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炎自选集

出版时间:2002-10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炎  页数:410  字数:348000  
Tag标签:无  

前言

问: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关于知识分子的地位、人文精神的危机等问题不断展开讨论。您能从一个人文学者的角度来谈谈对此问题的看法吗?答:知识分子从来不是铁板一块,20世纪90年代发生危机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人,而在此危机中能够自觉反省并寻找出路的则更是这一部分人中的少数。他们大概比较集中在人文学界,因为历史的变化要求人文学者对自身的社会角色和学术功能进行重新调整。当然了,在这一调整中,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选择。例如,有些国内人士将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分为“庙堂意识”、“广场意识”、“岗位意识”三种类型,并认为由前者向后者的过渡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而有些国外传媒则将中国的人文学者分成“国策派”、“学院派”、“文化批判派”三大类,并认为他们在功能上有着相互补充、同时存在的必要性。(按照后一种分类原则,本书中所收录的早期作品,尤其是一些文学评论文章,可算是“文化批判派”;而近期作品,尤其是一些文化哲学文章,则属于“学院派”。)

内容概要

  《新世纪学人文存:陈炎自选集》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发生危机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人,而在此危机中能够自觉反省并寻找出路的则更是这一部分人中的少数。他们大概比较集中在人文学界,因为历史的变化要求人文学者对自身的社会角色和学术功能进行重新调整。当然了,在这一调整中,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选择。例如,有些国内人士将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分为“庙堂意识”、“广场意识”、“岗位意识”三种类型,并认为由前者向后者的过渡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而有些国外传媒则将中国的人文学者分成“国策派”、“学院派”、“文化批判派”三大类,并认为他们在功能上有着相互补充、同时存在的必要性。(按照后一种分类原则,《新世纪学人文存:陈炎自选集》中所收录的早期作品,尤其是一些文学评论文章,可算是“文化批判派”;而近期作品,尤其是一些文化哲学文章,则属于“学院派”。)

作者简介

陈炎,男,1957年出生于北京,现为山东大学教授、《文史哲》杂志副主编;从事美学与文化哲学的研究工作,为中国美学学会会员、山东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出版《反理性思潮的反思——现代西方哲学美学述评》、《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中西比较

书籍目录

代序:答《当代学术信息》和《南方文坛》记者问文化哲学编  一、儒家文化的人类学前提与社会学背景  二、《易经》:儒道同出的哲学文本  三、儒家的“建构”与道家的“解构”  四、阴阳:中国传统的思维结构  五、儒家、道家与日神、酒神  六、儒、墨、道、法系统 七、文化的挑战与儒学的分期 八、“儒学热”的三重背景与三重困境文艺美学编 一、试论“积淀说”与“突破说” 二、再论“积淀说”与“突破说” 三、“实践美学”与“实践本体” 四、三足鼎立的文艺学 五、西方历史上的五大文艺思潮  六、中国当代文艺的五大思潮  七、“样板戏”与法国新古典主义剧作  八、黑格尔、叔本华、尼采的悲剧哲学文学评论编  一、弱者的哲学  二、强力的意志  三、生存的艰难  四、死亡的诱惑  五、初级的关怀  六、双重的性格  七、多元的手法  八、重构的经典  九、素朴的诗篇后记

章节摘录

三综观李泽厚和刘晓波的美学观点,我们可以看到两种片面的、截然对立的思想倾向。正如刘晓波自己所总结的那样:“在哲学上、美学上,李泽厚皆以社会、理性、本质为本位,我皆以个人、感性、现象为本位;他强调和突出整体主体性,我强调和突出个体主体性;他的目光由‘积淀’转向过去,我的目光由‘突破’指向未来。”①如果说,真理从来都具有两面性的话,那么李泽厚与刘晓波则分别只说出了其中的一面。这倒不是笔者有意在搞中庸调和,因为美确实来源于社会与个人、理性与感性、必然与自由之间所形成的必要的张力。它既不是对过去历史的简单重复,也不是割断历史的一味超前,而只发生在过去与未来相交的那一不断变动的结合点上。一言以蔽之,它是“积淀”基础上的“突破”。这绝不是一种言辞华丽的诡辩。事实上,一些哲学家、心理学家甚至自然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已从不同的角度为这一理论的形成作出了贡献。例如,作为哲学家的杜威,曾提出了“艺术即经验”的美学命题。在他看来,“经验”的性质取决于有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是人为了适应和改造环境而与之形成的对象化行为的结果。在这种对象化的行为中,人一方面利用环境的因素来满足自己,从而形成二者之间有限的平衡关系;另一方面却又基于已经满足而需要更新的主体欲望去打破原有的平衡,从而在无序状态下去寻求新型关系的重建。如果有机体长期满足于与环境之间所形成的平衡状态,那么生命就会停滞,以至于萎缩;如果有机体长期打破与环境之间所形成的平衡关系而得不到重建的话,那么生命就会出现危险,甚至死亡。因此,人的生命实际上就是在不断打破并反复重建与环境的平衡关系中得以维系和发展的。

后记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而对于40岁的我来说,真可谓是“忽”之已过,“然”之待继。然而无论如何,能够在“不惑”之年出版这部文集,毕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其欣慰之处在于,这些论文都是在“有惑”之年完成的,因而若有什么闪失,总该是可以原谅的。有人讲:“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一批少年时代赶上全国“闹革命”、成年之后又遇上全民“大经商”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板凳冷不冷,自己心里明白;至于文章空不空,那就只有让读者来评价了。这部文集,是我从十余年来正式发表过的百余篇论文中挑选出来的。讲什么“敝帚自珍”,那是言不由衷的客套话;倒不如说是“少作无悔”,没准还真能碰上一点什么闪光的思想呢。过去的文章,现在看来自然会觉得有些幼稚、鲁莽甚至可笑,但那随意伸展的精神触角、无法约束的想象空间以及打家劫舍的英雄气概,却恰恰是今日之“不惑者”所欠缺的。就像老迈年高的长者翻阅自己儿时的照片一样,尽管那些穿开裆裤的镜头不怎么雅观,但总有一点天真可爱之处。

编辑推荐

《陈炎自选集》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陈炎自选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