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翻译基础教程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晓民,金龙 主编  页数:300  

前言

  庚寅年初夏,我正在荧屏前观看上海世博会五彩缤纷的节目时,收到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基础教学学院刘晓民副院长和刘金龙等老师编写的《实用翻译基础教程》(以下简称《基础教程》)的书稿,并邀我为之作序,感到十分荣幸。  《基础教程》分为十二章,每章之内分若干细节,章节目录,都很清晰。全书30余万字,读完之后,感到非常兴奋。这不仅仅因为我是第一位读者,有发表意见的“优先”权,而是因为“开卷有益”,确实感到编写老师花费了宝贵的心血精力,写出了一部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好教材,很值得一读。  我们这些在20世纪50年代也曾当过外语系学生的人,都会清楚记得,建国初期的外语教材,不是原版的外国图书,就是老师油印的“讲义”。随后,虽发展到用铅印出版了,但铅印出版的教材品种仍不是很多。对于自己用过的教材,同学们都感到珍贵,会好好地收藏着。近30年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教材的品种日益增多。出于一种学外语的职业爱好,我对自己也略懂一点的外语教材,总抱有一种亲切感。无论是先前北大的老师、同学编写的,还是后来自己的同事、朋友编写的外语教材,我都十分珍惜。在自己的私人藏书架上,还保存了数十种。因为,对于一般的图书,读后容易健忘。对于一部好的外语教材,总是常常记得其中的特点内容,并在工作之余,常常记得去查阅一下书中的有关章节。近些年来,我在为上十部教科书或专著写下序文时,深感到“作序”也是一种继续学习的机会。这次在阅读《基础教程》的时候,我就特别留意编者写书的宗旨、教材的主线、培养外语人才的定位以及在教学方法上如何来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如何来引导外语爱好者扩大汉英翻译的视野,也就是说,应如何来培养学员的语言能力、翻译能力。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实用性的翻译教材。本书对翻译的定义、翻译的标准、翻译的过程、译员的素质以及对译品的要求等所有涉及翻译核心的问题,都有充分的分析,对于文本、文体、文化等一系列学术问题都作了明确的阐释,亦从词语翻译、句子翻译。篇章翻译等层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书可用于英语专业翻译教学、非英语专业翻译选修教学,也可用于高职院校翻译教学以及一般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翻译教学。由于实用性较强,本书也适合英语爱好者和翻译爱好者阅读。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国内外翻译文化史略述  第一节 国内翻译文化史略述  第二节 国外文化史翻译略述第二章 翻译概述  第一节 翻译的定义  第二节 翻译的标准  第三节 翻译的分类  第四节 学习翻译理论与开设翻译课程的必要性    一、学习翻译理论的必要性    二、开设翻译课程的必要性第三章 翻译的过程  第一节 理解  第二节 表达  第三节 校对第四章 翻译对译者的素养要求  第一节 外语素养与汉语功底    一、外语素养    二、汉语功底  第二节 语言对比常识  第三节 文化比较意识与专业知识    一、文化比较意识    二、专业知识  第四节 常用翻译技巧与工具书    一、善用翻译技巧    二、善用的工具书    三、严谨的翻译态度第五章 翻译单位概述  第一节 翻译单位的定义  第二节 翻译单位的选择    一、以音位为单位    二、以词素为单位    三、以词为单位    四、以句子为单位    五、以语篇为单位    六、动态的翻译单位第六章 词语的常用翻译技巧  第一节 词类与词义的选择  第二节 词义的引申  第三节 词的增译     一、语法需要引起的增译    二、意义表达引起的增译    三、逻辑需要引起的增译    四、修辞需要引起的增译  第四节 词的减译    一、语法需要进行的减译    二、意义需要进行的减译    三、修辞逻辑需要进行的减译  第五节 词性的转换    一、名词的转译    二、动词的转译    三、形容词的转译    四、副词的转译    五、介词的转译    六、代词及其他词性的转译第七章 句子的常用翻译技巧  第一节 英汉思维差异对句式结构的影响  第二节 各种从句的翻译    一、名词性从句    二、定语从句    三、状语从句  第三节 句子成分的转换  第四节 长难句翻译第八章 篇章的常用翻译技巧  第一节 英汉语篇特征对比    一、直线式与螺旋式    二、形合与意合    三、主体与客体  第二节 语篇的衔接、连贯和转换    一、衔接与连贯    二、汉英语篇衔接和连贯的差异及其转换  第三节 语篇翻译中的语境    一、上下文语境与翻译    二、情景语境与翻译    三、文化语境与翻译  第四节 语篇翻译中的美学特征第九章 文本类型与应用翻译概述  第一节 文本类型    一、文本类型理论    二、文本类型特征  第二节 应用翻译    一、一般翻译的特征    二、应用翻译的标准第十章 文体与翻译  第一节 应用文与翻译    一、书信与翻译    二、广告与翻译    三、产品说明书与翻译  第二节 科技文体与翻译    一、科技英语的词汇特点与翻译    二、科技英语的句式特点与翻译    三、科技英语的篇章特性与翻译  第三节 商务文体与翻译    一、商务英语的特点    二、商务英语的翻译第十一章 译品类型  第一节 摘译  第二节 编译  第三节 缩译  第四节 阐译  第五节 综译第十二章 文化与翻译  第一节 文化的定义  第二节 成语的翻译  第三节 俗语的翻译  第四节 翻译中成语的运用  第五节 新词的译法    一、新词的构词法    二、新词的翻译策略  第六节 颜色词的翻译  第七节 文化的误译    一、文化误译的分类    二、克服文化误译的方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不言而喻,除了我国以外的翻译理论都属于国外翻译理论。而我们常说的国外翻译理论也主要是指西方国家(英、美、德、法)、苏联和低地国家以及以色列等国家。目前来说,对于西方翻译理论如何划分,译界也是见仁见智。斯坦纳(George Steiner)认为西方翻译理论的研究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1)古典译论至18世纪末泰特勒和坎贝尔翻译三原则的发表;(2)从施莱尔马赫至20世纪中叶;(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以翻译语言学派的兴起为标志以维内、奈达、穆南和卡特福德为代表;(4)20世纪70年代至今,其标志是新兴学派林立,跨学科研究蓬勃发展。(廖七一,2002:2)著名学者谭载喜教授认为西方翻译史上也曾出现过六次大的翻译高潮,他在《西方翻译简史》(商务印书馆,2004年增订版)中做了一个粗略的分类研究:(1)公元前4世纪末的肇事阶段;(2)罗马帝国后期至中世纪初期的宗教性质的翻译阶段;(3)11至12世纪(中世纪)时期;(4)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5)17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6)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的大发展时期。(谭载喜,2004:绪论)他在书中既做了概括性的论说,也做了个别翻译思想论说。廖七一在《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中则把西方翻译理论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古典译论、近代译论、当代译论。相比较而言,笔者更赞同后一种研究分类法。  西方翻译史(包括翻译理论和实践史)源远流长,据现有的文字记载,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几乎和我国的翻译理论(史)同龄。对于如此纷繁复杂的翻译理论,限于篇幅,也不可能一一作详尽的论说,以下就简要介绍被译介到我国并为国人所熟知的翻译家及其翻译思想主张。  比较一下中西翻译史,我们会惊异地发现中西翻译发展竞有如此多的相同之处,其中最吸引人们眼球的要数宗教作品的翻译。宗教作为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包括语言和文化方面。正如佛经翻译到中国并促进中国社会的大发展一样,圣经在西方国家的翻译也促进了西方世界的社会大发展,而且也成了西方翻译研究的重要源头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实用翻译基础教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还没怎么细看,不过还行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