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华东理工大学 作者:龚嵘//封宗颖 页数:188
前言
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于2006年6月24日在一定范围内试点举行,2006年12月23日在全国全面展开。与以往的四级考试相比,新四级考试主要有四方面的变化: *听力理解的比重由原来的20 9/6增加到35%,命题形式包括短对话理解多选题、长对话理解多选题、短文理解多选题以及复合式听写。 *阅读测试方式多样化,包括快速阅读、篇章词汇选择与多选题形式的仔细阅读。 *主观题量加大,在原来15分作文的基础上新增5分的汉译英。 *考试程序有了全新调整。 Part I:考试开始后,考生首先在答题卡(一)上完成作文部分。 PartⅡ:考试进行到第31分钟时,监考员发试题卷,考生完成快速阅读(15分钟)。 15分钟之后,即考试进行到第45分钟之后,监考员收答题卡(一)。 PartⅢ:发答题卡(二),考生完成听力部分(35分钟)。 PartⅣ:进行仔细阅读部分(25分钟)的测试。 Part V:进行完型填空或改错部分(15分钟,二者选其一)的测试。 PartⅥ:进行翻译部分(5分钟)的测试。 测试题型的变化必然导致应考者学习方式的变化,原来大家熟悉的套路与应试技巧可能不一定适用了。这里特别提示考生注意:新四级考试不再考“词汇选择”题型,但这并不意味着不用背单词了。恰恰相反,由于快速阅读900-1,200字的大容量语篇,所测试的词汇广度大大增加,你要更加卖力地背单词,尤其是要扩大识别性词汇量。由于听力比重加大,你的听力词汇量也必须增长,平时还应增加泛听量。关于如何应对写作、翻译、快速阅读等方面的新挑战,本书的上篇“应试技巧&捷径训练”部分,为你提供了最简洁有效的优化学习计划、参考书目以及各种题型的针对性解题诀窍。 本书中篇推出了根据新题型真卷编写的5套预测卷及答案解析,下篇特别给出自2006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新题型推出以来的8套真题,助你实战演练,步步为“赢”! 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华东理工大学顾建华、史晓慧、赵蔚、朱晓琴、华静、董慧敏、秦颖、朱文辉、张慧芳等多位老师的帮助与支持;此外,张硕、王剑青、吴烨琼、李锐等华东理工大学的外语优秀学生也为本书作文模拟题积极撰文,在此特别表示感谢。 囿于作者的学识与水平,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应试技巧: 针对不同题型,提炼应试技巧点津,优化训练方案,为你提供一条顺利过关的捷径。 实战演练:根据真题特点,编写5套预测卷,特别赠送详尽答案解析,助你步步为“赢”。 全真题库:收录自2006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新题型推出以来的所有真题,助你最大限度把握四级考试趋势。
书籍目录
上篇 应试技巧&捷径训练 第一章 写作 第二章 快速阅读 第三章 听力理解 第四章 仔细阅读 第一节 篇章选词填空 第二节 选择题型篇章阅读理解 第五章 完型填空与改错 第六章 汉译英中篇 实战演练&步步为“赢” Test 1 Test 2 Test 3 Test 4 Test 5 答案与解析下篇 真题库 2006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试题 2006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试题 2007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试题 2007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试题 2008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试题 2008年12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试题 2009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试题 2009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试题 (2006年6月-2009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试题答案与解析见所附光盘)(听力部分录音文稿见所附光盘)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写作 新四级考试写作部分要求考生30分钟内完成一篇不少于120字的短文。 分值:15分 作文体裁:以应用文、议论文为主,说明文较少。 题目形式:带中文提示的三段式作文为主,少量图表作文。 作文内容:多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相关,也涉及一些社会、环保方面的热门话题。 一、应试技巧点津 四、六级考试虽已改为710分制,作文评卷仍以15分为满分,分为14分、11分、8分、5分、2分共5个评分档。阅卷教师根据作文的总体印象(global impression)确定作文分档,适当上下浮动1-2分。阅卷老师对各分档的作文总体印象可概括如下: 14分作文准确地道、可圈可点; 11分作文清清爽爽、语病较少; 8分作文马马虎虎、语病不少; 5分作文糊里糊涂、错误低级; 2分作文一塌糊涂、惨不忍睹。 高分作文并非遥不可及,考生在充分发挥原有语言水平的基础上,还要把握评分要点与阅卷心态,投其所好,以下9点“考场秘籍”争取做到6点就大功告成: 1.尽量减少语法错误。洋教师看重文章的内容创意,而本土教师注重语言的准确性,最不能容忍“Theres car runs fast”之类的低级语法错误。 2.全文呈三段式结构——首尾简洁,中间翔实,主次分明。围绕三句中文提示展开,开门见山。 3.中间段落要有层次感。用简单句形式表达主题句,主题句下含两个或三个分论点句,每个分论点通过举例或数据加以支撑,例子、数据要能说明问题。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