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陆士桢 等编著 页数:34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我国社会工作迅速发展的今天,基于本土经验的案例教学书籍却仍是个空白。本书精选我国儿童社会工作实际案例,结合相关理论,进行有针对性的解读、提升。本书既展现了我国儿童社会工作领域的最新发展,也将相关的理念、知识和技巧巧妙地融人生动的案例巾,对于提升本土经验、培养本土儿童社会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本书既可作为高校社会工作教学的教材用书,也可以作为一线儿童社会工作者开展工作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陆士桢,教授,历任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等职,享受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获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北京市名师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儿童和社会工作。王方,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硕士研究生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儿童工作。陈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教育。
书籍目录
绪论 儿童社会工作 第一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 第二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第一章 儿童个案工作 第一节 主案例:系统论帮助行为偏差儿童 第二节 参考案例 参考案例一:行为治疗法——攻击性儿童行为矫正 参考案例二:危机调适治疗法——地震后儿童心理抚育 第三节 儿童个案工作的基本方式第二章 儿童小组工作 第一节 主案例:让我们荡起双桨——流浪儿童互助友爱成长小组 第二节 参考案例 参考案例一:展翅飞翔——打工子弟励志成长小组 参考案例二:梦的翅膀——流浪儿童爱与希望成长小组 参考案例三:阳光少年——单亲儿童小组 参考案例四:打工子弟生命教育系列活动——我真的很不错 参考案例五:找呀找朋友——“欺负儿童”辅导小组 参考案例六:残疾中专学生团队建设 第三节 儿童小组工作的基本方式第三章 儿童社区工作 第一节 主案例:挖掘资源,服务社区儿童 第二节 参考案例 参考案例一:车南里社区青少年儿童暑期安全大本营活动 参考案例二:“童心·爱心”学龄前儿童社区慈善义卖活动 参考案例三:流动儿童城市社区综合服务 参考案例四:少先队组织下的儿童社区工作 第三节 儿童社区工作的基本方式第四章 儿童社会工作行政 第一节 主案例:民政部推行“蓝天计划” 第二节 参考案例 参考案例一:希望工程 参考案例二:“爱心2008”大型公益活动 参考案例三:杜绝以实习名义使用童工 参考案例四:上下学有专人管交通第五章 家庭与儿童社会工作 第一节 主案例:Lala,希望你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二节 参考案例 参考案例一:协调亲子关系的个案 参考案例二:社区居民改善亲子关系的努力 参考案例三:破罐破摔的女孩——家庭与儿童社会化问题 参考案例四:妈妈变了第六章 学校与儿童社会工作 第一节 主案例:以学习者为中心,孩子们更爱学习了 第二节 参考案例 参考案例一:行知学校的小组工作 参考案例二:丰富课后生活点缀多彩校园 参考案例三:辰不再厌学了 参考案例四:学校外展社会工作帮助小玉重返课堂 参考案例五:学校文化育人第七章 组织与儿童社会工作 第一节 主案例: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生存与发展行动计划 第二节 参考案例 参考案例一:“开心钥匙”红领巾小社团 参考案例二:江平路小学的平安教育活动 参考案例三:长期坚持的品牌活动 参考案例四:我行我秀——宁波市少儿服饰文化节 参考案例五:这里是你的家第八章 儿童的机构安置 第一节 主案例:流浪儿童“爱的港湾”——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第二节 参考案例 参考案例一:“北京市儿童福利院”的个案 参考案例二:流浪儿童救助的“郑州模式” 参考案例三:解救受虐儿童第九章 特殊儿童的专业服务 第一节 主案例:星星,一个自闭症儿的故事 第二节 参考案例 参考案例一:行为修正疗法助脑瘫儿康复 参考案例二:为聋儿搭起一个舞台 参考案例三:莲塘街道残疾儿童家长成长平行小组 参考案例四:我和大家一样! 参考案例五:惠灵智障儿童社会工作服务 参考案例六:“爱在行动”——学生成长团体计划 参考案例七:“爱心工程”关爱侨乡“留守学生”第十章 儿童权利的保护与发展 第一节 主案例:青少年同伴教育预防艾滋病 第二节 参考案例 参考案例一:保护儿童权益,促进儿童发展 参考案例二:未成年人保护志愿律师普法进校园 参考案例三:恢复性少年司法实践 参考案例四:处分学生听证制度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3)人格的心理分析理论。人格的心理分析理论包含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盼析学派和以荣格为代表的人格派。弗洛伊德重视儿童早年的生理经验:第一,所有的心理事件都和生理特质相关,尤其是和性有关。婴儿的性欲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口唇期、肛门期和生殖器期。第二,心理功能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第三,所有的行为背后都有动机存在,很多行为受制于不自觉的潜意识。第四,在少年儿童的发展过程中,认同作用对其社会化有重大影响。荣格认为,人格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结构,各要素之间的作用错综复杂。从横向上看,可将其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或称为主观意识、主观无意识、客观无意识。人格的具体成长包括两种相互交织的趋势,其一是构成全部精神活动的个体化,其二则是将个性的东西进行整合。两个过程都会受到遗传、父母、教育、社会、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积极或消极影响。(4)人格的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提出,在儿童时期,各种需求层次并不明显,也不稳定,但这一理论反映出儿童发展的基本路线和方向,儿童的高层次需求是在不断发展着的;同时,根据这一理论可以解释和揭示儿童各种行为的内因。(5)发展任务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个体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个人需要发展一套相应的技能、知识、功能和态度来符合社会期望和要求。3.社会学方面的理论(1)关于家庭和父母教养态度的相关理论。社会学者巴贝尔和阿林认为,家庭是最具权威的社会化机构之一,儿童身上出现的很多问题,常常来源于家庭,来源于父母角色是否称职。儿童的成长与父母的教养态度紧密相关。麦克与马丁提出了四种不同的父母管教类型,即权威教养型家庭、独断教养型家庭、宽容溺爱教养型家庭、宽容冷漠教养型家庭。不同的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儿童不同的发展方向,形成不同的人格特征。(2)关于社区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社区对于正处在发展中的儿童的影响是十分突出的。在不同社区环境中长大的儿童,其社会认知、社会态度、个人行为、自我意识、人际关系模式等会具有显著的差别。社区对儿童发展影响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在社区资源的分配上。有意识地运用社区资源为儿童成长服务,是实现儿童在社区里健康成长的关键问题之一。(3)关于组织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在团体和组织中,儿童会表现出适应、社会化、社会控制或社会冲突以及沟通等各种行为,并通过这种体验来学习适应社会。组织中的控制是帮助儿童学习规范、养成自律能力的重要元素,也是儿童社会工作者对儿童实施辅导的重要手段。
后记
社会工作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实务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层面。但在社会工作教学和研究中,一直有一个缺憾,就是实务案例的参考书籍和资料太少,在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领域尤其如此。此次我们编写了《中国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案例精选》和《中国儿童社会工作实务案例精选》两本书,就是希望能适当地弥补这个遗憾。社会工作是一个外来的专业,从理论到实务,我们接触较多的是国外的资料,国内真正以完整的社会工作理念、价值与方法去进行实务工作的成型案例并不太多。但是以儿童工作为例,我们的社会工作者也有很多以儿童为工作对象的实务工作。总结中国的工作经验,并应用社会工作理念进行分析和说明,无疑是一件既有意义又颇具挑战性的事情。我们在编写此书的时候,尝试着以这样一种视角去进行总结与分析。我们收集了近几年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在实习过程中实施的一些儿童社会工作案例,也对我国儿童工作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了整理总结和提炼,从中筛选出一些我们认为基本能够代表我国儿童工作现状,又符合社会工作基本原则的案例。在很多情况下,这基本是处于两种不同的话语体系下,这就使得这一过程具有很大的难度,做得好是一个创举,做得不好就可能不伦不类,什么也不是。为此我们进行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儿童是社会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儿童相对于其他群体来说有着自己的独特性。首先,他们生理上处于快速发育期。生理的急剧发展是儿童不同于其他人生阶段或其他人群的最重要的特征,只有充分把握不同年龄段儿童生理发展的特点,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导致他们问题产生的生理因素。其次,他们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脆弱性。儿童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将经历多个过渡期,从幼年期到少年期,又从少年期到青春期,儿童的独立性日趋增长,欲从心理上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但面对陌生的社会,他们的内心又充满着迷惘和矛盾,极不稳定,在心理上容易产生不满、苦闷、焦虑、急躁情绪,难以自我调适,进而容易对生活失去信心。这些心理断乳的孩子就亟需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教育和指引,一旦脱离了这种教育和指引,他们就很容易走上邪路。最后,儿童作为弱势群体在社会分层体系中处于底层,他们的社会(政治)参与机会少,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力低,难以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这就意味着儿童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摆脱自身的困境,解决自己的问题。儿童必须依靠社会的力量来帮助自己解决发展问题,因此科学的儿童社会工作就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编辑推荐
《中国儿童社会工作实务案例精选》是由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儿童社会工作实务案例精选》精选我国儿童社会工作实际案例,结合相关理论,进行有针对性的解读、提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