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封建晚期农村公社研究

出版时间:2007-11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罗爱林  页数:340  

内容概要

  《俄国封建晚期农村公社研究(1649-1861)》回顾了俄国农村公社的演变过程和封建晚期农村公社的类型,重点分析了封建晚期领地制村社的组织结构、赋税制度、土地制度、社会职能以及村社内部的社会分化,并据此探寻村社的行为机制和富有生命力的原因。《俄国封建晚期农村公社研究(1649-1861)》还就村社制度对俄国农民的心理及俄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作了尝试性的探索。作者认为,封建晚期农村公社既是农民的自治机构,又是地主和国家实行农奴制统治的工具;村社制度是俄国农奴制度长期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作者指出,经济和社会的二重性是村社的本质特征;村社的二重性调和了农民、地主、国家三者的利益,是它能够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村社的二重性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延缓了农民的分化;同时,村社的二重性也是土地私有制度趋势和农奴制度瓦解的诱因。作者最后提醒,研究俄国问题包括当代问题决不可忽视村社制度对俄国社会的影响。

作者简介

  罗爱林,湖南茶陵人,1964年6月生,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理事,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俄国史的研究。曾赴俄国圣彼得堡大学和喀山师范大学进修、访问。在《史学集刊》《史学月刊》《世界历史》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转型时期俄国农村公社研究(1861—1917)”。

书籍目录

序言 刘祖熙前言第一章 从自由村社到农奴制村社第一节 关于俄国农村公社的名称第二节 从氏族公社到农村公社第三节 从自由村社到农奴制村社第四节 封建晚期俄国农村公社的类型第二章 村社的组织管理体制和司法制度第一节 村社的组织结构第二节 村社的行政管理体制第三节 米尔会议第四节 村社内部的司法制度第三章 农村公社的赋税制度第一节 封建时代俄国征税制度的演变第二节 封建晚期村社内部的赋税分摊制度第三节 农民的赋税义务种类第四节 连环保制度在村社征税中的作用第四章 农村公社的土地制度第一节 村社内部的土地关系第二节 村社内部的土地分配原则第三节 村社内部的土地分配机制第四节 土地平均重分的后果第五章 村社内部的社会分化第一节 关于村社内部社会分化的理论问题第二节 出让和买卖赋税地第三节 农民外出打工第四节 农民的工商业活动第六章 农村公社的社会职能第一节 农村公社与农民的兵役义务第二节 农村公社与农民的家庭生活第三节 农村公社与农民的宗教生活第四节 农村公社与农民的反抗运动第七章 村社制度对俄国社会的影响第一节 村社生活的原则和村社制度第二节 村社制度的特点及其对俄国社会的影响第三节 村社制度在俄国长期存在的原因结语附录 与J.H.弗多维娜关于“mazno”的通信主要参考文献人名译名对照表地名译名对照表后记

编辑推荐

  《俄国封建晚期农村公社研究(1649-1861)》以俄国封建晚期农村公社为研究对象,但是却从词源学考证着手研究农村公社的起源,把时间跨度延伸到罗斯建国之初,使读者对农村公社的全貌有所认识。作者指出:农村公社自古有之,在原始社会,是由血缘联系组成的氏族公社和家庭公社,后来演变为由地域联系组成的农村公社和城市公社。随着封建关系的发展,农村公社又经历了从自由村社向依附村社和农奴制村社的演变。这样就使我国学者对俄国农村公社的研究由模糊变为清晰。作者驳斥了19世纪国家学派齐切林认为农村公社是由国家因赋税需要在16世纪建立的理论。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俄国封建晚期农村公社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