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武汉理工 作者:(美)苏珊·皮特森//简·皮特森|译者:王霞 页数:378 译者:王霞
Tag标签:无
前言
我毕业于纽约大学阿尔弗雷德陶瓷学院。二战后获艺术专业学士学位,之后获加州密尔斯大学陶瓷绘画专业硕士学位,师从F.卡尔顿·鲍尔(F.CarhonBall)。因为需求量庞大,20世纪中期很多人投身工业陶瓷设计领域。19世纪早期的艺术家如乔治。奧尔(Deorge.Ohr)、苏伊·辛格(SusieSinger)、阿德莱德。鲁宾(AdelaideRobineau)、瑞典古斯塔夫堡陶瓷公司的维赫姆。科格(WilhelmKoge)及英国皇家道尔顿陶瓷公司的乔治.廷沃斯(GeorgeTinworth)都参与了第一次疯克艺术运动”’,但很少有人关注陶瓷器皿的功能和装饰。20世纪初,马蒂斯、高更、雷诺阿、夏加尔、雷戈尔、米罗、毕加索、波洛克、鲁奥等知名艺术家投身陶艺,但未造成深刻影响。后人对他们的探索深表崇敬。20世纪50年代,由滨田庄司、伯纳德。利奇(BernardLeach)和迈迦勒.卡杜(MichaelCardew)发起的新陶艺视觉观念直到70年代才被彻底理解。滨田庄司(卒子1978年)和利奇(卒于1979年)曾是最知名的陶艺家,滨田庄司在日本建立了概念陶艺工作室,利奇与其追随者卡杜也在英国建立了相同的机构。相信很多人都被北大路鲁山人作品的力度及河井宽次郎作品的灵动所折服,可见日本的大师们也具有和西方人相同的理念。
内容概要
本书囊括了陶艺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大量陶艺成型步骤图片和来自全球各地陶艺家的现代陶艺作品图片。 第四版亮点: 代表艺术家——简要介绍对世界陶艺做出突出贡献的陶艺家,包括朱安-奎萨达(Juan Quezada),皮特·沃克斯(PeterVoulkos),罗小平,高江洲子,胡伊·贝克汉姆(Huey Beckham),奥图·海诺(OttoHeino),珍妮特·曼斯菲尔德(JanetMansfield)等。 ·金、非常规釉料及纸浆泥等新材料的运用。 ·150种新釉色图片。 ·经修订的工艺手册。 第四版拥有多处闪光点,例如针对初学者所介绍的安全隐患,从史前直至现代的简要陶瓷史,最新的陶艺书籍、词汇表、博物馆藏品、陶艺机构和陶艺杂志。
作者简介
苏珊·皮特森(SUSan Peterson,1925.7—2009.3)陶艺家,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陶艺系退休教授,作品曾参加过众多国际展览。
书籍目录
前言1 陶瓷工艺与艺术 安全问题2 成型方法 2.1 介绍 2.2 手工成型 2.2.1 制陶工具 2.2.2 菊形揉泥法 2.2.3 捏塑成型 2.2.4 泥条盘筑 2.2.5 泥条盘筑与捏塑结合成型 2.2.6 手工成型瓷泥作品 2.2.7 泥板成型 2.2.8 代表艺术家:朱安奎萨达(Juan Quezada) 2.2.9 大泥板成型 2.2.10 内凹和外凸器型的手工成型 2.2.11 人像 2.2.12 机械成型 2.2.13 制作陶艺墙 2.2.14 陶艺墙饰 2.2.5 约翰马森(John Mason)的手工雕塑 2.3 拉坯成型 2.3.1 拉坯 2.3.2 常见问题及补救措施 2.3.3 找中心 2.3.4 开泥 2.3.5 提泥 2.3.6 拉制碗型 2.3.7 滨田晋作的大碗成型 2.3.8 高江洲子的球形成型 2.3.9 拉制水罐型 2.3.10 碗型 2.3.11 水罐型与瓶型 2.3.12 拉制瓶型 2.3.13 制作带足小罐 2.3.14 把手的拉制及粘接 2.3.15 拉坯把手及其切割 2.3.16 为带子口的罐拉制平底罐盖 2.3.17 为带子口的罐拉制凸底罐盖 2.3.18 拉制带子口罐盖:凸底和平底 2.3.19 带盖罐型 2.3.20 拉制带子口汤锅 2.3.21 汤锅修坯及制作锅盖 2.3.22 拉制汤锅盖提钮 2.3.23 拉制盘型 2.3.24 盘型的修坯方法 2.3.25 盘型 2.3.26 茶壶 2.3.27 拉制茶壶、壶盖及壶嘴 2.3.28 苏珊.皮特森(Susan Peterson)的拉坯作品 2.3.29 中空环形的拉制及修坯 2.3.30 拉制组合形体 2.3.31 拉制带底座器 2.3.32 大作品成型法 2.3.33 代表艺术家:皮特沃克斯(Peter Voulkos) 2.3.34 拉坯与手工成型相结合 2.4 石膏模具成型 2.4.1 准备石膏 2.4.2 制作单片模具 2.4.3 制作双片模具 2.4.4 制作双片模具及把手 2.4.5 注浆和印坯 2.4.6 多片模具成型 2.4.7 制作拉坯垫饼及复杂模具 2.4.8 模具的创新 2.4.9 陶瓷装置作品3 设计、装饰与施釉 3.1 设计:从构思到艺术 3.1.1 练习观察方法 3.1.2 进行设计方面的实践 3.1.3 从自然界汲取设计灵感 3.2 装饰 3.2.1 用坯料装饰 3.2.2 纹样装饰 3.2.3 在三维器型上设计线条 3.2.4 泥的肌理 3.2.5 泥板画 3 3施釉 3.3.1 称量与配釉 3.3.2 怎样施釉 3.3.3 釉上、釉下装饰 3.3.4 用釉装饰 3.3.5 施釉 3.3.6 釉料装饰技巧 3.3.7 表面细部 3.3.8 日本式施釉法 3.3.9 使用感光剂及花纸4 坯料 4.1 科学与陶艺 4.2 天然粘土的地质类型 4.3 商业坯料烧成试片 4.4 商业坯料测试结果 4.5 陶艺的类别 4.6 什么是坯料 4.7 测试原料 4.8 配制坯料 ……5 釉料6 烧成7 营销及电脑的运用8 陶瓷史上的重点问题9 代表作品选辑10 手册致谢(译者附)
章节摘录
插图:陶瓷是无机非金属元素在高温下烧结形成的,也是地球表面各类物质中最耐高温的。从人类起源到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们的生活都无法摆脱对陶瓷的依赖。如果说可以乘坐施釉瓷罐去月球,这话听来荒谬,但毋庸置疑的是,为了抵御穿越大气层时的高温,飞船外表面的每寸区域都由陶瓷材料制成或覆盖陶瓷层。一般物质根本抵御不了那种高温或深海作业时海水的腐蚀,是陶瓷圆了人类的太空梦和深海梦。陶瓷材料大量应用于电脑芯片、飞机引擎零部件、火箭顶端、电器绝缘体、爆破装置内壁、洗浴室装置、钻头等工业领域,范围空前广泛。除器皿和礼器外,建筑用陶、瓷砖早巳记录于人类史册中。埃及墓葬壁画描绘了人们从河中挖掘泥土,将其运到岸上,用木模具翻模,在太阳下烘晒砖坯,最后建“窑”等一系列场景。从那些柴烧场面中不难推断其烧成过程必定经历数小时,这一点与我们今日的烧窑过程完全一致。在历史上,陶瓷创造出众多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品:波斯清真寺壁砖、中国早期雕塑、中美洲前哥伦布时代雕塑、公元前2000年迈锡尼时代陶罐。像玻璃一样透明的瓷器产生于成型技术与烧成技术达到顶峰的中国宋代时期。任何一个对陶瓷史有所了解的人都会对古代的陶艺心存敬畏。那么凭我们今日微薄的审美情趣,如何去理解那些外表单纯但饱含深意的物品呢?例如远离其他文化,南美丛林中黑瓦洛族印第安部落的汲水罐,其意义无疑已超越陶泥本身。艺术在相同的文化背景间跳跃发展。
编辑推荐
《陶瓷工艺与艺术(第4版)》:陶艺工作者手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