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胡泳 页数:36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触及了网络政治学中的一个重大话题——网络空间中的私域与公域。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信息时代的开端,公与私的含义和边界都出现了不容忽视的游移。《众声喧哗》主要探讨,经由新的共有媒体的作用,传统的公私两分如何在社会和政治的双重压力下产生消长和易位。 作者把各种基于数字技术、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消解了传统的信息中介的媒体系统,称为共有媒体,它涵盖了新闻和舆论、政治话语和叙事、社会交往和个人心理等多个领域。本书指出,公域与私域不能看作结构性的东西,而必须视之为一种流和一种过程。在网络时代,我们既要追求生机勃勃的公共生活,又要保证私人领域的一定的自主性。在中国这样的公共领域并不发达的国家,互联网可能成为普通公民抵制信息垄断和发出声音的唯一出口。为此,对这种最具参与性的传播媒介的限制,应该明显低于对传统媒体的限制。共有媒体也许不能一夜之间改变中国政治,但是却能够促进独立于国家的社会力量的发展。
作者简介
胡泳,政治学博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闻学院访问学者,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和新媒体研究的人士之一,2005年被搜狐评为“10年影响中国互联网的100人”之一。发表论文数十篇,著作包括《网络为王》《黑客:电脑时代的牛仔》《另类空间》等,译作包括《数字化生存》《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比特之城:空间·场所·信息高速公路》等,其中《网络为王》是国内首部全面介绍互联网的诞生、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的专著,《数字化生存》是中国迈入网络时代之际影响最大的启蒙读物。
书籍目录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一、现实背景 二、研究问题的界定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信息社会理论 二、网络政治学 三、新媒体理论 第三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书基本框架第一章 公私之辨 第一节 古代社会与自由主义的不同视野 第二节 阿伦特:公共空间与人类行动 第三节 市民社会:从黑格尔到葛兰西 第四节 哈贝马斯的理想情境 第五节 重思公与私第二章 共有媒体 第一节 电控空间 一、场所的变幻不居 二、在场和缺场 第二节 共有媒体 一、互联网的媒体特性 二、共有媒体 第三节 共有媒体的种类 一、电子邮件列表 二、讨论组 三、聊天 四、博客 五、播客 六、维基系统 七、社会性软件与虚拟社区 八、协同出版 九、XML联合 十、对等传播 十一、视频分享 十二、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 第四节 共有媒体同大众媒体的关系 一、新闻组织 二、新闻记者 三、新闻产品 四、新闻受众第三章 共有媒体中的个人表达 第一节 网上的自我 一、网上的自我发现之旅 二、认同的多重性 三、人格与网上的行为差异 四、真实的自我? 第二节 裸露的人群 一、比特城里的陌生人 二、自恋的文化 三、获取看客的注意力 四、迷失在人群中 第三节 信息时代的隐私 一、从敞视、单视到全视 二、三种隐私权 三、隐私的概念 第四节 重建隐私 一、没有秘密的社会 二、生活在暗影中第四章 共有媒体中的公共领域是否可能 第一节 公共领域理论对新媒体的适用性 一、会场的衰落 二、从原子公共领域到比特公共领域 第二节 网络讨论的参与者 一、统计学肖像 二、发言者和潜水者 第三节 网络讨论的代表性 一、网络讨论者能否代表公众 二、网络讨论的话题是否符合公众兴趣 第四节 网络讨论的品质 一、匿名 二、责任感 三、平等性 四、男性主导的文化 五、话语方式第五章 共有媒体对公私边界的重构 第一节 两个平行的过程 一、公共空间的私人化 二、私人空间的公共化 第二节 共有媒体的个人性与公共性 一、博客的双重特性 二、公私混杂的网络环境 三、矛盾的组合 第三节 生产者与消费者合 一、产消合一者 二、内容经济学 三、参与式新闻 四、观众进场了 第四节 实现公共领域的理想 一、营造社区归属感 二、灵活决定匿名政策 三、保持平等 四、鼓励慎议 五、培育良好的公共话语第六章 中国语境下的网络公共领域 第一节 公私领域与中国社会 一、近现代中国私域与公域的分化 二、“伟大让位于魅力” 三、建设中国的公共领域 第二节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背景 第三节 网络“舆论场”的兴起 第四节 博客在中国 第五节 中国政府对互联网的管制 第六节 互联网改变中国?结论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二、研究问题的界定 在以上数据中,我们见证了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等数字媒体的兴起,它在传播媒体的发展历程中造成前所未有的突破性变化。由于数字媒体兼具印刷、视听媒体的功能,并且还能发挥人际传播的功能(这是过去印刷、视听等大众媒体做不到的),它很有可能“吞并”旧媒体,一改以往各种媒体各据一方的局面,形成数字化一统天下的世界。 从超文本到聊天室,从讨论组(discussions group)到Wiki系统,从即时通信到点对点文件共享与交换(P2P),许多新的数字化传播空间被开辟出来,对人们的沟通、表达、说服和论证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近年博客的出现和扩散,更将传播、分享和社交融为一体,从而提供了新的公共讨论和介入的可能性。 这些崭新的传播方式的共同特点是个人化,这种个人化包食3个层面:个人化的内容、个人化的体验和个人化的服务。内容生产、传布和使用(access)的工具现已被交到每个人的手中,信息权力被大大分散了(一种极端的观念甚至宣称“处处皆中心,无处是边缘”),结果是改造了互联网、影响了政治、动摇了新闻业,并使难以数计的普通人有了发言权和与他人交流的机会。 这些新的传播方式肯定是一把双刃剑:在最坏的时候,它产生的是喋喋不休的妄语累积成的一个巨大的信息垃圾场;在最好的时候,它营造了一种良好的信息和思想交流的氛围和环境。人们对这些传播方式的是与非尚在争论不休,但无可怀疑的是,越来越多的政治话语(political discourse)将以新的传播方式出现。这意味着一种更加个人化、两极化和充满争议性的对话,公共事务和繁复的私人意见在紧张的、快速流动的媒体中缠绕在一起,难解难分。 网络的扩散引起了众多政治学者的注意,网络政治已经成为政治学中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例如,网络对政治制度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它对政治民主的内容和形式的冲击。仅就此而言,“网络民主”、“数字民主”和“电子民主”都被用作学者专著的名称,这一方面反映了政治学者对网络上的政治现象的敏锐观察,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对这些崭新现象仍然只有学理上的初步梳理,还有众多问题等待诠释。 朱德米在《网络政治学:虚拟和真实》一文中认为,网络政治学研究的主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网络空间中的政治问题,如网络空间是私域还是公域?网络空间中权力归属于谁?何谓虚拟国家?(2)网络与政治的关系,即网络技术对真实世界政治的影响。在网络技术的作用下,直接的政治参与是否成为可能?通过网络传播信息对传统政治管理组织体制有何影响?网络如何进一步促进自由和平等的政治生活的发展?网络对国际关系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本书的研究范围特别集中于网络空间中私域与公域的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信息时代的开端,公与私的含义和边界都出现了不容忽视的游移。新的传播手段把越来越多的人联系在一起,产生了流动于各种媒体之中的爆炸性增长的信息,人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谈论各种各样的话题,在此情况下,“公众”失去了原有的实体性的意义,变得非实体化和无形化。新的公众不仅没有形体,甚至也没有空间位置。构建它的是在社会的多样化空间中发生的公众谈话,有几乎无穷无尽的声音参与进来。借用沃尔特·李普曼1927年的著作《幻象公众》的说法,公众现在成了一种“幻象”。 1989年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英译本出版,这是在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之后,第一部引发我们对“公众”和“公共领域”在当代政治中的中心性的关注的著作。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学术界和传媒界所进行的公共领域讨论,是建立在我们对“公众”的理解之上的。随着公众的“幻象化”,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是定义什么是“公共的”。 与此同时,什么是“私人的”也变得模糊难辨。个人隐私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威胁的方式前人难以想象。公共权威存在日渐扩散的倾向,它们越来越多地卷入个人事务中。在总体文化上,对私人生活的侵人成为日常现象。现代社会着迷于暴露,这种爱好被媒体和我们已经习惯的监视行为所滋养。 本书主要探讨,经由新的共有媒体的作用,传统的公私两分如何在社会变化和政治辩驳的双重压力下产生、消长和易位。我把各种基于数字技术、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消解了传统的信息中介的媒体系统称为“共有媒体”。如此共有媒体,即是指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的传播(communications for all,by all)。本书把共有媒体作为一种多层面现象加以研究,它涵盖了新闻和舆论、政治话语和叙事、社会交往和个人心理等多个领域。共有媒体可能和已经对政治及新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这种媒体中,个人如何进行自主的信息发布和知识生产?作为公众之声,共有媒体的力量和弱点何在?能否形成充满活力的公共话语?共有媒体超越传统媒体的界限,具备社区性、互动性和匿名性等不同面相,对这些面相该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框定?最重要的问题是,在经由数字网络而塑造的新的传播空间里,谁治理,以什么条件治理,谁受益?这些政治的经典问题在电控空间(cyberspace)里和在传统的自然空间里一样重要。 电控空间现在好似一片信息丛林,各种相对开放和尚未完全商业化的新技术,模糊了公共话语和私人对话的界限,造就了前人无法想象的辩论和讨论的论坛,也因此改写了传统的政治传播。在共有媒体中,公与私的区分既不是决定性的,其各自的本质也不是固定化的,而是充满了流动性和多变性。本书希望指出,与其说公与私是完全对立的,不如说在不同的利益和行动者的推动下,两者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为了给“幻象化”的公众注入新的生命力,滋养一个生机勃勃的公共空间,为了让普通人拥有自由而有尊严的生活方式,我们需要穿越和重新划定公与私、政治与社会的界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