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唐代文学研究史

出版时间:2001-12  出版社:陈友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2出版)  作者:陈友冰  

前言

去冬今春,我分别在北京的《文学评论》、《文学遗产》刊物上读到过陈友冰先生的两篇专文,即关于近50年来海峡两岸唐代文学研究比较,以及台湾学界唐代文学研究述论。现在我有幸在正式出版前通阅全书,不期有两种心情,一是感谢,二是钦敬,油然而生。我想这不单是大陆学者,就是台湾学者,也会与我有同感的。所谓感谢,我确实认为,我们现在正处于高科技、信息化的时代, 对新世纪学术研究来说,信息量将是促进发展、提高品位的重要因素,谁在这方面做得富有成效,谁就将居于先行者之列。近50年来的中国古代文学包括唐代文学研究,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海峡两岸信息互不相通,极为隔膜,对学术研究十分不利。现在通过陈友冰先生的这部专著,我们海峡两岸的学者,都能对对方的学术行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眼光豁然开朗,胸襟顿然宽畅。没有陈友冰先生这几年的沉潜操作,这种境界我们是达不到的。这就是我们学人一种传统的铭感之情。

内容概要

《海峡两岸唐代文学研究史1949-2000》一书总结了海峡两岸近五十年来,尤其是大陆一九七八年以后,台湾一九七○年代以后唐代文学的研究后果,寻绎两岸唐代文学研究五十年来所走过的风风雨雨的历程,品评其得失,探讨其规律,以期两岸的唐代文学研究者乃至古典文学研究者对比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海峡两岸唐代文学研究史1949-2000》一书不是一般的学术报导,而是一种学术通论。如记述大陆50年的研究进程,无论是1949~1965期间,还是“文革”后,八九十年代的改革、创新时期,在提供大量的客观的资料之余,总要加以评论,对台湾的几个时期,也是如此。特别是第三章《海峡两岸唐代文学研究比较》,充分肯定两岸学者的成就和各自的优势,就在比较中显示彼此的消长,而在具体评述中又适当指出两岸在某些领域各有所不足。

作者简介

陈友冰,安徽省肥东县人,1967年毕业于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任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安徽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客座教授;台北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在海内外出版有《新时期古典文学研究述论》(上、下卷)、《中国古典文学-鉴赏篇》、《中国古典文学?比较篇》,《中国古典文学?现地考论篇》、 《宋人绝句》等。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绪言第一章 大陆50年来的唐代文学研究第一节 清除与固守的交错期(1949-1965)一、清除与固守的交错期(1949-1965)二、清除的两个方面动力三、固守的试工与特点第二节 停滞荒芜期(1966-1976)第三节 复苏期(1977-1980)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与新时期的开始第四节 活跃新变期(1981-1980)一、活跃新变期的几种表征二、活跃新变期的研究特色与不足第五节 沉思纵深期(1990-2000)一、沉思纵深期的总体与特征二、沉思纵深期的研究成果与特征第二章 台湾50年来的唐代文学研究第一节 草创期(1949-1950)一、学术背景与研究概况二、研究特征与学术地位第二节 承续期(1960-1969)一、学术背景与研究概况二、学术范畴及研究成果第三节 新变期(1970-1985)一、学术背景与研究概况二、研究领域全面拓展,各类研究成果大批涌现第四节 多元、多变期(1986-2000)一、学术背景与分期特征二、队伍演进与研究概况三、学术新变及发展直趋向第三章 海峡两岸唐代文学研究比较第一节 两岸唐代文学研究比较第二节 大陆唐代一些亟待解决的共同性问题第四章 海峡两岸古典文学研究的思考与前瞻第一节 古代文学研究观念的百年渐进与学科体系的亟待建立第二节 古代文学研究的结构体系和理论建构第三节 加强和拓宽两岸学术交流渠道后记

章节摘录

煌煌唐风,这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骄人的一章;唐代文学研究,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乃至文学研究中最有华彩的一段。唐代诗文的结集和探讨,已为唐人自身所乐为和乐道,历经宋元明清学者们的爬梳剔抉、细斟博引的丰厚积累,更成为一座既晶莹义伟岸的丰碑。进入20世纪后,以梁启超、王国维、胡适、鲁迅为代表的一批古代文学研究者,面对世纪之交转型期的动荡,鉴于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已难再吸引世人的注意,也为了使文学研究从经学、史学中剥离出来而形成独立的学科,他们开始在文学观念和价值评判标准上进行改造变革以适应世变,以期建立现代意识的学科体系。但遗憾的是:或是由于后来追求目标的转向,或是由于政治立场的纠缠,或是由于学术思想的变迁,他们都没有对自己发现、倡导的新的研究观念作系统的整理和进一步的探讨,仅停留在启蒙这一步,有的甚至从原来的起点上后退。他们的传人或后起者如郑振铎、陈寅恪、唐圭璋、夏承焘、陆侃如、冯沅君、刘大杰、谭正璧、严耕望、台静农、郑骞、卢元骏、潘重规、苏雪林等,有着学贯中西的丰厚积累,又有着创作研究兼胜的实际体验,本可以凭着自身的优势和站在巨人肩上的优越位置去建构唐代文学研究的现代化体系,但由于外族的入侵和内战的频仍,面对空空的米袋和烽火连天的二月,在颠沛之中不忘著述,在难以容忍的境遇之中以难以置信的毅力,坚忍小拔地从事名山事业,使中国学术一脉孤悬、赖以不坠,已属相当难能可贵,遑论学科建设的创新和发展?

后记

台湾中央研究院坐落在台北的南港山麓,这里原来很是荒凉,据说胡适之选此地为院址,也就是看中了它的荒凉和交通不便:这样老蒋就不会来视察,少一些麻烦。今日秀丽而精致的四分溪可能就是当年的山涧,由西南的山坡潺渡而下,从散落在溪两岸的资讯所、地球所、统计所、文哲所、学术中心等风格各异的建筑物间缓缓穿过,迤逦东去,北折注入淡水河。溪水两旁漆成淡绿色竹节状的护栏边,间种着大王椰子和棕桐树,大概是气候和雨水的缘故吧,长得特别高大,叶子也显得分外肥厚和葱绿。树下则是花坛和长椅,花坛内种的一律是日本海棠:这是一种在大陆很少见到的花瓣格外肥大、色泽更显娇嫩的贴梗海棠的变种。步行道另一边的山坡上,芭乐、蒲葵、福木、琉球松、兰屿松等热带特有的物种与不知名的藤萝缠绕在一起, 散发着一种热带雨林特有的气息。中国文哲所对岸的“家烨桥”东是块生态保护区,大概是对面植物所的试验基地。它由三部分组成:生态池、沼泽区和稻田——请不要用大陆的地域概念来想像这个“生态区”,它与苍苍蒹馥、茫茫秋水,连天沼泽、十里稻香绝无相似之处。生态池是个面积不到两百平方的池塘,池G漂浮着睡莲,数只小巧的翠鸟仁立在荷叶上,池边种着荻草,水下据介绍则是台湾的特产吴郭鱼和石斑鱼——怎么也产生不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气势,(当然也不会有“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的伤感)。生态池的东北面与一块沼泽地相连,它在红楼琼阁的环绕之中刻意营造一种荒凉,但给人的感觉却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野趣:池沼之中,点缀着几个荒墩,墩上种着芦苇, 供台湾特有的红冠水鸡栖息,旁边还插着告示,提醒人们不要打搅它的安宁。灌木苇丛间缀满了紫色和黄色的野花,像满天的星斗。沼泽之北是块稻田,它的面积等于生态池和沼泽地之和,与沼泽地的三角形底边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平行四边形。大概是在进行不同的品种实验吧,稻田被分割成许多小区,并插牌标识。

编辑推荐

《海峡两岸唐代文学研究史1949-2000》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海峡两岸唐代文学研究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