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平等·博爱

出版时间:2007-11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詹姆斯·斯蒂芬  页数:304  译者:冯克利,杨日鹏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时至今日,“自由·平等·博爱”这三位一体的价值观,似已成为某种不容置辩的普世信条。1859年,约翰·密尔推出自由主义经典《论自由》,然而早在他辞世的前一年,已遭到斯蒂芬针锋相对的辩驳,这些反潮流的阐释1873年即结集为《自由·平等·博爱》:自由作为服务于社会福祉的要素之一,本身只具有工具性价值,因时因地而有利弊;平等与自由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因各人资质与所处环境不同,自由造成的结果恰恰是最大的不平等;人类因为不可避免的利益之争,及对社会前景与真善美的不同理解,也不可能达致博爱的境地。    信言不美,本书论点或许刺耳,所揭示的现实世界图景不甚美好,但也许更接近真实。对于身处娱乐时代的我们,这样一本特立独行的振聋发聩之作,再一次提醒了思考的价值。

作者简介

詹姆斯·菲茨詹姆斯·斯蒂芬(James Fitziames Stephen,1829-1894),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著名法学家,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伯父。曾在印度工作,生前积极推动英国刑法改革,长期为多家杂志撰写评论,对休谟、柏克、吉本、边沁、托克维尔以及密尔等人的作品也多有减否。主要著作有Ⅸ自由·平等·博爱》、《刑法史》、《四季闲暇》等。

书籍目录

序(斯图亚特·D.沃纳)编者说明第一版前言第一章  自由概说第二章 论思想和辩论的自由第三章 论世俗权力和宗教权力的区分第四章  自由学说在道德中的应用第五章 平等第六章 博爱第七章 结语附录一 功利主义笔记附录二 第二版前言文献举要译名对照表译后缀语

媒体关注与评论

如果人类的经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就是,把限制最小化,把最大限度 的自由赋予所有人,结果不会是平等,而是以几何级数扩大的不平等。在各项自由之中,最重要、得到最普遍承认的自由,莫过于获得财产的自由。如果你在这件事上限制一个人,那就很难看出你给他留下了其他什么自由。             ——J.F.斯蒂芬斯蒂芬的《自由·平等·博爱》堪称一本杰作。             ——美国学者斯图亚特·D.沃纳没有人会主张,在一个所有思想都被教条所压制的地方,真理和表达的自由,能够欣欣向荣。但是,诚如斯蒂芬在《自由·平等·博爱》一书中,猛烈攻击密尔时所主张的,历史的证据却显示:在苏格兰或英格兰的加尔文派清教徒那种纪律严明的社群中,或是在军队中,廉洁的品德、对真理的喜好、强烈的个人主义等,至少也和在比较宽容,比较冷漠的社会中,一样常见。             ——英国思想家以赛亚·柏林

编辑推荐

信言不美,《自由·平等·博爱:一位法学家对约翰·密尔的批判》论点或许刺耳,所揭示的现实世界图景不甚美好,但也许更接近真实。对于身处娱乐时代的我们,这样一本特立独行的振聋发聩之作,再一次提醒了思考的价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自由·平等·博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3条)

 
 

  •   平等是什么,什么又是平等的批判,存在绝对平等吗
  •   经典书目,老师要求看。专业书本来就难看,外国的翻译作品就更难看了。。。
  •   只看了 30页,很享受
    后来送人了,原因这是一本好书 和朋友分享 我再买。
    等我通读后再来分享内容。
    很有实际意义,似乎可以知道特色XX的发展呢
  •   喜欢作者理性、冷静的风格。人类不能没有理想,但偶尔给自己泼盆冷水也是不错的~
  •   封皮有些脏,里面还行!反正值得读读
  •   很棒的书 O(∩_∩)O~ 中国人都该看看的 O(∩_∩)O~
  •   不是给自己买的,所以没看过
  •   都很好~
  •   广西出版社这个系列很不错,强力推荐。
  •   现在能有的读者安下心来品味讲自由、平等和博爱的话题一定是有远见的读者。
  •   人类有共同价值吗
  •   看不懂,有点艰涩
  •   因为是评论,辩论反驳的性质,所以书的理论框架不是十分清晰,阅读略感零散。作者从功利和社会现实的角度考量了自由、平等、博爱这些社会理想口号,指出其难以实现的现实和原因,但论点中也有不十分正确的部分,较有参考价值。
  •   读完论自由后,再读这本,觉得还是密尔写得好
  •   我们在讨论自由的时候不同过度,这本书或者会对我们的自由观产生改变。书还没有看,只是看了一下介绍等基本信息。读者自己阅读体会吧
  •   看起来有些难受。所以找了原版在看。
  •     按我理解斯蒂芬的意思如下:  自由是个具体的词,中性而非褒义的表达应该是“不受约束”,模糊笼统的自由未必是好事。  平等并非世界的本来面目,人生而有各种不平等的属性,而且无法也不应该抹平。  博爱是一种古怪而令人厌恶的情感,或者会蜕变为自以为博爱者对其反对者压制的噱头。    他关于男女平等的方面的论点论据的确相当的过时。另一方面,关于具有才具者对他人的强制也有些过于鼓吹贵族主义而贬低平等和自由。    作者的特点就是以经验和自己对概念的定义出发,直接探讨那些重大的问题,所以不需要什么深厚的知识背景也能多少明白他的意思。虽然有偏颇和不成体系的缺点,但对一种已经形成不需要思考就天然正确的口号而言,是难得的批判。    最后的附录二不可不读,有难得的对作者理念的正面阐述。
  •   时至今日,“自由·平等·博爱”这三位一体的价值观,似已成为某种不容置疑的普世信条。信言不美,本书论点或许刺耳,所揭示的现实世界图景不甚美好,但也许更接近真实。对于身处娱乐时代的我们,这样一本特立独行的振聋发聩之作,再一次提醒了思考的价值。
  •     人格课上,问同学:你觉得自由、平等、博爱分别属于男性化特质还是女性化特质?你觉得这三个理念怎么样?
      
      
      
      某童鞋回答:自由:男,平等:男,博爱:还是男。
      
      原因:女性无法自由,平等仅仅可以去追求;虽然可以爱,但是一旦有有了家庭,女性无法博爱。
      
      
      
      信言不美。就像这个童鞋所观察的一样,自由、平等、 博爱的理念并不是不容置疑的普世信条。这位童鞋从性别角色的角度出发,认为三个信念其实不过是男性社会中的思想产物(有点女权主义的思想)。
      
      
      
      而在1859年,有一位非常出名的法学家对这三个理念进行了更为宏观的整体分析。他就是Jame Fitzjames Stephen,以对自由、平等、博爱的思考而出名。
      
      
      
      在他看来:自由作为服务与社会福祉的要素之一,本身只具有工具性价值,因时因地而有利弊;平等与自由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因各人资质与所处环境的不同,自由造成的结果恰恰是最大的不平等。人类因为不可避免的利益之争,及对社会前景和真善美的不同理解,也不可能达致博爱的境地。
      
      
      
      还是信言不美。所揭示的现实图景不甚美丽,但也许更加接近现实。
  •     按我理解斯蒂芬的意思如下:
      自由是个具体的词,中性而非褒义的表达应该是“不受约束”,模糊笼统的自由未必是好事。
      平等并非世界的本来面目,人生而有各种不平等的属性,而且无法也不应该抹平。
      博爱是一种古怪而令人厌恶的情感,或者会蜕变为自以为博爱者对其反对者压制的噱头。
      
      他关于男女平等的方面的论点论据的确相当的过时。另一方面,关于具有才具者对他人的强制也有些过于鼓吹贵族主义而贬低平等和自由了。我觉得他那种数百万人中才有一个的智者和强者有权规范他人的道德和行为的说法容易成为像希特勒那样的极权独裁者的幌子。虽然按照他在其他方面对英国传统的自由制度的热爱来说这样并不可能,不过这是另一层面的事。两个层面何者为基础,是有矛盾之处还是可以相互独立我还没有弄明白。
      
      作者的特点就是以经验和自己对概念的定义出发,直接探讨那些重大的问题,所以不需要什么深厚的知识背景也能多少明白他的意思。缺点在于以辩驳和批评为主,难以看到作者本身支持的理念,所以也难以进一步加以讨论。
      
      作者对密尔的批评据编者的序言说有几个误解之处,我没看过密尔的原著,不知所指何处。不过好在作者的论述是独立自成体系的。因此不必把本书看作成对密尔的批判,而只看作一位英国殖民时代法学家的独立思考,也同样有不少收获。毕竟“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流行已久,却难得看到对其具体含义的思考。
      
      最后的附录二不可不读,有难得的对作者理念的正面阐述。
  •   well同学对对自由,平等,博爱三者有着强烈的自我传统判断,而非认真的分析.当然这样来讲读一本经验哲学的书正是恰到好处的...
    平等和自由的追求并不妨碍提倡对有才具者统治的理念,换句话讲让有能力的人来管理社会依然是今天西方政治哲学的基础,也就是为什么Obama总是说put the money in the right hands和现在的Smart power/
    极权的幌子和真实的自由是完全不同的。最明显的区别,鼓吹集权的人和邪教一样一般会同时鼓吹自己或者某一些人应该获得权利。
  •   恩,我首先承认我也没完全理解你的意思。
    我的确对这三者没有一个清楚的概念框架,但不能完全说是“强烈的自我传统判断”,这里面部分源于这三个词都太大:很多人都用这三个词,但是具体所指则各不相同。我读过一些哲学教材和哲学史,里面就比较过自由和平等的多种含义。就以此书为例,斯蒂芬和密尔对于这三种概念就有不同的定义。所以我一般提及自由和平等,也确乎是在一种我理解的“共同概念”下说的。
    有才具者统治这句话的语境,其实是放在斯蒂芬反对平等的框架下的。他以此证明不平等是正当的。而其他庸人天然应该受到统治和强制,这样才能保持社会的秩序和美德。顺便他也反对民主,但同时也不支持任何其他政体。我不是完全反对他的观点,只是怀疑他的观点能在多大程度上成立。
    恩,最后一段我也同意。
  •   WELL,你把作者理解为一个批判者就行了,作者看得出各种东西的缺点,但是就他自己而言,他无力利这些组织起一个在他看来完美的体系。当然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他的研究陷入了一个误区,这是很多人都犯下的错误,就是结构至上论,思维被局限在构建组织结构上了。
    当然,本书的作者也在某方面意识到了其他方面的问题,比如他的天才和庸人的理念,但是问题是他静止的在看待其中的变化,而非选择了动态自组织自适应的观点,所以他也就止步于此了。
    就当批判来看,本书还是很不错的,至于建设性,相当有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