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学概论

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赵恒平,雷卫平 著  页数:306  
Tag标签:无  

前言

  人的本质属性是指人类共有的属性,这种属性是进化意义上的,是区别于物体、植物、动物的特性。人与世界上的其他各种事物相比较,共同的地方是都为客观存在的物质,都在一定的时空中以不同的形式运动着。但人同世界其他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是有生命、有理想、有情感、有创造力的一种高级动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基本特点是:人在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自身,体现了人的生物特性和社会特性的辩证统一;人不仅能改造自然界,而且能预测未来,创造自然界所没有的东西,体现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认识人的这些特点,有利于开发、挖掘人的潜力,有利于认识人才的重要性,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  时代呼唤人才,人才推进事业。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对人才的重视可谓源远流长。无论什么行业,要推动事业的发展,人才都是第一位的。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知识经济的核心是人才,知识经济也可以说是人才经济。  人才学专门研究人才现象,揭示人才成长规律,是一门具有高度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它既有自然科学属性,又有社会科学属性。人才学主要研究人才现象的特殊矛盾性,研究人才发展的全过程,研究人成其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有关因素。具体说,人才学的研究要进行人才内涵及特征的研究,人才思想及来源的研究,人才本质、地位、价值、作用的研究,人才学与相关学科关系的研究,人才运动规律和成才规律的研究,人才成长环境与相关因素互促效应的研究,人才组合与优化研究,人才管理与效益研究,人才政策保护研究等。  本书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人才学的基本原理、主要活动及相关的流程与方法。全书力争博采众长,力求反映近些年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使其在系统性与前沿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等方面形成自身特色。全书共十九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人才的概念,介绍古代学者和当代人才学家对人才的论述、人才学的研究领域及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人才理论、科学的人才观及人才的社会作用等。第三章从创造的视角谈人才的心理特征,主要阐述创造能力、创造思维、创造个性、创造性劳动等。第四章主要介绍人才学基本原理、成才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等。第五、第六章主要阐述理想志向及道德修养在人才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立志与成才的关系、人才应具备的优良品德等。第七章主要介绍和探讨学习与人才成长、尊师重教与人才成长、治学方法与人才成长、教育与人才成长的关系。第八章主要讨论人才开发的基本规律、人才开发的效应和重点、人才开发的层次和策略、人才的自我开发和情商开发、人才开发与学习型组织建设等。

内容概要

  人才学是专门研究人才现象,揭示人才成长规律,具有高度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它既有自然科学属性,又有社会科学属性。人才学研究人才现象的特殊矛盾性,研究人才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研究人成其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有关因素。  本书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人才学的基本原理、主要活动及相关的流程与方法。全书力争博采众长,力求反映近些年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使其在系统性与前沿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等方面形成自身特色。  本书既可作为人才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领域理论工作者的研究用书,又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本科生的专业课教材,还可作为企事业单位领导、部门管理人员等实践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人才概述一、人才的概念二、古代学者对人才本质的论述三、当代人才学家论人才的本质四、人才的特征五、人才的分类六、人才的重要性第二节 人才学的研究任务及研究方法一、人才学的概念二、人才学研究的任务三、人才学的特点四、人才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 人才的社会作用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人才理论一、实践造就人才的理论二、人才来源于群众的理论三、人才全面发展的理论第二节 科学的人才观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二、以人为本三、人人都可以成才第三节 人才的社会作用一、推动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二、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三、推动社会政治文明的发展四、推动社会的变革第三章 人才的心理特征第一节 创造能力一、创造能力的内涵二、创造能力的外延三、创造能力的源泉第二节 创造思维一、创造思维的概念二、创造思维的特点三、创造思维的形式第三节 创造个性一、创造个性的含义二、创造个性的特点三、创造个性对创造性劳动的意义第四节 创造性劳动一、以创造形象为主的劳动二、以创造科学体系为主的劳动三、以管理创新为主的劳动四、以传播信息和传授知识为主的劳动五、以知识运用和转化为主的劳动第四章 人才学基本原理与成才规律第一节 人才学基本原理一、择优性原理二、系统性原理三、反求性原理四、能动性原理第二节 成才规律一、成才规律的含义二、成才的一般规律三、成才的特殊规律第三节 当代学者论人才成长的规律一、王氏成才规律二、钟氏成才规律三、叶氏成才规律第五章 理想志向与成才第一节 理想与成才一、理想的内容二、理想的类型三、理想的层次四、理想的特征五、理想在人才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第二节 立志与成才I一、立志概述二、立志与成才的关系三、立志在成才中的作用第三节 培养理想志向的方法一、努力营造良好环境氛围二、积极利用网络教育手段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四、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第六章 道德修养与成才第一节 道德修养对成才的意义和作用一、道德的含义二、道德修养的概念三、道德修养对成才的意义和作用第二节 人才应具备的优良品德一、人才的品德结构二、人才应具备的品德第三节 完善道德修养的方法一、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二、在实践中锻炼提高三、努力做到慎独完善第七章 教育与成才第一节 学习与人才的成长一、诸子百家论学习与人才成长的关系二、先秦诸子论好学多思第二节 尊师重教与人才的成长一、教师的地位与职责二、当代学者论师承效应及求师艺术三、尊师重教对人才成长的促进作用第三节 治学方法与人才的成长一、先秦诸子论治学有方与成才二、现代人才学者谈治学方法与成才三、治学方法举要第四节 教育与人才的成长一、教育在人才成长中的作用二、大学生成才的内在条件三、大学人才教育的基本原则四、大学教学方法举要第八章 人才开发第一节 人才开发概述一、人才开发的含义二、人才开发的意义三、人才开发的目标四、人才开发的原则第二节 人才开发的系统观点一、人才开发的效应二、人才开发的重点三、人才开发的层次四、人才开发的策略第三节 人才的自我开发一、自我开发的含义二、自我开发的方法与途径第四节 情商开发一、情商概述二、情商在人才成长中的作用三、情商开发的途径及其方法第五节 人才开发的基本规律一、人才供求规律二、劳动力价值规律三、劳动力竞争规律四、人才终生开发规律五、职业实践与开发互动规律第六节 人才开发与学习型组织建设一、学习型组织概述二、学习型组织建设对人才开发的作用三、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措施第九章 科技人才的培养第十章 管理人才的培养第十一章 人才预测与规划第十二章 人才素质测评第十三章 人才选拔第十四章 人才配置第十五章 人才使用第十六章 人才考核第十七章 人才管理第十八章 人才流动第十九章 新世纪人才发展趋势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用才实践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有关于德和才的问题、关于资历和能力的问题、关于长处和短处的问题、关于通才和专才的问题、关于文凭和水平的问题、关于显才和潜才的问题、关于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一、关于德和才的问题德才兼备,是我党历来使用人才的根本原则。毛泽东同志在1958年就曾指出:我们一方面要反对空头的政治家,另一方面要反对迷失方向的实际家。这就是说,在任何时候,既要反对只讲政治标准,不讲业务标准,又要反对只讲业务标准,不讲政治标准。社会真正需要的是政治与业务相统一、德和才相统一的人才。强调政治与业务的统一,绝不是不讲政治。现在,有的单位使用人才,存在着忽视革命化的倾向,只注意看干部的业务才能,有的同志甚至认为,强调坚持革命化这个前提,注意政治素质,会束缚人才的成长,妨碍干部的使用,这是不正确的。1985年,邓小平同志在谈到中青年干部接班时曾说过:不只是年轻,有业务知识,就能解决问题,还要有好的作风。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要敢说真话,反对说假话,不务虚名,多做实事;要公私分明,不拿原则换人情;要任人唯贤,反对任何唯亲。这四条要求本身充分体现了政治标准的含义。实践证明,不具备这些政治素质的人,即使有才,要他真正为人民造福,为社会主义事业作贡献,也将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德对一个人具有灵魂和统帅的作用,使用人才必须把德放在首位,这是应该坚持的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竭尽全力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前途而奋斗,这是今天对人才的一个最基本的共同的政治要求。当然,不同职业的人才还有各自不同的职业道德要求,要坚持德才兼备,二者不可偏废。二、关于资历和能力的问题资历是指一个人的工作经历,能力则是指认识与改造世界的真本事。在知识化水平相同的条件下,资历越高,经验也越丰富,能力也就越强。所以,世界各国都把资历作为选用人才的一个条件。有的人片面理解我党提出的干部“四化”的方针,孤立地看待年轻化,似乎越年轻越好,这是不科学的。  选才要讲资历条件,但不能搞“论资排辈”。“论资排辈”是把资历摆在人才选用标准的首位,不适当地夸大经验的作用,这势必压抑人才的成长,阻碍干部队伍的“四化”进程。选才应该讲资历,但不唯资历论,重在实际能力。

编辑推荐

  《人才学概论》既可作为人才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领域理论工作者的研究用书,又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本科生的专业课教材,还可作为企事业单位领导、部门管理人员等实践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才学概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