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10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江弱水 页数:18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从王熙凤到波托西》是江弱水先生先生关于现代文学、古典文学以及时人论著的文学评论集。作者视野开阔,游刃于中与西、现代与传统之间,既有纯粹诗艺的探讨,亦有文化政治的关怀;既有潜沉的学术追求,又显激越的批评情怀,其旨趣诚如斯言:“虽然我喜欢奥斯卡、王尔德对公众观念没心没肺的调戏,喜欢周清真跟文字无尽的温存,喜欢一种纯粹的艺术和享乐主义的文学,但是,在我们这个因思想而阴沉的时代,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等等总是无法排拒在我们的视野之外。在王熙凤的世界里,老是浮动着波托西的幽灵。”
作者简介
安徽青阳人。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著有《卞之琳诗艺研究》(CUHK:Young Scholars Dissertation Awards,1999)、《抽思织锦:诗学观念及文体论集》、《中西同步与位移》等。兼写诗与随笔,有诗集《线装的心情》。
书籍目录
第一辑 鲁迅杂识像个逗点一样添加了意义/3 ——《呐喊·自序》片论木刻·国画·李贺诗/13 ——论《野草》的视觉艺术及其渊源沉默与开口之间/30 ——论鲁迅的言说之难妙有分二气/39 ——论鲁迅与胡适的语文观之异第二辑 书有轻重唯灵的泉水·致幻的魔汤/51 ——读钟鸣的《畜界·人界》不要翻脸不认“人”/55 ——读韩少功的《心想》从王熙凤到波托西/58 ——读加莱亚诺的《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诗与帝国的对立/61 ——读“俄罗斯文学大师开禁文选”《复活的圣火》一身横肉的民族主义/65 ——读许介鳞的《近代日本论》“我是吴宓教授”/70 ——读北塔的《吴宓传》胡兰成的人格与文体/74 ——读《今生今世》一只唯美的细腰蜂/80 ——王尔德百年祭第三辑 诗无古今文心雕龙·唐诗·卡尔维诺/87绮语:细读清真/96一个人的情人节:姜白石元宵词说/107成就一本完美的书/118 ——《卞之琳译文集》出版感言思的聪明与诗的智慧/124 ——从夏志清评语谈卞之琳诗挣脱那水的刑枷/133 ——读潘维的《乡党》 附录:乡党/143等待着中华的语言重新在静中形成/145 ——《线装的心情》自序第四辑 问题与异议汤显祖“澳门之行”献疑/155述他人之说与作一家之言/162 ——评王攸欣《选择、接受与疏离》冷屁股与热心肠/168 ——评夏中义《九谒先哲书》《圣经》、官话与中文的骨感/176编选·遍选·偏选/181 ——评九歌版《新诗三百首》诗悟与禅悟/185后记/188
章节摘录
书摘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所写的幻灯片事件,堪称他一生中的一个戏剧性的转折,一个充满意义的隐喻。①虽然有人质疑它是否出于虚构,事件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已经使之成为我们几代中国人的心理真实。我们完全认可了鲁迅因此得出的如下结论,而不觉有任何不妥: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呐喊·自序》) 这段文字里,作者将强壮健全的“体格”与麻木愚弱的“精神”对举,而凸显了一个“意义”之有无的问题。其中的逻辑非常清晰:如果一个国民徒有一副健全的体格,而缺乏一种健全的精神,“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于是,意义只存在于精神的层面,它的有无,直接关系到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一旦没有了这个意义,则死不足惜矣。 现在的问题,首先是:意义究竟从哪里来?个体生命的意义将如何获得,或者说,该如何赋予? 显然,一个人存在的意义并不能自足,自明,一定要在某种文化体系中,由某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规范——宗教的、社会的、民族的、家庭的,等等——予以认定。要给你的“活法”一个“说法”,首先就要解释你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目的,以及此一目的与别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目的之间的关系。如果不能够在一个价值的序列与等级的体系中寻找到你的位置及去向,你就是不可理解的。总之,意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由一个可以进行定位和估价的文明体系为你建构出来的。比如,在古代中国的儒家社会,个人可以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关系中获得其存在的意义,体现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一系列价值。正如在中世纪基督教欧洲,个人可以在与上帝的关系中体现出自己的意义来。 P3-4
编辑推荐
人的一生有许多美好的记忆,阅读肯定是其中之一。本书收集的文章有评书,有说诗,也有辨学,各篇文章并不围绕一个主题,而是各自飘零,自成体系,给读者的则是一种纯粹的阅读的快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