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医

出版时间:2004-05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唐云  页数:321  
Tag标签:无  

前言

  数十年来,中医经过与西医的碰撞和对话以后,其育人模式、用药思路、诊断方式、医理研究等已经越来越多地带上了现代医学的色彩。在这种形式下,中医自身的价值评价体系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用动物和仪器做实验、搞科研,似乎就上档次,用西医理论、西医思维来研究中医、分析中医似乎就符合发展的潮流,在论文中运用现代的实验数据、统计数据似乎就是科学的象征。这些原本亦无可厚非,但这样一来,使得中医走上了一条日益西化的道路,越来越多的中医临床治病不求中医医理、中药药性,望闻问切成为形式,疗效不显著,病人不信任,形成了中医现今无奈的局面,而在很多人眼里,中药西用、废医存药似乎成了中医最后的出路,诚可慨也。  另一方面,很多业中医者,初入门觉中医博大精深,但一到临床,却又或多或少地否定中医,自觉不自觉地使用西医理论来指导临床用药,直至行医数十年后,当年届四五十岁时才猛然发觉西医认识之偏、用药之弊,然后再回过头来重新认识中医、研习中医和肯定中医,这成为中医界一个有趣的四十岁现象和五十岁现象。唐云医师虽然年轻,但对中医的执著和专注却是同龄人中少有的,最初引起我注意的是他当时在浙江中医学院就读时在考卷上对考题引经据典、洋洋洒洒的阐述迥别于一般学生的照本宣科、机械刻板,而之后近十年的师友关系中,又  让我感到他对中医的领悟和探究确实有很多独到和深刻的地方,因此,当他拿着《走近中医》的书稿问序于我时,我欣然应允。  展卷读来,惊喜连连,书中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文字揭示出来的是作者从学从医十余年来的心得体会和医道至理,从中医的基础理论到中医的诊断用药,娓娓道来,既能让不懂中医者由此登堂入室,理解中医诊断、用药、治病的道理,体验全新的健康与疾病观,又能让业中医者从中领会中医的深刻内涵、充满智慧的探索方式以及极具远见的思维模式,从而更加坚定中医的信念。一气读来,心情为之一振,如饮佳茗,满口含香,畅快之极也。虽不敢言字字珠玑,但也当为中医书籍中不可多得之佳作。好学生,好文章,为师者有幸乐序之!  浙江中医学院基础医学系主任  浙江中医药学会医史分会主任委员  叶新苗  甲申季春序于杭州

内容概要

中医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医学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曾真正地认识它。本书试图用明白的道理、生动的事例、形象的比喻让读者领略中医最真实的一面,使读者从中能洞悉脏腑的奥秘,发现疾病的本质、探究治病的方法。

作者简介

唐云,1997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师从叶新苗教授等良师。现供职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主治中医师,兼任折江省中医学会医史分会委员、秘书。

书籍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走出信任危机  第二章	让中医走下玄坛上篇·揭开生命的奥秘密  第三章   健康的本质  第四章   疾病的产生  第五章   外邪致病  第六章   生命的基本物质  第七章   人体精气的仓库  第八章   情志疾病  第九章   饮食的通道  第十章   内生五邪  第十一章  痰饮和瘀血中篇·探究疾病的本质  第十二章  察颜观色话望诊  第十三章  舌上的秘密  第十四章  听声与嗅味  第十五章  问中有玄机  第十六章  神奇的脉诊  第十七章  疾病的虚实  第十八章  温热病杂谈下篇·找寻治病的良方  第十九章  中药是如何治病的  第二十章  汤头揭秘  第二十一章 治病八法之汗法  第二十二章 吐法的妙用  第二十三章 下法的选择  第二十四章 排忧解难之和法  第二十五章 温法和清法  第二十六章 消法探幽  第二十七章 补法概要结语后记

章节摘录

  在目前的求医思维中,普遍存在着这么一个“定论”:西医见效快,中医见效慢;西医治标,中医治本。中医只能治慢性病,只能治疗没有生命危险的轻症,只能是西医无法治疗时无奈的选择。谁愿意把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交给一个治不好病的医生呢?是什么造就了目前中医如  此无奈的局面?是中医理论落后,是中医已经被现代科学所逐渐淘汰,还是有别的原因?实际上,在西医传人中国以前,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正是中医承担着维护民族健康的重任,不管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中医都有着切实的疗效,从古人留给我们的医案中可以看到,中医在治疗各种急慢性疾病时,往往能使病轻者速愈、病重者转安。为什么现在的中医反而变得治不好病了?临床拿不出疗效,这是中医不行,还是中医从业者的水平不行?治病效果不好,是中医理论不行,还是我们根本就没有在用中医理论治病?我想,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深思的问题。  另一方面,中医队伍中存在着很多的“伪中医”。他们并没有理解和掌握中医,但却在使用中药治病,在患者眼里,他们是中医师甚至是中医专家。而这些“伪中医”之所以有市场,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对中医的认识存在这样一个误区:不管你用的是哪一套理论,只要你开的是中药,那你就是中医;而患者只要是吃过中药,不管这个中药是不是按照中医理论配成的,他都会认为是在接受中医治疗。可以这么说,在绝大部分人心目中,中医是一门很玄乎的医学,说得不好听一点,“玄”就是“稀里糊涂”的代名词,什么“阴阳五行”“风寒暑湿”听着就让人犯迷糊,医生说什么就是什么吧。对那些“伪中医”来说,既然大家都不清楚什么是真中医,那我当然就可以浑水摸鱼了。至于凭据嘛,古人不是说过“医者,意也”,这就是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还要什么凭据?至于药嘛,当然要耐心地吃,中药嘛,总要吃个一年半载才会有效的,吃好了,是我本事好,吃不好,那是中医没用。这样一来,中医出现现在的局面就丝毫不值得奇怪了。曾几何时,“中医”又成了江湖游医的金字招牌,什么病不好治就治什么,报纸、电台广告漫天飞,到处都是“中医专家”“中医权威”,打着“祖传中医”或是“祖传秘方”的幌子,大言不惭、信誓旦旦地说“XX天治愈乙肝”,“XX天攻克白癜风”,甚至肿瘤也不在话下。真若如此,中国为什么离诺贝尔医学奖还那么遥远?为什么中医好骗人呢?就是因为公众对中医不了解、不认识,所以只要编一些“风湿”血瘀”等名词就能把病人给对付过去了。  现代中医耳鼻喉科的奠基人干祖望老先生就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让我们来听听:  现在甚至把捏脊的、刮痧的、甩甩手、按摩脚底、取几个阿是穴针刺一下、祖传秘方等民间疗法,甚至愚弄骗钱的东西,统统贴上一张“中医”的招牌来哄人取巧。更滑稽的是连美容院都爱穿上“中医”的外衣,这种污泥浊水四面八方向中医身上泼来,中医怎能不倒霉?但引以为遗憾和奇怪者,为什么没有人来登高一呼“这都是假的”呢?就是都没有认识真正的中医是怎样的,不知其真,焉别其假。  游医固然使中医蒙受了不少的不白之冤,然而在所谓的“中医现代化运动”下,中医的精髓正在日益消亡,这怎么不让人悲哀?就是这个“中医现代化”的模式,造就了一大批用中药的医生,在这些用中药的医生手中,中医只剩下了西医理论下中药的简单罗列和组合,在这里,我称他们为“用中药的医生”而不是“中医师”,只有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药治疗疾病,这才能称为中医。而丧失了理论指导的中医就像是一棵被砍了根的树,当然无法焕发生命的活力,也就无法在临床上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于是疗程动辄累月经年,时间一长,在大众的眼中,中医就变成了“慢郎中”。如果你得了感冒或是急性肠胃炎,你会首先想到看中医吗?我想,十个人中会有九个半说不会。为什么说“九个半”?因为其中一个看中医的同时还会要求配合西药治疗。  中医只能治慢性病的观念在人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不是一句话就能改变的,中医成了很多患者在西医无法治疗或疗效不理想后“死马当活马医”的选择,甚至可以说,很多的病家选择中医并不是看中它的疗效,而仅是在西医缺乏好的治疗方案时寻求的一种心理安慰。事实上,中医治疗多数急性病的疗效确实可靠。在这里,我可以讲一些我治疗的病例,事实总是有说服力的。  我一个朋友的儿子,三岁,体质偏差,经常感冒发烧,一般生病了都去儿童医院打吊针挂盐水,用些抗生素,有时挂上两三天就好,有时要挂上一个礼拜才会慢慢好。那年夏天因为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家长又担心小孩热坏,因此家里空调开得温度较低,室内外温差较大,一冷一热,小孩自我调节能力差,于是感冒发烧,汗少而不畅。去儿童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开了些抗生素和抗病毒的药,吊了三天盐水后体温有所下降,可到第四天,体温又突然升高,继续用抗生素三四天后,体温仍不下降,并出现胃口减退、精神疲软等症状。于是朋友来向我咨询。详细地问了她儿子的症状后,我说,你不妨试试中药吧。我给我朋友作了如下解释:西医认为发烧是病毒感染引起,那么,你儿子这次生病是否是因为和病毒接触特别多?我朋友说,那当然不是。我说,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病毒以及各种微生物,平时我们并不会被它们感染,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我们人体是一个活体,它具有免疫和调节的功能,能抵抗外来因素对人体的不利影响,因此,一般情况下微生物不会使人体产生疾病。而当人体免疫力或调节能力下降时,这些微生物才会成为致病因素,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导致疾病的产生。我朋友说,这点我认同,但是当感染已经发生了,杀菌治疗总是对的吧。我说,打个比方,你被人打了一拳,被打的地方出现青紫肿胀疼痛,这个时候你是去治疗受伤的软组织呢,还是去杀打你的人?我朋友说,那当然是治疗受伤的软组织。我说,对感染性疾病也是这样,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就像是打你的人,这些微生物所造成的人体体温调节紊乱就像是你被打后损伤的软组织,因而,我们治疗时应该以恢复人体的体温平衡为出发点,而不是以杀菌、抗病毒为出发点。像你儿子的情况应该是暑热郁在体内,外面又受到空调的冷风刺激,导致汗孔闭塞,人体产生的热量不能通过出汗的方式得到,散发,从而引起发热。你前面用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都无法改善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所以效果不好。  听了我的解释,我朋友最后答应试试中药治疗。于是,我给她开了张方子:香薷5克,银花6克,连翘3克,川朴花6克,白扁豆10克,扁豆花6克,生甘草3克。2帖药吃完,小孩子的体温就恢复正常,只是在早晚或吹风后仍然有几声咳嗽。于是我又给开了一张止咳化痰的方子:半夏6克,紫菀5克,款冬花5克,陈皮5克,桔梗6克,茯苓10克,生甘草3克。又吃了2帖,所有症状全部消失,这时,我朋友才真正相信中医的疗效。  我还曾亲历过这样一件事。我的亲戚介绍一位肺脓疡患者来我处看病。他说,其他地方都要求他住院进行支气管镜下冲洗治疗,而且告诉他,这个病要完全恢复最起码要半年时间。由于害怕做支气管镜下冲洗治疗,他转至我处。我告诉病人,肺脓疡是肺部的化脓性感染,在中医上称为“肺痈”,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中就记载了有效的治疗方刷,所以对这种疾病,中医完全可以治疗,而且效果很好。  我考虑到患者在胸片上已经有液平面出现,这就表明了肺部脓已形成,只要通过药物排脓的方法,使脓液顺利排出体外,疾病自然就会痊愈。于是,我就用《千金方》上的“苇茎汤”(芦根、薏苡仁、冬瓜子、桃仁)为主,略微作了些药物的增减。服至第三天,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服至第五天,患者咳嗽明显增加,并咯出大量的腥臭浊痰,这时患者有些担心,来问我是不是中药压不住,疾病反而厉害起来了?我问他,现在体温怎样?他说,每天自己测量都正常。我接着诊脉,他的脉象已从初诊时的滑数劲急变为现在的软弱平和。于是我对他说,现在咳嗽多、脓痰多是肺部脓液外排的好现象,不需要担心,中药继续吃上五六天痰就会逐渐减少并消失,等痰没了,病也就好了。果然,继续治疗一周后,患者咳嗽明显减少,腥臭浊痰已几乎没有,复查胸片显示液平面消失,仅发现肺纹理增粗。因患者尚有乏力、气急感,我又改用生脉汤(党参、麦冬、五味子)加减给患者调理了一周,肺脓疡就基本治愈了。前后总共治疗三周,未使用任何抗生素。由此可见中医对急重症的治疗还是有独特疗效的。  从这个例子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医对疾病的治疗往往是积极主动的,常常通过调动人体的能动性来实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中医理论如果钻透了,那你就会看到其中的智慧和远见,你就会在治疗时毫不犹豫地信任和使用它。如果中医工作者都不相信中医,遇到疾病不敢用中药,或是治病毫无主见,用药毫无依据,那么还有谁相信中医,中医还有什么希望?!  中医要振兴、要发展,喊几声口号是没有用的,单纯靠政府的扶持也是不够的,作为一门医学学科来说,真正要得到发展,就是要在医疗实践中体现出它的存在价值和作用。对中医来说,这个目标的实现,一方面需要中医工作者坚定不移地在医疗实践中运用真正的中医理论治病,让更多的人能体会到中医带来的真实疗效;另一方面就是要逐步培养公众对中医的信任,只有公众的信任,才能使中医真正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而要解决这个信任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到底是如何治病的、中医能治什么样的病、中医为什么能治疗这些病,只有这样,中医才能为公众所接受和信任。而了解中医的途径,就是要彻底打碎中医头上“玄”的帽子,将中医的本质明明白白地呈现在大家面前,让大家看清楚中医的庐山真面目,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中医最后该何去何从?是不是像有人说的“中医是迟早要被淘汰的”?我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医学学科,只要它有疗效,那就证明它有存在的价值。我从学习中医到实践中医,至今也有十多个年头了,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在中、西医学理论的比较思索中,逐渐产生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观点,这些想法和观点,我认为对认识和了解中医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希望能以此作为大家走近中医的引玉之砖。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言  数十年来,中医经过与西医的碰撞和对话以后,其育人模式、用药思路、诊断方式、医理研究等已经越来越多地带上了现代医学的色彩。在这种形式下,中医自身的价值评价体系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用动物和仪器做实验、搞科研,似乎就上档次,用西医理论、西医思维来研究中医、分析中医似乎就符合发展的潮流,在论文中运用现代的实验数据、统计数据似乎就是科学的象征。这些原本亦无可厚非,但这样一来,使得中医走上了一条日益西化的道路,越来越多的中医临床治病不求中医医理、中药药性,望闻问切成为形式,疗效不显著,病人不信任,形成了中医现今无奈的局面,而在很多人眼里,中药西用、废医存药似乎成了中医最后的出路,诚可慨也。  另一方面,很多业中医者,初入门觉中医博大精深,但一到临床,却又或多或少地否定中医,自觉不自觉地使用西医理论来指导临床用药,直至行医数十年后,当年届四五十岁时才猛然发觉西医认识之偏、用药之弊,然后再回过头来重新认识中医、研习中医和肯定中医,这成为中医界一个有趣的四十岁现象和五十岁现象。唐云医师虽然年轻,但对中医的执著和专注却是同龄人中少有的,最初引起我注意的是他当时在浙江中医学院就读时在考卷上对考题引经据典、洋洋洒洒的阐述迥别于一般学生的照本宣科、机械刻板,而之后近十年的师友关系中,又  让我感到他对中医的领悟和探究确实有很多独到和深刻的地方,因此,当他拿着《走近中医》的书稿问序于我时,我欣然应允。  展卷读来,惊喜连连,书中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文字揭示出来的是作者从学从医十余年来的心得体会和医道至理,从中医的基础理论到中医的诊断用药,娓娓道来,既能让不懂中医者由此登堂入室,理解中医诊断、用药、治病的道理,体验全新的健康与疾病观,又能让业中医者从中领会中医的深刻内涵、充满智慧的探索方式以及极具远见的思维模式,从而更加坚定中医的信念。一气读来,心情为之一振,如饮佳茗,满口含香,畅快之极也。虽不敢言字字珠玑,但也当为中医书籍中不可多得之佳作。好学生,好文章,为师者有幸乐序之!  浙江中医学院基础医学系主任  浙江中医药学会医史分会主任委员  叶新苗  甲申季春序于杭州

编辑推荐

  中医对于人们来说是神秘的,《走近中医:对生命和疾病的全新探索》中作者试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方式让人们了解中医对生命和疾病的认识,中医治病的科学依据、中医如何用药。一方面,向大众普及中医知识,纠正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错误看法,另一方面,用大量的案例说话,对日常生活中医选用药具有参考价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走近中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2条)

 
 

  •   一门古老而神奇的医学,但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曾真正地认识它。
    无意中遇见《走近中医》,展篇读来令人豁朗。
    明白的道理、生动的事例、形象的比喻,从中领略了中医最真实的一面。
    洞悉脏腑的奥秘、发现疾病的本质、探究治病的方法。
    揭去中医的色彩,中医变得通俗易懂了:
    非治病,善治人,根据自然法则调理人体内在环境以达阴阳平衡。
  •   了解中医对生命和疾病的认识,中医治病的科学依据、中医如何用药。普及中医知识,对日常生活中医选用药具有参考价值。
  •   一直认为几千年留传下来的“中医”,应该是老祖宗留给后人的“瑰宝”,只可惜自己是门外汉,感觉中医很神秘,学起来很枯燥也很困难。前段时间,阅读了中里先生的《求医不如求己》使我学习了几招养生法,同时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次又买了唐云先生的“走近中医”终于让我对中医的一些基本理念和理论有了初步的认识与理解。最主要的是书中所讲的都是用非常简单平实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恰当的实例让人很容易就能理解和记忆,让我不再觉得中医理论的枯燥和晦涩。虽然还没读完,但忍不住说:这真是让人了解和学习中医和弘扬中医文化的一本好书!
  •   开始是听占豪的推荐才知道有这么一本书和唐云这个中医,先在图书馆借来看了,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没有其他中医书的凌乱和玄乎,一切条理清晰,娓娓道来,让我对中医有了全新的认识,中医是一门系统科学,立意深远,是从整体的角度看待疾病和生命……
  •   书拿到之后,第一时间看了,觉得没有白买,内容通俗易懂,用生活中的例子比喻疾病的起因,导致的结果,让人了解疾病缠身并不是可怕的事情。不了解,乱投医才是最坏结果。非常佩服作者对中医的探索研究,只叹自己没有机会去学习更多。
  •   这是一本极好的书!他把古老的中医诠释的清晰明了,不玄!由于“求医不如求己”和“不生病的智慧”等书在中国刮起的中医热,引起人们前所未有的学习中医的热情,而“走近中医”就是普通人学习中医最好的教材,通俗易懂。再结合“求医不如求己3”中的经络学,就能对自身状况有个基本定位,从而制定出相应的保健方法,包括食疗、经络穴位按摩,而使自己乃家人保持健康。谢谢唐云医师!希望今后还有好的作品问世!
  •   文字简浅易懂,章节很有条理,看完后对中医治病的原理有初步理解,中医角度对疾病的看法也描述的很生动易懂,比《人体使用手册》更有深度,很适合没有任何基础又对中医养生、治疗有兴趣的读者。
  •   因为身边的朋友和同事掀起了一股“中医热”,所以算是跟风地买了这本众人推荐的“走近中医:对生命和疾病的全新探..”
    个人感觉,这是本需要静下心来阅读的书籍,只是,自从毕业后,好像很少有静下心来读一本书的时候了,更多的时候都太浮躁。而对于中医来说,本就是需要静下心来慢慢体会的。因此,正在努力中。
    对于本书的内容来说,细读下,会受益匪浅。
  •   走近中医:对生命和疾病的全新探索,对中医感兴趣的人可以好好学习
  •   虽然书还没看完,但大略看了一下,真的很值得购买与学习,我一直以来都相信中医,可惜的是现在的中医没以前那么有名气,也找不到一位像样的中医,都是为了钱而行骗,而好的中医都己老去,却没有好的接班人。大概是被西方医学所比,西医治标不治本,而中医虽慢但治本,中国人有时就是那么愚昧不知,好的东西不好好发扬,学习西方医学拿来当饭吃,却不知把美好的有用的东西都丢弃掉,真是国人的耻辱!像日本那些人才叫聪明,他们把中国的中医学学回去研究,发展得越来越好,只有在不得己时才用西医治病,唉,可悲!希望多几位唐云这样的医师,发扬我们的中医。
  •   是一本值得看的书,也是一本值得收藏的书。它使你对中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不再觉得中医是那么的神秘而遥远,中医治病是有实有据的,是科学的、是辩证的。书的内容通俗易懂,字字真切,有的病例还分析得清清楚楚,有一定的操作性。
  •   独辟奚径,娓娓道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不失为对祖国医学的有力推广,相信对中医持有怀疑的人们在看完此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而以西医手段看病的“中医们”将为之汗颜!可惜的是,当当网包装确实不怎么样,这么好的书到手时有污损,令人心疼!
  •   我是最近才开始关注中医的,看来一些养生类的如《人体使用手册》、《求医不如求己》,对中医有点儿感兴趣。加上我一直都听说很多中医看病很准,治病也很准,所以我一直很相信中医。不过以前我也一直觉得中医很玄,摸摸脉搏看看舌头,就说出什么体虚内火寒凉,什么脾胃不好,以为这是一套中医特有的说辞而已。这本书虽然才看了一半,但是已经觉得很兴奋了。因为作者用很流畅浅显的文字、引人入胜的例子,把中医的基本原理说得很清楚。。原来中医比西医更富理性,对人体、疾病、环境、习惯的把握,比西医更上一个层次。。看了这本书,我觉得西医都该被踩在脚下。中医才是真正治病救人的良方。遗憾的是,现在真正的中医太少了。。希望更多的了解中医、爱上中医,出现更多的好中医。
  •   走近中医:对生命和疾病的全新探索
  •   走近中医,对生命和疾病的全新探索,收获不小呀
  •   对于不懂中医的人来说 读读这本书感觉对生命和疾病有新的认识 喜欢
  •   有一个通晓医理的朋友,平时经常指导我一些养生知识。有一次问起对《走近中医》的看法时,他说这本书正好是他师兄写的。并且推荐我看一看,并说可以做些笔记。于是订购了一本。次日到手,首先觉得纸张十分舒服,读下来感觉非同一般,几乎每一个理念后面都配有生动形象的比喻。是我们初学者能很容易的理解。使得中医变得不“玄”起来,中医理论更易理解记忆。如果愿意了解中医知识的话,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   当你生病再去看医生,基本属于太迟了,当身体有小症状出现时,你就应该谨慎了,走近中医,让我们了解祖国医学,了解疾病,让我们更好地健康生活~~~
  •   这本书是在我看了“人体使用手册”,对中医有些兴趣之后。看后感觉好极了!通俗易懂,将神秘的中医平衡理论、中医对中医的基础,做了通俗的介绍,使我对祖国的伟大文化遗产感到骄傲、自豪。也更加热爱生命,希望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中医,通过中医的了解认识自己,调理自己。又去寻找了刘力红的“思考中医”,但是感觉差远了!这本书不好,千万不要去买刘力红的“思考中医”!
  •   我看了大部分才来评论,个人觉得非常好,论述层层递进,分析由浅入深,意思表达明确清晰,很容易让不懂中医的人理解什么是中医,什么是五行,中医的真正原理是人天合一,人的所有疾病和自然密切相关。 作者志在普及中医,让大家以为深奥的中医原理在书中变得浅显易懂。我刚开始涉猎中医类书籍,这本书作为入门书绝对是非常有用的。 个人非常推崇这本书。
  •   这本书现在已经看了两遍,当作教科书来学习。作者讲解古人所阐述的中医原理时运用现在的科学方式,很是通俗易懂,纠正了普罗大众对中医的谬误。而且在讲解医理时采用了很多作者自己的案例,很是经典。并且,作者字字经典,言简意赅,内容翔实,思维清晰。推荐初学者
  •   了解中医,中国传统哲学对生命疾病的认识。
  •   作者中医理论不但深厚,重要的是他能把它写出来,理论深入浅出,条理清晰,让读者看懂。总算是搞明白了中医!有了这个理论基础知识,以后有关中医的治病或是保健就能看懂了,不再一知半解啦!
  •   第一次接触与中医搭点边的书是《丑小鸭变美天鹅》,了解到经络按摩,饮食调理等等,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买了《求医不如求己》等12本书组合的套装,后来又买了栾加芹的《用易经开方》等专业性比较强的有关中医的书籍,那些书都不错,可是对于缺乏中医知识的我来说,要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用易经开方》,阴阳五行,各种体质等等,所以一直在找一本中医入门类的书籍补充基础知识,偶然搜索到了这本《走近中医》,看大家的评论觉得不错,就下单买来了,拿到手之后就迫不及待的读了,觉得真的是浅显易懂,有些不明白的原理,用打比方的手法来表述。所以我作为一个之前没有一点中医知识的人,对这本书评价是“非常喜欢”。
  •   一本真正的好书,应该每人一本在手,了解自己的身体,明白自己的身体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了解几千年的中国中医文化,知道我们应该怎么看病,怎么治病。一本书看完没过瘾,又搜作者其他作品,可惜没有,但我会期待着。。。
  •   开始读唐云的《走近中医》读来很开心似乎比《思考中医》更容易读一些但知识却一点儿也不少每每读到喜欢的书心中不甚欢喜特此记录一番这本书一开篇就把中医的玄解释了一番让中医这门玄而又玄的东西在你眼前变得科学而又明理起来于是对这本书的喜欢也就不言而喻了
  •   作者用很浅显的语言举例说明了很多中医深奥的理论。我那87岁的老妈认真看了此书(还没有看完),兴致勃勃地向大家讲述她的体会,也作了许多笔记,而且还学以致用,评论家人的身体长短。
    很高兴读到这本书!
    我也将情志疾病的一部分内容在邮箱里传达给了一位朋友她的孩子得了这方面的病,愁得不得了,西医给的药有很大的副作用。她看了后认为中医说得有道理,准备带孩子去看看中医,还是中西结合会对孩子有病有好处 。
    当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书的内容时,就说明这本书没有白看,看懂了,有收获,变成自己的知识了。
  •   唐云的《走近中医》,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般向我们介绍 了中医许许多多的受人误解之处,是了解中医入门的好书!!
  •   作为一个中国人,却不了解中医,实在是我们民族的悲哀。身边有不少人,说起中医都是一副那样的神情“中医,根本不是科学”“中医太落后了”……,难道大家都忘了我们这个民族正是靠着中医走过了五千年的风风雨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看保健类的书籍,当我看到这本书时,从心中由衷的赞叹:写得真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例子,系统地介绍了中医是怎样一种科学,打消了我心中不少的疑惑,使我对中医更加信任和拥护。细细想来,中医在我们国家的没落,和教育、宣传不够有很大关系。不可否认,中医不同于西医,化验几个指标、拍个片子,对照说明书一看,西医就可以开方子,但中医不同,博大精深,光看书远远不够,要对整体有系统、深刻的认识,还需要长期的实践,因而难以速成,难以标准化。正如同中餐和西餐之差异巨大。如果中医在我们这一代人中没落,那将愧对中华民族的老祖宗,也将愧对我们的后代。所以,为了自己,也为了我们的后代,好好学习中医吧,让它发扬光大,永远庇佑我们!
  •   本来想看刘力红的《思考中医》的,粗略翻了下,感觉有点深;后来看到走近中医这本书,看了一遍下来,感觉很不错;已开始看第二遍了;唐云写的这本书比较浅显易懂,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有些类比也比较生动有趣,可以作为一本很好的中医入门书。
  •   这本书太适合我了,中医基础知识入门教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是养生师培训的指导教材。

    推广推广再推广。

    衷心感谢唐云老师!
  •   我欣赏中医,也相信中医,那是我们祖国的宝贵财富,应当发扬光大,当然也要中西结合,洋为中用,并不排斥西医。《走近中医》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是一本介绍中华医学的有益读物。
  •   对中医不了解的人,我希望他读一读这本书,他会对中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对中医有了一定了解的人,我也建议他读一读这本书,这本书可以提高和完善原来的认识。作者的态度是真诚的,凭他对中医的认识,可以让这本书带领我们不断认识传统的医学和思想文化。中医不仅是医,也是一种思想方式。
  •   作者深入浅出的解释,还有通过一些日常病例去从一个新的角度让读者认识中医,看了后真的让我对中医产生很浓厚的兴趣.
  •   我本身对中医是感兴趣的,所以我可以静下心来慢慢地阅读这本《走近中医》,而且觉得作者写得非常明白,通俗易懂,让我对中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一个年轻中医对于生命和疾病的思考,能让自己从另一个角度全面了解下中医
  •   负责任地说,这本书对中医的普及有极大的好处,可以做为对平常老百姓的中医知识普及教材。深入浅出,并且循序渐进地对中医进行了一个逻辑清晰的整体阐述。语言也没有故弄玄虚吊书袋之嫌,让人轻松地阅读之余,对中医的概貌和辩证体系有了一个概念性的认识。好书!
  •   本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医理论,让普通老百姓可以明白中医的基本原理。如果唐云能再写一本书,用丰富的例子来讲清楚这些理论如何运用于实践(当然这非常难,就象用文字来指导外行做内行的事),指导大家学以致用,估计会比《求医不如求己》这套书更有指导意义。
  •   这本书太好了,看过之后才知道中国医学原来是如此的博大精深,完全改变了我对中医的认识,通俗易懂,就是我这种对医学一窍不通的人读来也是非常好
  •   挺不错的,曾经刚读时觉得作者意见对西医比较偏激。后来觉得,作者这本书写中医道理比较清晰,明白,适合初学者了解中医,适合一般学习中医的进步性学习,适合多看多读几遍。放在床头没看多少,喜欢坐火车时看!很好的一本书!以前读过《思考中医》,这本书较思考中医来说侧重于解说中医理论。
  •   象一位长者或是一位老师,娓娓道来,将中医知识通俗化,使人们认识、理解、使用、传承中医,善莫大焉!支持唐老师。
  •   相比《思考中医》虽然深度和底蕴上没那么深厚,但它更加浅显易懂,这也正是作者的目的:通过把中医搬下"神坛"走出"玄而又玄",使中医的理论走近寻常百姓,从而达到普及中医、发扬中医的目的,二者各有所长,都是中医初学者的很好的读物。另外,作者自身对中医的理解和实践经验可以看出很深刻、很丰富,这是很值得学习的。
  •   作者的想法很好,用严谨的论证来呼吁中西医结合,更重要的是打破人们对中医的误解和对中医的更深了解,重视整体平衡来辩证的医疗理论,希望作者能成为中医很好的继承人。。。。希望学西医的朋友好好看下,没学医的必须看,可以了解现在医学的状况,通过阅读这本书会让人生病的时候不再盲目求医,书中的理论太精辟了。。。
  •   要真正了解中医,需要对中国文化和传统哲学有所了解,走进中医不是教你如何治病,而是告诉你什么是中医
  •   我想中国人大都对中医这个有着深入骨髓的那种意会式的理解,不过具体到一些东西的时候,就模棱两可了。我觉得这本书很好滴启发了我这个门外人,不过要真正融会贯通的使用中医去治病的话,还是距离很远滴。
  •   主要是深入浅出讲的一些中医的基本概念和一些中医诊病治病的一些基本方法,总的来说是本很好的入门扫盲书籍。和他的师兄刘力红的思考中医一书没有冲突,后者主要是对伤寒论的思考,层次更深些!
  •   写的深入浅出,认识字的人都能读懂里面的意思,不过真正了解达到融会贯通,可能对于中医爱好者一遍两遍还达不到,需要反复阅读,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适合对中医感兴趣的人阅读。
  •   此人记叙非常有见地,摆事实,讲道理,举例子,三合一的方法讲述中医千百年来的文化为什么会家道中落,有种怎样的方式去玩久中医,让更多的人相信中医。非常不错,通俗易懂。简洁明了。
  •   之前看过部分的电子版,很喜欢作者的讲述方式,也纠正了我很多的认识。推荐,中医入门好书
  •   一本不错的中医入门书。通过学习,使我对中医有了一个框架的认识。书中通过生理、病理(病因)、治疗的论述,使我一步步加深对中医的认识。不错。特别是对人的生理的论述通俗易懂,使我对人的生理的认识更全面了。好。
  •   有次儿子感冒,在网上查资料时偶然的机会知道了这本书,就打算买来看看,也想对中医有所了解,也有助于以后儿子再头疼脑热了好判断。现在刚开始看,读后感觉确实是深入浅出,把中医深奥的道理用很通俗的方法加以阐述,确实很不错,值得一读。
  •   让你可以了解中医,领略中国古老的医学智慧!
  •   中医的治病机理,讲解得很清晰,深入浅出.值得一看.
  •   了解古老中医文化,探索中医诊疗奥秘
  •   作者用很平实的语言让我们了解了神秘而古老的中医。
  •   我读过不少中医入门的书,以这本为最好,讲得通俗明白,读后对中医有了初步系统的认识,不会再被一些乱七八糟的打着中医幌子的人迷惑!
  •   尤其对我等对中医感兴趣的门外汉。从中也可见唐云医生的理论功底和临床经验。很想以后身体问题去找他。可惜在医院网站上根本没他名字,也许名医很忙吧。
  •   《走进中医》是不懂中医的人走近中医、学习中医的入门好书,我已买了两本,都是没等我看完,就被朋友“抢”了,只好再买本啦。通俗易懂地分析中、西医看病的区别,且不诋毁西医。有助于我们“中医盲”理解中医理论。我只看了一半,可惜当当网上找不到这本书了。
  •   买了几本。先看的这一本。虽然是本专业的中医书。但被作者阐述的通俗易懂。就算是毫无基础的我也能看明白。整本书看下来。感觉不是自己一个人在看书。而是老师在给学生讲课。很攒。以后还会再看。
  •   这是一本深入浅出的书,对于我这样不了解中医却渴望了解的人非常有帮助,书中大量的例证,形象化的解释,十分有助于读者理解
  •   作者把深奥的中医深入浅出的作了论述,使我对中医有了一定的认识,真的是一本好书。
  •   中医是我国传统的一门医学
    在西医横行的今天
    我们应该挽救这为数不多的中医学识
    这是一本很好的书啊
  •   这本书不但适合中医专业的学生学习使用,而且对想了解中医的人也有帮助,语言通俗易懂,值得翻阅。
  •   走近中医,一本普通读者中医入门的书,没买之前已经读了电子版的,大概通读了一遍,感觉很好才决定买的,希望自己多了解中医方面的知识,让家人和自己都受惠。
  •   跟着书籍,慢慢的了解了中医,五行,五运六气等等玄而又玄的东西,知道人是一个大的系统,特别是偶然间在书里面找到了一味朋友给的方剂的配伍,第一次看懂了配方。其实中医没那么神秘,需要的只是拨开面前的迷雾吧,期待能更多一些这样易读易懂的中医类书籍问世。
  •   以通俗易懂的话语,阐述了中医科学以及中医药学的科学性,以及与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的结合。非常适合普及阅读。
  •   本来我只是在我们学校的图书馆看到这本书的,后来拿来看后,就此开启了我走向中医的大门,所以这本书对我来说有重要的意义,它让我了解了中医,也爱上了中医,让我有勇气走近中医。
  •   这本书对我来说是本入门读物,本来带着些许嘀咕的心态翻了几页,没想到却被深深的吸引。 中医不仅仅是我们平常看到的中药铺,拔火罐,扎针灸----中医讲究五行,平衡之道。 作者用简单易于理解的语言解释了看似玄乎其玄的阴、阳、气和中医诊断的望闻问切之道。 完全不懂中医或是完全不信中医的看,全当入门了解一种新知识;似懂非懂......
  •   一直喜欢祖国传统医学,读了这本书,对中医有更系统的认识,非常好。感觉作者还算务实,怀有积极的心态,作风也可。只是可能还算年轻(比我老),哈哈,语气上有部分过的感觉,当然了,这也可以看成是好事,有激情。
  •   这本书对中医的认识和阐述我认为最好的。作者对很多中医的基本理念和原理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我认为不管是医学工作者还是中医爱好者都很有必要阅读一下这本书。
    我把这本书和李可先生的《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作为顶级推荐书籍!
  •   通俗易懂,让普通人真的走近中医,是我多年来寻找的一本好书,值得西医崇拜者一看。
    但中医有中医的优点,西医有西医的长处。
  •   唐云先生值得让人尊重,中医本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体现,值得大力宣传、大力推广。
  •   一直想找有关中医理论方面的书籍,但市面上的书籍多半花而不实,还好,我找到了,这本《走近中医》就是我一直想找的书籍,而且还不贵。如果真正想了解中医,那么这本书可以细细研读。
  •   这本书将中医用通俗的语言来阐述得很淋漓。我是一名业余的爱好者,读了后决定很有启发。对自己的身体和家人及朋友有时候遇到的身体问题也有了更深的认识。觉得是业余爱好者的良书~
  •   原来买过一本思考中医:对自然与生命的解读,刘教授的一本书,开始读一遍的时候感觉有点吃力,内容有点晦涩,反复阅读几遍后,受益良多!这本书也一样,反复看几遍,很多第一遍看不懂的问题也就了然于胸了。受益匪浅!
  •   这本书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向我们阐述了大多数人都觉得很深奥的中医知识,特别是中医的辩证思想,对个人而言很有帮助.
  •   很通俗,适合想了解中医的普通人。非常棒,仔细看完对中医又有了很好的认识。
  •   这本书适合于那些不了解中医而希望能够深入了解中医的人进行快速“简单”入门(引号是强调作用)
    作者具有现代科学教育的背景,比起古籍,他的书更易理解,举例也很生动
  •   其实是对中医的一种宣传和普及,很有用,对一般的读者来说很具有可读性。
  •   走近中医,走进中医。让自己多一点医学知识,身体健康。
  •   现代科学的发展及我们队现代科学的学习,使得我们对中医有很多的误解。同时,诸多的医师打着中医的幌子,却没有真正掌握中医的精髓,更是使得中医成为一种“玄学”。正确认识中医,才能发扬中医的精髓。
  •   通俗易懂,简简单单的吧中医的道理诉说的明明白白
  •   我们现在对中医的认识是丢了西瓜,捡芝麻道理不点不透。而且写书的本身就是一个医生,更好
  •   这本书非常不错,仔细阅读后使我对中医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是一本不错中医知识普及书。
  •   还可以,业余时间了解了解中医的知识。能帮助自己和家人日常关注和保养自己的身体。
  •   认识中医!学习中医!自己看看自己的身体,调理调理!不过大病还是到医院找医生哟!
  •   看了这本书,对中医有了基本并且清晰的了解.建议那些得了西医没有解的病的人买这本书看看.对自己的身体或许有一个更系统的认识,或许自己可以找到自我保健,自我痊愈的办法.
  •   了解了很多中医知识,一直比较认可中医,本书让我对中医有了更为系统的认识了
  •   唐先生对中医的见解确实很独特,深入浅出,发人深省。。。看了两三年的医书了,黄帝内经,伤寒论,脉经等,但仍是不能真正理解一些中医概念。唐生一字千金啊,这年头“假中医”确实太多了,希望我华夏子民都能好好学学自己宝贵的文化,莫让这几千年的医学文化就这样被洋鬼子的医学埋没了啊~!保护中医文化,人人有责~!!!
  •   拿到书的第一时间就开始看了。中医方面的书买了不少,但真正能这么容易看完了这是第一本。用生动简单的语言来讲述中医,非常不错!受益良多!!
  •   可以作为大众了解中医的一扇门也可以成为中医初学者的敲门砖
  •   这本书让我真正的了解到中医的神奇,我很喜欢。
  •   非常好,既通俗易懂又有专业,是普通人了解中医知识的好书。对自己的身体也有帮助。
  •   以前不知道中医到底是什么,知识有一些不清不楚的概念,云里雾里,通过这本书你就可以知道中医的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论,非常通俗易懂
  •   我觉得这本书里讲的中医整体平衡的思想对学习现代医学的人也有用,提醒大家人体是很复杂的,在现代医学并没全面了解人体的时候,中医的这种整体平衡思想是很有用的一种思想方法。
  •   书不错,深入浅出的解释了中医,可以让人看明白
  •   很棒的一本中医读本!通俗易懂,给学中医的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中医思路!就像是一位常伴身边的良师益友!作者的造诣挺高的!佩服之极!极力推荐给各位中医爱好者!
    书是好的,但唯一的遗憾就是封面有点质量问题,如果我当初选择的是货到付款的话,那我很可能就当场退货了!希望卖家理解!但发货到我收到,仅仅历时18个钟,速度很给力!还是要给好评的!
  •   这本书非常好,可以说是对中医知识进行扫盲,可以让人重新对中医有一个认识。
  •   这本书对我们的国粹——中医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无论是对医学工作者还是我们这些外行人都有很大的启发。
  •   之所以说这是好书,是因为作者把枯燥无味的中医基础知识讲得生动易懂。推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