。慧能大师在韶州大梵寺讲法受戒,韶州市长韦据让慧能的学生法海整理听讲笔记,以使慧能的宗旨可以在以后代代相传的时候有个依据。  但是,事情才一开始,就难免令人起疑:许多人都知道,禅宗不是讲究“不立文字”么?为什么韦据和法海他们还要如此大张旗鼓地搞一个会议纪要呢?——这事情越想就越让人觉得矛盾:如果我要学禅,该不该去读《坛经》呢?如果读了,那么,按照“不立文字”的标准来衡量,我显然是在缘木求鱼,可如果不读《坛经》,只是找个老师来接受口传心授,我又怎么知道老师教的就是正确的呢?确实,在慧能之后,尤其到了宋代,禅宗的文字越来越多,像著名的那些《景德传灯录》、《碧岩录》、《五灯会元》之类的东西真没少写。很具讽刺意味的是,如果不是借助于这些文字,我们又该从哪里来了解禅宗呢?铃木大拙曾经作过一个很诡辩式的调和之论:“不立文字”当然是对的,但是,要理解“不立文字”,就必然需要很多文字。铃木前辈这个说法当初真把我给唬住了,后来有一天突然想到,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是不是还可以说:戒酒当然应该的,但要真正理解戒酒的意义,就需要喝很多酒;或者,戒色当然是应该的,但要真正理解戒色的意义,就需要荒淫无度?!这道理细想一想倒也不错:只有酗过酒的人才知道酒的危害,只有纵欲过度的人才更容易体会到“女人不过如此”的真理。是的,对于一个爱吃苹果的人来说,戒掉苹果瘾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狂吃苹果以至于吃伤,下半辈子只要一想起苹果就立刻呕吐——骇人的是,这个逻辑曾经真的成为某些佛门宗派的修行理论。进一步的问题是:如果“不立文字”,那语言要不要立?假如唐朝时候就有录音、录像设备,慧能会不会拒绝呢?——如果这问题不是我问的,而是别人来问我的,我会按照禅宗历代祖师打机锋的风格这样回答: “今天天气哈哈哈。”或者诗意一些地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或者什么话都不说,只是高深莫测地伸出一根食指。但既然问题是我自己问的,还是老实一些,按照普通人的逻辑好了。汤用彤曾举了四个例子来证实“禅宗史传之妄”,首先就把所谓“秘密相传,不立文字”给击破了,更推测说是慧能一系的后学们给自己争正统,因为慧能是文盲,这才量身定做了这个“不立文字”的传说。不过话说回来,就算仅仅按照慧能的一贯教导来看,所谓“不立文字”也不应该简单理解为不写文字或不留文字,而是不拘泥于文字、不执著于文字。我们现在有个常用的成语叫“一知半解”,这就是从禅宗来的,原话是“一知二解”,意思是说拘泥于文字的知解琐碎而肤浅,不好不好。所以呢,韦据让法海作的会议纪要可以记,也可以不记;大家可以读,也可以不读;读的时候,也犯不上死较真(像我这样)。我自己恰好像是一个反面典型,但是,如果不是这样较真的话,恐怕又想不通这个“不该较真”的道理,也会把“不立文字”作简单的字面理解了。这是不是很辩证呢?是不是很像《老子》所谓的“道可道,非常道”的感觉呢?《坛经》成书的过程是不是也像是传说中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被关尹逼着而写下五千言呢?——这些问题如果汇总起来,如果再追问一步,就很容易变成这样一个新问题:这到底还是佛教么?!的确,这样一想,禅宗的确不像佛教。麻天祥有过这样一个论断:“禅宗之禅,是中国僧人和学者,借助创造性翻泽,而实现的创造性思维。它建立的基础是中国的庄、老,而不是印度的佛教和婆罗门。是借佛教之躯,而赋庄、老之魂。它不是一种信仰,而是建立在对自心体认基础上的辩证思维。”一言以蔽之,则是: “禅宗思想是大众化的老庄哲学。”这说法有些过激,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禅宗的佛学传统,而这些佛学传统有些又可以追溯到古印度的一些流行思想,但麻先生这么说也不是全无道理。话说回来,关于“不立文字”《坛经》明确载有慧能的观点——慧能说:“有些人提倡不立文字,真要这样的话人就别说话好了,因为说话也就是在使用文字嘛。”看来“不立文字”居然是这位禅宗祖师爷明确反对的,呵呵,那我就放心大胆地写下去了。对“不立文字”还有一种解释,这是慧能的徒孙马祖道一说的——慧能一系的禅宗真正宗风大振就是在马祖道一的时候。马祖说:“我们禅宗人士但凡说点儿什么,走的都是提婆老前辈的路线。”提婆是谁呢?他是一位印度高僧,是大宗师龙树的高徒。这师徒俩都是学问精深、能言善辩的人,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四处出击,寻找各种所谓“外道”去辩论,当然,这些外道也包括佛教内部的不同宗派。印度的宗教界历来都有辩难的传统,比我们中国的百家争鸣还要热闹和激烈得多。他们不但互相著书立说攻击对手,还常常短兵相接、当场较量。理越辩越明,所以印度的宗教思想和哲学思想都那么发达。当时的情形就像武侠小说里的世界一样,无数山头、无数宗派,高手行迹遍天下,半年之间连败多少派的宗师,挑了多少个山头,正邪不两立,一战定输赢,等等。反正你把武侠小说里的练功和决斗替换成修行和辩论就行了。龙树这一辈子,雪山访名师,龙宫得宝藏(这都是真的),遍阅经典,加之天资极高,出世之后打遍天下无敌手,威震当世。提婆本来也是个高手,久闻龙树大名,找上门去要和龙树单挑,结果发现龙树高出自己太多,于是便拜在了龙树门下。这位提婆潜心学艺,进境一日千里,这一天听说某地佛教衰弱、外道盛行,就向师父请命,要下山去荡平外道。龙树知道敌人势大,高手如云,对徒弟不大放心,但看徒弟执意要去,也不好挫了他的热情。于是,龙树先把提婆留了几天,在这几天里龙树施展各派武功与提婆过招,眼看着无论是少林金刚指还是武当太极剑都收拾提婆不下,这才放心让提婆下山。提婆这一去,就好像张无忌现身光明顶,六大派无论多少高手全都败在了他的手下。这只是提婆战斗生涯的开始,在辩论一途上,他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龙树的杀伤力更大,所过之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提婆就算著书,也全是进手招数,像什么《破华山气宗》、《破大理一阳指》、《破全真剑法》……这就有点儿奇怪了,一般人著书都是有破有立,就算破敌无数的龙树也多有自己的立论,而提婆却只破不立,就像一位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大侠把各门各派的武功都破了一个遍,却从来没有创立过自己的独门武功,也不开山立派。提婆的一生就遵循着这样的两大原则,一是“只破不立”,二是“不立自宗”。话说回来,马祖道一所谓的走提婆老前辈的路线,说的就是这个“只破不立”,也就是说,禅宗讲“不立文字”,这个“立”是和“破”相对而言的那个“立”。大家都知道禅宗有着多如牛毛的机锋棒喝,还有烧佛像的、骂佛祖的这种种稀奇古怪的招式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字——“破”。他们不会直接告诉弟子佛法是怎么回事,也就是不作“立”论,却常以荒谬怪诞的方式来“破”掉弟子们的错误认识——这就是“不立文字”的马祖版解释。当然,这种教学方法都是慧能的徒子徒孙们搞出来的,慧能讲话还是规规矩矩、有破有立,说的大多都是能让普通人听懂的话。举一反三,旁敲侧击禅宗“不立文字”的渊源究竟何在呢?前边汤用彤前辈讲到这是慧能徒子徒孙的伪造。伪造归伪造,这种思想在印度就早有渊源的。还是龙树和提婆师徒两个。佛教早有所谓“二谛”的说法,龙树在他著名的《中论》里以新的眼光审查旧说,说佛陀讲的话分为两类,一类是“俗谛”,一类是“真谛”(“真谛”这个常用词就是从这儿来的)。这一对概念各宗各派都有很复杂的解释。挂一漏万而言,所谓俗谛,就是可以用语言表达的知识,是普通人可以靠着常识来理解的,是世俗真理;所谓真谛,是终极真理,更多地要依靠“现观”才能获得——龙树说的“现观”,大体上就是神秘的直觉和般若智慧。俗谛并不是终极真理,真谛才是,我们要追求的就是佛法的真谛。那佛陀为什么还要讲俗谛呢?龙树解释说:俗谛是达到真谛的一个必要途径。按照逻辑语言来说,俗谛是达到真谛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所以龙树强调所谓“中道”,既不能偏重俗谛,也不能放弃俗谛直达真谛——我们中国人可以用不偏不倚的“中庸”来理解“中道”,北宋的智圆和尚就说:儒家说的中庸就是龙树说的中道,名词不同,意思差不多。智圆甚至还以和尚的身份给自己起了个“中庸子”的别号。(顺便一说,龙树这种中道观对慧能的禅法是很有影响的,但这种影响应该是通过龙树的著作被译成中文在中国流行而间接地影响到慧能的,龙树的著作对中国佛教影响很大,中国的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密宗都捧龙树作自家的印度祖师爷,唐代中国佛教八大宗派里龙树一脉就占了一多半,流波所及,慧能自然也感受得到。八宗当中,又以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为最盛,时称禅宗为“教外别传”便是相对于被称为“教下三家”的天台宗、法相宗和华严宗。在这四大宗里,龙树一脉仍然占到一半。后来禅宗编造自家的西天谱系,也把龙树编进去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越是深邃的思想越难抵御现实主义的狂潮。追求真理还是迎合大众,这两者之间很难取得一个妥善的平衡。我们就看同在盛唐时代的两位高僧,唐僧的佛学修养堪称举世无双,从小就下过苦功,成年以后又有一段丰富的留学经历,精通梵文,主持译经无数,而唐僧的唯识宗玄理精妙,充满着复杂的逻辑思辨和概念辨析,就算用最通俗的语言介绍出来,也足以让本科以上的读者大呼头痛,结果,唯识宗很快就无声无息了。而慧能处处和唐僧相反:唐僧是第一流的高知,慧能却是第一流的文盲;唐僧精通梵文,慧能却连汉语也没多高的水平:唐僧是海龟,慧能是土鳖;唐僧精通当时一切宗派的经典与教义,慧能只听人念过很少的几部经书而已;唐僧搞的是最复杂的东西,慧能提供了最简捷的成佛法门:唐僧的佛学研究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慧能走的是大众路线,把佛学的概念与理论任意解释。结果,慧能禅宗发扬光大,以至于后来禅几乎成了佛教的代名词。  历史经常呈现为观念的历史,而不是事实的历史。别说这些佛门记载,就算正史也是一样。许多作为事实的历史其实都只是经由一时一地之观念所塑造出来的,或者,或多或少地带有这种塑造的痕迹。事实史是一种真相,观念史也是一种真相,所以我们没必要对许多貌似事实的事实史过于当真,更不该忽略许多观念史中所谓的虚假成分——发生真实影响力的东西往往是假货。  ——熊逸

编辑推荐

  《六祖坛经》是中国禅宗的奠基之作,堪称最具亲和力、超越宗教性、充满智慧和哲思的书。唐代出了一个唯心主义哲学家六祖慧能,被视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他的《六祖坛经》是非常深刻的,是人民群众的佛经。——毛泽东 《六祖坛经》常伴毛泽东身边的书。唐们说禅,艰深敏复,枯燥无味,八戒说禅,妙趣横生,让人捧腹的《坛经》趣谈,深刻通透的佛学解析,领悟六祖慧能的超然智慧,摆脱无尽的人生烦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八戒说禅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9条)

 
 

  •   从《孟子》到《春秋》,熊逸所解说的都是儒家典籍范畴,其间虽也有涉及宗教问题,但只算顺便提几句而已。如今这本《八戒说禅》则是熊大师首次就宗教典籍开坛讲法,自然有一读的价值。全书可以说秉承了熊逸的一贯风格:平实易懂,不故弄玄虚。作者上来便以八戒自居,的确十分贴切,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憨劲,保持怀疑的态度来看待问题,当然幽默诙谐的调侃文风还是不能少的,否则就没有好熊的特色了~书的内容围绕《坛经》这部禅宗重要经典而展开,基本采取逐篇讲解的方式,为我们介绍了六祖慧能的生平经历,其佛法的主要传播内容,核心思想等等。既有对慧能“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谒语继位,“风动旛动”,“色即是空”等一般人只知其然的问题的详细叙述,也顺带介绍了佛教在印度的传承,顿悟渐悟的区别,各个宗派的异同,戒定慧的概念等佛教的基本常识,并纠正了一般人对善恶有报、投胎转世、天堂地狱等佛教概念的误解,可以说是一本不错的佛教知识普及读物。当然,熊大师是站在圈外讲解佛教,如果是禅门信徒那还是不读为妙,免得动了嗔念,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讲来讲去,其实归根到底讲的还是“流变”二字。儒学经典如是,佛教也一样。我们今天看到的思想,其实早已不是其本来面目。纵观佛教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流变的历史,大乘佛教比起小乘佛教已是换汤换药,到了禅宗一脉,更是柔和了浓烈的中国本土气息,而六祖慧能则是将禅宗都改头换面。伴随着这种变化的,是修行门槛的逐步降低,简而言之就是走的大众化,速成班的路线。虽然慧能曾说自己的顿悟法门是为资质高的人所准备,但世人哪个不是自视甚高?既然有一朝顿悟的终南捷径,谁又愿意再去费力苦修?既然有了通俗易懂的方便法门,谁还想去碰那些高深难懂的教义经典?“越是深邃的思想越难抵御现实主义的狂潮”,于是玄妙莫测的唯识宗很快便无声无息,而慧能禅宗却发扬光大,几乎成了佛教代名。当然,还有比慧能更为成功的。看看今日之佛教,几乎已经沦为专注于念经诵佛,偶像膜拜,开光法事,消灾祈福的庸俗入世宗教,全无佛陀创教时代注重辨析说理,主张出世超脱的一点影子,就连慧能那些佛性顿悟,自力信仰也已经难觅踪影,无论是禅宗,天台宗还是净土宗,都是一片“南无阿弥陀佛”的诵念之声和经久不息的香火,毫无区别。至此你才明白宗教于大众来说,不过是寻求寄托的工具,在世俗的巨大力量前,任何宗教最后都会归于同一种形式。熊逸曾笑称自己无论写的东西是通俗还是专业都卖不动,其实答案他自己已经在书中给出。“大众需要斩钉截铁的结论,不需要审慎的论证过程;需要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不需要虽然真实却不为人喜的东西;渴望速成的捷径,不喜欢下功夫花力气;喜欢简单接受,不喜欢深入思考”。你老是说这个思想已经不是本来面目,那个教义已经脱离初识思想,可大众并不在乎其真伪流变,并不关心它原来是什么样。甚至可以说正是大众促成了思想的变迁,如今要正本清源,要反其道行之,自然是应者寥寥。可是书籍的刊印,思想的阐述,最终受众却还是大众,本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其目的不也是为了更多人能够看懂吗?这也是熊逸作品中的矛盾所在。此外,要成为大众乐于传播的思想,光是解构是不够的,告诉人家什么是错永远是吃力不讨好。好熊不如效仿一下吴思,从解构历史到自己归纳出新的概念,说不定也能如“潜规则”一词一样大行天下。当然,这时的思想也已经有别于原先的含义,正如潜规则一词的滥觞一样,也会不可避免地踏入“流变”的过程吧。不知到时,好熊又是否会乐见如此呢?
  •   嬉笑怒骂,皆是文章。在轻松之中读一读,逐渐了解佛法和禅宗,南顿北渐,神秀慧能,先贤的智慧总会给我们启示,有悟有得!
  •   目前国内佛教热升温很快!广东的新兴县是禅宗六祖的诞生和圆寂地,韶关的南华寺是他的修持地,四会是他的藏身修炼地!!看看这本书,会让你发热的头脑冷静下来,客观地看待一个宗教哲学命题!少作一些出格地事,少说一些傻气的话。
  •   尽管书中对六祖的态度是存疑的。但都是在其逻辑可接受范围内。
    如果能更深入的讨论佛的本源,则会发现佛经讲的是逻辑学。透过逻辑的主线,并将所有的内容架构在逻辑下理解。可以发现,佛的认知是深刻的。神通的本源来自于逻辑。不懂类似的逻辑之人,是不可能理解真正的神通,也会误解神通的。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   作者秉持着一贯的文风,深入细致的对禅宗的起源、变化进行了分析,对想了解佛教又没有时间和兴趣深入阅读的我来说,无疑很有帮助。
  •   一本让人看得进去的佛教书。不信佛,想了解的人可以此书入门。
  •   熊逸的书幽默平易,让人在会心一笑中理解历史与道理.也会对以往熟悉的现象与准则带来思考,而且其治学严谨.我还看了其他他的著作,都让人收获非浅!极力推荐!
  •   先是看的电子书,非常喜欢,特意买本实体书支持熊逸。
    此书看完,对佛教可有清晰的认识
  •   作者很有水平,讲的很不错,读完后对于禅的理解加深了。
  •   基本上禅学重要的术语在好熊的书里都有了。为开阔视野,正本清源,读完此书后建议读一下《胡适论宗教》中的《中国中古思想小史》一文。
  •   天涯上的苏家小缨等等一干马甲都是作者,可以去看看
    这人太厉害了,都没法说了
  •   这本书结合葛兆光的 中国禅思想史来看,实在是相益鍀章啊。
  •   他所有的书我都爱!看完了妹子他说1 正在看老子---中国的思想地图!这一本要看完再谈心得!
  •   本书和《思辨的禅趣》内容完全一样,只是书名不同,提醒读者注意。书质量都好,内容很好。只是买重了,不舒服。
  •   听别人介绍说不错,读后感觉很不错,还会介绍给其他人。
  •   感觉没有作者其他的几本书写得好,如《孟子他说》。
  •   思想深刻的好书
  •   熊逸的书在收藏中,是我喜欢的博学风格…
  •   从不同角度看一个问题
  •   了解一下宗教文化
  •   符合预料之中,推荐
  •   虽然有人评价像杨小邪,我觉得大可不必,还是这本书好。
  •   值得一看啊,好书!!!
  •   用了两天的时间看完了熊逸的《八戒说禅》,早先的时候看过很多禅宗方面的书籍,机锋、公案之类的小书也读了不少,老实说,读的有点稀里糊涂,不过对修行者的潇洒作风和寻求解脱之道的努力是非常佩服的,很多禅诗写的也是非常的有意境,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老熊的这本书以禅宗六祖慧能的《坛经》为话头,用逻辑严谨的思辨语言解读书中的种种荒谬之处,其思维方式和对孟子、老子的解读一脉相承,只是语言更加放松,更像一部游戏之作,相比张中行的《禅外说禅》,缺少对禅宗起源、演变、传承、思想以及禅师等等细致的介绍,毕竟两本书的目的不同,《禅外说禅》像是科普读物,重介绍,而本书更像是解构之作,重解构。

    用逻辑思维解释宗教信仰可说是是风马牛不相及,不过,好处是可以去魅,可以消解种种荒诞不经的神迹启示之类的怪诞传说。不过,真正的宗教信仰其实寻找的是个人的救赎之道,而不是现时的利益回报,只不过为了吸引人,不得不宣扬一些造化报应之类的东西,否则谁信啊!
  •   这是我接触禅的知识的第一本书。应该说这不是一本从正面讲述禅宗的讲义,所以我可能有些误入歧途了。但是熊先生以一贯独到的视角来看待禅宗,读罢也不无收获。同时风趣幽默的文字也很让读者觉得过瘾。可能是在下愚钝,有些道理不明白,看一遍只能读到书中真义的40%(我以为),所以回味之后再读是必要的。希望看熊先生其他的好书。顺便说一句,《孟子他说》3还出吗?
  •   熊逸出品,值得阅读。
  •   不错的一本书,如果对禅宗感兴趣,可以作为入门读物来看,浅显易懂。
  •   和<春秋>比水平下降厉害!没什么新意,也没有了上下五千年,纵横三万里的旁证博引!
  •   打破执迷。解脱自我。我们可以用另一角度看宗教---
  •   有点失望。不太适合严肃的读者。
  •   作者是要写出轻松的感觉,只是为了轻松而轻松,整体上还可以。
  •   所以,作者说禅,更多在是玩文字游戏。
  •   一本智慧书
  •   天涯作品
  •   日常看看佛经
  •   熊逸的书读了三本了
  •   六祖坛经新释
  •   不错,讲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掌故
  •   剥掉了佛教华美的外衣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