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毓林自选集

出版时间:1999-1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袁毓林  页数:330  
Tag标签:无  

前言

  收入本书的22篇论文都是作者在最近十几年中写成的,内容约略可分为两大部分:1.语法理论和汉语语法,2.语用理论和汉语修辞。总起来看,也不外乎汉语的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  在语法研究方面,作者尝试运用现代语言学的各种理论和方法来分析汉语语法现象。比较注重以计算机处理自然语言为背景来思考语言问题,同时吸收认知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理论营养,努力探索汉语语法研究的新路子。具体地说,第一步,尝试学习结构主义语言学中比较经典的描写方法,结合新兴的生成语法理论来处理汉语的结构和意义问题。比如,《准双向动词研究》用结构主义关于项目与配列、焦点与语境等分析方法,归纳出现代汉语动词的一个比较特殊的小类——准双向动词。遵照形式与意义互相结合、互相验证的原则,根据准双向动词内部不同的句法和语义特征把它分成两个次类,并描写这两个次类所能构成的基本句式,着重考察准双向动词的从属成分的各种句法表现形式和逻辑语义特征,揭示动词与句式之间的推演关系。还构造了准双向动词句从深层的语义结构向表层的句法结构推导实现的过程,反映动词的语义要求与句法实现之间的映射关系。第二步,尝试综合运用句法格式的变换分析、词项的语义特征分析和话语的语用结构分析等当代语言学的分析手段,对现代汉语中的有关句式进行描写和解释,努力把对语言现象的描写和解释融合成一体。

内容概要

  《跨世纪学人文库·学人文存:袁毓林自选集》讲述了:八十年代拨乱反正,思想解放,学术中兴;一批在人文社科领域崛起的青年学者大胆反思,激情探索,把学术探讨与关怀现实合二为一。他们思考深邃,立论精严,良有创获,既不囿于前人习见,更不因循旧步,善于曲径通幽,或直叩本心。视野极为开阔,持论则相当平正。各人起点有异,专攻不同,师承与人生道路更是千差万别,所展现的学术风貌自然各不相同,但均能代表各自领域的当下水准,体现一代学人的精神风范和学者情怀。各人所自选论文,既是其研究的代表成果,同时又兼顾学术历程的演进。朝花朝拾,拈花自多良悟。

作者简介

  袁毓林,1962年2月生于江苏昆山。198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师事朱德熙、陆俭明教授,研习现代汉语语法,199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去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1992年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调回北京大学中文系工作。主要研究理论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特别是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近年来系统地提出了名词配价和谓词隐含分析法,在面向计算机的认知语法和配价语法研究方面作出了较多的探索。

书籍目录

自序论变换分析方法论句法的强制性准双向动词研究述结式的句法语义分析祈使句式和动词的类祈使句式和形容词的类现代汉语名词的配价研究谓词隐含及其句法后果正反问句及相关的类型学参项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语用学研究述评分层匹配的语用模式论纲话语的结构类型和联结手段论语体的性质和分类标准修辞学的理论目标、对象范围和研究角度论比较修辞学的对象范围及其他比喻结构的转换生成研究简论语用常规的修辞偏离辞格的话语结构分析论理想的修辞学体系前科学的汉语修辞学评论未来修辞学在意识形态中的功能主要著述一览表

章节摘录

  有了谓词隐含这种语义学概念,我们就可以合理地解释句法层面上代词替代体词和谓词的复杂现象。从分布上看,有的代词能作主宾语、但不能作谓语,因而是体词性的(如:你、我、他、什么、这、那);有的代词能作谓语、也能作主宾语,因而是谓词性的[如:这么(样)、那么(样)、怎么(样)]。因为汉语的谓词性成分可以直接作主宾语,所以能被经常作主宾语的体词性代词替代。例如:  你看什么呢?——我看打雪仗。  什么最好玩儿?——坐碰碰车最好玩儿。  不去是不对的。——这是不对的。“什么、这”本身是体词性的,它们除了能替代体词性成分之外,还能替代谓词性成分,这造成了代词本身的语法功能跟它所替代的词的语法功能的不一致。①谓词性代词则是另外一种情形,因为汉语的名词一般不能单独作谓语和状语,所以不能用经常作谓语和状语的谓词性代词去替代。但是,下面这类例子显然是违反了上述规律:  你打算买怎么样的书架?——买铁皮的书架。  你喜欢怎么样的宾馆?——喜欢山上的宾馆。  我有一套景德镇的瓷器。——我也有一套这样的瓷器。  ……

编辑推荐

  《跨世纪学人文库·学人文存:袁毓林自选集》一代有一代之学术,一代有一代之学人。学术所依托者,学人也。学人须由学殖养成,非纯由天资铸就。学殖者渐,天资者顿,而学术的规律是“渐”的。基于这个“渐”的规律,出版人便有义务在当代学术的积累与整理上做一份工作,以助成学术之进步。这是我们出版此丛书的初衷。  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以来,中国学术界涌现出一批新学人。他们大多有过对社会动乱与变革的体察,受过“西风”渐欲迷人眼的种种思潮的冲激,有过放眼望洋的蹈厉,亦有过躲进小楼的沉潜。他们在80年代初崭露头角,继而渐趋成熟。90年代以来,这批学人更以一种成熟的心态,对新世纪的学术前景作了从容的思考。由此我们也就有理由期望他们在步入下一个世纪的时候,成为新世纪通博的学术大家。这样的大家是现代化中国所迫切需要的。因为一个民族,在其步入现代化的时候,倘不能对自身的存在作出健全、合理的解释与肯定,那便是崩溃的开始。学人的使命,究其根本正在于作出这样的解释与肯定。我们不能在拥有了技术之后却失去了精神。这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是可堪忧心的问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袁毓林自选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