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4-05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白先勇 页数:29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牡丹亭》上承“西厢”,下启“红楼”,是中国 浪漫文学传统中一座巍巍高峰。其瑰丽的爱情传奇,以典雅唯美的昆曲来演辉,相得益彰,四百年来不绝于舞台。二OO一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二OO四年四月,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开始在全世界巡演,更带给这门古老的艺术以青春的喜悦和生命。奉书收录海内外名家阐释文章,探索《牡丹亭》艺术精神,发掘昆曲之美;井辑《牡丹亭》诞生以来的重要历史图片,以及-青春版”排演剧照上百帧,足以证史,亦堪悦目:所收“青春版。剧本,亦以史诗格局和对称平衡之美为特色。从“美丽的古典”到“青春的现代”,《姹紫嫣红牡丹亭》尽展缠绵四百余年的生死至情。
作者简介
白先勇:
当代著名作家。广西桂林人。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在读小学和中学时深受中国古典小说和“五四”新文学作品的浸染。童年在重庆生活,后随父母迁居南京、香港、台湾、台北建国中学毕业后入台南成功大学,一年后进台湾大学外文系。195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金大奶奶》。1960年与同学陈若曦、欧阳子等人创办《现代文学》杂志,发表了《月梦》、《玉卿嫂》、《毕业》等小说多篇。1961年大学毕业。1963年赴美国,到衣阿华大学作家工作室研究创作,1965年获硕士学位后旅居美国,任教于加州大学。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散文集《蓦然回首》,长篇小说《孽子》等。白先勇吸收了西洋现代文学的写作技巧,融合到中国传统的表现方式之中,描写新旧交替时代人物的故事和生活,富于历史兴衰和人世沧桑感。
书籍目录
序文 大梦何尝醒 美丽的古典 王茗堂前朝复暮——汤显祖与《牡丹亭》 《牡丹亭》的魅力 《牡丹亭》与苏州 明清《牡丹亭》文献选录 一九一一年以来《牡丹亭》演出回顾 美丽的古典 图片选辑(一五九八~二000年) 青春的现代 牡丹亭上三生路——制作[青春版]的来龙去脉 捕捉爱情神话的春影——青春版《牡丹亭》的诠释与整编 青春的现代 图片选辑(二00一~二00四年) 青春版《牡丹亭》剧本上本 青春版《牡丹亭》剧本中本 青春版《牡丹亭》剧本下本 《牡丹亭》曲谱选录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牡丹亭》的魅力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林黛玉走过梨香院,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那《牡丹亭》艳曲“良辰美景奈何天”、“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使黛玉“感慨缠绵”,“不觉心动神摇”,“如醉如痴,站立不住”,“心痛神痴,眼中落泪”。这已是《牡丹亭》(一五九八年)问世后一百六十年。而在明代就有娄江女子感动于杜丽娘身世,十七岁幽怨而终。又有杭州女伶饰演杜丽娘,若身临其境,在舞台上气绝身亡。另一位遭遇不幸的人则题诗:“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这些都可通见《牡丹亭》永远的魅力。 《牡丹亭》魅力,就在一个“情”字。而此“情”之奇,奇在源于一“梦”。
媒体关注与评论
16世纪末叶,东西方同时出现两大剧作家,英国的莎士比亚与中国的汤显祖。然而,莎士比亚随着大英帝国的声威,成了西方文明的代表,汤显祖却因中国传统昆曲的没落,其代表作《牡丹亭》成了空谷足音,难窥全貌。值得庆幸的是,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昆曲为“人类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昆剧之母”的《牡丹亭》,在2004年由小说家白先勇号召两岸三地热爱昆曲艺术的文化菁英齐聚一堂,根据汤显祖原著重新编排,赋予其崭新生命,是为青春版《牡丹亭》,堪称文化界的一大盛事。与此同时,白先勇先生特别策划《奼紫嫣红牡丹亭──四百年青春之梦》一书,出版意义尤为深远。 《奼紫嫣红牡丹亭——四百年青春之梦》可说是1598年《牡丹亭》问世迄今的全记录,由两岸三地知名学者专文撰述,从汤显祖创作背景、《牡丹亭》的魅力,一直谈到白先勇改编青春版的来龙去脉与现代诠释意义。全书包括青春版剧本、重要曲谱、民国以来演出回顾及剧照,最可贵的是,书中搜罗百余帧老照片、木刻版画插图,均为海峡两岸三地人士珍藏,得来不易,弥足珍贵。图文并茂、古今对照的《奼紫嫣红牡丹亭——四百年青春之梦》,期许成为后世最权威、最完整的定本。
编辑推荐
《奼紫嫣红牡丹亭:四百年青春之梦》可说是1598年《牡丹亭》问世迄今的全记录,由两岸三地知名学者专文撰述,从汤显祖创作背景、《牡丹亭》的魅力,一直谈到白先勇改编青春版的来龙去脉与现代诠释意义。全书包括青春版剧本、重要曲谱、民国以来演出回顾及剧照,最可贵的是,书中搜罗百余帧老照片、木刻版画插图,均为海峡两岸三地人士珍藏,得来不易,弥足珍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