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0-12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铭铭 页数:366
Tag标签:无
前言
几个月以前,“新世纪学人文存”出版者约我从已发表的论文中编选一部“自选集”,我接受了这项稿约。在为时不太长久的岁月里,我从事了一些研究,发表了一些文章,现在有这样的机会来回顾和反思自己,实在是难得的事。不过,我私底下对编选这部文集也感到了一种不安。尽管我和我的同龄人在现实生活经历的意义上,都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时间资本”,但在学术上我们却又属于一个刚刚开始的年代。身为一位年龄在世纪转折时代刚接近不惑之年的人,轻易地给自己一个诸如“新世纪学人”之类的时代性定位,恐怕不无问题,甚至可能颇显自恋。在一年以前反观自身,我或许还能给自己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位。但在被人们称为“新千年开端”的时刻来回顾我的学术历程,却让我觉得自己无非是一个不确定的历史时刻的产物,因而有着深刻的自我定位困境。 在自我定位困境中写出的那些论著,自然而然地表达着这种困境。我是从80年代后期才开始发表一些译文和述评的,90年代初期开始,我逐步进入独立研究和写作的阶段。从大学算起,我踏入大学门槛大略只有20年,而从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算起,我从事独立学术研究的时间只有14年。
内容概要
作为新时期思想文化学术的一个总结性工程《跨世纪学人文存》问世后,受到美术界和读者们的重视和欢迎。接续前思,整理编辑近年学界新成果,感到大美纷然,目不暇给。初辑9种,科学与人文兼收,精思与沉潜并重,而主脉不变,在乎平实而富有建设性的研究。9种图书与新世纪同时来临,亦将与新世纪同行,故名之曰《新世纪学人文存》。
作者简介
王铭铭,1962年出生于福建泉州,1981年就读于厦门大学,1987年赴伦敦大学东方非洲学院学习社会人类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曾任职于伦敦城市大学、爱丁堡大学;1994年以来服务于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与任该所教授,其间兼任美国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访问教授、民族学院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社会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汉学人类学理论,地域研究、民间象征与仪式,文化研究等,至今已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1997)、《文化格局与人的表述》(1997)、《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利》(1998)、《逝去的繁荣》(1999)、《社会人类学》(2000)等专著,并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权威与公正》(1997)、《象征与社会》(1997)等论文集。
书籍目录
自序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 ——以人类学为中心的思考民族与国家 ——从吴文藻的早期论述出发宗族、社会与国家 ——对弗里德曼理论的再思考现代的自省 ——田野工作与理论对话教育空间的现代性与民间观念 ——闽台三村初等教育的历史轨迹现代场景中的灵验“遗产” ——围绕一个村神及其仪式的考察地方政治与传统的再创造 ——福建溪村祠堂议事活动的考察危亡与超生 ——1896年中国东南沿海的超度仪式过去十年文化研究的内在困境 ——对有关论述的质疑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史诗 ——民间文化研究与多元史观的建构他者的意义 ——论现代人类学的“后现代性”主要著述一览表
章节摘录
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以人类学为中心的思考 一 引论 1996年以来,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笔者针对“中外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研究比较”这一主题展开一项理论研究。本文报告这一研究项目的主要成果,试图论述人类学(特别是社会或文化人类学)在中国产生变异的缘由。这里有必要预先说明,人类学依据国家不同而产生认识论和学科特征变异的过程,通常被界定为“本土化”(如中国情景中的“中国化”)的过程。本文选择考察中西现代人类学传统形成的总体历史进程及其问题,主要论述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70年代(即世界规模的“冷战”结束)这一段光阴里人类学在西方和中国走过的不同道路。中国人类学发展的独特道路,也可以被称为“本土化”。但这里之所以要暂时撇开当今关于“本土化”的论争,并非因为笔者没有看到,针对学科“本土化”的概念和实践展开的论述,都应对于它们的现时性有所关照,而是因为笔者认为,这些论争有着它们的历史根源,而对于历史的考察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有关学科发展未来走向的清醒认识。 ……
编辑推荐
《新世纪学人文库·学人文存:王铭铭自选集》在自我定位困境中写出的那些论著,自然而然地表达着这种困境。我是从80年代后期才开始发表一些译文和述评的,90年代初期开始,我逐步进入独立研究和写作的阶段。从大学算起,我踏入大学门槛大略只有20年,而从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算起,我从事独立学术研究的时间只有14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